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崔乾佑苦笑道:“殿下说得对,卑职的意思是,我们不能轻敌,必须要全力以赴,卑职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愿闻其详!”
崔乾佑缓缓道:“当初卑职攻打潼关时,特地派了一万军队全力攻打潼关,结果一万军队几乎都损失殆尽,卑职才认识到潼关强攻不行,也才有了把唐军诱引出潼关的想法,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摸底,要了解唐军防御强度,不要怕损失士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找到获胜的办法。”
“江心洲要攻打吗?”
崔乾佑摇摇头,“卑职不建议攻打江心洲!”
旁边田承嗣怒道:“有捷径不走,非要绕远路,攻下江心洲,我们渡江的路程就减少了一半,要试敌军底细,当然也要试捷径的底细,哪有丢下捷径不要,非要去绕远路的道理?”
安庆绪比较倾向于田承嗣的想法,有捷径,当然要走捷径,他当即立断道:“火拔归仁何在?”
一名大将站出来,“卑职在!”
火拔归仁曾是哥舒翰的主要部将,因擒获哥舒翰有功,被封为镇远将军,跟随安庆绪。
“本王任命你为先锋主将,你可率本部一万军队搭建浮桥,夺取江心洲,不得有误!”
“卑职遵令!”
火拔归仁手下有一万军队,就是跟随他投降安禄山的唐军士兵,尽管火拔归仁知道,安庆绪是拿自己来试探唐军的防御,但他没有办法,别人是案板,自己为鱼肉,只能接下军令。
当然不是马上就进攻,燕军也要进行准备,主要是搭建浮桥,火拔归仁带着士兵开始搭建浮桥,所有材料都有,他们将皮筏子用铁链一艘艘连接起来,向一里外的江心州延伸铺过去。
一万军队同时搭建三座浮桥,天色渐渐黑了,浮桥搭已建了一半,火拔归仁下令点燃火把,连夜搭建,必须在天亮前搭建完成。
江心州上也部署了五千唐军,其中包括一千重甲步兵,其他都是弩军,他们用透甲箭,这种透甲箭的箭头细长而锋锐,穿透力很强,燕军普通士兵的皮甲在它面前基本上没有防御力。
燕军在搭建浮桥的同时,唐军也在挖掘河道,唐朝的鱼梁洲十分破碎,上面河网纵横,有的时候只要挖开几段泥土,一片土地又变成了被江水围困的孤岛。
唐军的目的就是要将燕军上岛之处,再次变成一座座孤岛,就算上了岸,也是在一座被水荡环绕的小孤岛上,去别的地方还得搭建桥梁。
在鱼梁州的南面停泊了近两百艘中型船只,它们随时接应岛上的唐军后撤。
天快亮时,三座浮桥全部搭建完成,崔乾佑观察片刻,回来对安庆绪道:“殿下,怎么可能让他们一夜无惊无险地搭建完成,没有一点骚扰,卑职断言,岛上必有埋伏!”
安庆绪摆摆手道:“我就是让他们去试探,唐军到底有什么手段。”
他不理崔乾佑的劝说,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火拔归仁率部众进攻,中午之前拿下江心岛!”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敲响了,火拔归仁挥刀大喊:“跟我冲上去!”
一万步兵分成三队,沿着浮桥向江心洲冲去,安庆绪率领谋士和武将来到江边观战。
第618章 死亡陷阱
进攻江心洲的一万燕军士兵没有遇到任何抵挡,直接杀上岛上,崔乾佑眉头皱成一团,又对安庆绪道:“殿下,有问题,让他们立刻撤退!”
安庆绪不解问道:“会有什么问题?”
严庄在一旁叹息道:“崔将军的意思,唐军会断他们的退路!”
安庆绪顿时醒悟,大喊道:“先鸣金收兵!”
“当!当!当!”
收兵钟声敲响,但来不及了,只见一艘唐军战船忽然出现,约有千石左右,船头有铁撞头,速度极快,“轰!”一声,撞上了第一座浮桥,浮桥当即被撞断了,又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势蔓延很快。
只片刻,第二座也被撞断了,也随即燃起了大火。
这时,岛上的士兵遭遇到了重甲步兵的屠杀,一千名重甲步兵出现在三支上岛的燕军士兵面前。
重甲步兵根本就不怕对方的长矛弓箭,他们列队砍杀,步步前行,鬼神都要闻风丧胆,锋利的陌刀上下翻飞,势不可挡,所过之处,一片腥风血雨,满地的残肢断臂和内脏,腥臭之气让岛上臭不可闻。
燕军士兵刚开始还稍微抵挡,但很快便被唐军重甲步兵残酷的杀戮吓坏了,他们四散奔逃,但四周都是水荡,根本无路可逃。有的士兵跳下水荡,向对岸游过去,但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弩箭,埋伏在水荡对面的唐军士兵出现了,举弩射击仓皇而逃的士兵,无数士兵都被射杀在水荡中。
就在这时,收兵的钟声敲响,慌乱的燕军仿佛看到了逃命方向,士兵们纷纷向浮桥上冲去。
可惜三座浮桥都已被撞断,上面还燃着熊熊烈火,很长一段浮桥都燃烧起来。
无数士兵堵在浮桥上进退不得,后面的重甲步兵也杀上来了,士兵们哭喊连天,拼命向北岸挥手,哀求救命。
安庆绪急问道:“崔将军,现在该如何是好?”
崔乾佑冷冷道:“殿下怎么不问田将军,这可是他出的主意,主意出了,后面的事情就不管了吗?”
田承嗣狠狠瞪了一眼崔乾佑,只得躬身道:“殿下,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派皮筏子把他们接过来。”
这个办法不错,安庆绪急道:“派三百艘皮筏子把他们接回来!”
三百艘皮筏子纷纷下水,向一里外的江心洲划去,很快到了浮桥边,士兵纷纷挤上了皮筏子,满载士兵的皮筏子开始掉头向回驶来。
众将都纷纷松了口气,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艘皮筏子忽然失去平衡翻了,上面的数十名士兵全部落水,紧接着有一艘皮筏子翻了,皮筏子上士兵一片惊呼,也纷纷落水。
只见接二连三的皮筏子都翻了,严庄脸色大变,“不好,水下有人!”
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一定是水下有唐军水鬼,才会连续出事,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士兵们落水后便没有动静,按理应该是拼命呼救,但现在水面上一片死寂,就像落水就直接沉入江底一般,谁也不知道水下发生了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水下一定出现了极为恐怖的事情。
三百艘皮筏子逃回来四十余艘,不到千名士兵,他们是幸运者,逃过三次死神搏杀,最后上岸了。
每个人都被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一名将领被领到安庆绪面前,安庆绪厉声问道:“快说,发生了什么事?”
将领战战兢兢道:“殿下.我们上岛就遭遇了埋伏,唐军数百名重甲步兵等着我们,太凶悍了,杀得弟兄们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我们抵挡不住,向四周逃亡,但四周东都有伏兵,用弩箭射杀我们,而且周围都是水荡,无路可逃。”
从前的范阳军也有重甲步兵,每个节度使麾下军队都有重甲步兵,这是用大唐强盛的国力才能打造,而且范阳节度府的重甲步兵最多,有三千人,都在安禄山身边。
所以安庆绪和众将领都知道重甲步兵的犀利,但最厉害的重甲步兵在安西,这是整个大唐公认的,主要是安西军士兵体格太强大,别的节度府重甲步兵几乎难以步行,但安西军的重甲步兵却能冲锋攻城,江汉军的重甲步兵来源于河中军,实际上就是安西军的重甲步兵。
听说江心洲上埋伏有重甲步兵,众人都哑口无言,安庆绪又急问道:“皮筏子怎么会翻了?”
将领连忙道:“我们看见水下有黑影疾速游过,然后下面的羊皮囊都破裂了,皮筏子就翻了,士兵们落水后就被下面等着的水鬼刺死。”
“那主将火拨归仁呢?”安庆绪急问道。
将领叹息一声,“回禀殿下,卑职看见他被重甲步兵斩为数断,人头都被劈开,已经惨死了。”
这时,士兵大喊起来,无数士兵的尸体被水冲上岸了,安庆绪连忙带众人去查看,只见尸体都是背心被刺穿,或者被割断了咽喉。
安庆绪望着茫茫汉水叹了口气,出师不利,江汉军在水上十分强大,他们根本不是对手,这一战该怎么打?
崔乾佑终于开口了,“殿下,卑职不赞成攻打江心洲,就是因为我们止步于江心洲,白白损失了一万人,可对唐军真正的实力还是一无所知,卑职认为,不管是江心洲也好,襄阳水面也好,对我们都是死亡陷阱,我们应该避开死亡陷阱渡江。”
严庄点点头笑道:“殿下,崔将军的方案很好,我们离开襄阳,去别的地方渡江。”
安庆绪有点担忧道:“去别的地方渡江,我们的后勤怎么跟上?”
崔乾佑解释道:“殿下,只要我们主力过了江,唐军就不会和我们在野外决战,他们一定会撤回襄阳,死守襄阳和我们对抗,那个时候我们再从江心洲搭建浮桥,将后勤粮草物资从容运过汉水。”
安庆绪被说服了,这个方案还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那我们从哪里渡江比较好?”
众人一起望向汝州刺史王澍,他在襄阳当过多年县令,他应该知道从哪里渡江比较好。
王澍想了想道:“往南走会一直很宽,而且有大山阻隔,大军过不去,卑职建议向西走,谷城县的水面只有两里左右,半个时辰就能渡过汉水,而且那边水流也比较平缓,非常有利于渡江。”
崔乾佑补充道:“殿下,可以先派探子去看看,选一个比较好的渡江之处,我估计唐军也会有拦击,但兵力不会太多,我们就算损失一部分,也能将主力渡江。”
安庆绪当即作出了决定,他先下令全军驻营休息,把军心沉稳下来,不能急于求成,安顿好了士兵,安庆绪这才又派出数十名探子去谷城县河段查看情况,寻找渡江的机会。
第619章 拦截情报
汉水北岸可供渡江的地段也并不多,大部分沿岸也是丘陵密布,山峦叠嶂,尤其襄阳地段向西,便是南阳盆地的边缘,这里属于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的尾端,山区和平原交错,地形十分复杂。
清晨,一支三十人的唐军斥候骑兵队从一处峡谷里出来,主将叫做张典,是一名斥候校尉,京兆府新丰县人,十七岁时从军,没多久他所在的军队远赴安西,成为河中军。
经过几年的边疆磨砺,张典已渐渐成熟,成为一个年轻的斥候校尉,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也深得河中距军敢于斗争的风格。
“校尉,这里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燕军探子?”一名十七八岁的手下忍不住问道。
“你知道什么?”
张典不屑看了他一眼,“这里是西去的必经之地,燕军向西走,必然会走这条路!”
“但燕军向西去做什么?难道他们要去汉中。”
一名老兵忍不住怒道:“杨小七,问这么多屁话做什么?”
年轻士兵低头不吭声了,张典想了想,便摆手将三十名手下集中起来。
“我们河中军的传统之一就是要上情下达,让每个士兵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才能让士兵迅速成长起来,所以我要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不去汉水南岸,而在北岸的西部巡逻?”
张典见众人都听得很专注,他又不慌不忙道:“我们在襄阳一带的防御准备充分,防御能留非常牢靠,敌军无懈可击,敌军必然会另外寻找渡江之处,要么向西,要么向南,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监视敌军主力西进,一旦发现敌军西进,我们就要及时通知襄阳。”
“既然是监视,那为什么我们不在江边巡逻?”年轻士兵杨小七又弱弱问道。
张典笑着点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我们不在江边,原因很简单,我们要保证安全,如果在江边巡逻,很容易被点发现,我们必须要离江边稍有点距离,否则一旦被敌军发现,我们小命难保,同样的道理,敌军也害怕被水上的巡逻船发现,他们也会距离江边有点距离,所以我们的位置就是敌军主力的必经之地。”
众人都恍然,这时,忽然有几只鹿从远处仓皇奔来,张典心中一动,立刻喝令道:“有敌情,我们藏起来!”
他们迅速向旁边一片树林内奔去,张典摆摆手,众人勒马停下,屏住呼吸。
不多时,从对面小路上出现一队燕军骑兵,一共十三人,马上还驮着刚猎的鹿,张典立刻意识到,这十三名燕军骑兵出现在这里,他们必然是探子,他当即立断,拿下这支军队。
他给两名火长做个手势,指指前后两侧,伸手五个手指,意思是让他们各带五名士兵堵敌军前面和后面退路。
两名火长会意,各带五名士兵向后退去,就在这时,十几名燕军士兵忽然发现两只鹿,就在树林边上,他们立刻分兵包围而来。
这个机会难得,张典捏紧拳头向前一挥,士兵一起放箭,弩箭密集射去,燕军骑兵措手不及,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一片,瞬间被干掉了八人,剩下五人见势不妙,掉转马头便逃。
张典高声令道:“射马!”
手下士兵再次举弩射击,弩箭强劲,三匹马被射倒,三名骑兵从马上翻滚落地,张典冲上去,用长矛顶住了骑兵喉咙,“都是汉人,不想死就投降!”
三名骑兵乖乖举手投降,被唐军斥候捆绑起来,逃走的两名骑兵也被拦截,一人射杀,另一人被活捉,被捆绑着带了回来。
唐军立刻进行审讯,几名战俘不敢隐瞒,老实交代了他们此行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寻找渡河之地,二是寻找北岸的唐军巡哨,而且像他们这样的情报队伍一共有二十几支,他们只是其中之一。
这个情报很重要,张典立刻派火长率几名士兵把战俘押送过河,并把情报传回襄阳。
张典则率其他手下继续活跃在汉水北岸,探查敌军的情报。
襄阳大营内,李泌匆匆送来了斥候的最新情报,不光是张典查到情报,其他好几个斥候队也发现敌军的踪迹。
“看样子,敌军准备从谷城县过江。”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