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10章

作者:高月

  “就在后面,广平王的大军很快就会到来!”

  李邺顿时松了口气,至少这几万百姓的安排有着落了。

  四更时分,唐军主力终于来了,浩浩荡荡,有数万人之多。

  这时,一名侍卫疾奔而来,老远便笑道:“李公子,还认识我吗?”

  李邺立刻认出来,是潘向英,和他一起去救援小王子李适。

  “原来是潘兄,好久不见了!”

  潘向英救援李适有功,已升为侍卫直长,他上前笑道:“广平王殿下要见公子,请随我来!”

  李邺翻身上马,跟随潘向英前往临时帅帐。

  大帐内,广平王李俶已经接见了安乐县魏县令,了解了整個事件经过,他心中着实感慨,朔方各县都被烧杀抢掠,唯独安乐县保住了。

  李邺只率领不到二十名士兵,先后和两支三千人的同罗骑兵激战,杀死近千名敌军,保住了数万百姓的性命,这是何等的功绩,这才是大唐的栋梁啊!

  这时,侍卫潘向英在大帐门口道:“殿下,李公子来了!”

  “宣他进来!”

  片刻,李邺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军礼道:“鹰扬军斥候营第十队队正李邺参见殿下!”

  “请起!”

  “谢殿下!”

  李俶又笑道:“你是宣节校尉,又是子爵,出任队正有点委屈你了。”

  “是卑职祖父的意思,让卑职从低级将领做起。”

  李俶点点头,“你祖父说得有道理,直接从底层做起,更能体会士兵的疾苦。”

  “殿下,这几万民众有不少老弱妇孺,身体都不太好,这次跟随卑职一路奔波,卑职担心他们的身体顶不住,会有性命之忧,肯定殿下尽快安置!”

  “放心吧!我已安排后勤官员接手,会把他们暂时安置在萧关县,有足够的粮食和帐篷,你就不用操心了。”

  “有殿下这句话,卑职肩头一块大石落下了。”

  李俶拍拍李邺的肩膀,“能保全一县百姓,这次你厥功至伟,我已记下你首功,伱的手下也同样记下大功,从现在开始,你改任元帅帐下参军事,跟随我征讨同罗军。”

  “感谢殿下厚爱,卑职能否推荐尉迟光接任斥候队正之职?”

  “可以!”

  李邺又从随身包裹里取出黄金头盔和军牌,一起递给李俶,“殿下,这是小阿布思的头盔和军牌,他已被卑职一箭射杀!”

  李俶大喜,小阿不思就是在春狩时袭击自己,绑架儿子李适的罪魁祸首,没想到被李邺在安乐县射杀了,李俶心中憋的一股恶气终于解开。

  “干得好!本王会在功劳簿上再重重记你一笔。”

第153章 执行密令

  参军事就是参谋军务之意,有实官也有虚官,李邺出任帐下参军事,实际上就是李俶幕僚官的意思,一般都是用来任命心腹,

  参军事有文也有武,李邺自然是属于武将范畴。

  李邺随即回到驻地和手下告别,他把队正牌子交给了尉迟光,“我给广平王殿下说过了,由你出任队正,殿下同意了,以后弟兄们就交给你了,好好善待大家。”

  尉迟光心中着实感动,深深行一礼,“队正高义,尉迟光铭记于心,若还有机会,我愿意继续为队正效犬马之劳!”

  李邺拍拍他胳膊笑道:“一定还会有机会!”

  几名士兵纷纷走上前向李邺告别,杨利哽咽道:“此一别,不知还能不能见到队正?”

  李邺对几名士兵道:“请大家好好保重自己,若有一天李邺发达,一定不会忘记各位,相信我们还会有再见之日!”

  .........

  次日天亮,队伍出发北上,李邺和百姓们告别,魏县令带着数万百姓跪在地上,向李邺磕头,感谢他的救护之恩,李邺也颇为伤感,向百姓们挥手道别,调转马头向北面疾奔而去。

  追上队伍,潘向英迎上前笑道:“殿下请李参军过去!”

  李邺点点头,催马追上了李俶,李俶微微笑道:“要不要我奏明天子,任命你为安乐县县令?”

  “殿下说笑了!”

  李俶确实是开个玩笑,他话题一转便对李邺道:“你祖父说你思路颇为清晰,而且你和同罗军较量过,比较了解对方,我想听听伱的作战思路?”

  李邺沉思片刻道:“我首先要提醒殿下不可轻敌,同罗骑兵非常凶悍,个个悍不畏死,明知上前是死,但还是不要性命的冲锋,而且训练有素,他们撤退时不是转身逃跑,而是举着盾牌,面对城墙后退,装备也很精良,士兵几乎都和唐军一样兵甲,更重要是,三万同罗军全部都是骑兵,殿下考虑过怎么应对骑兵的冲击吗?”

  李俶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你说的骑兵、兵甲装备我都考虑过,但我没有想到同罗军会这么悍不畏死,我们有五万五千士兵,其中骑兵只有一万人,如果两军爆发激战,我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殿下,上兵伐谋,卑职认为,还是用计谋配合,比如断其后路,毁其粮营,这会大大影响敌军的士气,”

  李俶点点头,“英雄所见略同,郭子仪也是这样给我建议,他在敌军中也安插了一枚暗钉,是阿布思的外甥,小阿布思一死,他的外甥就会受到重用,这对我们很有利,我也在考虑袭击敌军的后勤粮草,但没有具体方案,我们对敌军后勤一无所知。”

  李邺沉吟一下道:“殿下可以正常部署,卑职愿意为殿下奇兵,摧毁敌军粮草!”

  李俶其实就是这個意思,他知道李邺武艺高强,冷静且有智谋,能单枪匹马从敌营中救出自己的儿子,他也一定能奇袭敌军后勤粮草。

  李俶大喜道:“你若偷袭敌军粮草成功,我一定上奏天子,为你加官进爵。”

  “卑职还需要一名武艺高强,且精通同罗语的助手。”

  李俶点点头,“还记得和你一起去救小王子的罗金吗?他其实是胡人,精通铁勒语,而且身手敏捷,可以帮助你。”

  李邺随即去做准备了,他和罗金又带了一名负责看守马匹的小兵,三人离开队伍,向北面疾奔而去。

  .........

  下午时分,广平王李俶得到消息,阿布思率三万主力抵达三十里外鸣沙县,在鸣沙县以南扎下了大营,摆出了和唐军决战的姿态。

  李俶随即下令三军原地驻扎,并召集文武官员在帅帐商议应对之策。

  大帐内,龙武将军独孤烈道:“同罗以骑兵为主,必然会以骑兵冲击我军步兵,我们当以重弩和长矛对抗敌军,另外可部署兵车抵挡敌军的冲击,草原胡骑气势虽猛,但不擅长久战,只要我们顶住敌军的冲击,再以步兵和敌军熬战,我们一定会有胜机。”

  李俶点点头,又问仆固怀恩道:“仆固将军,你熟悉同罗军,你说说应对之策?”

  仆固怀恩躬身道:“刚才独孤将军说得对,同罗骑兵冲击力强大,脚蹬弩的威力极大,射出重箭对骑兵有很大的杀伤力......”

  长史崔涣打断仆固怀恩的话问道:“容我插一句,既然同罗军和唐军装备一样,那他们应该也有盾牌,重箭是否有用?”

  仆固怀恩笑道:“崔长史有所不知,重箭主要用来对付战马,普通箭矢射中战马后,战马还能继续奔跑,影响不大,但重箭威力巨大,战马中箭必然摔倒。”

  “有道理,仆固将军请继续说!”

  仆固怀恩又继续道:“长矛军对付骑兵必然要结成方阵,有了方阵,骑兵就无法靠近士兵,至于同罗军不能持久战,这个说法卑职保留,卑职训练过同罗骑兵,他们的持久战也很强大,他们是否撤退,主要看减员程度,一旦损失士兵在三成左右,同罗军会就会放弃作战撤退,这是他们的规矩。”

  录事参军来瑱沉声道:“殿下,卑职也想说两句!”

  李俶点点头,“来参军请说!”

  来瑱躬身道:“敌军只有三万骑兵,想必不会有太多兵力防守大营,我们是否可以偷袭敌军的后勤大营,比如在两军交战之时,敌军后勤大营粮草起火,对敌军士气将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卑职的建议是派一支骑兵偷袭敌军后勤大营。”

  来瑱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支持,李俶当机立断,对统领骑兵的独孤烈道:“独孤将军可派三千骑兵绕道偷袭同罗大营!”

  李邺是李俶派出的秘密奇兵,在这次的军情议事上,他不会提出来。

  .......

  傍晚,李邺三人出现敌军大营东面方向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内,罗金低声问道:“李公子,敌军的军粮会不会是羊群?”

  罗金不是汉人,他是一名回纥人,在侍卫中地位不高,上次救小王子李适,潘向英升了官,他只得了一百两银子的赏金。

  罗金知道李邺底细的,相国李林甫的孙子,被天子封为宣节校尉、武功县子爵,所以这次跟随李邺行动,他心中抱有巨大的期待。

  李邺也担心对方的粮食是羊群或者羊肉,那就麻烦了,他略略沉思道:“我们去猎一个敌军巡哨,问问口供!”

  李邺早就有目标,在树林南面有三名同罗骑兵巡哨,说是巡哨,更像是固定哨,就在树林南面来回巡逻。

  李邺让小兵刘星看着战马,他和罗金向森林南面摸去。

第154章 奇兵行动(上)

  李邺和罗金分工协作,罗金摸到森林边缘,躲在一棵大树后,他距离其中一名巡哨只有十余步。

  而李邺则藏身在八十步外的一棵大树上,他注视着三名巡哨有说有笑,缓缓骑马而行。

  时机到了,抽出三支箭,拉弓如满月,箭如流星赶月,三支箭一口气射出。

  ‘噗!噗!’前面两名士兵皆是一箭射穿了头颅,连惨叫声都没有,‘扑通!’落马。

  第三名士兵则是一箭射穿了马头,战马倒地,士兵则摔出一丈多远,李邺的箭射出同时,罗金狂奔而出,他的目标是离他最近的士兵。

  不等士兵爬起身,罗金已冲到他眼前,狠狠一拳打去,一拳打在士兵太阳穴上,士兵顿时晕了过去。

  李邺和罗金一起动手,将两具尸体和一具马尸拖进森林,开始审问被俘的士兵,罗金更懂得同罗人的心理,严厉逼问战俘不到一刻钟,战俘便崩溃了,老老实实交代了一切。

  “他说牛羊都在丰州,没有带来,他们军粮都是从朔方各县掠夺的粮食,大部分粮食草料都在鸣沙县内,只有一小部分在大营,用来迷惑唐军。”

  “你怎么给他说的,这么快就交代了?”

  李邺很疑惑,之前他审问那名百夫长,不管怎么用刑拷打都死活不招。

  罗金苦笑一声道:“他们不是没有畏惧,他们不畏死,也不畏拷打,但他们畏惧长生天,我也畏惧长生天,所以我知道。”

  李邺沉思片刻,忽然意识到不对,对方设了一个圈套。

  他连忙对罗金道:“你立刻赶回去告诉殿下,对方把少量粮草放在大营,肯定会让我们轻易得手,然后对方一定会佯败,等我们追击时,阵型散乱,他们就会反噬。”

  “我这就回去,但放火怎么办?”

  李邺望着鸣沙县淡淡道:“小小的鸣沙县城墙,拦不住我!”

  李邺又对他笑道:“你放心吧!如果我得手,你的功劳至少要占四成!”

  有了李邺的承诺,罗金一颗心放下,他立刻骑马赶回驻地汇报。

  李邺看了一眼眼巴巴望着自己的战俘,反手一刀割断了他的喉咙,战场上的妇人之仁最愚蠢,只会害死自己,他之前有过深刻教训。

  这时,夜幕已降临,李邺继续让小兵刘星看着自己的战马,他提着刀槊向县城奔去。

  .......

  同罗骑兵只有三万人,他们要面对五万五千唐军,还有郭子仪的一万军,他们不可能分出太多兵力守大营和县城。

  还要装模作样迷惑唐军,所以防守兵力还主要集中在大营,县城的兵力反而很少,但同罗军却把主要粮草藏在县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