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202章

作者:高月

  “余侍郎里面请,七郎,带余侍郎一家去三号堂休息!“

  一名精明的年轻连忙上前行礼,恭恭敬敬把余侍郎一家请进了府宅。

  这时,独孤觉看见一名身材高大健壮的年轻男子正在登记,似乎是一个人前来,他刚要上前去询问,一名子弟跑来禀报,“四爷,陈相国来了!”

  是左相国陈希烈来了,独孤觉不敢怠慢,也顾不上询问那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他匆匆迎了上去。

  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自然是李邺了,他穿一件宝蓝色缎子长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其实大部分宾客都是这个打扮,粗麻短衣是乡下老农的打扮,身穿细麻是普通平民的衣着,马车夫之类都是穿细麻黑服。

  作为宾客,穿一件像样的绸缎长衫是最起码的礼仪,也是对主人的尊重,一般年纪大的男子穿颜色深的绸缎衫,年轻人则以白色为主,上面再绣金花,看起来就文质彬彬,风度宜人。

  李邺穿一件宝蓝色缎子长衫稍微有点显老,不过他身材挺拔高大,其实穿什么都有气质。

  李邺当然也不指望独孤觉会和自己寒暄几句,他拿着浅蓝色的请柬,一般紫色的请柬是三品以上,深红色请柬是五品以上,浅红色请柬则是五品以下,还有一种就是浅蓝色请柬,这表示社会名流,像王元宝拿到的就是这样的请柬,当然,首先能被独孤家族邀请出席寿宴,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一般拿着浅红色和浅蓝色请柬的宾客都很自觉,直接登记后进府门,不要指望像刚才余谦那样得到热情的接待。

  李邺手中的请柬是给烈凤的,如果真是烈凤本人前来,那肯定会是紫色的请柬,但烈凤在闭关,独孤家也知道,结果必然是烈凤的徒弟前来,所以就用了浅蓝色请柬。

  不过几个负责登记幕僚可不管这些,他们登记请柬编号,李邺提笔在编号下写了身份和姓名,云麾将军,李邺。

  又把一只扁长形的礼盒一起递上去,“这是我给老寿星的寿礼,一串佛珠。”

  后面几名宾客都‘噗!’笑出声来,居然给独孤家送佛珠,拿得出手吗?

  几名幕僚却是老油条,见这个年轻人居然是云麾将军,这可是从三品的武散官啊!而且还是代表烈凤。

  他们连忙道:“将军有这份心意就够了,快请进!”

  李邺也略略有点后悔,自己送的这串佛珠虽然是高僧之物,但他们不知道啊!而且他们听说过莲花生大师吗?

  没办法,对方已经收下礼物了,李邺只得拱手行一礼,走进了园宅内。

  几名幕僚商量一下,觉得还是应该给主人说一声,一名幕僚起身向独孤觉走去。

  这时,独孤觉已经将陈希烈送进府去了,他刚走出来,幕僚上前道:“三爷,小人有件事要汇报一下。”

  “什么事?”

  “刚才有个身材很高的年轻男子登记”

  “刚才我也看到他了,他怎么了?”

  “他登记的官职是云麾将军!”

  独孤觉顿时吓了一跳,云麾将军可是从三品,朝中的军方高官自己应该都认识啊!那个年轻人蛮年轻的,好像二十岁都不到,怎么可能是云麾将军?

  “他叫什么名字?”

  “叫做李邺!”

  独孤觉是同州刺史,刚从同州赶回来,他确实不知道李邺。

  他眉头一皱,向旁边的侄子独孤晋阳招招手,“三郎,过来一下!”

  孤独晋阳快步走上前,“四叔找我什么事?”

  “我来问你,李邺是谁?”

  孤独晋阳一怔,“李邺!他的官职可是云麾将军?”

  “正是!”

  孤独晋阳笑道:“他可是朝廷最近极为出名的新锐少年将军,在西域和大食作战,立下大功,天子封他为河中都督,云麾将军,高昌郡公,据说差点封郡王。”

  独孤觉更加惊讶,居然是二品开国郡公,爵位比自己还要高,自己只是个伯爵而已。

  “他是宗室子弟?”独孤觉又问道。

  孤独晋阳笑了笑道:“他是李林甫的孙子,勉强算是嫡孙吧!”

  独孤觉恍然大悟,原来是李林甫的孙子,这个后台够硬。

  他忽然眉头一皱,“他怎么会拿浅蓝色的请柬,是不是搞错了?”

  幕僚连忙解释道:“他拿的是烈凤的请柬!”

  孤独晋阳笑着点点头,“那就对了,这小子和飞龙、烈凤的关系很深,听说烈凤闭关,他代表烈凤也很正常,估计请柬是朱雀给他的。”

  独孤觉感觉很不妥,很失礼,堂堂二品郡公居然给蓝色请柬,等会儿他的位子也会在普通宾客中,让别人知道了,会说独孤家怠慢客人。

  “三爷,这是他送的贺礼!”幕僚把锦盒也递给独孤觉。

  独孤觉打开礼盒,里面是一串佛珠,蓝到了极致,每一颗珠子上都有三颗白点,分布很均匀,极像三颗眼睛。

  虽然独孤觉不知这串佛珠来历,但他识货,这是最顶级的青金石,是佛教七宝之一,还有三颗白点,估计就是传说中的三眼青金石,好像大慈寺也供奉有一串,玄奘法师之物。

  他连忙对独孤晋阳道:“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你把佛珠拿给老太太看看,然后你再找到这位小李将军,把他的位子调到第二阶,咱们不能失礼。”

  孤独晋阳点点头,“我这就去!”

  孤独晋阳拿着盒子匆匆进府去了。

第306章 寿星悟佛

  园宅很大,到处是亭台楼阁,假山池鱼,打开侧门便是私人码头,码头前也同样杨柳依依,绿草茵茵,湖边有一片天然的大草坪。

  草坪面积极大,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不过现在是秋天,草木萧瑟,湖面风很大,而且比较寒冷,所以草坪上几乎没有什么人。

  大家都呆在园宅内,园宅占地广阔,容纳几千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园宅内到处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的人群,主要以官员为主,年轻男女却不多,不知他们跑哪里去了?

  唐朝开放而宽容,这种开放宽容不仅是表现在衣着上,而且也表现在男女交往上,年轻男女一起游玩交流很正常,一直到南宋后期理学兴起,才开始男女大防,明清时代甚至把男女交流视为洪水猛兽,严防死守。

  李邺虽然是长安本地人,但他出身低层,他的朋友也几乎都是低层平民,不会出现在权贵的宴席上,所以园宅内人虽多,李邺却遇不到一个他认识之人。

  李邺看见一座宽大的亭子,亭子里有十几年轻男子和一群少女在聊着什么,年轻公子们逸兴飞扬,侃侃而谈,纵论天下,显摆着从父辈那里听来的一点点见识,一群年轻俏丽的小娘子倒也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有了几分崇敬之色,让一群年轻男子更加兴致高昂。

  待李邺走进亭子,一群年轻男子顿时安静下来,谁都不说话,斜眼看着李邺,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欢迎的态度,让你赶紧走开,不要影响他们的交流。

  其实李邺若长得歪瓜裂枣,大家也不至于这样不欢迎他,关键是李邺身材比谁都高,腰配长剑,器宇轩昂,把亭子里所有男子都比下去了,一群少女们顿时俏目亮了起来,让旁边一群年轻男子心中怎么高兴得起来?

  “李公子,李将军!”

  后面隐隐有人在喊,李邺一回头,只见一名年轻公子快步走来,有点眼熟,李邺隐隐觉得在哪里见过他?

  来人正是独孤晋阳,他在到处找李邺,终于在亭子里看到了。

  一群年轻男子都认识独孤晋阳,才二十余岁就封龙武军中郎将,授子爵,堪称年轻人中的楚翘,令人景仰,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听说独孤兄要升伯爵了,恭喜!恭喜!”

  “晋阳,什么时候出来聚聚,大家都念着你呢!”

  李邺还是在去年抓武珪的时候见过一次独孤晋阳,但也只是惊鸿一瞥,没有太深的印象,若是其他人,根本就记不住,也是李邺有过人的眼力,才有一点记忆,但李邺没想到他居然是找自己,见众人都围上去迎奉,他便转身向亭外走去。

  独孤晋阳见李邺要走,顿时急了,连忙抱拳行礼,“各位,不好意思,我有要紧事!”

  他推开众人,快步来到李邺身后,“李将军稍等!”

  李邺回头,微微笑道:“你找我?”

  “正是,在下独孤晋阳。”

  李邺顿时想起来了,朱雀的兄长,是见过他一次,难怪有点眼熟。

  “独孤兄找我有何见教?”

  独孤晋阳压低声音道:“我祖母很喜欢将军送的佛珠,要见一见李将军,烦请将军跟我去内堂。”

  今天的老寿星居然要见自己,李邺隐隐猜到可能老人认出那串佛珠了,他笑着点点头,“长辈有召,怎能不从,请吧!”

  “请!”

  独孤晋阳带着李邺匆匆向内宅走去。

  一群人被凉在一旁,都没有兴致,一名少女笑道:“刚才那个年轻人居然是将军呢!”

  旁边一人撇撇嘴道:“只要是从军,哪怕是火长都喊将军,尊称而已,你还真当他是将军?”

  一名知情者忍不住道:“我知道他,他好像叫李邺,登记簿上写的是云麾将军,我父亲说他还是开国郡公。”

  一群年轻男子脸上有些挂不住,纷纷解嘲道:“那么年轻就当郡公?估计是没落的宗室子弟,沾点祖上的余荫罢了。”

  李邺跟随独孤晋阳来到后堂,堂上有几个老太太在陪同今天的老寿星聊天,独孤晋阳上前跪下行大礼,“祖母,他来了!”

  李邺也跪下行大礼参拜,“晚辈李邺给老寿星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

  老太太慈眉善目,笑眯眯打量李邺,孙女从来都是眼高于顶,对年轻男子不假辞色,可她居然把烈凤的请柬给了眼前这个年轻男子,这里面有故事。

  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很不错,又高又挺拔的身材,健壮有力,估计武艺高强,长得虽然不算很白皙俊美,但轮廓分明,目光深邃,鼻梁高挺,充满了毅力和决断。

  老太太有识人之才,一看就知道这孩子是个能做大事之人。

  老太太一眼就看上了李邺,当然,她请李邺过来是有别的原因。

  “小李将军,这串佛珠是你送的吗?”老太太拾起桌上的佛珠问道。

  李邺点点头,“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我能感觉到它的强大修为,和慈恩寺那一串很像,但慈恩寺那串比它的气场还稍微弱一点,能给我说说它的来历吗?“

  李邺点点头,“这是用产自吐火罗俱密国的三眼青金石制成,是莲花生大师的法器,他佩戴了三十年,在拔汗那时他给了我,让我转赠有缘人。”

  “果然是他!”

  老太太有点激动起来,“十几年前大师在大慈恩寺开坛布法,讲了三天三夜,落英缤纷,我就是慈恩寺的居士,当时有幸听他布法,我记得清楚,大师用的就是这个佛珠,大慈恩寺请他留下佛珠,他却说缘分未到,飘然而去,没想到这佛珠又到了东土大唐,难道我是有缘人吗?”

  李邺微微笑道:“莲花生大师给了晚辈,晚辈却不当回事,要不是老人家过寿,我还真把这串佛珠忘了,可见老人家才是有缘人!”

  “感谢公子给我带来了佛缘!”

  老太太把佛珠放在桌上,恭恭敬敬跪下参拜,其他一群老人也跟着跪下了。

  独孤晋阳连忙把祖母扶起,老太太又迟疑一下,对李邺道:“李将军,这串佛珠我想放在大慈恩寺供奉,不知将军是否同意?”

  李邺笑道点点头,“之前大师说佛缘未到,现在佛缘已到,可见冥冥中早已注定。”

  老太太心中一惊,顿时若有所悟,她手执佛珠,闭目念起金刚经,李邺向众人摆摆手,“都退下!”

  几个老妇人连忙起身退下,李邺又对独孤晋阳低声道:“我先出去了,你看着老人家,不要打扰她,她有点明悟了。”

  独孤晋阳也看出来了,连忙道:“你去吧!我看着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