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331章

作者:高月

  吃罢晚饭,李邺来的外公的书房,大舅裴伽也跟了进来。

  李邺问道:“这次我带来一百万斤棉花和两百万金币,我想存放在外公这里,方便吗?”

  裴方点点头笑道:“棉花我知道,就是纺织白叠布的原料,张掖也有,粟特人从西方运来,在张掖纺布,再贩运去长安卖高价,棉花就寄存在官府仓库内,我借给你几座大仓库,至于两百万金币,还是放我府上比较安全。”

  “高仙芝会猜疑吗?”李邺问道。

  裴方冷笑一声道:“听说高仙芝在长安述职没有通过,准备在长安出任右羽林大将军,上次天子没有让他率军收复沙州,我就知道他不长了。”

  “那河西节度使谁出任?”

  裴伽缓缓道:“还是和之前一样,由哥舒翰兼任,实际上还是各管各的,这样最好!”

  “除了高仙芝被免去河西节度使,长安还有什么重要消息?”

  裴方父子对外一眼,裴方惊讶道:“程千里被刺杀之事,你不知道吗?”

第513章 秘制胡药

  李邺吃了一惊,程千里死了,他急问道:“在哪里被刺杀?”

  旁边裴伽道:“听说在述职的路上,在蒲州过黄河之时,刺杀时间大概是半个月前。”

  “凶手有没有什么说法?”

  “朝中传闻很多,最大的传闻是安禄山干的,因为他是最大得益人,天子已经任命他兼任河东节度使,哎!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要造反,连我们远在河西都有耳闻,天子居然还照样封他为河东节度使,真是昏庸了。”裴方叹了口气,摇摇头道。

  只有在自己外孙面前,裴方才敢直接斥责天子昏庸。

  李邺沉吟不语,他知道安禄山出任河东节度使,一定是走了虢国夫人的路线,现在虢国夫人才是真正的幕后首脑,说一不二,天子为了短暂的欢愉,被她牢牢捏在手中。

  程千里是太子的人,程千里被杀,极有可能和太子有关,夺嫡之争势头正盛,这次刺杀案十有八九涉及夺嫡。

  这时,裴伽又道:“阿邺在张掖休息两天,反正要一月底才述职呢!”

  李邺微微笑道:“我就是想见女儿,别的还好!”

  “那就休息两天!”

  裴伽又笑道:“正好我在查一个案子,可能和皇宫有关,贤侄应该会有兴趣。”

  次日一早,裴伽带着李邺前往一家粟特人开的药铺。

  “这是一家做胡药的老铺子,粟特康国人开的,已经有五十多年,在长安很有名气,长安很多豪门权贵都会购买他们家的胡药,但他们怕配方泄露,从不在长安制作,都是在张掖制作完成后,拿到长安去售卖。

  一般我们也不干涉正常的药品经营,但这一次关注他们,是有人来报案,有人吃了他们的胡药后死了,因为死的人也是甘州大族的族长,所以官府比较重视这件事,我们要求药铺交出涉案胡药的配方,药铺死活不肯。

  我们又查它的仓库,药材都是正常的东西,但昨天我们得到消息,他们还有一间秘密仓库,今天我们就要突击检查这间仓库。”

  “舅父昨天告诉我,这家药铺和皇宫有关系?”

  “是!”

  裴伽点点头道:“他们掌柜说的,皇宫也在他们采购药物,而且是皇宫内极有权势的大宦官,语气中有点威胁我们。”

  一行人来到一家药铺前,上面有一行大字,康氏胡药铺,下面一行粟特文字,建筑风格是粟特人的传统。

  唐朝的达官贵人比较流行胡药,普通百姓一般都不会碰,而且胡药的治疗方向也比较偏门,比如延寿、壮阳、增脂等等。

  裴伽是甘州都督府长史,主管甘州政务,权力很大,他带了一百多名士兵和随从前来,药铺不敢得罪,药铺粟特人掌柜恭恭敬敬把裴伽请进店中。

  李邺跟在裴伽身后,裴伽并没有刻意介绍,掌柜还以为他是裴家子侄,便没有注意他。

  裴伽坐下喝了口茶道:“我们要的配方,真不能拿出来?”

  掌柜躬身道:“配方是我们的最高机密,关系到店铺存亡,之前就连袁公公问我们要配方机密,我们都没有给。”

  李邺心中一跳,这个袁公公是指袁思艺?

  “但有苦主控诉你们的胡药害死了他父亲,恐怕你们也难脱其责吧!”

  掌柜不慌不忙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如果不控制量,拼命吃,都会死人,不光是胡药,汉药也是如此,魏家主买的是壮阳丸,他已经七十岁,当初买的时候,我们就有点不想卖,年事太高,还要行房事,但他非要买,我就特地叮嘱过他,每隔三天才能吃一次,一次最多只能吃一颗,甚至半颗,但他不听,三天就吃了十颗,自己纵欲过度死了,却把责任推到药的头上,我们药铺是不会接受的。”

  裴伽也缓缓道:“官府也不是不讲道理,你们的药如果别人吃了没事,那责任就不在你们身上,这两天我也找囚犯试验,让他们吃魏家主剩下的药,如果十天之内,囚犯平安无事,那我就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裴长史明鉴!”

  裴伽点点头道:“上次你给我说过,除了不肯透露药方,其他仓库药材任凭我们查看,是不是?”

  “正是如此!”

  “好!今天我们要查看小仓库,位于在后院!”

  掌柜脸色一变,急道:“那是我们绝密仓库,不准外人进入!”

  裴伽冷笑一声道:“是不是藏有禁品?”

  “那倒没有,都是药材,非常昂贵的药材,也是我们胡药的机密。”

  裴伽站起身道:“去后院!”

  众人一起向后院走去,很快士兵便找到了秘密仓库,和太平坊的房中房颇为相似,外面是一座大房子,里面又修建了一间没有窗户的小房子,大房子是伙计的宿舍,一般也不会仔细搜查,但这间房中房的入口就在这间宿舍内。

  掌柜的脸色很难看,他知道肯定是某个伙计出卖了自己,除了伙计,没有人知道这里面会有秘密,但究竟是哪个伙计出卖他也查不出,密室修建了三十年,来来去去上百名伙计了。

  裴伽命人搬开一个衣橱,后面豁然露出一扇铁门。

  裴伽冷冷道:“康掌柜,是你自己打开,还是我们破墙进去?”

  掌柜急道:“这里面只是放置机密药材,我保证没有禁品!”

  “你就更不要担心了,打开它!”

  康掌柜无奈,咬牙道:“我可以打开,但最多只能两人进去,而且不能有药师进入!”

  裴伽点点头,“可以,我和我的外甥进去,他可不是药师,是武将!”

  康掌柜瞥了李邺一眼,看见了他腰间的军牌,只得取出钥匙,上前把铁门打开了。

  片刻,裴伽吩咐手下一声,他和李邺提着灯笼进去了。

  里面很小,最多五六个平方,放着十口木箱和很多酒坛子。

  裴伽打开一个酒坛子,里面是用油泡着一种草泥,裴伽看出来了,冷笑道:“我还以为他们壮阳药是虎鞭、熊鞭和鹿茸呢!原来是用羊淫草捣成的泥,这哪里是壮阳药,分明就是下三滥的春药。”

  裴伽现在才知道掌柜不肯让自己知道配方的原因,说起来是高大上的壮阳药、长寿丸等等秘制胡药,实际上就是下三滥的春药而已,骗朝廷的权贵高官。

  李邺打开一个木箱盖,脸色很严峻,里面都是一只只鹅蛋大小的黑团子,像极了鸦片。

  “舅父来看看这个!”

  裴伽上前看了一眼,又嗅了一下气味道:“是阿芙蓉,这玩意是很好的镇痛药,比如妇人生孩子,士兵疗伤之时都会吃一点,或者疼痛难忍时吃一点也会有效果,但这玩意吃多了会上瘾。”

  果然是鸦片,原来唐朝就有,叫做阿芙蓉。

  “河西走廊有种植吗?”

  裴伽摇摇头,“我听说阿芙蓉只产于大食,是粟特商人从大食运来,这玩意很贵,黄豆大一点点就要一贯钱,是一味很名贵药材。”

  李邺心中忽然有一种明悟,如果是袁思艺采购秘制胡药,这种秘制胡药中含有大量的羊淫草和鸦片,那十有八九就是虢国夫人控制天子的一种手段。

  同一种菜做得再好也会吃腻,哪怕是偷情,一两次可以,经常偷情也会腻味,要让天子吃不腻,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上瘾。

第514章 血脉相连

  甘州的发现李邺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知道了虢国夫人控制天子的底细,并不代表他要做什么,这就像打牌,有的牌要留在手上,不要急着打出去。

  休整两天后,李邺听从裴方的劝说,只把两百万金币留在甘州,他继续带着五千头骆驼满载百万斤棉花向长安方向而去。

  长安的棉花很贵,和绵一样的价格,绵是一斤一贯钱,那么李邺带来的百万斤棉花,价值就是百万贯。

  高仙芝过于吝啬和贪婪,被天子罢免了节度使之职,裴方劝李邺把这百万斤棉花献给朝廷,他在朝廷的声望就会大涨,尤其现在到冬天了,朝廷便可以用棉花给官员发发福利,这百万斤棉花对朝廷可谓是雪中送炭。

  李邺加快了行军,十天后,军队抵达了长安,新任户部侍郎杨暄亲自到城外迎接李邺到来,他当然是来迎接百万斤棉花。

  安西节度使李邺带回来百万斤棉花的消息顿时轰动长安,每个节度使来述职多少都会带点礼物给朝廷,大多也只有几万贯的特产,而李邺出手就是百万贯的棉花,怎么能不让朝廷百官欢心鼓舞,这种棉花福利,每个官员都有份的。

  李邺顿时好评如潮,加上他收复沙州,大败吐蕃军,又出兵大小勃律,断绝了吐蕃西扩的念想,李邺在朝廷一时间人气高涨。

  根据李邺的要求,独孤烈将位于奉先县的东北军营划给了李邺,让他的一千军队和骆驼在奉先县驻扎。

  李邺带着五十名亲兵进了长安城,亲兵们依旧住在高升客栈,李邺把客栈包了下来,他随即回到了自己家里。

  母亲裴三娘和妻子独孤新月迎了出来,两人激动不已,李邺拥抱了一下母亲和妻子,又握住了木大娘干枯的手,木大娘精气神很好,让李邺颇为欣慰,看样子,大娘活到六十岁没问题。

  这时,李邺的眼睛忽然直了,乳母抱住一个小小娘子出现在他面前。

  独孤新月接过孩子,对孩子笑道:“星官,看看这是谁啊!”

  小家伙偷偷看了一眼李邺,一下子扭过头去,小脸埋在母亲的怀中,众人哈哈大笑,这孩子害羞了。

  李邺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居然有自己的孩子了,他的生命在唐朝延续了,他名义上只有二十岁,但实际上他的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有了自己的孩子,这种感觉让任何一个男人都情难自抑。

  飞龙最后郁郁而终,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孩子,生命没有在唐朝延续下去。

  李邺轻轻握住了孩子的小手,小家伙忽然咧嘴哭了起来,李邺连忙放手,“好!好!好!我们先进家,爹爹不吓你了。”

  众人簇拥李邺进了屋,这里是他父母的宅子,不是他的高昌郡王宅。

  李邺在起居房中坐下,侍女给他上了茶,裴三娘关心道:“阿邺,这次回来,就不会再回西域了吧!”

  李邺摇摇头,“不敢肯定,看情况吧!估计回去的可能性不大。”

  妻子新月抿嘴笑道:“和你一起回来的那个小娘子,就是你信中说的小康吧!”

  李邺点点头,“是她,让她跟在你身边吧!王昌龄收她当了孙女,让我有点为难,也别太委屈她了。”

  “我知道,我会安排好。”

  裴三娘又笑道:“都说你带回来三百斤棉花,有没有给我们弄点,我们也可以做棉衣和被子?”

  “当然有,有三百斤最好的,在军营那边,明后天就会送过来。”

  李邺忽然想到一事,问道:“爹爹怎么变成太子詹事了,发生了什么事?”

  李邺是听大舅裴伽说起,父亲升任太子詹事,这就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父亲被调职必然有原因。

  裴三娘不以为然道:“户部侍郎有什么好的,你父亲头发都白了,现在轻轻松松,几乎没什么事情,人都长胖了几斤,我觉得蛮好的!”

  “那父亲怎么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