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无缘无故不见了,总以为被人给偷了,然后忙着查看家里是否丢失什么,忙着换锁。
看着乌鸦窝里,少说也有十多把钥匙,甚至有成串的,陈安估计,十有八九被这两只乌鸦给偷来了。
若是小刀、弹珠、钥匙、折叠剪刀之类的小东西还有遗失的可能,那耳环、银手镯、银元之类,通常都是被人珍视的东西,哪会那么容易遗失。
陈安敢肯定,这些东西就是被两只乌鸦给偷来的。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那颗金牙的来路。
村里掉牙的老人有几个,可陈安从没见过谁装过假牙。
更何况,这牙齿是金的,那可不是一般山里人能装得起的。
别看着没多大一颗,但也挺有分量,值不少钱。
周边村子,他也见过不少人,也没听说过谁装过金牙,关键是也不敢显露出来啊,谁不知道金牙值钱?
想着想着,陈安不由想到了乌鸦喜欢出没坟地,喜欢吃腐肉的特点,心里不寒而栗。
难道,这村子附近有坟被乌鸦刨了?
或者说,有镶了金牙的人死在山里?
这是长翅膀的玩意儿,能去的地方挺远。
去年洪涝,冲刷了不少地方,也有很多地方出现山体滑坡,一些掩埋的地下的东西暴露出来,实属正常。
山里人少有能装金牙的,但山里人穷困,不代表所有人都穷困,就如同自己珍视的崹参,对于有钱来说,可能买回去,只是为了补一下,打炮的时候更持久一些而已。
出现能装金牙的人死在山里,也不是不可能!
但陈安思来想去,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山体滑坡,让墓葬暴露出来,因为那块玉佩,怎么看都是被埋藏多年的老物件。
乌鸦虽然去得远,但窝就在这里,陈安还是觉得,它们不会平白无故飞几十里地带这么点东西回来。
如果真有古墓暴露出来,这些东西是陪葬品,那应该不止一两件,而且距离不会太远,如果找到了,说不定又是一笔横财。
“不行,晚上等老汉回来,得好好问一哈,周边有没有啥子古墓之类的东西…”
陈安压着心里的想法,将乌鸦窝里那些有用的东西都给捡拾出来。
准备掀掉这乌鸦窝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有这两只乌鸦在,这个窝搞不好就会成了一个聚宝盆,指不定什么时候里边就有点值钱的东西出现。
可若是不掀的话,这两货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赖和小偷,搞不好自家的东西,什么时候也会被偷掉。
最终,他还是决定,把窝给掀了,因为他在里面还看到些药材之类的东西,就曾是自家院子里晾晒的。
要什么时候把晒着的崹参给搞掉一个,那可亏大了。
他三下五除二,将乌鸦窝给拆了扔到石崖上边,顺便拿出火柴,给点了。
得烧得干干净净,不然,那裤衩和肚兜,要是被人知道了,可不好说清楚!
第460章 超级大货
陈安去掀鸟窝,结果带回来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看到那颗金牙和凤穿牡丹的玉佩时,冯丽荣也有些发愣,她更想不到,乌鸦居然还会干这些破事。
她好奇地在里面翻翻找找,居然从里面找出几颗一个样式的纽扣。
“那天我在门前跟老妈学着做了件娃儿的衣服,缝扣子的时候,随手将这些纽扣放在窗台上,结果屋头娃儿睡醒,找不见我,哭闹起来,我就进屋头哄了一哈,等我出来,啷个都找不见这些扣子,原来是被这两只乌鸦叼走了!”
冯丽荣将那些纽扣翻找出来,有些没好气地说:“这乌鸦也太贼了,啷个还会偷东西嘞?”
陈安乐呵地说道:“这你问我我就不晓得了,不过,它们窝里那么多东西,一看就是惯犯,不管啷個说,也发了笔小财。”
他将那些铜钱、银元翻找出来,都是常见的通宝,估计也就那两个银元能值点钱。
金牙自然不用说,至于那块凤穿牡丹的玉佩,陈安找来一块破布细细擦了下,发现玉质温润,雕工挺精美。
他虽然不懂得玉的品质,但感觉上告诉他,应该会很值钱,就冲那精细得将牡丹花花瓣和凤凰羽毛纹路都雕刻得很灵动的雕工,就不是凡物。
不用说,铜钱、银元、金牙齿和这玉佩,必须得收入囊中。
至于那银质手镯,家里银子不少,就这点轻薄的东西,陈安还真不太看得上眼,想着是村里老人的物件,倒也没什么留下来的想法。
还有剩下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陈安想了想,觉得有必要送到大村子里去一趟,让还有用的人家,将东西给领回去。
扔了可惜,留下来自己用的话,改天被人看见,还会有别的猜想。
一句“我的东西啷个会在你手里边”,那太损形象了。
他将挑拣出来的东西交给冯丽荣送去保存,剩下的,则是被他随手扔在提篮里,准备抽空去大村子一趟。
傍晚的时候,耿玉莲割完田里剩下的稻谷,先一步回到家,跟着就是陈子谦赶着羊从青沟那边的小道回来。
老两口回到屋里,很快就注意到了瘸着腿跳动的招财,纷纷问道:“啷个回事?”
陈安不得不将回来的时候遇到翻车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至于遇到刘三、刘福那两个棒老二以及孟奎松、雷选云的事儿则是只字不提。
陈子谦去看过招财的伤口,以为只是弄断了,并没有看出那是被枪打断的,见陈安受的伤不重,也就只是简单地问了他们去秦岭这一趟的大概经过,至于赚了多少钱,弄到了些什么东西,陈子谦还是保持老样子,一句不多问。
他只是看着招财感叹:“这么好的一条猎狗,以后怕是只能看家咯,可惜!”
腿脚伤成那样,不适合远行,在陈安心里,大概也只能是这样的安排。
这可是条救过自己命的猎狗,哪怕残了,陈安也不会有任何将它遗弃的想法,有的时候,他甚至觉得,就让招财待在家里,养它一辈子也挺好,不用再跟着他进山,跋山涉水,跟野兽玩命,或许能活得更长久些,至少能活得轻松一些。
只是,每每看到招财残腿,陈安心里总是不由泛起一股愤怒。
晚上吃过晚饭,休息大半个小时后,他开始在院子里一遍遍地练习着蚩尤拳,足足打了十多遍,直到浑身大汗淋漓,身体有些虚脱了才停下。
也就是从这天晚上开始,他加大了蚩尤拳的练习强度。
第二天,陈安拿着望远镜,寻了一天的马蜂,将那些来骚扰小蜜的马蜂给找了出来。
树上的葫芦蜂找了五群,还找了两群七里游。
七里游也是马蜂中的一种,但却是马蜂中攻击性最强,伤人最多的,一向让人“闻蜂丧胆”。
这玩意儿个头和葫芦蜂大小差不多,只是所筑的蜂巢往往比葫芦蜂要大,蜂的群势也更为强盛。
和葫芦蜂的颜色不同,它们整个屁股是黑色的,而且,筑巢的位置也没有葫芦蜂那么隐秘,相反在树梢做得挺暴露,很容易就能找到。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蜂巢受到侵扰后,除部分从窝上起飞外,成蜂会成群结队将翅膀并拢从巢上垂直掉下,到达地面后寻找攻击目标,当发现攻击目标后,蜂群并蜂拥而上,如同突然爆开的炸弹一样。
高处和地下,七里游铺天盖地地涌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而且,能追着人跑出很远。
据说可以追赶攻击目标达七里远,所以得名“七里游”。
当然,这多少有些夸张,至少陈安搅过的七里游,没发现追出那么远的,但毒性比起葫芦蜂来说,只强不弱,加之攻击性极强,往往被螯到的人,少说也是七八下。
别说是人,就连放出去的大水牛,也会被蛰得落荒而逃。
山里时不时听闻有人被蛰丧命,十有八九遭遇的就是七里游。
而且,这种蜂极难被清除,哪怕放把火烧了,它们立马在原地方重新建造蜂巢,十天八天就会初具规模。
另外,在地下筑巢的大黄蜂找到一群,体型最大的大土甲也找到一群。
大黄蜂群势不大,是筑在一个腐朽的树木桩里,隔三四分钟才会有一两只大黄蜂进出。
当场就被陈安用纸卷了黑火药,点燃后塞入洞口,抓把泥土糊住洞口,闷了四五分钟,然后用斧头砸烂树桩,将蜂巢给抠了出来。
蜂巢不大,只有大碗大小,里面的蜂脾也只有五小片,好在蜂蛹挺满。
至于剩下的成蜂,则是被陈安抓了把松毛,点燃后直接烧了。
而那群大土甲就相当强盛了。
陈安在青沟背面的林木间找到的时候,远远地就看到一大堆红土,甚至还看到了外露的蜂巢外壳。
这些红土,都是大土甲在土里筑巢的时候,从里面搬出来。
陈安估计了一下,那些搬出来的泥土,少说也有四五背篼,足见里面的空间有多大,蜂巢自然也不会小。
进出洞口的大土甲更是起起落落,发出低沉的嗡嗡声,让洞口那片被爬行时弄得光滑的地方,如同一个高度繁忙的机场。
按照过上些年,那些专找马蜂赚钱的人的说法,这绝对是个超级大货。
这东西,陈安暂时也不敢贸然行动,一只大土甲成蜂就有五六公分那么长,一个能顶上两个七里游,虽然飞行会笨一些慢一些,但毒性更为厉害,有传言说大水牛都只能扛得住被蛰三次,人只能扛得住一次。
而且,他有别的打算。
大土甲泡酒,那是所有马蜂中最好的选择,山里人常用来治疗关节炎等风湿骨痛。
用蜂泡酒,目的自然是为了它们体内的蜂毒。
蜂毒暴露在外,很快就会挥发失效,所以,用来泡酒的话,必须是抓的活蜂。
普通的蛇皮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它们咬破,陈安得另做准备。
他径直回到家里,砍来几根竹子,劈了细密的篾条,编织了一个口小肚大的竹笼,又在笼口的位置用一些从鸡翅膀上拔下来的羽毛,做了只进不出的设置,让马蜂能轻易地从羽毛尖稍的柔软处爬进竹笼里,要退出,却被羽毛阻挡而出不来。
葫芦蜂和七里游,在树上筑巢的位置都比较高,不是他能轻易够到的,而在爬树的时候,早将这些马蜂惊动了,安全起见,陈安没有上树的打算。
傍晚吃过饭以后,他在家里面,穿上雨衣,扎紧袖口裤腿,穿上水鞋,戴上缝了纱布的防蜂帽,做好防护。
然后,他提了猎枪,先拿一群将蜂巢高高地筑造在柿子树长长伸出的枝条上的葫芦蜂开刀。
这棵柿子树上,几乎每年都会有葫芦蜂筑巢,至少在陈安养了蜜蜂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是这样。
柿子成熟的时候,也是葫芦蜂最鼎盛的时候,看着那一个个红彤彤异常喜人的柿子,也没人敢摘。
准备好松毛后,他直接用猎枪,将蜂巢给打得从树上掉落下来。
蜂巢从高处掉落下来,在下边的草坡上摔得碎烂,一时间嗡声大作。
陈安快速点燃一大捆松毛,跑过去扔到蜂巢上面烧着,人则是远远地退到一旁的灌木丛中蹲着。
尽管做了简单的防护,但依然没办法完全避免被马蜂螯,他只能万般小心。
马蜂也护巢,尽管有不少本能地飞往高处,但还是有很多一直停留在碎烂的蜂巢上,烧上一次,能烧死多少成蜂算多少。
等烧得差不多,他才靠近,将那些有蜂蛹的蜂脾碎块捡拾回来装袋子里提着,继续去对付下一群。
尽管没法做到根除,至少能让蜂群群势大大减弱,蜂蛹被取走,也让这些马蜂对食物的需求大为缩减,减轻对蜜蜂的侵害。
包括七里游也是一样,他如法炮制。
到临近天黑的时候,盘龙湾周边五个葫芦包和两群七里游都被他给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