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琄脸色大变,“原来是你!”
中年道姑冷冷道:“原本那根针是准备射你长子,但考虑你长子作恶不多,不像封正勤恶行累累,所以改为杀封正勤这只鸡给伱看,你若再敢一意孤行,那下一個死的必然是你,你也看到了,我要杀你易如反掌。”
李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半晌,叹一口气道:“你就明说吧!你们到底要什么条件,才肯放我儿子。”
“我要你明天就上奏折,全力支持天子迁都洛阳。”
“啊!”
李琄张大嘴,异常震惊,绑架自己儿子,竟然是为这件事。
“你们是天子的人?”李琄忽然反应过来了。
中年女道姑淡淡道:“我们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带走你儿子只是对你的警告,如果你还要反对,那我们会直接对你下手,封正勤怎么死的,你就会怎么死,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李琄叹息一声道:“就算我放弃反对迁都又能怎么样?这么多人反对呢!”
中年女道士冷冷道:“如果警告没有用,那就只有死去的人才会彻底闭嘴,薛王爷,你不想死,或者不想儿子死,那就做你该做的事情,明天上午公开上书支持迁都。”
“如果我上书支持迁都了,那我儿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你儿子会在洛阳和你重逢,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
李琄失魂落魄回到府中,在房间里呆坐了整整一个下午,他终于长叹一声,铺开纸写下了奏折,‘论迁徙东都对巩固大唐统治的必要’,他从对藩镇控制的立场上着手,旗帜宣明的支持迁都。
次日早朝,他在早朝上公开递交了奏折,令朝廷一片哗然,李琄惭愧表态,他之前反对迁都,是从个人利益上考虑,而没有考虑朝廷利益,现在他想通了,必须从大唐的利益考虑,只有迁都洛阳,才能更有效地抑制藩镇割据的蔓延,只有迁都洛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朝廷财政困境。
李琄的表态让天子李亨又惊又喜,他当即下旨,重新讨论迁都洛阳事宜。
没有了李琄的带头,宗室反对迁去东都的声音明显变得弱小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虽然还有极少数人依旧反对,但已经无关大局,政事堂一致同意迁都洛阳,百官也渐渐达成了共识,迁都洛阳有利于解决朝廷财政困境,迁都洛阳有利于割除依附在大唐上的藩镇毒瘤。
正是这两个有利于,最终使朝廷达成了迁都的共识,三天后,天子李亨下旨,三月中旬朝廷迁徙东都,同时改年号为东兴。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这不是迁都,洛阳本来就是东都,只是朝廷迁徙去东都。
这天傍晚,汉中郡王李瑀前来拜访薛王李琄,李琄把他请到贵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李琄又让侍女上了茶。
沉默片刻,李瑀笑道:“之前兄长极力反对迁都洛阳,怎么突然又改变主意了?”
李琄惊讶地看了李瑀片刻,问道:“是天子让你来问的吗?”
李瑀点点头,“天子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兄长改变了主意?”
李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感觉出来了,这不是装傻,天子是真不知道,说明绑架自己儿子之人不是天子。
“怎么,兄长不好说吗?”
李琄半晌道:“有什么不好说的,反对迁都是害怕失去关中的利益,支持迁都是为了得到洛阳的利益,支持或者反对皆是为了利益,就这么简单。”
李瑀笑道:“我明白了,熙熙攘攘皆为利。”
李琄也笑了笑,但眼睛里却充满了悲凉,他已经猜到了,有能力威胁自己,并强力推动天子迁都的力量只有陇右的李邺。
无论河北三大藩镇,还是淄青李正已,还是李希烈、梁崇义等人,都不希望朝廷迁都,朝廷迁都洛阳,对他们威胁太大。
而唯一的受益人,就是陇右的李邺,一但朝廷迁都,他的势力范围立刻向关中延伸,他会在不知不觉彻底控制关中。
所以自己反对迁都洛阳,触犯了李邺的切身利益,杀死自己的大舅哥封正勤,绑架自己儿子李优,只能是李邺所为。
想到这里,李琄心中一阵后怕,这次自己只是反对迁都,便遭到了李邺的死亡威胁。
如果李邺要登基为大唐皇帝,自己反对的话,那是不是全家都会被他毫不犹豫屠杀。
就像那个中年道姑所说,杀自己就跟杀一条狗一样。
这一刻,李琄深刻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无情和残酷。
独孤府,独孤三兄弟也在考虑迁都的事情了。
独孤烈缓缓道:“我考虑了好几天,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是跟着去洛阳,把下一代留在长安。”
独孤明也点点头道:“大哥说得对,阿邺并不是建一个新朝廷,而是要取代现在的天子,我们还是要跟着权力中心,才能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也决定去洛阳。”
兄弟二人一起看向独孤峻,独孤峻苦笑一声道:“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天子找我谈过了,希望我重返北庭。”
“出任北庭节度使吗?”
独孤峻摇摇头,“还是北庭节度府长史。”
独孤烈很奇怪,朝廷根本就不关心北庭和安西,自从把安西军和北庭军抽到中原后,朝廷基本就把安西和北庭遗忘了,已经很久没有提及。
现在突然又让独孤峻去北庭做长史,这是什么意思?
独孤明若有所思道:“会不会是天子想用北庭和安西为筹码,换取阿邺不染指关中?”
第1007章 再做交易
韦见素匆匆来到御书房,天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召见他,这次突然召见他,让韦见素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微臣参见陛下!”韦见素恭恭敬敬行一礼。
“好久不见了,韦爱卿身体可好?”李亨关切问道。
“谢陛下关心,微臣能吃能睡,身体尚好。”
“那就好,到这个年纪了,身体最重要,一定要注意保养。”
韦见素一头雾水,天子怎么忽然关心自己的身体了?
答案立刻揭晓了,天子李亨沉吟一下道:“如果韦爱卿身体还行,朕想请韦爱卿再跑一趟陇右。”
原来是想让自己去陇右,弯弯绕绕说了半天。
韦见素立刻躬身道:“愿为陛下分忧!”
李亨脸上展现出笑容,连忙摆手道:“请坐!我们坐下慢慢说。”
“谢陛下赐坐!”韦见素在旁边的软墩上坐下。
李亨缓缓道:“朕已经下旨迁都洛阳,距离三月中旬已剩下不到二十天了,大家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第一批物资运输的船只已经启程。
但朕唯一担心的是,迁都洛阳后,长安乃至关中留下的空白,关中又紧靠陇右,齐王的势力很可能会向关中扩展,就算他不明着扩张,但暗中扩张朕也很担心,所以朕很想和齐王签署一个契约,约定双方的势力范围,希望他的军队不要进入关中。“
韦见素眉头一皱道:“陛下,据微臣所知,陇右军队和物资前往巴蜀,都是走陈仓道,如果不让他的军队进入关中,恐怕不太现实。”
“借道可以,朕指的是不能长驻关中,尤其是京兆府,更不能以维持治安的名义进入长安,韦爱卿明白朕的意思吗?”
韦见素点点头,“微臣明白!”
李亨又缓缓道:“另外,朕还想让韦爱卿去陇右谈一笔交易,朕想用北庭、安西、河州三地和齐王交换,第一,他的势力不能进入关中,第二,把荆襄还给朕。”
韦见素这才明白天子打得如意算盘,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思路,朝廷管不了安西北庭,索性把它们交换给齐王,同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利益。
韦见素沉思片刻道:“但荆州、沔州和峡州还在齐王手中,他们恐怕不会轻易交出来。”
李亨点点头,“朕考虑用黔中道换回荆南六州,不过这是下一步的事情,这次先不提。”
韦见素明白天子的想法,通过安西北庭的交换,李邺直接就把荆州、沔州和峡州让出来,因为它们也属于荆襄,但李邺有这么傻吗?
况且韦见素很了解李邺,天子迁都洛阳,李邺不向关中扩张才怪,天子想得太简单了,搞不好最后鸡飞蛋打,安西北庭丢了,关中也没有保住。
韦见素没有多言,他沉声道:“微臣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就出发去陇右!”
“好!”
李亨欣然道:“朕听说齐王又得一子,可替朕册封其子为河源郡王。”
次日一早,韦见素出发前往陇右。
而此时在襄阳,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梁崇义派去宋州上虞县下河村摸底的心腹士兵回来了。
心腹士兵向梁崇义禀报道:“卑职找到了下河村,也见到了王典的父母妻儿,卑职把二十两银子给了他父母,他父母感激不尽,村里其他几家父母也跑来询问他们儿子的情况,就是王典几名手下的家人。”
“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吧!”
心腹士兵摇摇头,“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还有一点,可能是王典搞错了。”
梁崇义一怔,“什么?”
“县衙是派人来抓捕王典,但不是因为他是逃兵,而是他从军之前在家乡有命案,案子没有销,所以他当逃兵回来后,苦主家眷就跑到县衙告状,县衙就准备抓他了,他在县衙的亲戚就跑来让他赶紧逃跑,这是他父母亲口告诉我的,卑职又去县衙打听,文吏帮我查到,王典在五年前确实有命案在身。”
梁崇义点点头笑道:“他应该知道,他只是为了哄其他手下和他一起跑,所以用抓逃兵这個借口,我就说嘛!其他地方也没有听说要抓逃兵,怎么就上虞县要抓?原来是王典的一个借口。”
抓捕逃兵确实是一个漏洞,为了补这个漏洞,情报司不惜买通上虞县令和县丞,给王典编造了一个命案的记录,放进县衙档案内,这下就天衣无缝了,保证了王典来源的真实性和他有命案的档案记录。
梁崇义彻底放心下来,他当即下令,提升王典为第八营都统制,手下掌控五千军队。
王典加入梁崇义的军队已经有半个月了,他不断从修建宫殿的劳工中挑选精壮大汉,把他们把发展为自己的手下,每天都有收获,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半个月下来,他手下已经积累了两千人,换上盔甲进行训练后,还真是那么回事,整齐有力,杀气腾腾。
用王典的话说,他挑选的人都从过军,上过战场,经历战争的磨砺,所以才会有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
这天上午,王典升任第八营都统制,梁崇义又拨给他三千军队,使他的兵力达五千人,他也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去邓州穰县运送一批军粮回襄阳。
王典留三千人由副将李尚锋统领,继续看守民夫修建宫殿,王典则亲自率领他的两千军队押着上千辆大车去穰县运粮。
穰县是邓州州府所在地,距离襄阳比较近,走两天就到了,五天后,两千士兵押送上千辆满载粮食的大车在夜间时分回城,大车一辆接一辆,浩浩荡荡驶入城内,城门处灯火通明,照耀着大车进城,但很快又驶入黑暗之中,每辆大车都挂一盏灯笼,使前后马车都能看见。
其中一辆大车在驶入黑暗街道后,灯笼忽然熄灭,调头进了另一条小巷,后面的马车没有看见它,继续跟着前面的灯笼,加快速度跟了上去。
前面一辆马车进入小巷不久,很快又驶入一扇敞开着的大门,待马车驶入,大门随即关上了。
大院子里,几名汉子卸下一个异常沉重的大木箱,藏在草料堆中,众人迅速将它抬到里屋去了。
第1008章 一声惊雷
次日上午,幕僚沈晨舟和另一名幕僚进行了交接班,梁崇义的三名幕僚,每人轮流执掌军务,半个月一换,前十五天是吴琼,今天轮到了沈晨舟。
军务事情比较繁琐,比如招募士兵,安排退役。战争时保障后勤和军械供应,处理好阵亡士兵的抚恤,非战时安排守城和值夜等等。
作为幕僚,甚至还要负责筹措军俸和军粮,这种繁琐头痛的事情梁崇义不会管,都交给他的几名幕僚处理。
今天吴琼交了班,也算松了口气。
大堂上,吴琼把令牌和账簿移交给沈晨舟,皮笑肉不笑道:“接下来筹措这两个月军俸的事情就要烦劳沈先生了。”
沈晨舟眉头一皱,“还没有解决吗?”
吴琼呵呵一笑,幸灾乐祸道:“哪有这么容易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本来钱粮就紧张,现在沈先生又建议修宫殿,还给那么高的工钱,哪里还有钱发俸禄,既然是沈先生出的主意,自然是由沈先生来解决。”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