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09章

作者:高月

  李邺沉声道:“不管有没有用,这都是我们最后一搏,与其说是防御,不如说是拖延时间,这里距离萧关不足百里,无论如何今晚援军都该到了。”

  “如果....如果援军来不了呢?”

  李邺沉默半晌道:“如果援军实在来不了,那就让历史来浓墨重彩书写这一页吧!”

  魏县令无奈地点了点头,“希望吉人有天象!”

  话虽这样说,但李邺绝不甘心走到绝境的那一步,他可以带着士兵攀山逃走,但数万百姓怎么办?

  李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要自救,想尽一切办法自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援军身上。

  李邺带着杨利以及十几名士兵骑马在数万百姓中缓缓而行,他们寻找对防御有用的物品,鼓风机就是杨利发现的。

  “将军!”

  一名商人上前对李邺行礼道:“小人一些货物可能有用!”

  “你有什么货物?”

  “小人的货物中有三百斤硫磺粉!”

  这可是助燃的好东西,现在最急需,李邺点点头,对两名士兵道:“你们去搬运,再记录下来!”

  李邺向商人抱拳道:“感谢先生,我们以后会补偿!”

  商人摆摆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值不了多少钱,就算我尽点心吧!”

  “多谢!”

  李邺心中着实高兴,果然能遇到好东西。

  他带着杨利来到湖边,只见几名孩童正聚在一起斗草,李邺的目光落在一名小娘子的头上,她头上插着一朵花,待看清了花,李邺身体猛地一震。

  “夹竹桃花!”

  他连忙翻身下马,走上前笑道:“我问你们一件事好不好?”

  李邺浑身是血,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把几个孩童吓坏了,他们转身就跑,李邺一把抓住小娘子的手腕,“你等一等!”

  小娘子吓得浑身发抖,哭了起来,李邺连忙道:“你不要哭,我是保护你的军人,伱父母没告诉你吗?”

  小娘子抽抽噎噎道:“你要做什么?”

  李邺把她头上的花摘下来问道:“这花你在哪里采的?告诉我,我给你钱!”

  他摸出一把铜钱,塞进小娘子手中。

  小娘子握着钱,一指西南方向的远处,“在那边,山脚下!”

  “有很多吗?”

  小娘子点点头,李邺松开她笑道:“回去吧!谢谢你了。”

  小娘子掉头便跑,李邺把花捏碎了扔掉,他翻身上马,对杨利笑道:“我们要找到绝密武器了,跟我走!”

  他一催马,向小娘子刚才手指方向策马奔去,杨利连忙带着几名士兵跟上。

  奔出数里,他们来到山脚下,果然见山脚下分布着大片植物,开满了一簇簇的白花和红花。

  李邺一眼便认出,是夹竹桃,著名的有毒植物。

  “队正,这是柳叶桃树啊!我们家乡有好多,很常见!”

  “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杨利摇摇头,李邺又望向其他几名士兵,几名士兵也纷纷摇头,看来唐朝人还不知道它的厉害。

  “这可是毒草,花和叶子都有毒,七片叶子就能毒死一个成年人,焚烧后会产生毒烟,是我们的防守利器。”

  杨利大喜道:“卑职马上带人来砍伐,尽量多砍一些!”

  “去吧!要当心一点,别误食了!”

  “请队正放心!”

  杨利催马去找人了,不多时,他带着百名民夫来到山脚下,开始大量砍伐夹竹桃。

  ........

  两边同时放火烧烟,整个山谷内浓烟弥漫,同罗士兵无法呆下去,纷纷逃出山谷。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黄昏时分,那格斯见丁特部迟迟攻不进去,他失去了耐心,撤掉了丁特部,亲自率领一千士兵接替进攻。

  那格斯观察片刻道:“传我的命令,将水袋全部装满水!”

  山脚下有条小溪,很快,上千只水袋都装满了清水,送到谷口旁。

  那格斯命令几十名士兵用湿布捂住口鼻,接力将水袋送进去,先灭掉他们自己烧的火。

  很快,狭谷入口处燃烧的火堆被大量清水扑灭,士兵们又在空中喷水,弥漫的浓烟减少了。

  那格斯精神大振,又令道:“三队士兵继续去灭唐军的火!”

  三百多名士兵背着水袋,用湿布捂住口鼻,向峡谷内进发,长长的峡谷内依旧浓烟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叛军士兵屏住呼吸,缓缓而行,他们搭上木梯,翻过了一座泥袋墙,走出六十余步,靠近第二座泥袋墙时,峡谷内的黑烟更加浓烈,忽然,走在前面数十名士兵一头栽倒。

  后面士兵也纷纷感觉到头晕眼花,双腿无力,他们转过身,艰难地往回逃命,但只走了几步,都软软倒在地上。

  “浓烟有毒!”

  有士兵恐惧地大喊一声,他眼前一黑,便软软倒下,后面士兵都感觉到了不对,惊骇万分,纷纷夺路而逃。

  不少人跑了几步,都一头栽倒。

  夹竹桃的毒性很大,七片叶子就能毒杀一名成年人,此时,狭谷浓烟中就含有大量毒烟。

  那格斯的第一次进攻,便有一百五十余人中毒倒下,最后都窒息而死。

  那格斯听说唐军用了毒烟,惊得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别的都不怕,但毒烟却是防不胜防,一百多步的一线天山谷,怎么也防不住毒烟,自己有多少士兵都不够填。

  那格斯又回头问道:“我们还多少干粮?”

  “回禀酋长,干粮还能支撑两天!”

  那格斯心中盘算一下,也就是明天中午前必须要拿下,拿不下就危险了。

  可是唐军有毒烟,让他怎么进攻?

  唐朝没有防毒面具,那格斯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湿毛巾堵住口鼻,但刚才也是这样做的,照样毒死了一百五十多人,其他人都有中毒的迹象,一個个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心脏跳得厉害。

  那格斯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了,想到唐军主力很快就会到来,再拖下去对他们极为不利,只能等以后再报此仇。

  他当即喝令道:“传令全军,撤退回鸣沙县!”

  三千同罗骑兵追杀而来,阵亡了六百余人,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剩下的两千四百同罗骑兵只得放弃了进攻,调头返回了鸣沙县。

第152章 路遇主力

  次日天快亮时,李邺感觉到了不对,山谷对面安静得出奇,足足有三个时辰没有任何动静,李邺当即让向导带两名士兵攀上悬崖,绕到峡谷外侧查看情况,并和士兵约定,如果敌军已经撤走,可挥舞红旗。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大亮,众人都坐在谷口休息,狭谷内的烈火依旧在燃烧,但夹竹桃已经不再添加。

  忽然有士兵跳起来,指着山上大喊,“快看,红旗!”

  众人纷纷站起身,只见山上一面红旗在挥舞,众人顿时激动得跳了起来,高声欢呼,敌军撤退了,消息传开,整个山谷都沸腾了,无数人激动得放声痛哭,坚守终于获得成功,敌军撤退了。

  李邺当即下令灭火,士兵打水浇灭了烈火,又将没有烧烬的树木枝条都拖出来,用鼓风机向峡谷里鼓风,将浓烟吹散。

  一个时辰后,浓烟渐渐消退,士兵们将几只鸟在狭谷内放飞,李邺听见鸟的鸣叫,最后穿过了狭谷飞走了。

  “用湿布捂住口鼻,跟我出去看看!”

  李邺用湿布捂住口鼻,一手提着刀槊,带着十几名士兵小心翼翼向狭谷内走去。

  狭谷内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足有两百多具尸体,一部分是之前被李邺射杀,但大部分都是中毒而死。

  狭谷内虽然还有烟,但已经不浓烈,比较稀薄,而且也没有毒性了,很快,李邺带着手下走出了山谷,清新的晨风迎面扑来,众人都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

  同罗骑兵已经不见,目力所见,二十里范围内都看不见同罗骑兵的影子,也或许他们是躲藏在某处,等待猎物自己出现。

  杨利问道:“队正,要不要去查看周围情况?”

  李邺点点头,“让五名弟兄去四面查看敌情,以三十里为界,没有问题就回来报告。”

  杨利立刻带着五名士兵去四面查看敌情去了。

  李邺又让魏县令通知数万民众收拾行李,安排民团士兵清理通道。

  时间渐渐到了中午,杨利和其他几名士兵都回来了,三十里内没有任何敌情。

  看来敌军是真的撤退了,李邺这才下令数万民众从峡谷里出来,没有了大车,很多物品不得不暂时存放在山谷内,数万民众扶老携幼,继续浩浩荡荡向萧关进发。

  李邺无法高兴,一方面是他的手下只剩下九人,还包括之前受伤一人和去求援的两人,其他全部阵亡。

  另一方面,他盼望的援军始终没有到来。

  事实上,在安乐县时,一开始他就派王羽去求援,还带着高力士的宝寿牌,如果援军发兵及时,他们在撤离的路上就应该遇到援军,援军没有来,他又派张巍再次去求援,如果萧关肯发兵,那么援军昨天晚上就应该抵达。

  而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分,援军还是没有任何迹象,说明压根就没有援军。

  现实很无奈,李邺也不知道几万百姓送去萧关后又会怎么样?会不会守军不准他们进关?

  三更时分,老弱妇孺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在路边休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只听有人高声问道:“李队正在哪里?”

  “在这里!”

  是王羽的声音,李邺连忙站起身挥手。

  只见王羽和张巍骑马飞奔而来,两人翻身下马,快步来到李邺面前单膝跪下行礼,王羽呈上宝寿牌道:“卑职无能,辜负了队正的重托!”

  “是什么原因不肯出兵?”李邺问道。

  “回禀队正,萧关守将说他们只有三千人,但必须保证两千人守关,他最多只能派一千人救援,可就算一千人救援也要有上面的军令,他不敢擅离职守。”

  李邺点了点头,说到底是兵力太少,不敢救援。

  “然后呢?”

  “然后卑职又继续向南,奔行百里后遇到了主力大军,听说卑职有宝寿牌,广平王殿下亲自接见了卑职,广平王殿下承诺,即刻来救援队正。”

  居然遇到了广平王李俶,李邺连忙问道:“广平王殿下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