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353章

作者:高月

  “我问你,常家之人,除了常琏和他儿子,还有谁?”

  “还有他从弟常况和两个女婿,襄州军判官王炳和仓曹参军刘明。”

  “我要掌握五千军队,还需要杀谁?”

  “就是他从弟常况,他是团练副使!”

  “他现在可在军营?”

  “肯定在,家主不在军营,他就在军营,他们常家必然会留人在军营坐镇。”

  “带上他,我们去军营!”

  三百骑兵一阵狂风般向军营奔去,常府内只剩下女人,她们见有逃亡的机会,纷纷收拾金帛,各自逃命跑了。

  当然,常家府库的厚重铁门她们打不开,铜钥匙在李邺手中。

  只片刻,三百铁蹄一阵风冲进了军营,副将常况得到消息,急忙奔出营房,迎上前大喊道:“军营内禁止跑马,你们是什么人?”

  乔瑞躲在李邺身后战战兢兢道:“他就是常况!”

  李邺从马袋里取出一卷圣旨,高举圣旨喊道:“我们是京城来的宣旨官,圣旨在此,常况听宣!”

  常况连忙上前跪下道:“卑职襄州团练副使.”

  不等他说完,他忽然感到一股凌厉的劲风,他一抬头,‘噗!’人头被劈飞出数丈远,常况什么都不知道,便稀里糊涂死了。

  李邺冷冷道:“擂鼓聚将!”

  “咚!咚!咚!’急促的鼓声敲响,数十名偏将、校尉、旅帅、队正纷纷赶到中军大堂内,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议论纷纷。

  这时,李邺走进大堂,站在台上,高高举起尚方天子剑对众人道:“我是鲁王、骠骑大将军、安西节度使李邺,奉天子之令接管襄阳防务,常氏父子勾结安禄山,企图谋反,已被我处斩,这是尚方天子剑,有不服者,可出来领死!”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跪下行礼,“我们愿听从大将军之令!”

  李邺点点头,“常氏父子谋反,和尔等无关,我会给你们升官加禄,绝不食言!”

  众人大喜,纷纷控诉常氏父子的残暴不仁,李邺知道,这里面的五名偏将都是常琏提拔起来的将领,虽然不是常琏党羽,但要指挥他们,也并不容易,现在先暂时稳住他们,等彻底掌握军权后,再一个一个收拾他们。”

  这时,外面传来一片喊杀声,只片刻后,又安静下来,李邺带着将领们走出大堂,只见外面满地尸体,战斗已经结束。

  亲兵首领胡昆上前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有五十名士兵是常琏的亲兵,他们企图出来偷袭,被我们发现并包围,已将他们全歼,我们无一人伤亡。”

  李邺点点头,回头厉声令道:“立刻擂鼓聚兵,我要给全体将士训话!”

第550章 整编掌权

  李岱并没有走远,他就在北面的新野县等候消息,新野县属于邓州,常家的势力影响不到这里。

  李岱原以为会等上几天,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新野县令张春便带着李邺的几名亲兵寻来了。

  李岱才知道常家已被解决,让他又惊又喜,不胜感慨,儿子做事果然雷厉风行,才一天就把麻烦解决了。

  李岱也知道常家不可能幸存,但只要不发生军队激战就是万幸。

  他当即带着家人又重新返回襄阳。

  常府地库内,一只只大木箱被抬了出来,江汉富饶,常家霸占襄州二十余年,不光是巧取豪夺,也有大量店铺和船只,运输货物之类,利润十分丰厚,二十年的积累都在这座地库内。

  一共搬出来一百多口大箱子,光白银清点出二十万两,黄金两万两,铜钱十万贯,还有大量的其他财富。

  另外还有一百多家酒楼和商铺,分布在山南东道各处,甚至长安也有两座五亩的宅子,很正常,常琏就是长安人。

  还有两支货船队,近三百艘船,以及一座码头和十几座仓库。

  这些财物李邺准备全部转为军用,光有一万五千军队是不够的,必须要五万人左右才行。

  这时,署令王文正上前道:“卑职清理了一下常琏党羽清单,发现少了一人!”

  “谁?”

  “仓曹参军刘明!”

  李邺想起来了,常琏的二女婿,他正好不在襄阳。

  “我知道,他去了谷城县,我已派人去抓捕他了。”

  “那其他就没有了,常琏的众多党羽只漏网了这一人。”

  这时,李邺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父亲李岱带着几名官员快步走过来。

  “父亲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岱笑着点点头,“就在新野县,我感觉没必要去南阳。”

  他看见空地上堆满了大箱子,惊叹道:“常家这是积攒了多少财富?”

  旁边襄阳县令罗宽道:“二十年前他就号称襄州第一豪富,又积累了二十年财富,现在更无法想象有多少。”

  李邺淡淡道:“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酒楼商铺,还有船只,码头、货仓,每年给他们带来不计其数的财富。”

  李岱沉吟一下道:“这些财富怎么处理,你有建议吗?”

  李邺知道父亲的心思,户部侍郎的职业病又犯了,他笑了笑道:“父亲千万不要想着把它们运给朝廷,马上一万五千军队要集中训练,把他们转为正式军队,需要提高军俸,要耗费大量钱财,还要继续招募军队,至少要三万军队,要不然还是守不住襄阳。”

  李岱想想也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太子给不了他财力支持,他只能靠自己,李岱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当天,李岱以山南东道观察使、都团练使的身份,向各州发出集结命令,要求山南东道所有州兵在十天内赶来襄阳集训。

  这时,常家被李邺灭门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山南东道各州,襄阳百姓欢呼雀跃,敲锣打鼓欢庆常家灭亡,邓州王家和荆州吴家都胆战心惊,不敢抗令,把他们控制的州兵纷纷送来襄阳参加集训。

  襄阳五千军队已经被重新整肃,五名偏将都被剥夺军权后退伍,李邺将百名亲兵充填入军中,出任偏将、校尉、副尉和旅帅,牢牢控制住军权。

  其他一万军队他也决定全部打散,重新整编,把自己的亲兵充填进去出任骨干将领,最后他身边只剩下十名亲兵。

  这样一来,原本以地域划分的州兵,全部整编为新军,又给每人每月两贯钱,然后各州再贴一贯钱,转为了正式士兵,李邺起名为江汉军。

  李邺被任命为江汉军兵马使,胡昆和许林分别出任左右副将,开始高强度的正式练兵。

  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李邺也要返回河西了。

  房间里,李邺对父亲李岱道:“父亲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募集钱粮,招募士兵,然后说服汉江沿岸百姓,把船只放到南面来,最好父亲能训练一支水军,对将来阻止敌军渡江很有好处。”

  李岱担忧道:“你不来吗?”

  李邺微微笑道:“我当然要来,但等我来再训练水军就有点晚了。”

  “我明白了,我会安排!”

  李邺又道:“父亲要注意收罗人才,和叛军对抗,说到底还是钱粮和人才的对抗。”

  李岱点点头,他虽然是书生,但他也懂这个道理。

  “你什么时候走?”

  “我今晚就走,然后我会派人把新月母女二人送来,一旦河中军到达张掖,我就会率河中军南下,我估计那个时候,安禄山也开始造反了。”

  当天晚上,李邺带着十名亲兵离开了襄阳,向商洛道方向疾奔而去。

  李邺过武关后进入了商洛道,五天后,李邺抵达了上洛县。

  李邺带着手下进了县城,喧嚣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看起来比襄阳破旧,县城也小,但人气旺盛。

  李邺带着手下在一家客栈住下,他随即带着两名手下来到了客栈对面的牙行,找到一名庄宅牙人。

  “客官要租房,太容易,县城空房子多的是,要租多大的,只要给我说一声,马上就有。”

  “要三亩的宅子,新旧无所谓,要求就是房东不要来烦我。”

  牙人点点头笑道:“手上就有两座,主人都不在上洛,搬去京城了,租金都是我替他们收,一座每月二十贯,沿街大宅,可以做生意,一个比较幽静,每月只要十贯。”

  “要十贯的,你带我去看看,我直接把一年的租金付给你。”

  庄宅牙人带着李邺和两名手下去看了宅子,就在客栈不远处,一条小巷,叫做小清风巷,巷子尽头就是他要租的宅子。

  宅子半新,三亩宅,很幽静,还不错,李邺就看中了幽静。

  他当即支付了一百三十两银子,包括一年的租金和十两银子居间,牙人很卖力,一个时辰就搞定了租契。

  这座宅子,李邺以裴业的名字租了下来,租期一年。

  他准备把飞龙的财富都转移过来,先存放在这里,等自己大军到来后再转移去襄阳。

  次日一早,李邺又带着手下出发,继续向长安进发。

  三月初,长安城,独孤府内。

  下午时分,管家把李邺领进了内堂,独孤烈已经在堂内等候了。

  李邺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岳父!”

  独孤烈打量李邺片刻笑道:“贤婿这是从襄阳来?”

  李邺点点头,“我去河西,在关中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岳父能否把二叔请来。”

  独孤烈走出去吩咐管家一声,管家立刻跑去请独孤明了。

  独孤烈又问道:“在襄阳遇到常家了吗?那个家族可是出了名的硬茬子,前任山南东道观察使元奂给我说过,常家非常凶悍,又有杨国忠为后台,把襄阳军权控制得滴水不漏,最后他很遗憾走了,我估计你肯定会和常家发生冲突。”

  李邺点点头,“我到襄阳的第二天就把常家斩尽杀绝,只逃走一个女婿,去向不明,由此掌握了襄阳军,又让我的亲兵掌握军权,其他各州的州兵也被我控制了,我将州兵改名为江汉军,有一万五千人。”

  李邺便把经过详细给独孤烈说了一遍。

  独孤烈呆了一下,顿时竖起大拇指赞道:“干得漂亮,杀伐决断,做大事者必须这么果断才行。”

  这时,堂下传来独孤明爽朗的笑声,“做大事者是谁啊!鲁王吗?”

第551章 抢先下手

  李邺上前见了礼,管家正好进来送茶,管家很精明,不让府中其他人知道李邺到来,怕消息传出去。

  三人坐下,李邺又把襄阳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独孤明点点头,“常家这种地头蛇怎么可能是你的对手,你直接去甘州?”

  李邺沉吟一下道:“二叔手中有没有那种绝对信任,绝对服从,忠心不二的家将?”

  “独孤家族当然有,世世代代都是我们养着的,哪怕赴死也绝不皱眉一下,而且武艺都十分高强!”

  李邺知道,有的事情不能瞒着岳父和独孤明。

  他笑了笑道:“上次二叔说过,你知道飞龙有两处秘密场所,一处藏财富,一处藏兵甲,其中我知道一处,藏财富之地,就在桥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