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安庆宗叹口气道:“我都询问过了,前因后果很清楚,确实是我兄弟暴躁鲁莽,闯下大祸。”
高力士一摆手,宦官呈上来两盘白铜弹子,高力士指着带血的弹丸道:“就是这颗弹丸打伤了杨昢的左眼,其他都是地上捡到弹丸,这是杨家提供的证据,驸马认可吗?”
安庆宗点点头,“这是我父亲发明的铜猎丸,专门用来打猎,不伤皮毛,只有安庆绪有这种铜猎丸,我很明白是他闯下的大祸,他本人也畏罪潜逃回幽州了,不知道天子打算怎么惩处他?”
高力士缓缓道:“安庆绪确实有很大的责任,但不是他本人动手,他也只是下令殴打杨家的武士,并没用下令对杨驸马动武,驸马明白我的意思吗?”
安庆宗怎么会听不懂,连忙道:“当时的情况很混乱,手下武士也不分轻重乱下狠手,确实不完全是我兄弟的责任,他手下武士责任更大。”
高力士沉吟一下又道:“天子令我酌情处置,我考虑安庆绪负一半的责任,剥夺他的爵位,贬为庶民,如何?”
“卑职完全同意,另外,下手打伤杨驸马的二十三名武士,我全部扣下了,我建议全部处斩,给杨家一个交代。”
高力士淡淡一笑,“处斩肯定要全部处斩,否则天子那边我也不好交代,但杨家那边是否能接受,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协商解决,天子不好插手。”
安庆宗心情沉重,点点头,他心知肚明,光杀几个武士,杨家怎么可能接受?但那个闯祸精惹下的祸事,他也没有办法了。
高力士又缓缓道:“上一次是韦清玄被他伤害破相,这一次又是杨驸马被他打瞎眼睛,下一次不知道他又会闯什么大祸,请驸马转告你父亲,不要再让安庆绪来长安了。”
第475章 喜庆迎婚
安庆绪伤人案最终不了了之,安庆宗给父亲写了一封,命人火速送去幽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要求父亲严格约束二弟,不准他再来长安。
事实上,已经拥军自立的安禄山根本就不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了,就算杀了杨国忠又如何,何况是杨国忠的儿子。
十天后,安禄山封安庆绪为左将军,任命他出任卢龙兵马使,统领卢龙节度府的五万大军。
杨国忠只得咬碎牙咽进肚子,把仇恨埋进心中,迟早有一天,他一定要报两个儿子被安家戕害的仇恨。
天气越来越凉,月亮也渐渐圆了,正月十六日终于到了,这天,独孤府和李府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大早,裴三娘和李岱以及十几名家仆都赶去了小园宅,那边是婚礼的夫家,也要进行准备。
独孤家和李家发出了上千张请柬,长安城的名门显贵以及官宦名流纷纷接到了请柬,很多人家上午就出发前往园宅了,对很多人来说,这不是婚礼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结交人脉的极好机会。
按照风俗,李家会在中午提供一碗桂花圆子羹,稍微给大家垫垫肚子,而正式宴席则在下午开始,延续两个时辰,差不多就是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坊门大概是晚上八点左右关闭,最晚的一批宾客也有一个小时赶回家。
正是因为宴席时间比较早,交际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大部分宾客都是上午就赶去园宅。
宣平坊这边李府是出门处,李崤一家在这里准备,今天会有两个傧相,一个是李洵,一个是张平,按照现在的风俗,傧相都是未婚青年,但唐朝要求不是那么高,可以是已婚青年,但有特殊要求,一个傧相要会作诗,一个傧相要有力气。
领队兼司仪是李崤,还有一个男方家的迎亲小娘子,由李洵的妹妹李小荷担任。
迎亲的时间还早,大家都在耐心等候出门时间,出门时间和迎亲时间都不固定,关键是要选吉时,不过大部分都是下午。
此时,女方家也格外忙碌,新娘独孤新月还在化妆,两名长安极有名气的女妆容师正在精心给新娘化妆,王氏走进了房间,通过这次婚事准备,王氏和独孤新月的关系融洽了很多,以前独孤新月对她的排斥感渐渐消融,
其实关键还是王氏会做人,她出身比较低,她出身贫寒,从小学琵琶,在皇宫做过几年宫廷女乐师,不算贱籍,但也不是很光彩。
但她会做人,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对独孤家的每个人都很恭敬,既懂得锦上添花,也懂得雪中送炭,而且会说话,恭维人不落痕迹,时间久了,上上下下都喜欢她。
连独孤烈也很宠爱她,在独孤新月的母亲去世后,独孤烈就把她扶正了,但独孤新月对她一直比较冷淡,直到这几个月,王氏为婚事忙前忙后,独孤新月都看在眼里,她心中对王氏的冰山才开始消融了。
王氏走进屋笑道:“新妇人,该开脸了。”
开脸是区分少女和少妇的重要标志,有没有结婚,从眉眼就看得出来,很多年轻女子都要画眉,眉毛画得很细,这实际少妇们做的事情,少女一般都是天然眉毛,比较散,比较粗浓,不轻易画眉,当然,如果追赶时髦,画个烟熏妆之类,那是另一回事了,但还是看得出来是少女,因为没有开脸。
开脸就是用丝线把散乱的眉毛和脸上粗汗毛都拔掉,看起来眉毛很细,脸上很干净,一般都是母亲或者姑母来开脸。
王氏坐在独孤新月面前,笑道:“别动啊!我来慢慢替你开脸,需要一点时间。”
王氏小心翼翼取了两根丝线绞住一根根散眉毛,将它拔掉。
“新月,疼吗?”
“还好,稍微有点刺痒,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
“那没事,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估计会很累,你等会儿要吃点东西。”
“我实在不想吃。”
“那就在洞房里准备一点酒菜,一般都是这样,大部分新娘子都是从早到晚没有吃东西,主要是画了妆就没法吃东西,但水一定要喝。”
独孤新月轻轻点头,这时,独孤启明偷偷溜了进来笑道:“阿姐,我听姑姑说,她们准备让新郎写诗,必须写出绝世的好诗才能进门。”
独孤新月脸一沉,“不行,阿邺又不是诗人,偶然写一首诗也要花几个月时间,不能这样为难人。”
王氏点点头,“等会儿我去给她们说,婚礼就是图个热闹喜庆,又不是科举,非要争个文采高低。”
“阿娘,不要泼水,我真的不喜欢,心里会很难受。”
这声阿娘叫得王氏心花怒放,她欣然笑道:“行,我不准她们泼水。”
新娘出门时,七大姑八大姨会将一盆盆水泼出门,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这是一种习俗,但很多新娘都不喜欢,感情上无法接受这种被泼出门的感觉。
但这种习俗也是可有可无,既然独孤新月不喜欢,王氏当然要制止。
下午时分,男方的迎亲船队吹吹打打来了,一共十几艘船,都扎满了绸缎和彩旗,非常喜庆,最前面是开道船,让河道中的货船靠边,后面便是鼓乐船,十几个鼓乐手敲锣打鼓,唢呐吹的震天响,然后是贺喜船,就是撒钱,放了几百贯铜钱,两名家丁一把一把向岸上抛撒,引来无数人争先,颇为热闹。
第四艘和第六艘是护卫船,四十名护卫手执弹弓和哨棍警惕地注视着两岸,大户人家接亲送亲,护卫非常重要,总有一些心怀恶念的人,或者没拿到好处的地痞无赖,不管是车马迎亲还是乘船迎亲,他们都会破坏,扔几块砖头或者泼一些秽物,虽然伤害不大,但非常恶心,也非常不吉利,会把人气疯。
今天李邺的亲兵全体出动,一部分在前后船上护卫,另外一部分则骑马在岸上跟随,严密保护船队。
第五艘是新人船,新郎李邺就站在船头,他身穿大红喜袍,头戴纱帽,纱帽上别一朵绢绸大红花,两位傧相李洵和张平则站在身后,他们也穿着喜庆的缎面红袍,款式和新郎不一样,纱帽上也没有带花。
李邺满脸笑容,不断向两岸欢呼的人群拱手致谢。
张平很紧张,不断轻捏胳膊,好像准备打架一样,李洵看了他一眼笑道:“张贤弟在做什么呢?”
张平叹口气道:“等会儿可能会撞门,我得准备准备!”
“别傻了,我们只是走走形式,哪里真需要你撞门,万一把老人孩子撞伤了,岂不是麻烦事?”
张平嘟囔道:“才不是呢?我迎亲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门撞开,差点迎亲失败!”
李邺笑道:“那是因为你的老丈人是出名的铁公鸡吧!你肯定是礼钱没有准备足,他怎么可能轻易让你把女儿娶走?”
“大哥说得对,那帮家伙太势利了,我准备了一百两银子的礼钱,放一百个小布袋,每人能拿到一两银子,他们嫌少,死活不肯开门。”
李洵笑道:“所以说啊!力气再大也不如银钱充足,银钱开路,势如破竹。”
这时,前面的爆竹声响起,他们终于到达独孤府了。
第476章 终成良缘(上)
如果说为人父是男人的高考,那么为人夫就是男人的中考,通过了婚姻考验,男人才开始走向成熟。
但对于政治人物,婚姻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李邺和独孤家族的联姻,他将得到独孤家族乃至整个关陇世家的支持。
尽管中唐的关陇贵族已经渐渐退缩成了关陇世家,远远不能和隋末唐初的势力相比,但他们依旧是唐朝的重要支柱之一,他们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庄园遍布天下,附身奴隶高达百万人。
这门婚姻对于李邺至关重要。
迎亲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叫门,需要叫开多少扇门每家都不一样,如果夫家地位高,权势大,那么障碍就少得多,如果夫家弱势一点,那障碍就多了,夫家不得不使尽一切解数去叫开门,主要还是靠银弹攻势,没有势力嘛!钱多也可以。
独孤家原本商量设下四道关卡,但在夫人王氏的干涉下,关卡改成两道,大门关卡和中门关卡。
独孤家大门关闭,四周围满了街坊邻居,按照风俗,必须给街坊邻居的孩子发小红包,李邺也没有准备小红包,索性让亲兵们给每个孩子发一枚金币。
一枚金币可以兑换一贯,甚至可以直接用,这已经很不错了,一般人家只给几文钱或者十几文钱,豪门给百文钱,但李邺出手阔绰,每人给一枚金币,让一百多名孩子都高兴得跳起来,当别的人家听到消息赶来时,机会已经没有了,改成了独孤家给小红包,每个红包百文钱。
司仪李崤上前高声道:“大唐户部侍郎之子,高昌郡王、冠军大将军、御史大夫、安西节度使兼河中都督李邺前来迎亲,恳请开门!”
这叫报势,把夫家的势力报出来,在气势上压住对方,然后再用银弹攻势,这样就无往不利了。
门内数十名独孤家人齐声大喊,“钱来!”
一般第一道门都不会太为难夫家,会给夫家留点面子,以免街坊邻居看笑话,难的是第二道门。
亲兵一起使力,将一百个小布袋如雨点般地扔过大门,每个袋子里有十枚金币,独孤家人纷纷争抢,每个人都笑逐颜开。
大门开启了,鼓乐声响起,迎亲队伍鱼贯而入,亲兵们随即给独孤府下人每人发三枚金币的小红包,顿时人人赞扬新姑爷高义。
中门的要求是文武双全,文是写一首诗,要求通俗上口,哪怕是打油诗都可以,但一定要独出心裁。
写诗是豪门大户迎亲的保留节目,又叫催妆诗,必须要有,只是要求程度不一样,原本独孤家要求李邺写一首冠绝天下的好诗,但被独孤新月否决了,不过诗还要写,要通俗,而且还要有新意。
李洵站出来应战,他一口气吟了三首诗,但悉数败下阵来,被独孤家否决了,理由是太文绉绉,不通俗、不喜庆,没有新意。
“阿邺,实在很抱歉,我想了一个月的诗,他们不接受,他们要通俗打油诗,要独出心栽,我真没办法了。”
李邺眼珠一转,他忽然想到一首明清时代著名的打油诗,笑道:“让我来吧!”
他走上前,清清嗓子,高声道:“我的诗来了,大家听好了!”
众人一起鼓掌,李邺高声念道:“独孤新娘不是人。”
第一句一出,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独孤家人面面相觑,李崤惊得腿都软了,“贤侄出口当心啊!”
李邺不慌不忙第二句来了,“九天仙女下凡尘!”
反转得妙极,里里外外一片欢呼鼓掌,大家一起喊道:“第三句!”
李邺高声道:“李家少郎求姻缘。。。。。。”
“第四句!”众人欢呼大喊。
李邺想了想,脱口而出,“共赴瑶池共成神。”
独孤明呵呵笑道:“好诗,粗而不俗,文试通过了,李都督,下面是武考!”
管家上前递给李邺一副弓箭,唐朝崇文尚武,关陇世家重武但也学文,名门世家偏文但也练箭,所以基本上都通一些文武。
可如果实在不会射箭怎么办,简单,后面还有一个备用项目,天女散花,撒钱就是了,又叫做千金万银重门开。
独孤明在里面喊道:“新婿看好了!”
将他一个红色枕头高高扔起,上面有‘喜结良缘’字样,李邺一箭射出,射穿了枕头。
“小胖,散花!”
李邺射中了,当然也要撒钱,这才是高情商的表现。
张平连续端起沉重的两只簸箩,奋力将金币撒过墙头,一千枚金币撒过去,中庭内一片欢腾。
千金万银重门开,中庭大门缓缓开启了,响起一片恭喜的喊声。
迎亲队伍接下来就是在女方家休息等待,等待吉时出发。
这时候,新娘家会准备很多节目,叫做下婿,就是捉弄女婿。
但独孤明统统免掉了,他要和李邺说说话。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