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却见老头叼着旱烟袋走到旁边,接着说道:“喝茶那是有讲究嘞,就不是你们这么个喝法。就这三件套,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茶碗谓之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
喝盖碗茶,讲究用盖子轻拂茶面,茶香随之四溢,滚烫的茶水也凉得快一些,年轻人,莫那么浮躁,就跟做人一样,急不走嘞。
真的是,啥子人都往茶馆里边钻。”
陈文志一听这话就来气了:“真的是,啷个到哪里都能遇到长嘴壳,喝个茶而已,又不是喝的你家嘞!”
“你…”
老头被他一句话噎得胡须直抖,最后一甩袖子,回座位去坐着了,有些气恼地揭开茶盖,歪放在桌上,端着茶碗就喝,被烫得一口喷在地上,变得越发气急败坏了。
这一幕,看得陈安和陈文志两人,一阵偷乐。
喝了一阵茶水,也吃了不少瓜子、花生,总算觉得舒坦了,两人也不讲究,准备靠在竹椅上眯上一会儿,养养神。
正在陈安神游太虚的时候,忽然被一阵争吵声给惊醒,他坐直身子,扭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那是几米外的一棵枫树脚下的茶桌,此时正有十数人围在那儿吵吵嚷嚷,声音一个比一个的大。
他大概听了下,说的是早年间,锦城陕西街陕西会馆住着一个叫杨白鹿的老先生,他拿着一张收藏多年的藏宝图,在晚年请当时赫赫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增去发掘宝藏。
按照“藏宝图”的指引,他们在望江楼往下河流对岸的石佛寺下面的三角地带靠江心位置进行开挖,居然还真的在江心挖出一只石鼓、许多人体骨架和一只石鼓。
这正应了歌谣的第一句“石牛对石鼓”,但最终,他们并没有挖什么“银子万万五”,而是整整3筐锈迹斑斑的铜钱。
有人说,张献忠的宝藏就藏在锦江的望江楼那一段。
但立马又有人说,还有彭山江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的说法,还摆出岷江江口北边的山间密林里,有石虎矗立在岩石之上,还有一条石龙,蜿蜒盘旋在悬崖边,龙虎出现,说明那地方非凡。
并说,附近村民在旱季的时候,就曾在江滩上捡到金银的传闻。
还有在洪涝过后,也有人捡到过木头,那木头里面有夹槽,藏有银锭等传闻。
另有人说,这些年说自己看到藏宝的人,捡到金银的不少,但却不相信真有藏宝,不然的话,在清朝咸丰的时候,咸丰需要钱补充军费,派人打捞,最后空手而回;袁世凯的时候,也曾召集人手,大坑小坑挖了几十个,淘干了几十条小河,也是什么都没捞到。
后来军阀杨森、外国传教士、包括老蒋,都想方设法去找,却始终都不曾得到过。
认为传言只是传言,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儿。
立马就又有人反驳说,张献忠入蜀地那会儿,有规定:藏一两者斩,藏十两者剥皮。
所有人为了保命,纷纷将所藏金银上交。
这是老辈人说过的事儿。
觉得张献忠纵横各省,大肆搜刮,那金银无数,为什么又会踪影全无?
一个个争论不休,各有说道。
也许对他们来说,只是茶后闲话,但听在陈安心里,却是另有想法。
他自己就从山里水潭里捞出不少金锭、银锭、铜钱和那西王赏功币等东西的,都是跟张献忠有关的。
加之手里又有铜牛、铜鼓…
他是越听越有兴趣了。
除了锦江河段,彭山江口这两个地方,还有人认为,什么石牛石鼓、石龙石虎都是障眼法,张献忠藏宝的地方不止一个。
在锦城附近的青城山,就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普照寺暴富。
普照寺在明末被张献忠焚毁,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
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外化缘的情况下,居然建成了占地 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 24个天井、与黄道周天同数的 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
如果没有大笔的银子,这样规模的寺院是很难建成的。
那么到底是怎么完成这样规模的建筑的呢?
据说是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中说,在神秘的神力相助下,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了一座大寺院。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陈安听着都觉得扯蛋。
还有民间传言说,当时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山上割猪草,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
此事被方丈知道没有声张,暗中组织寺内和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这在陈安听来,也扯蛋。
和尚割猪草,搞笑!
倒是另一个说法,让陈安很上心。
说的是张献忠曾派义子孙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三百名石匠到青峰山采石。
青峰山是青城山的一支支脉,位于大观乡境内,普照寺就建在青峰山麓。
奇怪的是,数百名石匠进山采石,却并未运石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用以铺路。
最后,竟然连300个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
有人据此认为,孙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在青峰山以采石为掩护,秘密修建藏宝工事。
建成后,参与建造的工匠被全部灭口。
到底那普照寺是那三百工匠修建的,还是说那三百工匠进青城山也是个障眼法,实际是被派往别处?
比如米仓山!
当初跟陈子谦闲聊的时候,说过张献忠是陕西人,往来川陕,米仓山那是必经之地,而且不少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联系今天听到的这些,加上自己的际遇,陈安觉得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更大了。
他甚至在想,那三百工匠有没有可能就被调往米仓山中…
不知不觉,在茶社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这问题扯到最后,也没人能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出来。
眼看时间已经晚了,扯皮的一帮子老头,该买菜的买菜,该回家做饭的回家做饭。
这场争论也就这么渐渐地散了。
眼看时间差不多,陈安也去结了茶费,叫上趴在桌上昏睡不少时间的陈文志,一起到附近的馆子,简单吃了顿饭。
在临近天黑的时候,驱车前往附近的情浓舞厅。
在几个洞洞舞厅里,一个天涯,一个情浓,还有一个叫蓝色的多瑙河,算是比较大的。
此时,舞厅里已经热闹起来,男男女女四处汇集而来,看着那一个个长裙翩翩和穿着喇叭裤的“时髦”男女,争相买票进入舞厅,陈安不得不感慨,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换作他所在的县城,那么长时间以来,穿着打扮最时髦的,也就见过骆祥文两口子,不然,走在街面上,谁不是穿得严严实实,一本正经。
没有急着进入歌舞厅,两人就在门口一侧蹲守了大半个小时,舞厅里的舞曲,都过了好几曲了,进入舞厅的人也渐渐少了,还是没看到李宗贵。
陈安不得不买了两张门票,进去看了一圈,果然是群魔乱舞。
尤其是过一段时间,舞厅里总会灭灯好一会儿,但音乐不止,看着那黑暗处的男女摩擦碰撞的身影,陈安都不得不承认,这年头的人,玩得比后世那些小青年还野。
一圈转下来,没看到人,他受不了里面的喧闹、脂粉味和烟味,叫上陈文志,去找下一家。
就这样,一连换了四家,到了天涯舞厅。
在哪里,中场休息的时候,趁着灯亮,转着寻人的时候,很意外地跟一个女子差点撞上。
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早上才遇到,看着钵钵鸡摊位的方友梅。
“你啷个在这里?”
“伱啷个会来这里?”
两人在一阵尴尬后,几乎同时出声,换来的,又是一阵尴尬。
最后,是方友梅打破沉默:“要不,我请你跳支舞,不收钱!”
陈安摇摇头:“我不会…我真的是来找人!”
说完后,他侧身让过,继续在人群中搜寻,而方友梅则是深深看了他一眼后,转身到一旁的沙发上,同其她几个女子坐到了一起。
很快,舞曲声响起,有青年上前邀请,方友梅再次混杂在舞池的人群中。
而陈安,也在这时,看到了那满脸狰狞,灯光闪烁中如同妖魔搂着妹子摇摆的苏同远。
阴暗角落里,李宗贵蜷缩着坐在沙发上,嘴巴上叼着的烟,明明灭灭。
第515章 上瘾了
可算是找到了!
陈安趁着光线黑暗,到柜台边要了两瓶香槟,叫上陈文志到一旁靠墙的沙发上坐下,不时瞟一眼李宗贵那边。
这是身上有钱了,跑到锦城了挥霍。
可是,若只是到洞洞舞厅,就算再能花,他身上装的那些钱,也够他折腾不少时间了。
而从李豆花那里听来的,李宗贵前前后后,少说也花掉四五千块钱,这可是大钱,出来的趟数却只有那么三四次,他已经很少跟着去撵山、采药了,就即使去了,也是无精打采的。
就即使让他整晚整晚的跳,他也跳不了这么多钱啊。
而且,眼下的情况看来,他似乎对跳舞并没有像苏同远那般狂热,就一个人缩在一角,烟倒是接连不断地抽,时不时给自己灌上几口啤酒。
陈安更多的是怀疑他在赌。
这城里打麻将的不少,大白天都有人弄得噼里啪啦响。
灯光再次暗了下去,有男女跌跌撞撞地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即使有音乐的遮掩,陈安依旧有不想听到的声音入耳。
数分钟后,灯光再次亮起,人已经各自分开,男人找了别的沙发坐下,女的则是回到原来的位置,舞曲再响,又有人上前邀约。
这种情况,陈安算是见怪不怪了,表现还算淡定,但一旁的陈文志却是显得异常惊奇,呼吸都有些急促,小声的问陈安:“刚才在你旁边的是在搞哪种事?”
陈安看了他一眼:“啥子事?”
“你给我装,不要说你没看出来!”
“你看出来了还问我!”
“麻批,这种地方,遭不住啊,他们啷个敢啊!”
“有啥子不敢嘛,人家追求自由的,到了明年,你就会晓得,这根本算不上啥子!”
“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