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579章

作者:高月

  李光弼脸色阴沉,他在南郑便已经得到消息,利州似乎被李璘的军队占领了,武长陇连七盘关都攻不下来。

  不多时,武长陇匆匆来见,他是武则天家族后人,京城权贵子弟,做过几年宫廷侍卫,人比较平庸,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家里便花钱从鱼朝恩那里给他买了一个兵马使,原以为没什么事情,没想到居然卷进了战争之中。

  “卑职参见副帅!”

  李光弼打量武长陇一眼,见他长得獐头脑,心中着实不喜,便冷冷问道:“兵马使手下有多少军队?”

  “有有三千人。”

  李光弼重重一拍桌子,“三千人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七盘关?”

  武长陇满脸苦涩道:“副帅不知道,真的不好打,地形险要不说,守关士兵非常悍勇,冲出关和我们激战,我们抵挡不住,只好狼狈撤退!”

  李光弼一怔,守关士兵还居然冲出来激战,这倒是少见。

  “他们有多少人冲出来?”

  “大概五十人左右。”

  “那你们有多少人?”

  武长陇吞吞吐吐道:“山道很窄,容不下太多人,我们有三百人上去了。”

  李光弼大怒:“三百人还打不过对方五十人?”

  武长陇低下头小声道:“卑职也实在想不通,按理都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但那帮家伙如狼似虎,一个人能打几个,卑职手下真的是被打得屁滚尿流。”

  李光弼心中有些奇怪,李璘的军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武长陇小心翼翼又道:“还有,他们是骑兵,我们是步兵,副帅,步兵怎么可能打得过骑兵?”

  “骑兵!”

  李光弼愣住了,巴蜀之地怎么可能有骑兵守关?他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难道对方是李邺的河陇军?

第954章 发现真相

  李光弼率领大军来到了七盘关,他在关下扎下大营,倒并不急于攻打关隘,而是让士兵去四周搜寻百姓。

  下午时分,士兵们找来了十几名躲起来的村民,七盘关附近有不少村子,因为战争,村民们都躲进了山里。

  李光弼把他们请进大帐,见村民们都战战兢兢,李光弼笑道:“大家不用害怕,我没有恶意,只是向大家打听一点消息。”

  众人紧张的情绪稍稍缓解,一名年长村民问道:“将军想问什么?”

  “我想知道,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军队过境,不是一两千人那种,而是上万军队。”

  众人沉默了,没有人说话,李光弼又让人拿来十几贯钱,“你们只要告诉我,这些钱都是你们的!”

  众人还是没有说话,这时,李光弼发现其中一名瘦小男子盯着钱,眼中露出渴望之色,他不露声色低声嘱咐手下几句,便让众人回去。

  不多时,士兵将那名瘦小男子带了回来,李光弼笑眯眯道:“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这些钱都是你的了。”

  瘦小男子盯着眼,咽了口唾沫道:“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慑于齐王之威,大家不敢说而已。”

  李光弼一惊,“齐王来过了?”

  瘦小男子点点头,“我都亲眼见到了,齐王召集乡里父老,要求大家保守秘密,态度还蛮好,要不是看在这十几贯钱的份上,我也不会说!”

  李光弼心中暗骂一句,连忙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有多少军队?”

  “其实有两批军队,第一批在二十天前,大概有两三万军队过境,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我亲眼看到了,他们主将好像姓白,我看见大旗上有个白字。”

  李光弼心中明悟,主将应该是白孝德。

  “然后呢?”

  “然后大概十天前,齐王率领大军来了,可能有十几万人,光骆驼就走了两天才走完,都是背负很多粮食,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多骆驼,太壮观了。”

  李光弼一切都明白了,他没有心思在再听下去,挥挥手让士兵把瘦小男子带下去,钱也一并给他。

  这时,斥候来报,他们在北面从兴州过来的山道上发现有无数的骆驼粪,还有大量脚印,至少有数万头骆驼。

  还有斥候从其他村民中问到了情报,十天前确实有十几万大军过境。

  种种情报汇集,形势已经明朗化。

  李光弼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心中十分烦躁,他现在已经确定了李邺大军先一步南下,再继续攻打七盘关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的局势非常严重,不是他能解决,必须立刻禀报天子。

  想到这里,李光弼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撤退南郑县!”

  刚刚扎营不到一天的五万大军开始撤退了,就在这时,鱼朝恩却带了一帮手下赶了过来。

  听说大军撤退,他顿时大惊,立刻来见李光弼。

  “李副帅,为何要撤退?”

  李光弼叹口气道:“鱼司马,李邺已经率领十几万大军杀进巴蜀了,我们晚来一步!”

  鱼朝恩一下子怔住了,“李将军怎么知道?”

  “我向周围百姓打听过了,他们都亲眼所见。”

  “万一这些刁民是骗我们呢?”

  李光弼摇摇头,“这件事怎么骗得了我,又不是一个人这样说,已经收集到那么多证据,包括几万头骆驼的脚印和粪便,鱼司马还不相信吗?”

  “就算是真的,但我们也可以杀进巴蜀!”

  “怎么可能?”

  李光弼怒道:“一路下去,有七盘关、飞仙关、绵谷城、剑门关,全部都是河陇军的精锐镇守,我们五万军就算不顾代价地杀进巴蜀,我们敌得过李邺亲自统领的十几万大军?”

  鱼朝恩也恨得咬牙道:“难道就这么算了?眼睁睁看着李邺夺取巴蜀,我们一点作为都没有?”

  李光弼眯起眼睛厉声道:“鱼司马,现在的局势不是军事能解决,也不是你我能决定,必须立刻禀报天子,让天子召见群臣做决定,如果还要攻打巴蜀,那就必须重新部署,召集更多的军队,不是区区五万人能拿下来,至少要二十万大军才能和河陇军一战。”

  鱼朝恩的蛤蟆眼盯了李光弼半晌,点点头,“那我立刻返回长安,李副帅就在汉中等着,看天子是什么态度,另外,我必须得到确凿证据,李邺大军南下,否则我没法向天子汇报!”

  李光弼冷笑道:“如果鱼公公一定要确凿证据,我可以夺取七盘关,抓获河陇守军问口供,但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鱼公公承担!”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报,“启禀副帅,七盘关有守军来了,前来送一封信!”

  李光弼一怔,立刻令道:“速带过来!”

  片刻,一名士兵被带来,单膝跪下行一礼,取出一封信呈给李光弼,“这是我们齐王殿下留下的一封信,请李帅过目!”

  李光弼接过信,确实是齐王李邺留给自己的信,他打开信看了一遍,又把信递给鱼朝恩,“这就是确凿证据了,李邺的亲笔信,他响应天子诏书,率十万大军前往巴蜀捉拿叛逆李璘,迎回太上皇灵柩!”

  鱼朝恩看完信恨恨道:“咱家这就回长安,让天子决定吧!请李副帅务必留在汉中。”

  鱼朝恩匆匆赶回长安,李光弼率领五万大军返回南郑,驻扎在南郑等待天子指令,李光弼心中也着实感叹,什么叫兵贵神速,这就是了,李邺抓住战略机会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朝廷,也远远超过了自己。

  李邺并没有用李光弼的策略,先打边再攻成都,那是因为朝廷兵力太少,而李邺有十万大军,他当然要直捣李璘的老巢。

  拿下绵州后,李邺大军继续南下,一路杀进了汉州,三天后,大军抵达了雒县。

  这时,李邺得到消息,李璘亲自率领八万大军从成都杀来,距离雒县只有一百余里。

  这个情报倒有点出乎李邺的意料,没想到李璘竟然敢主动出击,也没有想到李璘居然会纠集八万大军。

  他连新招募的军队也算上了吗?

  但不轻敌是李邺养成的习惯,尤其这次他率领南征的十万大军是以新兵为主,战斗力并不强大,而李璘反倒是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老军。

  李邺不敢有半点大意,他当即进行了周密部署,兵分三路迎战李璘大军。

第955章 短兵相接

  夜幕笼罩着苍穹,皎洁的月光照在雒水上,水面波光粼粼。

  雒水是发源于西部岷山的一条较小河流,流经什邡县、雒县和金堂县,最后注入沱江。

  这里是四川盆地的北部,大巴山向南过渡的最后一级阶梯,低缓的丘陵众多,沱江两岸虽然不再是陡峭的高山峻岭,但也地势起伏,丘陵和平原相交,这一带人口稠密,分布着一望无际的农田,大片的农田中点缀着一座座村庄和树林。

  在月光下,一支规模巨大的军队渡过了雒水,继续浩浩荡荡向东行军,这支军队便是李璘主力军队,约七万五千人,他几乎倾囊而出,只留了五千军队镇守成都。

  李璘让潘岳死守魏城县并非是招募军队,而是要修筑城墙,也是巧,这两个月李璘正好准备扩城,他便将成都的大段城墙拆除。

  不料太上皇驾崩,李邺大军突然杀来,尽管李璘拼命修建城墙,但根本来不及修筑完成,无奈之下,李璘便听从了几名谋士的建议,主动率军出击,给自己也留了一条后路。

  李璘确实招募了新兵,但不是现在,而是去年三峡道惨败后,他又招募了五万军队,强化训练了半年。

  其中在魏城县投降的三万军队,就是新招募军队的一部分。

  暮光中,李璘看了看天色,接近三更时分了,他心中迅速估算一下,再向前走二十里左右,可在五更前抵达雒县。

  李璘同时又派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杀往梓潼县。

  李璘心中有点紧张,可又十分期盼,紧张是他担心自己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他也知道李邺是个厉害的角色,极善于把握住战机,如果这次偷袭被他看破,很可能自己会反受其害。

  但他心中又十分期盼,如果这次机会他赌赢了,那么李邺将没有了退路,再进一步,如果能在战场上将李邺活捉,就意味着河陇将换主人,也意味着他将获得天下,巨大利益诱惑使李璘甘于冒险。

  “禀报王爷,斥候来报,雒县没有敌军。”一名将领向他禀报。

  李璘也知道雒县虽大,但城墙矮小,没有防御能力,他点点头令道:“加快速度,抵达雒县后休息!”

  军队在月色中全速前进,队伍整齐有序,士兵们身着皮甲和布甲,手执长矛盾牌,步履矫健,精神抖擞,这支军队由五千骑兵和七万步兵组成。

  其中三万人是李璘精锐之军,三万士兵都是从江南西道便跟随他的老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从行军的快速整齐便可以看出他们绝不是新招募的乌合之众。

  队伍沿着宽阔平坦疾速行军,两边是大片绿油油的稻田,丘陵起伏,矮岗连绵,一队队斥候在前方探路,不时将沿途无事的消息传回中军。

  四更时分,队伍进入了平原地带,这里已经是雒县的西面,这时,李璘得到消息,李邺亲自率领一支两万余人的军队向雒县杀来,将他派出偷袭梓潼县的五千军队包围了。

  这个消息反而令李璘大喜,五千人成为一个诱饵,李邺吞饵了,他将被自己派出的五千士兵牵制住,给自己创造机会。

  李璘再次下令加快行军速度,争取追上河陇军,布下天罗地网抓捕李邺。

  七万余人大军在宽阔平坦的官道上疾速行军,延绵七八里,远处偶然可以看见一座座村庄和一片片树林,他们很快将一条丈许宽的小河抛到身后。

  危机通常在毫无准备地时候降临,就在李璘大军正北方约五里外,一支黑压压的军队已列队就绪了,白孝德率领三万骑兵已经在这里等待了两個时辰,以逸待劳,等待着猎物的上门。

  白孝德的三万骑兵藏身在一片广袤的树林背后,使李璘军队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但李璘军队并不是走直线,而是走一条曲线,越来越向河陇军靠拢,从最初的相距五里已经渐渐缩短到相距三里。

  月光下,白孝德的目光阴冷,闪烁着杀机,他已经看到了,在远处迅速移动的一条黑线。

  白孝德缓缓拔出战刀,又抬头看了一眼清冷明亮的弯月,眼睛眯了起来,在月光下作战,这是安西军最喜欢的一种战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