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裴遵庆半晌道:“铸造乾元重宝也是没有办法,朝廷财政实在揭不开锅了,总是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养二十五万大军,一个月就要一百多万贯钱,负担实在太重。”
“那齐王怎么负担得起?河陇军人数已经突破三十万了,一个月的军俸也不过六十万贯,是怎么做到的?”
裴遵庆倒有点兴趣了,“这倒奇怪了,怎么做到的?”
“河陇军每个一等士兵的俸禄是五贯钱,战时加俸五成,但实际上只给一半钱,另一半是给土地,按照三贯钱一亩计算,也就是一个河陇军一等士兵一年的军俸是三十贯钱和十亩良田,退役时一次性支付。
到现在退役了几万士兵,每个士兵都拿到了,而且如果士兵伤残退役,土地翻一倍给,如果不幸阵亡,士兵积累的土地翻两倍给家人,所以河陇士兵作战非常勇猛,原因就在这里。”
裴遵庆赞赏道:“齐王守信重诺,确实很难得,难怪将士都对他忠心耿耿!”
独孤烈淡淡笑道:“河陇军三个月发放一次军俸,不是发钱,而是发一张凭单,士兵用这张凭单去宝记柜坊支取铜钱,很多士兵都直接把钱存在宝记柜坊内,用的时候再一次性支取,这样做,河陇军就不用负担那么多铜钱,一部分用金银抵押,一部分作为欠宝记柜坊的钱。”
裴遵庆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事实上就是伱们关陇贵族借钱给齐王,用这种方式支持河陇军。”
“一点没错,但我支持不是齐王,而是支持大唐中兴,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大唐一定会在齐王手上重新统一,走向中兴盛世,阉党专权也会被齐王消灭,老相国想一想吧!你究竟是支持现在的朝廷,还是支持大唐中兴盛世?”
独孤烈起身拱拱手走了,裴遵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第966章 釜底抽薪
入夜,李辅国又一次来见李亨。
“陛下,老奴今天下午和齐王特使刘司马谈过了。”
李亨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他怎么说?”
“刘司马说,第一项交还太上皇灵柩和第三项皇太弟送长安他可以替齐王殿下答应,但玉玺和返还皇宫财宝,他说他做不了主,需要向齐王请示。”
“啊!那需要多少时间?”
“他说可以发鹰信去成都,很快就会有回信,不过他要等财权谈判结束后再请示齐王。”
停一下李辅国又道:“刘司马和卑职进行一番深谈,他建议把目前的协议分成四部分,分别缔结协议,财权部分可以慢慢谈,至少要到明年初才会用得到。”
李亨可不傻,财权一直这样拖下去,最后只会不了了之,最后朝廷什么都得不到。
但他更担心玉玺六宝成为泡影,李亨的心里开始有点着急了,忍不住恼火道:“难道真的找不到一个妥协方案吗?”
李辅国躬身道:“有几句话或许不中听,但老奴还是想说出来。”
“你尽管直言。”
“陛下,今年年初田承嗣强行占领了德州,这件事其实很严重,但政事堂什么表态都没有,连一份谴责书都没有,然后就不了了之,我们都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现在李邺也占领了巴蜀,他可不是从朝廷手中夺走,而是从叛贼李璘手中夺回,陛下诏书在前,我们没法指责他出兵,他如果像田承嗣一样不理睬他们,政事堂又能怎么样?
现在李邺给朝廷面子,甚至把官员任免权都给我们了,政事堂还不满足,还要这样不行,那样不干,非要把所有权力都夺回来,陛下,李邺从前的绰号可是地藏魔,真的把他惹恼了,索性停止谈判,最后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太上皇的灵柩怎么办?陛下的玉玺怎么办?谁去替陛下把它们讨回来?”
李亨点点头,“你说得对,如果他真的不谈判了,我们拿他也没有办法,若废除从前的协议,那就撕破脸了,朕也担心他一怒之下起兵造反。”
“陛下,事实上,现在只有李岘一个人在那里坚持不肯答应,连裴相国也很担心,这样僵持下去,最后会不了了之,我们恐怕会一无所获。”
李辅国说得非常有道理,李亨沉吟一下问道:“那依你之见呢?”
“陛下,让相国们表决吧!老奴相信,绝不是每个相国都那么愚蠢,最后把自己吊死,什么都得不到。”
“可以!那就表决。”
李亨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也担心最后僵持下去什么都得不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玉玺六宝又要破灭了。
五名相国都被李亨请到了御书房,李亨对五人道:“朕不想让巴蜀再步德州的后尘,关于巴蜀财权归属,朕希望政事堂现在做个表决。”
李亨把两份方案拿到桌上,“左边是齐王提出的方案,右边是政事堂之前商定的方案,现在朕想知道,同意以齐王方案结束财权谈判的相国请举手。”
第一个举起手的是第五琦,紧接着裴冕也举起了手,李岘顿时急道:“裴相国,昨天我们还说要坚持原则,伱怎么”
裴冕叹口气道:“正如陛下所言,我也很害怕巴蜀再步德州后尘,事实上,对财权我不看重,我只看重官员任免权。”
这时,李揆也举起了手,他缓缓道:“我同意裴相国的担忧,我也很担心最后一无所得。”
五名相国中有三名相国举手,就意味着政事堂通过了以齐王方案结束财权谈判。
李亨点点头,又问道:“同意坚持既定方案的相国请举手!”
只有李岘一人举起了手,众人都望向裴遵庆,裴耀卿摇摇头,对李亨道:“陛下,微臣两个方案都不支持,微臣更倾向于用财权换监察权,但似乎又不可能,所以微臣放弃投票权。”
李岘脸色很难看,但他没有办法,三比一,他彻底败了。
李亨一锤定音道:“朕也是担心夜长梦多,最后连太上皇的灵柩都回不来,就这样吧!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就不要再争了。”
走出御书房,李岘快步走了几步,赶上了前面的裴遵庆,他压低声音道:“裴老相国怎么放弃原则了?”
裴遵庆冷冷道:“天子都妥协了,我们还争什么争,说句老实话,我宁可支持齐王,也不希望乾元重宝砸在巴蜀百姓的头上。”
说完,裴遵庆快步走了,李岘愣在当场,良久,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财权谈判朝廷终于妥协,同意定税权和转运权归关陇节度府,征税权归朝廷,由各地方官府负责实施。
另外双方也达成了分税方案,剑南道和山南西道所收税赋钱粮按照七三比例分成,关陇节度府七,朝廷三,五万驻军军费开支由关陇节度府承担。
而地方官府的官员俸禄和官衙开支由朝廷承担。
至此,所有谈判结束,天子也批准军权方案,所有谈判以契约的方式签订了,刘晏代表李邺签字,五名相国也签了字,并盖上了中书门下大印,天子李亨下旨,正式批准这份协议。
朝廷随即派出吏部郎中王缙为特使,带领吏部官员前往剑南道和山南西道摸底州县官员情况。
这天中午,李辅国抱着一个很大的檀木盒子走进御书房,将盒子放在天子李亨面前,笑眯眯打开。
李亨眼睛都直了,六枚玉玺盒整齐地摆放在大盒子里,他颤抖着一枚枚细看,天子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传国神玺和受命玺,一共六枚,加上他之前得到的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天子八宝终于齐全了。
这一刻,李亨激动万分,拿到天子八宝,他才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皇帝。
李亨慢慢冷静下来,他立刻令道:“速诏符宝郎见朕!”
不多时,两名符宝郎郑唯良和周箴匆匆赶来,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两人从天宝年间便一直出任符宝郎,玉玺都是他们二人负责鉴定。
“你们过来看看!”李亨指着桌案上的大盒子。
两人眼睛一亮,连忙走上前,“陛下,盒子对的,一直就是这个檀木大盒子。”
“再看看六宝!”
两人连忙一一细看,仔细甄别,最后点了点头,“陛下,没有问题,是真正的玉玺六宝!”
李亨心中一松,慢慢坐下,虽然他已猜到李邺本来就是要把六宝给自己,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快拿到?
但这一刻,他已经不在意了。
第967章 妥善安排
李邺这段时间一直在成都,他在忙碌接见各地官员,虽然他把官员任免权都给了朝廷,但并不代表朝廷就可以把巴蜀的官员全部撤换,相反,绝大部分官员还得保留下来。
所以,李邺也需要笼络地方官员,至少要让他们明白形势,巴蜀是自己说了算,而并不是朝廷。
除非他们真正做到刚正廉洁,两袖清风,否则监察官和内卫必然会成为他们噩梦。
当然刚正廉洁的官员他也喜欢,效忠朝廷没关系,按照制度做事就行了,效忠朝廷将来也是效忠自己。
上午,李邺在剑南节度使官房接见了阆州刺史李忠和长史吴亮。
李邺听说他二人居然是出了葭萌关,绕道走剑门关来成都,他着实很奇怪,问道:“难道从阆中到成都没有直行官道:”
李忠苦笑道:“官道当然有,从西南方向走官道到梓州,再渡过涪水,最后到成都,虽然山道起伏,但也并不难走,关键是中间有一段山道,盐亭县的嫘祖山,那边有一支占山土匪,大概有几百人,首领叫做杨兴,十分凶残,专门拦路山道抢劫往来客商,我们实在不敢走那段山道。”
李邺眉头一皱,问道道:“不光是梓州,巴蜀各地这种山匪群盗很多,为什么?”
李忠点点头,“原本很少,但李璘到来后,大量募兵,为了收敛军俸,在剑南道和山南西道不断加重税赋,田税、户税翻倍不说,又新增了二十几种税,税上加税,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民不聊生,各地盗匪四起,这个杨兴只是其中的一股罢了。”
李邺点点头,还有一点,李璘把各州州兵都收到成都了,各州没有了州兵,地方难保安全。
“你们对本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说阆州那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
李忠和吴亮对望一眼,李忠躬身道:“其实我们只有两点期盼,第一,废除苛捐杂税,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第二灭匪患,这些山匪盗贼实在把百姓坑惨了,只要这两点能实现,以巴蜀的水土肥沃,百姓勤劳,几年就可以恢复元气。”
李邺点点头,“我明白了,这其实不仅是你们的要求,也是其他各州共同的心声,这两天我就会有免税赋一年的命令下达,至于盗匪,更不用担心了,我的军队已经开始在各地清剿盗匪,很快就到阆州。”
李忠和吴亮大喜,一起躬身道:“感谢殿下以民生为先,我们阆州二十万百姓愿效忠于殿下!”
李忠和吴亮告退,李邺让他们在成都稍等几天,他立刻命人将白孝德找来。
片刻,白孝德匆匆进来行礼,“参见殿下!”
“刚才阆州刺史向我反应,梓州盐亭县境内的嫘祖山上有股山匪,首领叫杨兴,手下有数百人,他们切断了阆州来成都的官道,你可知道这股山匪?”
白孝德负责率三万五千军队在各地剿匪,李邺要求他三个余内清除剑南道和山南西道所有的盗匪。
白孝德苦笑一声道:“卑职真不知道那边还有一股盗匪,真是层出不穷,卑职有点焦头烂额了,好吧!卑职现在就去安排军队。”
李邺摆摆手笑道:“安排军队等会儿再说,伱先坐下。“
白孝德坐下,李邺又派人把段秀实和陈涣一起找来,很快段秀实和陈涣匆匆到了。
段秀实将出任剑南节度副使,掌控五万军权,陈涣出任剑南、山南西道两道都转运使,同时兼任两道监察使,崔圆出任剑南节度府长史,这是李邺根据和朝廷谈判结果进行调整后的人事安排。
李邺让段秀实和陈涣也坐下,这才对他们三人道:“刚和白将军提到剿匪之事,我现在发现正规军去各地剿匪不太现实,我认为还是要尽快恢复州兵,正好卫伯玉已经将八万降兵整编得差不多了,留下了三万军队,其余都已遣返回家。
按照我的意图,以士兵各自的籍贯为营,这就是为州兵做准备,由我们的关陇将领出任州兵郎将,我把这三万军队交给老段,你要尽快把他们派到各州驻扎,展开剿匪,这里面还涉及大量的事务,军营、粮草等等,还要和各州州府的联系,陈长史要把粮草物质准备到位,事情很多,压力比较大,我们要想一个又快又稳的办法。”
段秀实笑道:“我刚才和陈使君商量了一下,我们的方案就是先由剑南节度府出驻军令,派人通知两道的各州府官衙,让他们有准备,重要是准备军营,然后州兵奔赴各州,粮食暂时由我们派船运输过去。”
李邺点点头,“这个方案不错,这两天就开始实施吧!州兵是我们军权的一部分,也是由剑南节度府管辖,成立州兵署,由王恩茂担任都指挥使,每年要两次集中训练,州兵享受二等士兵待遇。”
王恩茂是段秀实的副将,实际上州兵也是由段秀实指挥。
这时,白孝德问道:“那卑职能做什么?”
李邺微微笑道:“你把名单上的三十六支土匪都派兵剿灭,加上盐亭县嫘祖山这支土匪,一共三十七支,派兵分头剿灭,然后新发现的土匪盗贼就由州兵负责。
另外,以一个月为限,一个月后名单上的盗匪还没有剿完,也交给州兵负责,军权也一并移交给老段,你就回金城县。”
白孝德心中松了口气,要不然盗匪层出不穷,他真的头大了。
他起身道:“卑职遵令,这就去安排盐亭县剿匪!”
白孝德行一礼,匆匆去了。
李邺又对段秀实和陈涣道:“这两天谈判就会结果了,和我计划的应该一样,不会有什么变化,我现在要和你们谈谈崔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