作者:指尖灵
好不悠闲自在。
蒲扇,这在蜀地是很常见的东西。
在神话故事的世界里,最厉害的扇子是《西游记》中的芭蕉扇,因为它能灭掉火焰山的火,让唐僧师徒顺利地西行取经去。
可是孩子们却觉得,最厉害的扇子是父母或是阿公阿婆手里的蒲扇。他们轻轻一摇,能摇出各种神话传说,听得孩子们入了迷;
也能摇出一整个夏天的清凉,让孩子们酣然入睡;
还能为孩子们带来许多欢乐。
时光悠悠,蒲扇并没有理会,它依旧在一摇一摇之间,成了记忆里的一道风景。
“阿公!”陈安冲着他喊了一声。
听到院门口传来的喊声,冯祥中坐了起来,偏头看向院门口,见是陈安,立刻满脸堆笑地过来开门:“狗娃子、山娃子,老哥,你们啷个来咯?快请进。”
陈安笑道:“我们到外边找两条猎狗,经过这里,今天晚上回不去了,准备在你这里过夜,要麻烦你了。”
他说着,将提来的水果和两瓶酒放在躺椅前的小桌上,见桌上还放着一把粽叶,一把剪刀,一根穿了线的细针,还有只用干的粽叶编织而成的孔雀,弄得挺精美,栩栩如生。
“我说你娃儿啷个恁个客气,只要你愿意来,这里就是你家,跟我说啥子麻烦嘛!”
冯祥中瞪了陈安一眼:“去拿椅子出来,在这里喝水,屋头有些闷,这里要凉快些!”
陈安笑了笑,回屋提了三把椅子出来,招呼李豆花和宏山坐下。
“阿公,这只孔雀是伱编嘞?”
“闲着没事,做了把扇子,用剩下的叶片编了一个。”
“手巧的嘛,给我了,我带回去给娃儿耍。”
“你要你就拿走。”
“还会编些啥子?”
“可以编的东西多了,鞋子、包、帽子、垫子、盒子都可以编,还能编知了、蛐蛐、蛇、龙、凤…”
冯祥中如数家珍。
陈安细细地看着,作为一个有些手段的篾匠,他寻思着似乎用竹篾也能编织,倒是可以找机会好好学一下,至少弄来逗娃儿,是挺有意思的东西。
他将六只下司犬放了出来,几个小东西折腾得够呛,出来以后蔫蔫的,走到阴凉处趴下,都懒得动。
“我哥嘞,他不是在家读书的嘛,啷个不见人?”
冯学恩不用说,肯定是上班去了,冯正良这个时候不在,也不知道到哪里去鬼混了。
“他坐不住了,说啥子想吃田鸡,跑到河边去抓田鸡了…你们还没吃东西的嘛,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
冯祥中起身就要往屋里走。
“不要忙了,到县城的时候,在食堂吃过!”陈安连忙将他叫住。
“我说你娃儿不像话,离我这里又不是有多远,还去食堂吃啥子嘛,像是我这里没得东西给你吃一样!”
“主要是饿慌了,随便吃了点垫垫肚子,阿公,留着肚子嘞,晚上等你做好吃的。对了,晚上有没有客人来吃饭?”
“没有…晚上想吃啥子?”
“肯定是火锅撒!”
“要得!”
“我哥往哪里去的?我们也去帮忙抓几只,晚上尝尝鲜,坐了好长时间的车,腿脚都肿了,正好出去活动一下…师傅,你就在这里休息哈!”
他转而又问冯祥中:“我哥往哪里去了?”
“我看他是顺着河往上走嘞,顺着河去找,应该能找到。”
陈安朝着远处的河道边看了一眼,叫上宏山,一起找了出去。
之前到处是水稻的田地,此时也完全放干了水,种上了麦子和南瓜,水渠里的水都被放空,显然是没法在这些水沟里抓田鸡了。
两人到了河边,顺着河道往上游走,没多长时间就看到了冯正良。
到了冯正良旁边的时候,看到他正拿着根自制的小鱼杆,在尖端垂下的细线上帮着条虫子,在河岸上钓浅水草丛里的田鸡。
虫饵轻轻在田鸡面前晃动,那田鸡一下子将虫子连带着细线吞入肚中,被他直接提了起来。
身旁放着的竹篓里,只有五只,都挺肥壮。
“耶,你们啷个来了?”冯正良挺意外地问。
“不欢迎嗦…到彭水跑了一趟,找我师傅,顺便弄了几条狗回来。你倒是有闲心,跑来钓田鸡,不读书!”
“你懂个锤子,天天蹲在屋里对着书也枯燥,出来适当活动一下,还能弄点好吃嘞,这叫劳逸结合。”
都已经熟识了,彼此间说话也就随意起来。
陈安笑笑:“你这样钓太慢了!”
“我只是懒得下水。”
“像你这样搞,晚上吃个锤子,就光你一个人吃蛮?”
“想吃自己去抓!”
“我看也指望不上你!”
陈安和宏山说着,开始卷起袖子和裤腿,把鞋子脱了,顺着河边的浅水搜寻。
冯正良见状,也扔掉鱼竿加入进来。
仔细看着浅水里水草间,不时就能看到一只,眼疾手快,一把抓一个,偶尔失手,田鸡也立马会钻进水底,趴在水下的淤泥上,游动的时候,蹬出一团团泥水,很容易捕捉踪迹。
不时也有河岸边杂草中被惊动窜进河里深处的,但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浮出水面,重新游回水草间。
还有砌河埂的大石头缝隙中,也有蹲伏着的田鸡,伸手进去一逮一个准。
宏山运气很好,在一段河埂的石缝中就抓了六只。
这对山里人来说,都是小时候最喜欢也是做得最溜的事情,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三人弄了三十多只,得有几斤了。
这还是选着大的抓,那些小的直接放过。
也就这年头,没啥农药之类,田间容易见到,要是再过上些年,那就太少了,成了保护动物,想要吃到,还得钻进远离稻田的河沟山溪里去找,吃的时候都得藏着点。
眼看竹篓都快被装满了,三人涮洗一下手脚,上岸穿上鞋子,带着收获往回走。
第377章 领着熊猫去放羊
用刀子在田鸡肚子上划一下,很容易就能将田鸡的外皮撕掉,去掉所有的内脏并清洗干净,就只剩下淡粉红色的田鸡肉,斩去脑袋和四只脚上的脚趾,从中间腰斩,一分为二,放在盆子里,撒上点盐和胡椒,简单腌制备用。
有冯老爷子在,陈安和宏山只是帮忙处理好田鸡,就在一旁等着吃了。
冯正良专门去了一趟菜市场,弄回来一些带皮五花肉,牛蹄筋、毛肚。
等到晚上下班,冯学恩又带回来一些他口中所说的“边角料”。
这些东西一凑在一起,荤素都有,材料就变得非常丰盛了。
冯祥中亲自下厨,煮了一锅田鸡火锅。
自然用上了秘制的火锅底料,那些在红汤中显得白白嫩嫩,却又非常紧实的田鸡肉,成了一帮子人的心头好。
吃在嘴里边,只觉得清爽细嫩,味道出奇的鲜美。
就连长时间坐车胃口不太好的李豆花,也吃得赞叹连连,不知不觉中,酒也喝了不少,直呼巴适。
仿佛一路的疲惫,也被这美味一下子消除了一般。
在这里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三人搭乘去桃园镇的汽车,到了下午抵达桃园镇,镇上吃了顿豆花饭,又去了一趟农机站,找老铁匠将钉制的两个项圈给拿了回来,这才一起往回走。
到了岔路口,李豆花带着两只留给李宗贵的狗崽回山里的茅草屋。
一走就是十多天的时间,再次回到石河子村,熟悉中也有了些陌生的感觉。
连日的晴朗,温度挺高,作物的生长很快。
种下去的红苕,藤蔓铺满了地垄。
洒下的麦子、油菜,也已经绿满地。
还有那些南瓜,一个劲地疯长,铺开了藤蔓,居然已经看到开花挂果。
洪涝过后的生机勃勃,也让村民充满了希望。
不需要再像之前一样每天上工混日子,村民各忙各的,忙完自家地里的事情,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干点别的。
在岔往盘龙湾的时候,陈安冲着宏山说道:“蛋子哥,要不到我那里耍哈?”
“我先回家看看,如果没得啥子事儿,我等哈到你那里来钓鱼!”
回到村里,肯定是第一时间回家看看,宏山惦记着自己怀孕的媳妇儿,也惦记着父母。
陈安也没有多说什么,提着自己一黑一白两条下司犬,径直往盘龙湾走。
到了竹林里,他转着四处看看,没有发现圆圆滚滚的踪迹,心里有些担心,连忙往家里赶。
家里面,只有冯丽荣一人领着孩子在家,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几条猎狗早早地嗅到了陈安的气息,纷纷从敞开的院门里跑了出来。
冯丽荣见状,也起身看向对面路上,见是陈安,湿淋淋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也跟了出来。
几条猎狗一到陈安面前,不停地冲着他扑腾,在注意到袋子里的两条狗崽后,变得警惕,呜呜地凶叫着。
陈安揉了揉几条猎狗的脑袋,安慰一番,看向迎来的冯丽荣。
“啷个一去就去了那么多天哦!”冯丽荣嗔怪着,挽着陈安的手臂。
“回家里再说…圆圆和滚滚嘞?”陈安更关心的是这個问题。
“被老汉领着放羊去了,它们在竹林里边待不住,经常窜到地里面去,有的时候还会往山坡林子里钻,根本看不住,又怕损坏庄稼,老汉干脆就用奶粉引着去了山上。”
领着熊猫去放羊?
陈安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招呼得过来蛮?”
“老汉说到了山上,它们乖得很,山上有不少苦竹、刺竹和箬竹,都是他们喜欢吃的,钻进林子里,就不会乱跑了,两个小家伙,刨竹鼠厉害得很,就这四五天时间,老汉说至少看到它们刨了五只竹鼠吃掉了!”
这些竹子,都是熊猫能吃的,除了竹子,它们也会吃一些其他草木的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