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11章

作者:高月

  鸣沙县城内只有一千驻军,城门紧闭,城头上基本上看不到士兵。

  看不到士兵,不等于没有,二十四队士兵分成三班,十二个时辰在城头上不间断地巡逻,城头几乎没有死角,都是巡逻士兵盯住了。

  鸣沙县城池并不高,和安乐县一样,只有两丈左右,比起长安城的高大宽厚,鸣沙县城简直不值一提。

  李邺在长安每天攀爬城墙,鸣沙县的城墙对他来说,完全就是小儿科。

  李邺选择了东北角的城墙,他紧靠在城墙下,仰望着月色。

  一轮圆月在云片中穿行,时明时暗,当月亮进入最大的一片乌云时,大地变成一片暗黑。

  李邺立刻转身攀城,所有的小缺口都可以成为他攀附之处,他如猿猴一般攀上了城,一手攀住城头,另一手配合牙齿拉拽长绳,将他的刀槊慢慢拉上来。

  他的刀槊重达五十五斤,拎着它下城可以,但上城不太现实。

  抓住了刀槊,暂时把刀槊放在腿上,腾出手把绳子收了,这才握住刀槊,慢慢探头向城头上望去。

  北城头上有两队巡逻士兵,每队士兵约十人,来回巡逻,他眼前就有一队士兵。

  李邺又看了一眼月色,月亮马上就要从乌云里出来了。

  巡哨士兵已经从他面前走过去,待巡逻士兵背对他约三十步时,李邺一跃跳上城,一个前滚翻,手一搭城墙,身体已到城内,挂在城墙上,只用两秒钟时间。

  李邺轻巧地跳入城内,迅速钻进一条巷子里。

  城内已经没有百姓,要么被屠杀,其他全部被赶出县城,县城内空空荡荡,只有一千驻军。

  此时正是士兵吃饭时间,尽管如此,城内的仓库重地依旧戒备森严,三百名士兵守卫着二十座大仓库,一半是粮食仓库,一半是草料仓库。

  同罗士兵对城墙防御比较松懈,但对仓城防御却极为严密,仓库四周的围墙上可谓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想从围墙翻过去,几乎不可能。

  李邺的目光落在漕河上,他原计划就是从护城河的水城门潜入,防水做得很好,有专门的密封皮袋。

  李邺找了一间民房先把兵器存起来,潜入水中缓缓向水门方向游去。

  河道两边同样戒备森严,数十名士兵在河道两侧警戒。

  李邺像鱼一样贴着河底而行,他能感觉到,就在自己头顶上方,有几名士兵来回踱步,警戒地注视着水面的动静。

  李邺用一根细细的竹管换了气,河道边,一名士兵停住了脚步,观察了竹管片刻,便转身离去,月光正好被乌云遮住,光线较暗,他没有认出竹管。

  李邺又继续向前游去,足足游出数十步,终于来到水门前。

  水门是一道铁栅栏,建成多年,底部早已锈烂。

  栅栏底部直顶河床,李邺拔出无名匕首,匕首可断金截玉,锋利异常,李邺奋力削断了四根铁栅栏,栅栏底部出现一個大洞,他钻入洞中,潜水进了仓城。

  .........

  独孤烈急匆匆走进帅帐,行礼道:“殿下为何又取消了偷袭敌军后勤大营的计划?”

  李俶淡淡道:“我刚刚得到情报,敌军粮草后勤重地在鸣沙县,不在后勤营,后勤营那边是一个陷阱。”

  “陷阱?”

  独孤烈一怔,“卑职不明白,陷阱在哪里?”

  李俶缓缓道:“我们会很轻易摧毁敌军后勤营,明天他们就一定假装仓皇撤退,一旦我们信以为真,引兵追击,就会被他打一个反扑,而那时我们阵型已散,步兵无法抵挡骑兵的突袭,很可能我们会被敌军反扑击败。”

  李俶认可了李邺的分析,明明粮草放在鸣沙县,却故意在军营后面做一个后勤营,看守还松散,让人感觉有机可乘,分明就是一个诱饵。

  李俶又道:“既然没有粮草,就没有必要再偷袭了。”

  独孤烈默默点头,如果真如情报所言,敌军的粮草在鸣沙县,那偷袭敌军大营确实没有意义了。

  录事参军来瑱在一旁道:“殿下,我们能不能将计就计?”

  李俶笑道:“将计就计是有前提的,我们是真的不知道,可如果我们把鸣沙县的粮草烧了,将计就计还有什么意义呢?”

  众人面面相觑,难道广平王殿下另外安排了奇兵?

第155章 奇兵行动(下)

  李邺已经潜入了仓库区,仓库区内也有戒备,一队队巡逻士兵在仓库里来回警戒,不过比起外面的戒备森严,仓库的警戒程度要低不少。

  待一队巡逻士兵走过,李邺从水中轻轻上岸,一纵身奔去了一座大仓库的侧面。

  仓库很高很大,居然是木结构,已经很陈旧,木板之间都手指宽的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见仓库内情形。

  这是一座草料库,里面都是一捆捆的干草,堆积如山。

  李邺并不急于动手,他又奔到旁边一座仓库,这里面还是草料,李邺用了大半个时辰,将十五座仓库的老底都摸清了,东面七座仓库是粮食,西面七座仓库是草料,还有一座仓库存放其他物资。

  仓库大门都紧锁,但每座仓库又有一座小后门,方便仓库管理人员进出,这些仓库当然不是同罗人修建,而是朔方军的粮仓。

  李邺从一扇破旧的后门进了一座仓库,仓库里一片漆黑,月光从气窗射入,若明若暗。

  借助微弱的月光,李邺解下了后背上的皮囊,皮囊分里外两层,都缝得密密实实,这种缝制有防水效果,李邺用匕首划开皮囊,外面一层还是稍稍渗水进去,里面一层没有渗水,最里面还有一层油纸包裹。

  打开油纸包,里面都点火之物,有十二支小火把,两只火折子筒,还有一副备用的火镰、火石和火绒。

  仓库内的粮食都是用粗麻袋装好,一袋有一石重,但要直接点燃粮食并不容易,必须有其他可燃烧之物。

  李邺在仓库里找了一圈,最后发现一个角落里堆积了大量旧木板和麻袋,木板是修葺仓库遗留之物,麻袋也是用来装粮食,足有上百只麻袋。

  事实上,李邺的目的并不是要将粮草全部烧毁,其实没有必要,这次作战不是漫长的对峙战,而是一场暴烈的大战,很可能明天就结束了,所以能烧毁多少粮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粮草库点燃,燃起滔天大火,可以沉重打击敌军的士气。

  所以对李邺而言,烧毁粮草仓库比烧毁粮草本身更重要,当然,木质的粮草库一旦烧毁,里面存放的粮食也会烧毁一大半。

  李邺又跑了五座粮食仓库,把旧麻袋和破木板都收集起来,堆架在角落里,大功告成,此时已快四更时分。

  李邺用火折子点燃了第一座仓库里堆积的旧麻袋,随即奔向下一个仓库,他一连点燃了五座仓库,开始有仓库浓烟滚滚,火舌肆虐。

  ‘当!当!当!’哨塔上警报声大作,军营内的士兵纷纷从睡眠中惊醒,无数士兵奔向仓库。

  此时,李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有七座草料库没有烧毁,不过焚烧草料库简单得多,他直接将一只燃烧的火把扔进了气窗。

  李邺一口气扔进四支火把,忽然从对面冲来几名士兵,指着李邺大喊道:“在那里!”

  对方只有五人,李邺扔掉手中火把,冲了上去,两把飞刀迎面射出,正中两名士兵额头,两名士兵惨叫跌倒。

  李邺没有携带刀槊,他拔出了青龙横刀,闪身躲过刺来的长矛,挥刀劈去,“咔嚓!”一颗人头飞了起来。

  他的身形快如鬼魅,不等另外两名士兵反应过来,两道寒光一闪,两名士兵脖子中刀,仰面倒下。

  李邺又拾起两支未灭的火把,投进了两座草料仓库,转身向漕河飞奔而去。

  此时,仓库一片混乱,十几座仓库浓烟冲天,火舌肆虐,数百名士兵在拼命救火,却杯水车薪,毫无作用。

  “看到了,在那里!”

  一队士兵发现了李邺,在后面紧追不舍。

  李邺奔到河边,迎面撞到一名救火叛军士兵,他用匕首将对方捅個透心凉,肩头狠狠一撞,将对方撞入河中,自己却一个地滚翻,滚出一丈远,消失在黑暗之中。

  “他跳河了,射箭!”

  追击的数十名士兵奔至河边,黑暗中他们没有看清细节,只见一人跳进河中逃跑。

  士兵们纷纷向河中射箭,片刻,一具插满箭矢的尸体浮起,众人把尸体捞上来,却是一名同罗士兵,让众人面面相觑。

  “潜下去看看!”

  为首百夫长高声令道。

  两名会水的士兵跳下河去,不多时,一名士兵浮起来喊道:“百夫长,铁栅栏底下有一个大洞,可以钻出去!”

  百夫长当机立断道:“速去通报,放火人潜水逃走,要求沿河搜寻!”

  数百名士兵沿着漕河搜寻,不断向河中放箭,还用长矛向河里捅刺,但最终都一无所获。

  李邺从另一处墙头轻轻翻了出去,墙头上原本站满士兵,但仓库起火,所有士兵都奔下去救火了,墙上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士兵。

  李邺翻出仓城,疾奔十几步,身影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

  三十里外,李俶走出大帐,遥望远处的火光,那是鸣沙县城的火光,李俶顿时欣喜万分,李邺没有辜负自己的嘱托,果然成功了。

  这时,独孤烈快步走来,惊喜问道:“殿下,鸣沙县内起了大火,可是粮草仓库烧着了?”

  李俶点点头,“应该是我派出的奇兵得手了。”

  独孤烈连忙道:“如果是这样,敌军只能孤注一掷,恐怕他们天不亮就要出击了,殿下,我们必须要做好迎战准备!”

  李俶回头问道:“现在什么时候了?”

  “回禀殿下,五更已过!”

  李俶当即道:“传我的命令,擂鼓备战!”

  “咚!咚!咚!”

  唐军驻地鼓声敲响,五万五千大军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开始收拾东西起身了,不多时,数万大军整备完毕,列队整齐。

  李俶一声令下,所有士兵都原地坐下,开始吃早饭,火头士兵送来一桶桶热汤和一筐筐肉馒头,今天要和敌军作战,唐军将士都要吃饱喝足。

  两刻钟后,士兵们都吃罢早饭,精神抖擞,开始列队向北面进发。

  ........

  李邺从鸣沙县出来,来到了东北方向十里外的树林,他的马匹就藏在这片树林内,由小兵刘星替他看守。

  刚接近树林,忽然从森林内冲出二十余名士兵,将李邺团团包围。

  李邺大吃一惊,他感觉后面有人提矛杀来,他一个翻身,手中刀槊凌厉无比地向身后之人劈去。

  “当!”对方的钢矛竟然挡住了李邺凌厉一击。

  对方长矛一闪,继续向李邺咽喉刺来,快得无以伦比,杀气冷厉。

  李邺还从未遇到过这么厉害的对手,他身形一闪,躲过了对方必杀一枪,手中刀槊压住对方的矛杆,寒光一闪,顺着矛杆向对方的双手削去。

  这一招实在太诡异,速度太快,对方大惊,躲闪已经来不及,眼看要失去双手,他只得放弃了矛杆。

  李邺冷笑一声,刀槊不停,继续向对方腰部劈去,对方也早有意识,翻身跳下了战马,躲过了李邺凌厉一击。

  “好厉害的刀法!”对方脱口赞道。

  对方说的居然是汉语,而且对方手下士兵并没有向自己发动进攻。

  李邺感觉不对,后退几步,一挥刀槊,厉声喝问道:“你们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