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10章

作者:高月

  李崤和李峻对望一眼,大喜道:“这样的话,我们一部分族人就可以去洛阳了。”

  李岱点点头,“可以去十六户,房宅集中在劝善坊和恭安坊!”

  李林浩心中一动,连忙道:“我先给我家巍平报個名吧!”

  李林浩有三个儿子,巍堂、巍兴、巍平,他得了一座两亩宅,和长子一家住在一起,次子巍兴也得了一亩小宅,小儿子巍平刚刚成家,目前和父亲住在一起。

  听说洛阳有宅子,他肯定要为老三先抢一座。

  李岱无奈,只得点点头,“可以,巍平算了一个,还有十五座小宅,由山字辈抽签吧!抽到就去洛阳,长安的宅子依旧留给本人,”

  李崤强忍对李林浩的厌恶,又问道:“族长,祠堂是怎么回事?”

  “是我们家族以前在洛阳的祠堂,后来变成了一座道观,齐王把它一并买下来,还给我们了。”

  李邺虽然也是家族成员之一,但他地位超然,他的名字在宗庙,不在家族祠堂内,但他儿子李晋的名字在祠堂内。

  同时,家族一致决定称呼他齐王殿下,不允许叫他邺儿,这样对他不尊重,也为了防止李林浩之流自以为是,打着齐王长辈的名头在外面乱来,败坏齐王的声誉。

  李林浩眯眼笑道:“那座祠堂以前只有半亩,现在居然有两亩了,好事情啊!”

  旁边李峻问道:“家主,商铺卖什么?”

  李岱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去了以后再说吧!”

  李峻笑道:“最好是卖陇右的棉花,获利很丰厚,张掖的葡萄酒也不错。”

  “我想应该可以,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赶紧回去通知大家,今天晚上开始抽签。”

  这下子,李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洛阳了,十六名族人去洛阳,家族又能撑起来了。

  陇右的谈判还在继续,双方在荆襄问题上已经达成一致,江夏县和汉阳县划给关陇节度府,这两个县的面积很大,沔州一共只有两个县,汊川县在西面占了沔州三分之一,汉阳县则占了沔州三分之二,江夏县也是一样,占据了鄂州的三分之一,都是平原精华地区。

  继续保留荆襄水军,以江夏和汉阳为水军基地,李邺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考虑陇右的船队,只算南方巴蜀和荆襄,那么节度府的船只已经超过两千艘,光大小战场就有一千余艘,货船九百余艘。

  在两千多艘船只中,五千石的战船和货船有二十一艘、万石货船有五艘,这可是巨无霸,是张平从明州搞来的五艘海船,曾经出海到日本,日本的遣唐使就是搭乘这几艘万石巨船来大唐,后来翻修一新后,被张平买下,运货到汉阳。

  所以李邺考虑用汉阳为货船基地,江夏为水军基地,由于协议中没有规定水军上限,将来若有需要,他可以把水军扩充到十万人。

  根据交换条款,朝廷把安西、北庭和河中碎叶地区交给齐王李邺全权治理,李邺出任安西大都护,同时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以及河中经略使。

  其次,汉中四州交给河陇节度府管辖,作为交换,李邺则把荆襄全境,以及邓州、汝州、豫州、鄂州、岳州、醴州六州交还给朝廷。

  但在关中的谈判上,双方分歧较大。

  官房内,刘晏对李邺和长史李泌道:“天子坚持要在长安和潼关、蒲津关驻军,虽然他们承诺上限不超过三万人,但天子却坚决不允许我们的军队驻扎关中。

  天子认为关中本来就和我们无关,他驻兵与否不需要征求我们的同意,只要殿下承诺维持现状,不染指关中。”

  李邺手一摊,“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谈判了。”

  李泌缓缓道:“我建议索性把关中条款从谈判中删除,我们用荆襄换安西,朝廷并不吃亏,朝廷实际已经控制不了安西北庭,我们就算控制了安西和北庭,朝野也不知道,但荆襄和附加六州可是真金白银让给朝廷,我们已经拿下来了,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个帐要是认真算下来,我们可是吃了大亏。”

  李邺笑了笑道:“但天子谈判的真正目的,还是关中,希望我承诺不染指关中,然后再遵守承诺。”

  刘晏笑道:“天子可能也知道关中谈判会出问题,他暗示韦公,可以把关中连带关内道一起谈判,天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关中上让步,他可以在关内道让步。”

  用关中换关内,这倒是个不错的思路,李邺缓缓道:“让我考虑考虑吧!”

第1013章 李泌原则

  谈判又一次暂停了,双方出现了巨大分歧。

  夜幕降临,李邺坐在书房内喝茶看书,这时,杨玉环在门口道:“夫君,管家婆来报,李长史求见。”

  李邺点点头,“请他到贵客堂,我马上就来!”

  杨玉环吩咐一名侍女,侍女快步去了,杨玉环走进房间替李邺披上外衣,低声道:“今天下午,三姐邀请我一起去麦积山游玩。”

  李邺眉头微微一皱,随即笑道:“想去玩就去吧!多带些护卫。”

  杨玉环摇摇头,“我没答应,清羽还在坐月子,大姐一人忙不过来,我给三姐说,等秋天了,我们大家带着孩子一起去玩。”

  李邺欣然点点头,“这才是贤妻,秋天大家一起去玩,我也顺便去秦州巡视。”

  得到丈夫夸赞,杨玉环心中欢喜,给丈夫丢了一个媚眼,微微侧起俏脸,李邺将她搂在怀中,热烈地吻了一番,在她耳边笑道:“晚上再好好奖励你!”

  杨玉环美眸一亮,眼波流转,轻轻点了点头,李邺这才快步去贵客堂了。

  贵客堂上,李泌正在喝茶等候,这时,李邺快步走进来笑道:“让长史久等了!”

  李泌起身拱手道:“这么晚还打扰殿下,实在不好意思。”

  “长史不必客气,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李泌缓缓道:“关于这次谈判,卑职一直在考虑,卑职认为,在策略上,我们还需要再改进!”

  “李长史尽管直言!”

  李泌笑了笑道:“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天子从来不忌讳我们的军队进关中,我们十万大军横穿岐州,从陈仓县南下,如果天子在意,他早就跳脚了,卑职认为,天子真正的在意的,是我们的军队进长安。”

  李邺微微笑道:“说不定就是因为我们军队从岐州进进出出,天子才感觉到不安全,才决定迁都。”

  “当然有这个因素,关键还是我们距离天子太近,我们的骑兵从秦州出发,三天就能杀到长安.”

  李邺摇摇头,“如果骑兵用双马,两天就能杀到长安。”

  “这就对了,关键还是天子没有安全感,但卑职要说的是岐州,如果我们军队进驻岐州,其实并不影响天子的安全感,天子毕竟远在洛阳,既然不影响他的安全感,那他为什么不准我们进关中?

  他其实是怕我们占据长安,卑职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改变策略,以退为进,不要急于达成协议,应该等天子主动让步。”

  李邺沉吟片刻道:“但事实上,我很想把关内道的驻兵权也拿到手。”

  李泌微微笑道:“有时候殿下太守规则了,反而会被规则所束缚,卑职给殿下说一件事,当初安禄山占领长安,开始大举进攻朔方,主要战场是庆州和原州两条战线。

  当时的情况岌岌可危,全靠郭子仪调度一点有限的兵力左右抵挡,眼看萧关防线要崩溃了,关键时刻,殿下率军偷袭长安,以围魏救赵的方式逼迫进攻朔方的安禄山大军回撤,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却没有看见另外一点。”

  “长史请继续说!”李邺有兴趣了。

  “大家并没有看见关内道各州都在观望,鄜州、延州、宁州、丹州、邠州、坊州、同州、绥州,这么多州临时招募十几万军队去支援朔方完全办得到。

  但没有一个州公开募兵,都在观望,观望什么?大家都以为唐朝要灭亡了,燕朝要取代唐朝,这么多州都在当墙头草,准备拥戴新帝,殿下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邺淡淡道:“长史的意思是说,这些地方官并不在意谁做皇帝,但河北的反抗又怎么说?”

  “殿下,形势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刚开始,大家都认为安禄山是叛贼,朝廷很强大,应该很快就能扑灭叛军,所以河北各州都在反抗。

  等后来安禄山军队越战越强,不仅占领了洛阳,还占领了长安,大唐百万军队一战即溃,眼看大唐就要灭亡,这个时候人心就变了,叛军杀入关中后,谁抵抗了?孙孝哲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两三天就兵临长安城下。

  卑职就是想告诉殿下,人性是软弱的,畏威不畏德,你真的不讲规矩直接占领了关中,朝廷说不定屁都不敢放一個,太讲规矩了,他们反而会觉得殿下好欺。”

  “长史的意思,是让我放弃谈判?”

  “不是!”

  李泌摇摇头,“卑职刚才只是举例,并不是让殿下真的占领关中,卑职只是建议要改变谈判策略,威压一下朝廷,效果会更好。”

  “怎么威压?”

  “卑职建议两点,第一,删除关中谈判,要谈就驻兵对等,绝不做出任何承诺。”

  “第二呢?”

  “第二就是殿下以拱卫神都洛阳为理由,在汝州驻兵十万。”

  李邺默默点头,李泌说得对,太讲规矩了,反而被规矩所累。

  次日一早,李邺派人将刘晏请来,李邺重新阐述了自己的原则和思路。

  “第一,我不会给对方任何关于关中的承诺,第二,我希望删除关中条款,仅荆襄和附加六州达成协议,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关中上进行过多纠缠;

  第三,如果对方一定要谈关中,那我必须坚持驻军对等原则,对方驻扎多少军队,我也驻扎多少军队;

  第四,关内驻军可以谈,但必须和关中一起谈,两者不可分割。”

  虽然刘晏本人比较偏重于遵守朝廷规则,但他毕竟只是下属,既然主公的立场趋于强硬,那么他也必须进行调整。

  刘晏点了点头,“卑职记住了!”

  下午,谈判继续进行,刘晏提出了搁置争议,先达成共识的部分签约,关中部分可以以后再谈。

  这时,韦见素提出了关内道可以不驻军的条件,以换取关中驻军。

  根据齐王李邺的指示,刘晏明确回应,关内道驻军问题可以谈,但必须和关中一起谈。

  另外,刘晏再三强调,关于关中的立场,齐王绝不做出任何承诺。

  谈判开始进入深水区,也是核心问题,齐王会不会占领关中?

  韦见素无法回应,只得又派人赶往洛阳,向天子汇报。

  与此同时,李邺指示雷万春,将整编后的梁崇义军队,连同所有河陇军,共计十万大军,悉数进驻汝州梁县。

  李邺又同时命令南霁云率五万骑兵以过境的名义进驻陈仓县。

  陈仓县令王武义以为河陇军和往常一样只是过境,但没有想到,河陇军竟然在县城外扎下了大营,出现了准备长驻迹象。

  王武义大惊失色,立刻派人赶去长安,向长安留守贺兰进明汇报,长安留守贺兰进明深知情况不妙,也紧急派人向天子李亨汇报。

第1014章 宣召来洛

  迁都大军抵达洛阳,洛阳城内一片混乱,家家户户都在忙碌搬运家具,布置宅子,当然,绝大部分官员都对洛阳的生活条件十分失望不满。

  尤其底层朝官,在长安好容易才混到一座官方小院子,可到了洛阳后,房宅没有了,还得自己掏钱租房子,虽然朝廷承诺给租房补贴,但那点补贴远远不够租房支出,生活水平下降了,官员们当然心怀不满,各种抱怨和牢骚此起彼伏。

  不过天子李亨却非常满意,他来洛阳后,第一天晚上竟然睡得如此香甜,好几年都没有这样睡得舒服了。

  说到底还是心病,距离李邺太近,总是担心李邺大军一夜之间兵临城下,现在距离这么遥远,又有关中、潼关和函谷关的阻挡,加上李邺的心思很可能被转移去了北庭和安西,让天子李亨内心前所未有的轻松,睡觉自然十分香甜。

  不过这样的好睡眠只延续了四天,第五天上午,两份紧急奏折又让李亨的心情变得恶劣起来。

  一份是长安留守贺兰进明派人紧急送来的奏折,五万河陇军在陈仓县城外扎下大营,意图不明,第二份是洛阳防御使李国贞的紧急报告,汝州梁县发现人数庞大的河陇驻军,大约有十万大军。

  这个消息差点把李亨吓得瘫倒,梁县是汝州州衙所在地,距离洛阳直线不过一百五十里,如果急行军,十万大军一天就能杀到洛阳城下。

  深深的恐惧后便是暴怒,李亨在御书房破口大骂李邺狼子野心,企图谋朝篡位,又大骂韦见素无能,到现在谈判还没有出结果。

  但骂得再狠也解决不了问题,无奈,李亨只能召集几名相国紧急商议对策。

  右相裴遵庆对天子李亨劝道:“请陛下宽心,这其实只是对方的一种谈判施压策略,无非就是想用这种兵临城下的方式逼我们让步,再说对方也明确表态,是为了拱卫洛阳安全,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但至少说明军队不会进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