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那怎么管理和议事呢?”李邺又问道。
“平时的琐碎杂事是由族务主事负责,族务主事也是一年一换,明年第一年是我,后年就是长叔李嵩,大后年是二叔李岐,就这样轮下去。
至于议事由族长召集,十二名族人都要参加,除了一定由族长决定的事情外,其他事情由大家投票决定。
然后是开支,百贯以上开支族长决定,百贯以下由族务主事负责,每个月要给大家报账。”
这时,李洵跑进来,紧张地给李邺低语几句,李邺吓一跳,连忙迎出去,只见高力士带着几名随从笑眯眯地站在门口。
“我到处找你,估计你就在这里!”
第378章 巧取豪夺
祠堂在大祭之日一般不让外人进的,高力士也知道这个规矩,所以没有直接进去。
李崤反应极快,连忙道:“我家就在旁边,若不嫌粗陋,可以到蜗居一坐。”
高力士呵呵一笑,“李都督,我们过去坐一坐吧!我有事找你。”
李邺点点头,“高翁请!”
李崤连忙开了后门,带他们直接过去了,今天族祭日,肯定会有族人过来,所以李崤家收拾得特别干净,正好高力士来了,没有太丢面子。
两人在客堂坐下,高力士淡淡道:“今天圣上兴致特好,谈了很多关于你祖父之事,恐怕会有不好的消息,你要有心理准备。”
李邺点点头,他当然知道李林甫死后,李家所遭到的彻底清算。
儿孙全部被流放,家产被剥夺,李林甫从棺材里拖出来鞭尸,最后用席子一裹,埋在乱坟岗中。
根子是李隆基要做好人,给所有被李林甫迫害的人出一口恶气。
这就是最残酷的政治,皇帝永远正确,罪孽由大臣来背,最后再进行清算,让天下人盛赞皇帝圣明。
但李邺也相信,自己一定改变了历史,李林甫的结局不会那么惨。
这时,李崤安排李洵上来献茶,按理应该女儿小荷来上茶,李邺一下子明白了李崤的意思。
李邺便笑着给高力士介绍道:“这是我族兄李洵,秋试京兆第七名,明年三月参加明经科,他很担心吏部试过不了杨相国那一关,高翁能否照顾一下?”
高力士笑着点点头,“只要通过省试,我包他过吏部试,也保证给他一个实缺。”
李洵大喜,连连躬身感谢,高力士笑着摆摆手:“不要谢我,我是给这位李都督的面子,他都开口了,我能不帮忙吗?”
李洵感激地看了一眼李邺,退了下去。
李邺点点头,“高翁这么爽快,看来今天不是好事情啊!”
高力士干笑一声,“你啊!真是小狐狸一只,太精了。”
“高翁不妨直说,我都能理解,准备怎么处置我祖父?”
高力士摇摇头,“你祖父天子已经承诺过,给他善终,他时日也不多了,御医说他的大限会在春天之前,你们应该有数吧?”
李邺黯然,确实如此。
高力士又继续道:“天子说,除了你和你父亲外,你祖父的所有子孙都要除职服丧,包括女婿!”
李邺默默点头,这就是找个理由革职了,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孙女婿呢?”
李邺想起李洵的姐夫是新平县尉,是不是也要被连累?
高力士摇摇头,“陛下没有提到孙女婿,他应该不想把范围扩大,范围扩大的话,亲家也难逃牵连,孙女婿应该不在列。”
“多谢高翁!”
李邺心里有数,执行者是高力士,尺度实际上掌握在高力士手中,严格一点,孙女婿也是女婿。
高力士淡淡道:“你不要谢我,最后怎么执行是掌握在你手中。”
“何出此言?”
“我就直说了吧!天子要揽翠阁的藏宝,圣上答应你可以在藏宝取走十件藏物,无论什么都可以。”
李邺也毫不犹豫道:“高翁不必说了,我会以祖父的名义主动献给天子,十件宝物我也不要。”
李邺心知肚明,历史上李林甫是把藏宝给自己陪葬,结果全部被李隆基挖掘殆尽,还被鞭尸。
李邺太了解李隆基的贪婪和腹黑,他早就盯上了祖父的揽翠阁,三大藏宝库之一,李隆基怎么可能放过?
高力士有点奇怪地看着李邺,李邺淡淡笑道:“天子给我机会,王羲之的《葬贴》若不拿,我不甘心,若拿了,天子又不甘心,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
高力士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孩子就是不一般,能成大器。
他又道:“如果你现在把宝记七号库的钥匙交出来,我再给你两个好消息。”
钥匙和单子都放进了密室,怎么取得出来?
但李邺有办法,他让李洵取来纸笔,写了一份自愿献宝书,签名并盖上私章,交给高力士。
“我们去宝记柜坊,我当面签字移交,有没有钥匙和单子,其实也无所谓。”
高力士一怔,“为什么?”
李邺微微笑道:“不瞒高翁,我准备几年不回来,我觉得最好的藏匿办法,就是毁了它,钥匙和单子都被我毁了,但只要我的指纹对,宝记柜坊承诺给我补办一份,铁门他们可以砸开,再装新锁。”
“这个办法不错!”
高力士赞许地点点头,“圣上还表态,你祖父去世后,爵位降为上党郡公,由你父亲继承;第二,明年开春后,你父亲升为礼部侍郎。”
李邺叹了口气,这也算一点点安慰了。
“感谢天子厚恩!”
高力士起身道:“现在我们就去柜坊,我今天要把藏宝清册带给天子。”
快到傍晚了,李邺才急匆匆赶回祠堂,大家都在等他了,但大家脸上都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李邺是被高力士请走了,这种殊荣可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
尤其李崤,李邺随口一句话,就让高力士亲口答应保自己儿子过吏部考,还给了实缺官,简直让他感激涕零。
“七叔,抱歉,我来晚了!”
李崤连忙招呼道:“没有!没有!时辰还没有到,快去换衣服!”
李邺去休息区换了一身祭服,死活不肯去前面,站到了后面的晚辈队伍中。
院子和祭祀主堂内站满了族人,足有六七十人,包括十三名李氏家长,他们站在大堂内,后面是他们的儿子,再后面是妻子和女儿,九岁以上孩子都要参加族祭。
大堂上,李岱为领祭,十二名兄弟为主祭,这就是李岱的聪明之处,让所有兄弟都为主祭,不像西祠那边只有四人为主祭,其他人都是陪祭。
这样一来,就把所有兄弟拧成了一股绳,让他们的孩子也为父亲身为主祭而自豪,给兄弟尊严,得到的就是团结。
族长李岱念了祭文,主祭们依次上前献了祭品,众人一起跪下行大礼磕头,祭祀时间也不长,主要体现那种整个家族凝聚在一起的气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但为了共同的祖先,无数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小家庭又凝聚成一个大家族,以一个家族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远古人类力量微弱,面对各种恐怖的自然灾害,一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个人便组成了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十几个家庭又组成家族,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数十个家族又组成了氏族,又以生活的共同地域为基础,无数氏族又组成了更大的团体,这就是国家。
大家在休息区换了衣服,一家家便离开祠堂回家了,此时城门刚刚关闭,离坊门关闭还有一段时间,大街上还有不少牛车和马车,都是刚刚祭祀完祖先,匆匆赶回家吃年夜饭的长安民众。
马车内,李岱关切地问道:“高力士今天找你做什么?”
李邺淡淡道:“天子逼我交出揽翠阁藏宝!”
李岱大为震惊,半晌问道:“你给了?”
“能不给吗?”
李邺轻描淡写道:“天子看中的东西,他会用两种方式得到,一种是巧取,一种是豪夺,我们也有选择,要么是携带逃走,要么是玉石俱焚,如果既逃不走,又不愿玉石俱焚,那么就应该识时务上献,以避免被天子豪夺。”
“豪夺会怎么样?”裴三娘在旁边问道。
“娘!豪夺就是等祖父去世,天子安个罪名给他,比如勾结阿布思叛乱,然后他的子子孙孙、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全部流放岭南,不到十年,整个家族都灰飞烟灭,所有财富全部被没收,这就叫豪夺。”
第379章 新年朝会
“巧取呢?”裴三娘又问道。
丈夫李岱苦笑一声道:“我给你举个巧取的例子吧!通天二年,凤阁侍郎王方庆献出他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献给了女皇帝,女皇帝赏玩数年后加宝饰锦,还给了王家,这就是巧取。”
“既然还了怎么叫巧取呢?”
李邺忍不住道:“娘,还的是临摹件,真品留下了。”
裴三娘瞪了丈夫一眼,“你说话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
李岱连忙赔礼解释道:“娘子有所不知,这种流传了十几代人的祖传宝物怎么可能主动献出,必然是女皇帝施加了强大压力,不得不献出,最后他们也知道是赝品,还得装模作样到处炫耀,感谢天子恩德。”
裴三娘皱眉道:“那我就不懂了,既然当今天子巧取揽翠阁的宝物,邺儿被迫献出,天子又装模作样做了点什么呢?”
李邺笑了笑道:“娘说得没错,为表彰我主动献宝,他装模作样给了两样东西,祖父的爵位由父亲继承,明年开春后,父亲升迁为礼部侍郎。”
裴三娘眼睛一亮笑道:“这个装模作样我倒是很喜欢!”
揽翠阁宝物和她没关系,她才不关心,但丈夫升官获爵,才是她最关心的大事。
李岱却高兴不起来,原本由大哥继承的爵位给了自己,天子随口一言便挑起了大哥和自己的仇恨。
天快亮了,天子李隆基正在更换大朝冕服,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新年大朝。
这时,高力士将一本清册放在天子面前,“陛下,这就是揽翠阁藏物清册了。”
“东西在哪里?”李隆基问道。
“东西还在宝记柜坊七号仓内,但已完全被老奴控制了。”
他又将一份李邺写的献宝书呈上,“这是李邺给陛下的献宝书,写得很好!”
“写了什么?”
“他说至珍重宝,藏于民间易湮灭消亡,应藏于宫廷宝地,江山社稷,千万年永存。”
“一个小马屁精!”李隆基呵呵笑了起来。
“还有陛下赐的十件宝物他不要!”
李隆基倒有点意外,“为什么?”
“他说藏宝中有王羲之的《葬贴》,若不拿,他不甘心,若拿了,陛下又不甘心,所以他索性都不要,陛下,这孩子能成大器啊!”
李隆基眯眼笑了起来,这孩子确实有大智慧,很会说话,明明自己是夺财,却被他说成了求雅。
李隆基翻到书画目录,第一幅就是王羲之《葬贴》原件,它原本是武则天收藏,后来又赐给了宠臣张易之,张易之被杀后,这幅书法至宝没有找到,流落民间,开元二十六年,被李林甫以千金购得,藏入揽翠阁中。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