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24章

作者:高月

  听说是仓曹副参军,斥候便不再追赶,斥候旅帅喝令道:“把他们带走!”

  一刻钟后,雷万春得到斥候的消息,一支百余人的骑兵护卫着仓曹副参军刘迪从西城门逃离了黎阳县,向相州方向去了。

  雷万春对仓曹副参军兴趣不大,他更关心仓城的开启。

  曹山从漕运口进了仓城内,说明了情况,仓城内的十几名官员都是唐朝官员,只有主管是县令魏丰兼任。

  听说是齐王大军到来,仓库的官员们立刻打开了内门,雷万春率军进入内仓,这便意味着闻名天下的黎阳仓正式落入了齐王李邺手中。

  天渐渐亮了,黎阳县城门大开,县尉王恺率领一众官员出城投降。

  雷万春眉头一皱,有被抓的县令,有投降的县尉,那县丞呢?

  “县丞何在?”

  “回禀将军,县令和县丞都跟随薛将军逃去汲县,田承嗣只任命了县令,没有任命县丞。”

  雷万春点点头,问道:“田承嗣现在应该在汲县吧?”

  县尉王恺愣住了,半晌低声道:“将军不知道吗?”

  雷万春不解问道:“知道什么?”

  “将军,田承嗣昨晚就在县城内啊!”

  “什么!”

  雷万春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一把揪住王恺的衣襟,“你刚才说什么?”

  “田承嗣昨晚就在县城内,将军不知道吗?”

  “我怎么会知道!”

  雷万春大怒道:“现在他人呢?”

  “五更时候跑掉了,和魏县令一起逃走,你们抓住了县令,没有抓住田承嗣?”

  雷万春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急道:“和县令一起逃走的不是仓曹副参军刘迪吗?来黎阳催粮。”

  王恺苦笑道:“没有什么仓曹副参军,也没听说什么刘迪,只有田承嗣昨晚路过黎阳,在黎阳住宿一夜。”

  雷万春大怒,喝令道:“把县令押上来!”

  王恺害怕被牵连,便先回县衙收拾去了。

  不多时,县令魏丰被士兵押了上来,雷万春一把揪住他脖领,咬牙道:“你这个混蛋,竟敢骗我?”

  魏丰仰头大笑,“我又不是你们的人,为什么不能骗你?我掩护主公逃走,难道有错?我若出卖了主公,才是罪该万死!”

  旁边几名士兵大怒,一起拔刀向魏丰劈去,雷万春喝道:“统统住手!”

  士兵们恨恨停住,雷万春克制住怒火,冷冷道:“是我大意了,杀你只会显得我更加无能,我不杀伱,让齐王殿下处置你吧!”

  魏丰点点头笑道:“还不错,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你这个主将还算合格了,不再是当年那個雷神了。”

  雷万春是道士下山,武艺极为高强,他在河北南部一带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因为脾气出名的火爆,被江湖称为雷神。

  雷万春眯起眼睛,“你认识我?”

  “我怎么不认识你?天宝十一年,你杀了贝州司马刘基的儿子,被关在清河县死牢,牢头就是我,是我放你逃走,你忘记了?”

  雷万春迟疑一下,“你莫非是.魏牢子?”

  “你摘下帽子便知!”

  雷万春摘下对方的帽子,只见对方额头上有道很长的伤疤,雷万春大惊,连忙拔剑斩断对方的绳子,倒头便拜,“恩公在上,受雷万春一拜!”

  魏丰连忙扶起他,感叹道:“当年的雷神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了,真是造化啊!”

  雷万春点点头,“一切由我来承担,魏先生继续出任黎阳县令!”

  魏丰微微笑道:“其实雷将军不必芥蒂,我放走田承嗣固然是回报他的提携之恩,但对你也没有坏处,如果齐王殿下在这里,他会赞赏你放走田承嗣。”

  雷万春愕然,“此话怎讲?”

  “你不明白齐王殿下的意图吗?他没有让你偷袭元城,而是偷袭黎阳,说明齐王殿下根本就不想灭田承嗣,如果我没有猜错,齐王殿下并没有命令你切断卫州四万敌军的退路,对不对?”

  雷万春半晌道:“齐王殿下确实没有下这道命令,我以为殿下没有想到这一点,我还准备自作主张切断卫州敌军的退路。”

  “你真切断就大错特错了,田承嗣和李宝臣对齐王还有大用,若山中虎狼都被打光,那还要猎人做什么?”

  雷万春这才恍然大悟,要不是魏丰提醒,自己险些犯下大错。

  他忽然觉得魏丰这个时候出现,是天意啊!

第1040章 战书示警

  魏丰对当县令没兴趣,他欣然接受了雷万春的邀请,成为他的幕僚。

  县衙内,雷万春向魏丰请教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魏丰微微笑道:“将军就按照齐王殿下的指令来做就对了!”

  雷万春叹口气道:“我也明白要遵令而行,但我想知其一,更想知其二。”

  魏丰缓缓道:“我现在才知道齐王的厉害了,果然是运筹帷幄,各种部署滴水不漏,将军应该清楚,明明知道黎阳仓不会有多少守军,为什么齐王殿下不让将军率一万人来夺取,而是要率两万五千人吗?”

  “我原以为是要让我拦截敌军!”

  魏丰摇摇头,“不是,是让将军率两万余人守住黎阳仓,防止敌军摧毁黎阳仓。”

  “但只要三千人就能守住黎阳仓城!”

  魏丰淡淡道:“所以说将军没有齐王的深谋远虑,如果两万多敌军败退,围住黎阳仓一起用火箭齐射,两万多支火箭射入粮仓,会是什么后果?”

  雷万春这才恍然,守住黎阳仓容易,几千人足够了,但要保住黎阳仓不受损失,那至少要两万人才行。

  “现在我明白了,齐王殿下给我两万五千人,确实是让我保住黎阳仓完好无损。”

  “既然将军明白,那就安安心心在黎阳呆着吧!保住黎阳的粮食物资就是最大的功劳,要不然齐王出兵收复相卫四州图什么?不就是冲着黎阳仓来的吗?”

  李邺留五千士兵看守温县的后勤重地,他率领五万骑兵疾速向卫州方向杀去。

  快靠近怀州和卫州的边界时,连绵不断大山多了起来,这也属于太行山的支脉,准确说是王屋山的支脉,本身王屋山就是太行山的一部分。

  李邺变得警惕起来,他派出了数支斥候在前面探路,尤其是谷地的两侧,防止敌军埋伏在山上,把他们堵在山谷内。

  探一段路,走一段路,足足走了三天才进入卫州境内,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进入卫州地界后,平原和丘陵交错,队伍也加快了速度。

  这天下午,距离汲县还有百里左右,斥候传来消息,前方五十里外发现敌军主力,约四万人左右。

  这个消息让李邺颇为错愕,自己可是五万骑兵,而对方只有四万人,大部分是步兵,难道他们认为步兵能战胜骑兵?

  其实李邺压根就不想和田承嗣、李宝臣的军队作战,现在还不是他收拾藩镇的时候,政治上的时机还远远没有成熟,过早出手会对他的上位计划产生严重影响,会给越王李系做了嫁衣。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他歼灭敌军过多,必然会严重削弱藩镇的实力,李亨一定会抓住机会,让李系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帅,率十万大军讨伐藩镇。

  以郭子仪的老辣,田承嗣和李宝臣根本无力对抗朝廷,只能被一一剿灭,最后李系将得到惊天之功,被天下人认可为中兴之主,那还有他李邺什么事?

  这时,南霁云笑道:“我们没有打出齐王战旗,恐怕他们以为我们是朝廷军队?”

  有这个可能,朝廷从洛阳出兵就是先过黄河到怀州,然后再从怀州杀到卫州,和他现在的路径完全一样。

  更重要是,他们根据天子的要求,以朝廷军队的名义出战,没有出示齐王大旗。

  如果对方情报不够准确及时,确实很容易产生误会。

  难道田承嗣没有和李辅国暗中往来?这倒奇怪了。

  李邺想不通原因,也不再多想,随即下令道:“传令全军,放慢马速,步速前进!”

  步速行军就是不再奔跑,缓缓而行,这对战马和骑兵都是一种休息,比原地休息的效果更好。

  约走了二十里,天色渐晚,李邺下令全军保持阵型,原地休息。

  他随即派人去敌军处下战书,约定明天上午决战。

  李宝臣和田承嗣的长子田维各自统领两万军队在三十里外准备迎战唐军。

  正如李邺猜测,李宝臣和田维都以为对方是朝廷的军队,这就是藩镇之间的勾心斗角,别看田承嗣和李宝臣联姻结成了联盟,那只是表面上的结盟。

  实际上,田承嗣从李辅国那里得到了关于李邺出兵情报,他并没有告诉李宝臣。

  田承嗣老奸巨滑,他以李正已的军队出兵棣州为借口,自己先一步撤退到相州。

  为了防止长子说漏嘴,田承嗣甚至连长子田维也隐瞒住了。

  田承嗣下了命令,长子在五天之后必须撤军回相州,做出一个棣州被偷袭的假象。

  把汲县和黎阳仓全部让给了李宝臣。

  一旦李宝臣贪图黎阳仓的粮食和物资,那他必然会面对李邺的军队,如果李宝臣军队被全歼,田承嗣就可以吞并李宝臣的地盘了。

  这是田承嗣打的如意算盘,但他没有想到齐王军队来得这么快,所以他紧急派人命令长子田维撤退,这只是第三天,还没有到第五天。

  此时,田维还没有接到父亲的紧急军令,他和李宝臣同时得到了探子的情报,发现怀州有数万骑兵出现。

  李宝臣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朝廷派来救助汲县的援军。

  李宝臣和田维商议片刻,两人都一致认为,洛阳能出骑兵的军队只有龙武军和部分神策军。

  龙武军可是出了名的绣花枕头军,待遇优厚,家境优越,但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神策军也是一样,战斗力极弱,屡战屡败。

  而他们的四万军队却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军,如果能一战击溃唐军,那可是几万匹战马啊!

  两人同时决定,迎战朝廷的援军。

  入夜,四万大军已经部署了阵型,士兵们也在原地休息,准备明天上午迎战朝廷骑兵。

  这时,两名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这是田承嗣的两名亲兵赶来了。

  两名亲兵找到了田维,递上令牌道:“王爷命令大公子立刻撤退到相州,不得有误!”

  田维点点头笑道:“父王也太急了,等我全歼朝廷军队后,我会带着战利品撤退!”

  两名亲兵面面相觑,顿时急了起来,“大公子,这不是朝廷军队,是齐王军队,他们已经偷袭了黎阳仓,老王爷差点被抓住,所以命令大公子立刻撤退。”

  “什么?”

  田维大吃一惊,“是李邺军队,怎么可能?不是朝廷派来援助薛嵩的军队吗?”

  “谁告诉大公子这是朝廷军队?朝廷根本没有派军队,是李邺出兵了,黎阳仓已经被两万多军队攻占,我们亲眼看见的。”

  田维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急忙跑去找李宝臣商议,李宝臣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