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尖灵
陈安招呼着两人朝后院走去。
他没想到,骆祥文居然将要找的正主直接领来了。
初次碰面,李叔给陈安的感觉平易近人又不失威严。
饭桌上,推杯换盏,骆祥文说着和陈安的结识过程,以及陈安的种种过往,也在说着李叔以前当兵时的英雄事迹,他可是从老山前线负伤后退回来立了大功,资历更深,是在陈安眼里真正的大人物了。
骆祥文这中间人做得极好,让彼此双方从没冷场,很快就变得熟络起来。
酒足饭饱,骆祥文将话题转到了陈安想要承包畜牧场的事情上来。
李叔对陈安还是很认可的,说了这其中的关系:“按照之前的计划,那个小畜牧场,是准备重新栽上树木的,只留那么三两个人,在那里看护那些树苗。都是经历过前几年那场洪灾的,说到这问题,林学家在谈到洪水和水土保持的关系时,一直都十分强调森林的作用。
这些年,森林资源面积一直在不断减少。
五六十年代,十多万人的森工队伍开进深山,打碎了森林的千古幽梦。无数参天大树,被变成国家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炼钢的木炭,麻烦也随之而来,林区塌方、山洪越来越多。
很多人从记事起就上山开荒,头年冬春放倒树木,晾晒一年,搬走木材后,再一把火烧光杂草和树根,清理掉土层里的石块。但新开的荒地,产量往往只能维持个两三年。
雨水多的年份还必须休耕,因为每逢雨季,在一半土地坡度大的田地里的“泥汤汤”会不断溢出,水土流失严重。
蜀地是一个相对凹陷的汇水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边缘山地和川南山地,山高坡陡,大暴雨到达地面,在重力作用下,地表径流迅速汇集到河谷中,极易造成洪灾。
那个小小的畜牧场,紧挨着河道,一整个山坳,百多两百亩地,这些年下来,地里边几乎长不了啥子咯,所养的牲口也有限,都没得办法维持运转,是亏着的,还不如种上树木,把水土护一哈,也算是响应防洪的号召。”
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道:“那种地方在我看来,没得啥子发展前途。你是啷个想的,要去承包那片地方?”
陈安略微想了想,觉得既然武装部有这样的安排,想着去弄成黄羊养殖场,继续种那些地,是违背他们计划的,他觉得,想要承包下来,还得顺着来。
不就是种树嘛!
他冲着李叔笑了笑:“我承包那片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养牲口,其实还考虑过搞药材种植。在我们这边,金银花、厚朴、杜仲都是很不错的药材。我之前听说,准备在那地方种上水青冈树,但在我看来,青冈树只能成为建材,需要不少年才行,相比起来,金银花、厚朴、杜仲更有经济效益。
这并不违背武装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初衷,这些药材,比如杜仲、厚朴,也都是能长成大树的,金银花密植,保持水土的能力也不弱…”
这话出口,李叔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你娃儿倒是挺懂得变通,想法也很好,这么说起来,确实比种成普通林木有意思…倒也不是不能包。
重新种植、管护,需要不小的投入,也需要不少时间,本就还要安排人去打理发工资,费时费力还费钱,都是挺麻烦的事情。
这样,也不要提啥子承不承包咯,那畜牧场就交给你打理,但是你说的树木种苗,得伱自己来搞定,我们就掺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你自负盈亏,我们不投入,也不找你要啥子。”
这让陈安心里一喜,起身提了酒瓶,给李叔满上:“那我就先谢谢李叔咯!”
之前还想着,畜牧场那片地儿,承包到手里,怕是每年得付出一笔钱才行,却没想到,直接就落入自己的手里,不用承包费。
李叔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笑道:“你可要把那片地儿管好了,以后是会检查嘞!”
陈安拍着胸脯保证:“肯定管好!”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在来县城之前,还专门去看了畜牧场那些地,大部分如您所说,都已经长不起庄稼咯,但其中还是有那么二十来亩,地比较平整,算是山里边的好地了,还有就是那些设施,也不能浪费了撒,我准备把它改造成一个养猪场,那点地也种起来…当然,您要是不同意,就不搞了。”
李叔摆摆手:“大面积种树就行,其余的只是些小事,无所谓,你明天早上过来,我给你开批文!”
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陈安是识趣的人,从兜里掏出一个厚厚的报纸封包,送到李叔面前,里面包的是六千块钱。
李叔笑笑,和骆祥文一起离开的时候,将钱也一并带走。
见状,陈安心里一松,他知道,承包畜牧场的事儿,板上钉钉了。
第623章 被埋了
隔天早上,陈安专门去了武装部一趟,去找李叔。
等到九点多,他们开完会,陈安才见到人。
李叔也不墨迹,当场让人开了批文,盖上公章,交到陈安手里,等着畜牧场的人手撤完,明年开春,就可以正式接手。
事情比想象中顺利,骆祥文帮忙说了不少好话,陈安特意包了两千块钱,权当是感谢。
等到中午休息,陈安将他叫出来一起吃饭,把钱送到他手里边的时候,骆祥文冲着陈安翻了白眼:“不管啷个说,都是自家兄弟,你这么搞,就有些见外了!”
陈安咧嘴笑了笑:“正因为是自家兄弟,才不能亏了你,你这次可是帮我大忙了,你要不收,那才真的是见外!”
他不由分说,将钱塞到骆祥文怀里。
没有比金钱更实在的谢意了,尤其是在这谁都缺钱的年头,更直接了当。
见陈安坚持,骆祥文也就把钱给收了起来。
一顿饭吃完,骆祥文得忙着回去上班,先走一步,陈安在结账后,也叫上宏山和甄应全往石河子村赶。
原本跟宏山和甄应全计划过,若是将畜牧场承包下来,是准备弄成黄羊养殖场和黑猪养殖场的。
那一大片地,少部分好地用来种玉米、红苕、萝卜之类,多的地方用来种植牧草,成为放养场所。
现在计划有变,得顺应政策,不能再去任由猪拱羊啃,这可都是破坏植被的行家,尤其是数量多起来以后。
但其实陈安这么盘算,也不矛盾,种植药材,也在他计划之中,本打算是在石河子周边的荒坡进行的,现在改到畜牧场去了而已,黑猪养殖,也只能考虑利用畜牧场留下的房舍进行圈养。
至于黄羊养殖场,得考虑在石河子村这边的山里进行。
石河子周边山林面积不小,山里放牧,其实也挺不错。
他跟宏山和甄应全说了转变的原因,两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有限,只是单纯地相信陈安而已,帮忙出钱出力。
这趟往汉中跑一次,得了那么多钱,两人也更有底气跟着陈安搏一搏,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至于陈安选择的三样药材,他们是都知道好处的。
金银花不用说,除了收购去制药,还是很好的饮品,价格一向不低。
杜仲更是种植一次,就能稳定收获几十年的药材。
现如今大多是一整棵放倒剥皮,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人工栽培的杜仲林,第二年就可以采收叶片,叶片中同样富含那种白色的丝状物质,能制成杜仲胶,很有作用的一种东西。
五年以后,就可以剥皮采收做药,经济效益更高,可谓是一次种植,多年连续收获。
单靠野生的杜仲,可满足不了。
厚朴同样很珍贵,再过上些年,就几乎看不到野生的了,这相貌平平的树木,一样很有价值,种子可以用来榨油,做肥皂,木头可以做家具乐器,皮更是一味好药。
最主要的是,三样东西都是喜阳光的植物,在畜牧场那片山坳里,很是适合。
回去得忙着育苗了。
金银花夏季可以进行扦插育苗,现在正是时候,经过秋季的根须生发,到明年开春,直接就能移栽。
至于厚朴和杜仲,则需要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播种,直接就在畜牧场用些地作为苗圃就行。
当天晚上回到盘龙湾,经过小镇的时候,三人还特意去找了宏山他姐夫,听到陈安已经将畜牧场的事情搞定,而且准备让他帮忙管理来年建成的黑猪养殖场,他也兴奋得不得了。
唯一和陈安不同的是,他觉得养殖现如今已经悄然进入很多人家被大力推广的杜洛克、长白猪更划算。
但陈安依然坚持要饲喂黑猪,除了内江黑猪外,还有邛崃黑猪这款在这“洋猪运动”中差点灭绝的黑猪。
他倒也没想着为图一时赚钱,看得更长远些。
事实上,要不了几年,人们也会意识到本土黑猪和洋猪有什么不同,尤其是饲料开始泛滥起来以后。
到那时,陈安相信自己所养的这些黑猪,会更显金贵。
这些东西,过上些年,要么是特产,要么是地理标志性质的产物,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种养殖,邛崃黑猪更是在后来斥巨资进行保种挽救,这是他在新闻上看到的。
隔天,三人立刻着手在麻柳坡宏山家旁边,临近水沟的位置,开了一片生地,就用陈安种植在盘龙湾那些金银花的枝条进行扦插。
事情忙活了十多天的时间,总算是完成了。
至于杜仲和厚朴的种子,得到秋季去进行采收。
忙得不亦乐乎的三人,总算再次清闲下来。
休息两天,三人一起邀约着去了徐家沟北边的山里一趟,去看望滚滚,它身上又添了些伤痕,看上去野性十足,状态很好。
接下来,三人准备了采挖工具,再次前往鼓城山,直奔那山洞深井里的水晶而去。
为了采挖方便,他们就在那山洞里搭了窝棚住下。
每天下深井采挖,这一干就是大半个月,挖出不小的一堆,一起用麻袋装了挑出山,装车后送回盘龙湾一趟,堆在陈安家仓房里。
在采挖的过程中,特意将那些呈现出粉色、则色、黄色、茶色等稀有的水晶单独存放。
这事儿并没有瞒着到盘龙湾游玩的客人。
不少人见到这些纯净的水晶,喜欢的人也出钱买上一两块带回,当个摆设之类。
陈安当然不指望这些客人会买掉多少,他只是暂时积攒起来,等数量更多一些的时候,去县城访探一下。
上辈子的印象中,在县城里好像有饰品加工厂,这些水晶可都有不小的价值,尤其是有颜色的。
他们在山里忙活一段时间就回家休息两天,转眼就是三個月过去,仓房里的水晶越堆越多,足有四五吨了。
谁知,这次再去,接连三天的时间,再往深井下挖的时候,连拳头大小的水晶都再没有挖到,估摸着洞里的水晶被挖得差不多了,在洞里商量一通后,准备回家。
谁知道,陈安顺着垂下深井的藤绳爬上去,甄应全随后也跟着上来,忽然听到下边传来宏山的一声怪叫,跟着听到下边传来闷响。
陈安和甄应全两人听到那声音,脸色一下子都变得煞白。
他们都从声响中判断出,深井里有洞壁倒塌了。
陈安一下子扑到深井边缘,打着手电朝下照射,只看到手电光柱中,尘土飞扬。
他大声疾呼:“蛋子哥,蛋子哥…”
甄应全也跟着朝深井大叫着宏山的名字。
接连喊了几声不见回应,陈安再顾不得其它,把带上来的短柄十字镐往后腰一插,顺着藤绳就往深井里滑了下去。
等到了洞里,看到里边的情形,他头皮就忍不住一阵发麻。
只见左边洞壁倒下一大堵泥土、石块,几乎将深井底部给埋了。
四下扫视,还是看不到宏山的身影,陈安心里一下子凉到了极点。
他知道,宏山这是被倒下的泥土石块给埋了,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估摸着从洞里出来,宏山可能在的大概位置,快速清理泥土、石块,搜寻宏山。
甄应全也很快滑了下来,一边大喊着宏山的一名字,一边翻找。
突然,某处有碎石翻滚,发出了轻微的碰撞声。
两人开始没注意到,直到甄应全搜到那里,看到有碎石滑落,下边的泥土也像是被巨力往上拱得动了动,不由心里一喜,冲着陈安大叫:“狗娃子,宏山在这里,快过来帮忙。”
接着,他就开始疯狂地用手刨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