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64章

作者:高月

  “听说是对方提前知道了吐火罗军团的计划,布下一个陷阱.”

  昆都石迟疑一下又道:“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唐军将领指挥!”

  “唐军!”

  阿布.穆斯林一怔,“你怎么知道?”

  “我仔细询问了当时的战况,根据他们的描述,渴塞城应该是修建了一座吊桥,阻止城内骑兵逃出来,吊桥是大唐才有的东西,所以我断定城内有唐军。”

  阿布.穆斯林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有没有派人去渴塞城,了解城内的情况,你在唐朝读过书,难道不知道唐朝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吗?”

  “我知道,我也派探子乔装商人去渴塞城了,但现在还没有得到消息,另外,拔汗那也有商人过来,我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情况。”

  阿布.穆斯林也只是随口说说,他今天来石国是另有目的。

  “我让伱准备的东西呢?那本宝册,你可是答应交给我。”阿布.穆斯林负手淡淡道。

  昆都石从旁边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取出一卷《宝册》的抄件,递给阿布.穆斯林道:“总督阁下,我们可是有协议的。”

  “放心吧!哈里发亲口答应你了,统一粟特,封你为粟特国王,同时兼任河中总督,只要你能按时交纳税负,你的子子孙孙都将是河中之主。”

  说完,阿布.穆斯林急忙展开卷轴,宝册一共有两卷,一个是民用卷,一个是军事卷,阿布.穆斯林对民用卷没有兴趣,他只要军事卷,昆都石给他的就是军事卷的抄件。

  这里面的内容阿布.穆斯林大部分都知道,他们之前合作过多次,阿布.穆斯林想要的是火药的内容,但他一直看到最后,都没有找到火药的内容,他又看了一遍,还是没有火药。

  阿布.穆斯林霍地抬起头问道:“怎么没有火药的内容?”

  昆都石摇摇头,“宝册内从来就没有过火药的记载。”

  阿布.穆斯林恼火道:“但你之前告诉过哈里发的!”

  “那是我的记录,我亲眼目睹工匠试验火药,‘轰!’的一下,火光冲天,把房顶都掀开了,但我从来没有说过宝册内有火药记录,否则我早就造出来了。”

  “是这样吗?”阿布.穆斯林冷冷问道。

  “我不会欺骗总督,更不敢欺骗哈里发,我已经派儿子去长安寻找火药的秘密,他们春天时出发去了长安,那么明年春天时就该回来了。”

  昆都石把一张羊皮递给阿布.穆斯林,“这就是我关于火药的记录!”

  阿布.穆斯林接过看了看,都是他之前说的内容,都是各种试验效果,火药的配方和制造过程一概没有,简直就是一首对火药的赞美诗,阿布.穆斯林不要,又还给了他。

  “这个毫无意义,你儿子能拿到火药的机密吗?”

  “我有些重要线索,我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成功!”

  “好吧!”

  阿布.穆斯林着实有些无奈,“我就再等你几个月!”

  宝册内没有火药的内容吗?有!只不过昆都石做抄件时,故意把火药这一段删掉了。

  他是多么精明,知道大食一心想得到火药,如果自己过早拿出来,失去了利用价值,大食最后言而无信怎么办?

  他一天不当上粟特国王,就一天不会拿出来。

  当然,他也进行反复研究过,知道里面要加木炭和硫磺,这两样他懂,但硝是什么?有粟特商人从大唐带来回了硝,和师父用的硝一模一样,但他就是造不出火药。

  原因是粟特商人带回来的是芒硝,而不是火硝,源头就错了,那么后面各种配方自然也就步步出错。

  没有办法,他只有等待机会,等师父去世,他再从桥陵中把火药样本以及原料带回来,

  儿子石都已经去了长安,但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春天会不会回来。

  阿布.穆斯林把沙盘带去贵宾馆仔细研究去了,虽然没有得到火药,但拿到沙盘,此行的目标也算达成了一半。

  次日一早,阿布.穆斯林在昆都石的陪同下,参观了石国的大型军备库,军备库位于王宫西南角,由十几顶大帐组成,占地巨大,里面是石国用三年时间打造的各种攻城武器,包括普通攻城梯和大型攻城梯、投石机、攻城槌、巢车等等,足有数百件之多。

  连阿布.穆斯林都有点眼热,他们拿下河中地区后,还要继续征讨埃及,需要这些攻城武器。

  “现在还需要什么?”阿布.穆斯林问道。

  “我还需要军队!”

  昆都石直截了当道:“石国只有一万五千人,不够灭亡拔汗那。”

  “再加上吐火罗军团的五千人,还不够?”

  昆都石想了想道:“如果再有五千人就够了。”

  “那就把粟特军团的五千人也交给你。”

  粟特军团和吐火罗军团一样,也是大食控制的异族人军团,隶属于呼罗珊总督府下辖,吐火罗军团是由信奉大食教的吐火罗人组成,而粟特军团则是由信奉大食教的粟特人组成,驻扎在呼罗珊北部的火寻国。

  昆都石要的就是这五千粟特人军队,他点了点头,“那我们一言为定!”

  阿布.穆斯林回贵宾馆休息了,昆都石的兄弟彻毕石匆匆赶来王宫,十分不满地对兄长道:“兄长可是答应过父亲的,要和大食人保持距离,现在呼罗珊总督居然来石国了,难道兄长要全面背叛对父亲的承诺,彻底投降大食人吗?”

  所有国家都不可能百分百一边倒,都有左派和右派,在粟特就是亲唐派和亲突派,以前是突厥,现在是大食,亲突派转换成了亲大食派。

  昆都石就是典型的亲大食派,而他兄弟彻毕石则是亲大唐派,自从昆都石登基为国王后,亲大食派越来越得势,亲大唐派则越来越势微。

  昆都石冷冷道:“你承诺过不干涉我的国王权力!”

  “我是答应过,我也没打算干涉你的权力,但你违背了对父亲的承诺,我需要向父亲交代!”

  昆都石也知道这几年被自己革职的那些石国老臣都对自己不满,兄弟就是这帮人的首领,一直反对自己,但没有用,他们的权力已被彻底剥夺,都赋闲在家。

  昆都石负手走了几步道:“伍麦叶的大食王朝,腐败堕落,跟着他们混只会死得很惨,父亲选择亲唐是正确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强大的阿拔斯王朝,抓住时机向阿拔斯靠拢,甚至彻底投降大食新王朝,又有什么不可以?”

  “那你的信仰呢?”

  彻毕石怒视他道:“你要背叛阿胡拉·马兹达大神吗?就像你在城内修建的大食教寺庙一样,你怎么向石国的民众解释?”

  昆都石哼了一声,“阿拔斯亲口承诺我,不会勉强我们改变信仰!”

  “大食教从来都是有我无他,他的承诺你也相信?”

  “他是哈里发,我不相信他,还能相信谁?”

  彻毕石又惊又怒道:“难道.你已经投降了?”

  昆都石眯着眼睛看着兄弟冷冷道:“不要问得太多了,等我拿下拔汗那,我会把渴塞城封给你,咱们各过各的,眼不见心不烦!”

第240章 碎叶来人

  时间一晃到了天宝十年二月,春天已经悄然来临,冰雪融化,城外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原,极为遥远的尽头隐隐还能看见千泉雪山的身影。

  天空中飞鸟成群,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和风吹过,空气中带着温暖的气息,到处充满了生机勃勃。

  城池增高修葺已经完工,目前城墙已增高到两丈,勉强可以防御作战了,为这一丈增高的城墙,城内军民做出了巨大牺牲,连王子阿罗列的小王宫也拆除了,士兵的军营也拆除,军队改用帐篷,城内所有不住人的房子也全部拆除,才终于凑齐了所需的石料。

  两座城门更换了,变成了用铁皮包裹的厚重木门,用巨大的铸铁门栓,能抗住大型攻城槌的上万斤力量撞击。

  城门外还修建了新的吊桥,数万拔汗那人正在挖掘护城河,已经接近完工,一旦和数里外的拔汗那河联系起来,护城河就完工了。

  用国王默多的话说,它不光是护城河,也是拔汗那的运河,可以直接坐船去撒马尔罕和碎叶了。

  城外的拔汗那河内,李邺站在岸上,注视着河中的波浪翻滚,三千拔汗那新军正在水中训练刀速。

  这也是李邺独创的训练手段,灵感来自于自己的朱雀心法,但这不是练习朱雀心法,而是练习出刀速度。

  在水中练习出刀,就像脚上绑着沙袋跑步一样,一旦取掉沙袋,脚下就会变得十分轻快,水中练刀也是一样。

  水不深,刚刚没过头顶,脚下轻轻一蹬,就能上去换气,如果感觉有危险,可以把手中刀高高举起水面,立刻会有人救援。

  当然是分批训练,不是三千人一起下水。

  士兵已经在水下训练了一个多月,效果十分显著。

  远处的岸上,两千士兵正列队训练刀法,三千士兵都是清一色的长刀,这是专门应对守城战,一旦敌军攻上城头,那么有一支犀利的长刀队就太重要了。

  只可惜长刀的品质太差,劈砍几下就会出现缺口,这一点让李邺心中着实烦恼,却又无可奈何,拔汗那的冶铁工艺比唐朝差得太远。

  这时,远处一名骑兵疾奔而来,奔至李邺面前,抱拳禀报道:“李将军,国王有急事请你回城!”

  李邺点点头对徐建和余长阳道:“你们继续训练,再练一个时辰就可以收兵了!”

  “遵令!”两人一起躬身行礼。

  李邺翻身上马,向渴塞城方向奔去.

  李邺来到了渴塞城,正好城门处遇到了在巡视城墙的王子阿罗列,李邺勒住战马问道:“王子殿下,国王找我有什么急事?”

  阿罗列在城头上笑道:“碎叶城那边来人了!”

  一个月前,国王派人去碎叶城递交李邺的一封信,没想到终于来人了。

  李邺心中欢喜,急忙问道:“来人在哪里?在王宫吗?”

  “在王宫!”

  李邺双腿一夹战马,“驾!”

  战马迈开四蹄,向王宫方向疾奔而去。

  碎叶来人叫做张显,是碎叶城主簿,数十名士兵护送他和十几辆大车从碎叶过来。

  李邺现在最关心的是封常清的军队如何了?高仙芝什么时候能出兵西进?碎叶那边有鹰信和安西联系,应该能得到消息。

  张显年约三十岁左右,祖籍凤翔人,随父母迁徙去了庭州轮台县,十年前加入安西军成为文职军官,现在是碎叶城驻军主簿,相当于县丞这个职务。

  张显和李邺见了礼,把一封信递给李邺,“这是高帅发来的鹰信,我们抄写下来,是高帅给李监军的信件。”

  李邺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信中说封常清的大军已经返回疏勒,正在休整中,不日将出发前往碎叶城,希望李邺全力协助拔汗那抵抗住石国的进攻。

  封常清回去了,这让李邺长长松了口气,他又问道:“请问张主簿,从碎叶城到渴塞城需要多少时间?”

  “十天左右,我们就用了整整十天时间。”

  “那从疏勒到碎叶呢?”李邺又问道。

  张显笑了起来,“从安西到碎叶不走葱岭,而是走姑墨国的勃达岭,穿越凌山后再走五天就到碎叶了。”

  李邺点了点头,但从疏勒到到姑墨国至少也要五六天时间,也就是说,就算张显回碎叶禀报情况,高仙芝再下令大军从疏勒出发,至少也要二十几天后才能抵达拔汗那,指望唐军救援拔汗那国已经来不及了。

  难怪高仙芝也在信中含蓄说,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碎叶城有多少兵力?”李邺又问道。

  “碎叶城有一千唐军,另外在叶支城、贺猎城和冻城又各有三百驻军,加上一些戍堡兵力,整个碎叶大概有两千兵力,监军有天子金牌,可以调动碎叶军队,但要得到高帅的军符令才能出兵。”

  其实李邺也知道,他虽然有天子金牌可以调动一千军队,但天子金牌只对高仙芝有用,对碎叶军镇守将无效,碎叶主将陈奉忠只认节度使的调兵军符,也就是虎符,高仙芝有一半,陈奉忠手上有一半,合二为一方能调兵,所以就算通过鹰信和高仙芝联系上,没有虎符,也无法调动碎叶军队援助拔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