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464章

作者:高月

  李邺拨付了一些钱粮物资给县衙,又任命了一名县尉,是原来狄道县的户曹,姓蒋,二人找来十几名老衙役,县衙又重新开运转起来。

  李邺随即命令一名郎将统领两千士兵守狄道县。

  他这才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第749章 半渡而击

  洮州,汉人数万俘虏休养了三天,基本上都能走路了,毕竟比较年轻,只要能吃饱饭,再好好休息几天,大部分人体力都能恢复,即使少数人身体还不行,但也可以骑马了。

  辛云京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便带着大军和三万八千名解救战俘以及一万多临潭县百姓,离开县城向东撤退了。

  次日上午,他们从之前搭建的浮桥渡过洮水,这里属于洮水上游,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光是搭建浮桥就很费劲,唐军随即一把火烧掉了浮桥。

  这时,一名骑兵沿着洮水疾奔而来,奔至近前,骑兵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辛将军,雷万春将军率一万军队已全歼岷州五千吐蕃军,目前大军在岷州溢乐县,那边有粮食,可以把百姓转移到溢乐县。”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按照李邺事先的部署,唐军第一步要和吐蕃以洮水为界,辛云京当即让张冰泉带着大队百姓前往百里外的岷州溢乐县,他率一万大军阻击敌军过河。

  洮水上游全是高山深谷,渡河只能走官道渡口,就是辛云京率领大军和百姓渡河的地方。

  事实上,整个洮水上游也只有这一个渡河点,再向北,洮水河谷内还有两个渡河点,一共就这三个渡河点,倒不是说别的地方渡不了河,洮水很多地方水流平缓,两边都是大片草原,这种地方划着皮筏子就过去了。

  但这些草原地带虽然能渡河,但必须翻山越岭才能走到河边,后勤辎重和骡马之类就无法翻山了,所以既要能走后勤,又要能渡河,两个条件都要满足,在全是莽莽大山的陇右,这样的地方就太少太少了。

  整条一千三百多里长的洮水也只有五个官道渡河点,上游一处,中游和下游各两处。

  辛云京守住的位置就是上游的渡河点,叫做黑羊峡渡口。

  下午时分,虎贲郎将雷万春率领五千士兵赶到了黑羊峡渡河,把满载粮食的一万头骆驼也带回来了,他的军队中有一千重甲步兵,两千重弩兵,专门就是为了痛击洮州的追兵。

  一千士兵负责看守渡口,其他一万四千士兵开始在渡口东岸筑城,按照李邺的方案,要在洮河东岸修筑五座军城,扼守官道渡河。

  次日上午,斥候来报,洮水以西出现一万多吐蕃追兵,他们是来追赶逃跑的唐人营战俘,雷万春和辛云京当即决定大军潜伏起来,打敌军一个半渡。

  一万六千吐蕃大军疾速赶到洮河西岸,军队主将正是副都督论莽热,论莽热出身贵族,年轻有为,精明能干,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他注定是马重英的继任者,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时期,论莽热便成了吐蕃在西北的主将之一,后来更是成为主帅。

  论莽热只有二十八岁,但已经从军十年,参加过多次和唐军在战争。

  他站在洮水岸边向对岸望去,对岸人数不多,只有数百人,洮州兵马使论波悉低声道:“副都督,不如直接搭建浮桥!”

  论莽热摇摇头,“先搭建浮桥不明智,对方一把火就烧了,要先抢滩对岸,至少先过去几千人,控制了对岸,这才开始搭建浮桥。”

  论莽热当即令道:“珠察东率三千军队渡过洮水,控制对岸。”

  珠察东是河州兵马使,率领五千军队赶来救援洮州,但他出发比较晚,抵达洮州时,论莽热的一万军队也同步抵达。

  这一点让论莽热很不满,认为他耽误了军令,所以论莽热让他来打头阵,率军渡河。

  洮水宽二十丈,大概六十米不到,倒是不算很宽,但水流很急,所以用皮筏子渡河稍不留神,就被河水冲走了。

  但吐蕃军有他们的渡河办法,十几名水性极好士兵先过了河,每人腰间各拴一条绳子,渡过河后,将绳子捆绑在对岸的大石上,吐蕃士兵乘坐的皮筏子系个活套,挂在跨江绳索上,对岸士兵用力拉拽皮筏子过河。

  皮筏子空了以后,又被对方把皮筏子拉过去,挂在绳索上的皮筏子越来越多,吐蕃士兵一次渡河一百五十人,三千名士兵走二十趟就全部过河。

  就在三千士兵刚刚渡河,立足未稳,埋伏在对岸的上万唐军突然出现了,万箭齐发,铺天盖地的弩矢如暴风骤雨射向岸边吐蕃军,三千吐蕃士兵措手不及,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响彻河边。

  论莽热大惊失色,大喊道:“全军撤退回来,撤退回来!”

  但已经不可能了,箭矢太密集,十五根跨江绳索全部被箭矢射断,甚至西岸也有数百士兵被箭矢射中,他们也在杀伤射程内。

  论莽热见势不妙,立刻喝令大军撤退,吐蕃大军迅速后撤到一里外。

  五轮箭矢射完,岸边再无一人站立,辛云京刚到起身前去,雷万春却一把拉住他,“敌军还在!

  辛云京一怔,分明全部被射杀了。

  雷万春回头喝令道:“重甲步兵上”

  一千唐军重甲步兵从后方杀了出来,列阵一步步向岸边走去。

  这时,趴在地上的吐蕃士兵纷纷站起身,他们竟然还有千人。

  辛云京这才暗暗佩服雷万春的思虑,吐蕃士兵当然不会站着被射杀,趴下是最好的躲避办法。

  最后的八百多吐蕃士兵大吼一声,挥舞短剑向山墙一般都重甲步兵杀去。

  狄道县北部便是康狼山,两座著名的堡城,天狼堡和长城堡就分别修建在康狼山的南面和北面。

  此时的天狼堡已被一把火烧为白地,两千吐蕃士兵还在攻打北面的长城宝。

  但无论天狼堡还是长城堡,想攻破它谈何容易,修建在半山腰,后面是悬崖峭壁,上山只有一条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城堡中有水源,有足够的粮食和武器,还囤积了大量的滚木礌石,近千人守了一年,十几次攻打都以失败告终。

  天狼堡是因为有一面大山不是悬崖,被吐蕃军攀山而上,数十人趁夜色掩护,从山上吊绳索下来,里应外合,天狼堡在夜里被两千吐蕃军攻破。

  但长城堡没有这个缺陷,两千吐蕃士兵攻了十几天,伤亡三百余人,没有任何效果。

  这天上午,战鼓声敲得震天响,一千吐蕃军在全力以赴攻打城堡,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支唐军突然杀至,余长阳率领三千骑兵杀进了吐蕃军大营。

  正在山崖下助威的数百吐蕃士兵被杀得血肉横飞,人头滚滚,鼓声顿时哑了。

  攻到半山腰的一千吐蕃士兵慌忙撤退下来,但没有用,他在山上便成了唐军的活靶子,数千唐军一起放箭,吐蕃士兵无处躲藏,纷纷中箭,从山上滚落下来。

  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唐军大军全歼。

  长城堡主人也是兰州金城县大户,姓杨,李邺小舅裴健的妻子,就是杨家之女。

  堡主叫做杨啸,年约四十余,长得身材魁梧强壮,他原本是兰州团练,武艺十分高强,擅长于防守。

  吐蕃人杀来时,他们无处可逃,杨啸便带着族人和乡民近千人躲进了长城堡,好在他们事先有准备,屯粮数千石,各种物资都准备充足。

  杨啸率领五百青壮组成守堡军,守堡近一年,所有人都身心疲惫了。

第750章 抵达金城

  李邺在杨啸的陪同下攀上了长城堡,堡城距离地面足有三四十丈,攀爬一条倾斜近八十度的山道上去,回头望下面,几乎是笔直的峭壁,一般人绝对会吓得双腿发软,好在旁边有条长索,不过李邺不需要。

  杨啸指着长索道:“启禀殿下,我们自己上山下山,都必须放一条长索,要不然太危险了,就算这样,还是先后摔死了十几人。”

  李邺点点头,这种接近直角的山道确实太危险,上山还好一点,下山肯定会腿软,还真想得出,居然把城堡修建在这种绝壁上。

  杨啸明白岐王所想,便微笑着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陇右这边全是巍峨的高山,所以军方和民间都喜欢建堡城,尤其军方修建的堡城,地势都很险要,殿下去鄯州看看,那边有几十个军方堡城,一个比一个险要,也算是陇右的一大特色吧!”

  这时,他们上了堡城,山上还有修一座一丈高的石墙,长十几丈,呈扇形围了一圈。

  上了堡城才发现里面别有天地,外面是一片十几亩的平地,最里面还有一条三丈宽的山谷,长约两里,山谷里面建满了小房子,幽深干燥,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男女老少约有一千余人生活在这条山谷内。

  “这都是你们修建的?”李邺见山谷内都是密密麻麻的土坯屋,着实有点震惊。

  杨啸摇摇头,“长城堡在隋朝就有了,是军队修建的,不断修缮,卑职十年前就是这里的守将,后来朝廷财政跟不上,很多军事设施都废弃了。

  三年前,兰州裁减了一半州兵,长城堡也废弃了,我利用关系把它接手过来,重新进行修缮,没想到去年就用上了,吐蕃人杀到兰州后,我便带着族人和乡亲躲进长城堡中。”

  “有办法攻下它吗?”李邺好奇问道。

  杨啸也笑着点点头,“其实每个城堡都有弱点,就看进攻方能不能找到它?找到了就很容易攻下,不瞒殿下,这个弱点就是水,几乎所有的城堡都是这个弱点,没有水源,只能大量存水,一般会存一个月的水,军队不可能一直包围吧!等军队撤走时,我们再拼命补水,被包围时再节俭一点,基本上就能熬过去了。”

  “不是说长城堡有水源吗?”

  杨啸苦笑道:“长城堡的水源就是山顶积雪,冬天收集积雪,积雪在春天融化后就没有了,哎!能修建堡城的大山基本上都是石头山,石头山怎么会有水源呢?”

  从长城堡下来,李邺率领大军继续北上,次日中午,大军抵达了金城县。

  金城县就是今天的兰州,位于黄河南岸,黄河北岸有一座金城关,这里是前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也是从河湟前往朔方的必经之路,一直就是历史上重要的商业枢纽。

  当然,战略地位更要重要,这里同时也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从长安去鄯州河湟谷地有两条路,一条南线是河洮道,就是辛云京率军去洮州走的那条路,再从洮州到河州,再到湟州,有比较平坦的官道可行,能走辎重队伍。

  还有一条北线,就是从长安先到兰州,在从兰州沿着黄河到河湟谷地,距离是六百里左右,也能走辎重队伍,

  其中能走辎重队伍是关键,如果没有辎重队伍,那么可走的路就多了,但任何大型队伍都必须携带粮草等辎重,否则走不了多远人马都会饿死。

  所以南北唐蕃道也是吐蕃军队东进的必经之路,在李邺的计划中,只要在南北各守住一座坚城,就切断了吐蕃军的东进之路,南面他考虑的是岷州的溢乐县,北面则是金城县。

  金城县也是兰州的州治所在地,对李邺来说,这同时也是他打通河西走廊的关键之地,他已经开始考虑把河陇节度使府就放在金城县。

  按照李邺的部署,他率大军两万大街拦截狄道南下的吐蕃军,李抱真率一万军队拦截渭州的五千吐蕃军,双方在完成任务后,在金城县汇合。

  但出乎李邺意料的是,李抱真的一万军队竟然比他提前一天抵达金城县,已经占领了县城。

  李抱真和左大治前来面见李邺,两人在马上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笑呵呵问道:“你们好快的动作,什么时候到金城县的?”

  “回禀殿下,我们是昨天下午抵达金城县,守军弃城而逃,我们随即占领了县城。”

  “拦截渭州的吐蕃军,我们伤亡多少?”李邺很关心这个问题。

  李抱真目光黯然,叹口气道:“卑职无能,尽管伏击成功,但最后还是伤亡惨重,一个下午的激战结束后,一万军队只剩下七千八百余人,伤亡超过两千人。”

  这个战果在李邺的意料之中,李抱真统领的是荆襄籍军队,没有跟随自己去长安,这支军队和吐蕃军对抗,肯定会吃大亏。

  “具体伤多少,亡多少?”

  “伤只有五百余人,其他都是阵亡,吐蕃军太强悍,要不是我们先用弩箭伏击,削减了近两千吐蕃军,又将吐蕃军一切为二,若是正面遭遇战,很有可能败的是我们,吐蕃军战死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名士兵还杀死我们十几人,弟兄们都胆寒了,再作战半个时辰,肯定要全军崩溃。”

  李邺点点头,“我们荆襄军一直没有遇到劲敌,安庆绪的进攻都止步于汉水,这次遇到吐蕃军这支劲敌,不习惯也很正常,而且这次吐蕃军不知道我们存在,才被我们打个措手不及,基本上都是被伏击,以后就会更加困难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训练,别无他策!”

  “卑职记住了!”

  李邺率领大军来到了金城县城,县城北临黄河,是一座城墙周长三十里的大县,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达三丈。

  和陇右其他县城一样,金城县因为吐蕃入侵而百业凋敝,人口逃亡,城内人口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因为李邺的到来,满城欢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上街,敲锣打鼓,欢呼岐王大军的到来。

  走上城头,李邺眺望远处,黄河水在兰州一带还不算浑浊,水色呈现靑黄色,河面极宽,水面上大浪翻滚,水流浑厚湍急,对面应该就是金城山,山势巍峨起伏,俨如一座天然屏障,山下还有一座关隘,便是号称县城北大门的金城关。

  李邺向西望去,一条官道十分平坦,一直伸向远方,远处便是巍峨绵延的山脉。

  虽然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但唐朝的黄土高原和后世的黄土高原完全不一样,降水充沛,气候温暖,目力所及,都是延绵不断的森林,甚至官道两侧都是大片树林。

  城内也是绿树成荫,两条小河穿城而过,城内街道宽敞整齐,各种建筑不错,能看到很多大型建筑。

  李邺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之前的决定,他之前在荆襄和汉中是想把节度府官衙放在张掖,

  但他真正到了陇右后,他才意识到节度使府放在张掖很不合适,太遥远了,距离会让他失去在陇右的存在感,也失去对陇右的控制,等于拱手把陇右还给了朝廷。

  他越来越倾向于把节度使府放在陇右,而金城县正好位于河西和陇右之间,两边都能顾及,城池也不错,那自己为什么不把节度使府放在金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