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说到这儿,潘石玉教授紧走几步,追上陈安:“小陈啊,有几点你要注意一下,朱鹮太稀少了,已经过了一年了,朱鹮的数量也仅仅只有增加到十只,在保护站那里管控非常严格。
在那里有很多个不准:不准在朱鹮活动区狩猎,不准砍伐朱鹮营巢栖息的树木,不准在朱鹮繁殖巢区开荒放炮,甚至不准在朱鹮觅食区的田地里使用化肥农药…到了那里,可不能乱来了,尤其是要管好你的枪,还有你的几条猎狗!”
“晓得咯!”
陈安点头应了一声,接着又问:“教授,在保护站,我们要呆多长时间?”
“估计后面这段时间,都会呆在那里,我也想好好看看朱鹮!”潘教授笑道。
陈安想了想,说道:“教授,那我把你们送到那里以后,我就先回去了,你知道我啥也不懂,留在那里没什么大用,既然那里有保护站,想必出行什么的,也没什么问题。”
潘石玉犹豫了一下:“等到了再说吧!”
陈安没有再多说什么,领着猎狗打头,在前开路。
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傍晚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那个藏在山沟里的保护站。
和陈安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以为好歹也有两座小平房,结果只是一排五间的土房,掩映在浓密的树木枝叶间。
土房下边大概有一米左右是用青砖砌的,上面则是夯实的土墙,顶上盖的是老瓦。
这分明是某个农户的老屋,被征用的。
他们几人到来的时候,四个身着白衬衣的青年,正围在门口摆放的小桌旁,用仪器检测着什么,一旁的塑料透明盒子里装着一团灰白的东西,看上去应该是粪便。
见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那四个青年先是一愣,纷纷站起来打量着一行人,其中有人认出了潘石玉教授,快步迎了上来:“教授,可等到你了…”
接下来就是一通寒暄,不出意外,看到陈安挎着双管猎枪,领着六条猎狗,他自然又被人强调了一番,不准用枪,小心招呼猎狗!
这让陈安不由心头感慨,这就不是自己该来的地方。
潘石玉教授急于见到那些朱鹮,让人领着去看上一眼。
陈安也跟了去,在山沟的水稻田里,看到了那几只步履迟缓地在水沟中捉鱼捕虾的长嘴大鸟。
这种鸟全身羽毛呈白色,但上下体的羽毛及飞羽则呈现淡淡的粉红色。最显眼的是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和下嘴都没有羽毛,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没有金鸡好看!”
陈安心里小小的嘀咕了一句:“看上去也不好吃!”
但水田里,就只有那么五只,看上去着实孤独了一点。另外还有个小群,据说在山弯处的水草地里。
顺着那几个工作人员的指引,他在大松树上看到了朱鹮的巢,搭建得相当粗糙。
对此,陈安没有多大兴趣,这玩意儿,有且仅有那么几只,估计想在山里碰到也难。
他还听说现在还和小龟子一起在研究保护这玩意儿,陈安心里多少有些不爽。
他隐约记起在后世看新闻的时候,这玩意儿,也曾同大熊猫一样,成为建交的礼物被送来送去。
晚上的时候,潘石玉教授来找陈安,也觉得陈安领着猎狗在这里停留,不太合适,答应让他先走。
这让陈安心头一喜,对他而言,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回家赚钱,来得实在。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背着,提着猎枪,领着猎狗,顺着山路出山。
洋县离汉中已经不远,他走得紧,碰到林场外出采购的车,又搭了一段顺风车,中午的时候,就抵达了汉中。
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来过汉中了,他特意到收购站走了一遭,想去看看收购站都收购些什么东西。
田间地头暂时没什么事儿,撵山采药的人也多。
相比起桃源镇那种乡下的收购站,城里的收购站要大得多,也热闹得多。
他到的时候,正好是中午收购站的人下班休息,得到下午一点半上班,门口有三四十个山民装扮的人蹲在墙角,啃着馍馍,身旁都大包小包的。
看样子以采药的人居多。
还有几个带着火枪的山民凑在一起,一脸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的人,领头那人旁边放着张卷起来的熊皮,都没有加工过,一股子腥臊气味,沾了不少血。
陈安估计几人应该是打到了黑娃子,一起送来卖的。
黑娃子的胆值钱,几百块,已经是足以让人动念的存在了,出了收购站大门就被抢的事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几人的小心警惕倒也不足为奇。
就连陈安,四下打量一番,也看到几个蹲在墙边,双手抄兜里看上去无所事事,目光则是一直盯着出售山货的山民的人,行迹很是可疑。
就是几眼,陈安注意到,他们观察得最多的,是一个发须花白的老人,定睛一看,竟然是认识的。
那老人,正是在蛤蟆洞里送给陈安五味子酒,谭家河村的老何!
老何紧紧搂着自己的布包,在啃着一个窝窝头,也是不时打量着周围,显得很是警惕。
陈安初步估计,他应该是在山里,也弄到什么好货了。
再次看了那几个行迹可疑的家伙,陈安迎着老何走了过去:“何大爷,我们又见面咯。”
听到喊声,老何先是一惊,随即扭头朝陈安看来,认出陈安后,笑道:“是啊,又见面了,我们还真的是有缘。”
他拍了拍身旁放着的砖块:“过来坐!”
陈安依言在他旁边坐下,老何跟着从布包里摸出一个窝窝头递给陈安:“吃一个!”
陈安也不客气,接过窝窝头就咬了一口,慢慢地嚼着:“我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伱!”
“我也没想到…你不是跟着考察团进山了的嘛,啷个也会来这里?”老何问道。
“考察团到保护站去了,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准备提前回去。你晓得,难得到秦岭来一趟,在山里大半个月的时间,真的是长见识了,这边的野物是真多,药草也多。
我就想到收购站来看看,收购些啥子东西,准备回去叫上几个同伴,再过来闯上一遭,也赚点小钱!”
说这话的时候,陈安又随便瞟向那几人,果然看到他们也在打量自己。
“山里的好东西是不少,但确实难闯,是要有几个同伴才好…既然眼下没得啥子事,跟我去我家,在我家耍两天再说!”老何热情地说。
“那就算咯,我从离家那天算起,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天了,家里面,妈老汉和媳妇,我刚出门就开始担心,我还是尽早回去,让他们也早点安心撒,等到下次再来秦岭这边,经过你们村的时候,再去找你!”
“说得也是,没想到你还挺顾家…顾家好啊!”
说话间,几个收购站的工作人员一起从外面回来,领头的人从腰间取下钥匙,打开铁门。
等候在外面的一帮子山民也纷纷起身,朝着铁门涌了进去,包括老何也是一样。
陈安不急,只是去看看收购站挂出的收购公示牌而已。
等着一帮子人进去后,他让招财它们定坐下来,这才进了收购站大门,径直走到公示牌前边去看。
这一看,让他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不少在桃源镇收购站收购的药材,到了这里,价格一下子高了不少。
就以金银花来说,汉中收购站的价格,那是桃源镇收购价格的三倍。
天麻之类,也有不小提升。
“倒卖药材,是个不错的路子…哪怕属于投机倒把,也不是不能尝试!”
陈安一个大胆的念头诞生出来。
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再不济,自己采了,送往汉中这边,也更合算,哪怕这路途遥远了一些,也值得。
看完公示牌,陈安心里有了谱,转身打算离开,却见之前行迹有些鬼祟那几人也进了收购站,就在一旁看着山民出售带来的东西。
他又看向老何,见他从布包里掏出不少采挖到的药材,等这些药材过秤后付了钱,还不见离开,工作人员顿时有些不耐烦了:“还有啥子事儿,没得事就赶紧让开,不要挡到后边的人撒!”
老何四下看了看,从怀里摸出个树皮包着的东西,小心地问:“这个你们收不收?”
工作人员有些诧异地看了老何一眼:“跟我进里间说话!”
陈安也挺诧异,那样用树皮青苔包裹的法子,只有珍贵的崹参。
看来,老何是挖到崹参了!
那些人是不是在打这东西的主意?
第430章 明目张胆
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又没有招惹到自己,别人的行迹可疑也只是陈安自己的猜测,跟老何真的只是一面之缘。
他心里只有一句话:管不了那么多!
自己想看的东西已经看到,那些鲜活的药材也收购,价格不错,自己包里存了一些,他找了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将自己的包里那些天麻、茯苓、灵芝之类的东西翻出来,那个树皮封包则是放在最底下,这才重新回到收购站,凑到柜台边。
这种时候,可没有排队一说。
事实上,柜台边吵吵嚷嚷,也没人排队,谁先挤到最前面,谁先出售,他也就不管那么多,找着稍微松动的机会往里面挤,到也没几分钟,就被他挤到柜台边。
包里的药材一样样地取出来,都是好药材,价格不错,尽管份量少了点,但还是卖了一百二十多块钱。
钱拿到手,他抽身退了出来,将钱装在内衣口袋里,没有多停留,转身就走。
中午饭还没吃呢,他去了城里的食堂,原本想随便吃点,填饱肚子就走,在看公示的菜牌时,听到旁边有食客说,到了汉中,不吃浆水面和锅贴,枉来汉中一趟,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也给自己点了一碗浆水面和一份锅贴。
此时已经过了中午,吃饭的人不多,两样东西很快被服务员送到桌上。
几条猎狗被他定坐在食堂外面,他也不能不管,端着两样东西,到食堂外面的台阶上坐下。
这里的浆水面是以浆水做汤汁的一种面条,浆水菜是用芹菜、莲花白(包菜)做成的,浆水味非常正,没有异味,此时已经到了六月末,已然入夏,盆地里有些闷热。
他先是简单搅拌,浅尝一口,只觉得这浆水面非常的清爽可口,这种时候吃,真是极好!
而那所谓的锅贴,形状是长条状的,里边有馅料,金灿灿的,看着就馋人,吃起来外皮焦脆,内里暄软,椒盐调味,可以说是越嚼越香。
两样东西,让陈安食指打开,痛快地吃了起来。
让陈安没想到的是,正在他大快朵颐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喔唷…小兄弟,又碰上了咯!”
紧跟着,一人跟着在他旁边的台阶上坐下,不是老何还会是谁?
陈安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瞟向收购站方向的街道,并没有看到那几個行迹可疑的家伙,他也稍稍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多想了。
随后,他冲着老何笑了笑:“大爷也是来吃饭?”
“是哩!”
他说着起身进了食堂,点了碗面皮和一碗菜豆腐出来,也坐在陈安旁边吃了起来。
这两样东西,陈安和宏山来汉中的时候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