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25章

作者:高月

  就在这时,有士兵上前禀报,“启禀王爷,对方主将派人来下战书!”

  “来人在哪里?”李宝臣颤抖声音问道。

  一名军士被带上来,行一礼,将一封战书交给李宝臣,李宝臣借火把细看,只见封皮上写着,‘大唐天策上将军,齐王李邺致田承嗣、李宝臣两位节度使。’

  李宝臣的脸也刷地变白了,上面有李邺的齐王印,不会有错。

  他急忙问送信士兵,“齐王殿下现在何处?”

  “大军三十里外休息,约定明天上午和贵军开战!”

  李宝臣点点头,“请转告齐王殿下,让他今晚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一战!”

  他当即在战书批下‘决战’二字。

  待送信士兵远去,他惊慌失措道:“传令全军立刻向北撤退!”

  李宝臣就是张忠志,当年在长安,他领教过李邺火油战,印象深刻。

  对方可是五万骑兵,他真是傻瓜了才会想到和李邺军队决战,他怀疑李邺大军今晚就会来偷袭,所以才故意下战书麻痹自己。

  与此同时,田维也下令大军紧急北撤。

  四万大军立刻起身,连营帐辎重也不要了,带上几天干粮,大军仓惶向北撤退。

第1041章 不战屈人

  得到了敌军全线撤退的消息,李邺并没有火速追赶敌军,而是不急不缓跟在敌军后面,始终保持着八十到百里的距离。

  李邺唯一担心的就是李宝臣和田承嗣丧心病,将得不到的东西毁掉,火烧黎阳仓。

  所以他派出两万五千人保卫黎阳仓,相信雷万春不会让自己失望。

  汲县的围困已解,薛嵩开始以为是对方使诈,故意佯退引自己出城。

  直到斥候传来消息,数万朝廷骑兵已杀到,敌军确实是真的北撤。

  李邺点点头,“敌军大营就烦请大将军处理,我要继续率军追赶敌军了。”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要迎接朝廷军队的到来。

  “启禀王爷,黎阳仓那边确实有两万余唐军,我们亲眼所见,对方主将好像是雷万春!”

  薛嵩这才恍然,原来是齐王李邺来了,难怪有数万骑兵,难怪李宝臣和田承嗣军队望风而逃。

  薛嵩年约五十岁,长得身材魁梧,体格强壮,武艺十分高强,一张宽脸膛,黝黑发亮,却更显得他威风凛凛。

  “如果我没有猜错,李邺并不想和我们交战。”

  田承嗣大怒,恶狠狠瞪了他一眼,“你真是个蠢货,你以为李邺就只有七万人?他的四十万大军杀来,我们拿什么抵挡?”

  三天后,李宝臣和田维的四万大军撤退到了相州安阳县,但他们得到明确消息,李邺的大军依旧在后面的百里外跟随,但已经不是五万骑兵了,变成了七万大军,黎阳仓的大军也加入了追击队伍。

  他苦笑一声道:“黎阳仓内还有四十万石粮食,战后四州百姓困苦,能否恳请殿下照顾一二?”

  到了后期,随着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败亡,他也意识到大事不妙,率军向朝廷投降,朝廷此时已无力追究藩将的罪责,能投降就是万幸了。

  这时,田承嗣已经隐隐看懂了李邺的战略意图。

  他叹了口气起身道:“再休息一个时辰后出发!”

  田维面子挂不住,恨恨道:“我们集结全部兵力也有六万大军,何惧之有?”

  李宝臣坐在一块大石上,一边喝水,一边吃着干饼,目光里却若有所思,不知想到了什么?

  这时,田维匆匆赶来,“大哥找我?”

  田维的妹妹嫁给了李宝臣的兄弟,两人算是亲家。

  田维迟疑一下道:“这个.要和我父亲商量,我看不懂!”

  薛嵩呆了一下,他这才意识到黎阳仓已经是齐王的盘中餐了。

  “我只有点奇怪,我们跑了一百多里,但对方可是骑兵,按理早就应该追上我们了,可现在他们影子都不见,还有,下午我们经过麒麟谷,那么应该是拦截我们最好的地方,黎阳仓既然有两万余人,应该出兵拦截我们,切断我们的退路,但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实在想不通?”

  薛嵩才又惊又喜,但同时也十分困惑,朝廷怎么可能派出数万骑兵?

  李宝臣知道雷万春,李邺手下第一虎将,率领两万多人居然不拦截自己,着实让他疑惑不解。

  薛嵩率领数百亲卫出城迎接唐军到来,这时,斥候又前来禀报。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五一

  李邺当即喝令大军继续北上追赶敌军,五万骑兵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几名薛嵩手下将领觉得奇怪,低声问道:“王爷,齐王殿下这样慢吞吞追击敌军,能追得上吗?”

  李宝臣和薛维率领各自的军队一路北逃,田维比他父亲厚道,他告诉李宝臣,黎阳仓已经被唐军攻陷,那边有两万余唐军。

  这时,李邺大军从原来浩浩荡荡杀来,不多时来到汲县城下,缓缓停下,薛嵩连忙上前行礼,“卑职昭义军节度使,参见齐王殿下!”

  “这是卑职分内之事,但卑职有点担心黎阳仓,恐怕会被敌军放火烧毁!”

  他是薛仁贵的孙子,在天宝后期,屡遭杨国忠打压,对朝廷充满了怨恨,安禄山造反起兵,他随即投降了安禄山,深得安禄山重用。

  不多时,去查探黎阳仓的探子回来了,他们带来了确切消息。

  队伍已经精疲力尽,四万军队躺在原野里累得动弹不得,西面有条小河,不少士兵跑去打水。

  李邺淡淡道:“我只对黎阳仓的物资感兴趣,粮食留给薛大将军赈济平民!”

  薛嵩虽然也是藩镇,但他是朝廷喜欢的那种藩镇,四州官员由朝廷任命,税赋交给朝廷,再朝廷返还给他,军队也听从朝廷指挥,军队也保持两万人的规模,并不穷兵黩武,残暴百姓。

  “殿下请便!”

  他急忙率手下去迎接齐王李邺到来。

  李邺一摆手,“黎阳仓我已派两万军队去保护,必然安然无恙!”

  李亨当即封薛嵩为昭义军节度使,领相、卫、洺、邢四州,并拜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同时册封为平阳郡王。

  李宝臣在安阳县见到了田承嗣,田承嗣也很惊讶,他们在对方五万骑兵的追击下,居然能全身而退?

  李邺微微笑道:“薛大将军免礼,敌军已退,本王要继续追杀敌军,收复失地,后续的事情就烦请大将军处理了。“

  这让准备派军队去黎阳仓抢掠一批粮食的李宝臣警惕起来,他派出探子前去打探。

  田承嗣负手走了两步,回头对李宝臣道:“他想留着我们牵制朝廷,把我们杀得太狠,就起不到牵制朝廷的作用。

  “算了,等一下黎阳仓那边的消息吧!”

  薛嵩苦笑一声,“他肯把薛、李二人的军队赶回去,就已经是我们的万幸了,不要期望太高,否则我们会失望的!”

  田维见父亲发怒,低下头不敢吭声,李宝臣倒也佩服田承嗣的判断,他又问道:“以老王爷之见,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启禀王爷,不是朝廷军队,是齐王率五万骑兵带来!”

  田承嗣沉思片刻道:“既然他肯下战书,说明他还是愿意沟通,我们不妨派人去和他谈一谈。”

  ====

  【抱歉,今天只有两章】

第1042章 切实威胁

  李邺颇为赞赏雷万春的新幕僚魏丰,思路清晰,目光老道,竟然能把自己的布局看得清清楚楚,更难得是魏丰救了田承嗣后,又放弃了垂手可得的富贵,其忠义之心可嘉可赞。

  李邺当即封其为正六品承议郎,一旦魏丰不当幕僚,也能直接升为刺史。

  临时行军帐内,魏丰笑着对李邺道:“殿下,田承嗣这个人可以说老谋深算,也十分奸诈狡猾,今天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向你背后捅刀子,为人不可信,但他也有优点,那就是很圆滑、识时务,做事非常务实,从他对商人的态度就看得出来,只要给他交税,他绝不歧视,商人也会奉为上宾。”

  李邺点点头,“先生觉得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魏丰沉吟一下道:“田承嗣肯定会懂殿下给他们下战书的深意,我没猜错的话,他会派使者过来答谢,实际上是来试探殿下的态度,殿下可以直接把意图告诉使者。”

  魏纪中凛然,躬身道:“卑职一定转告!”

  现在魏纪中证实了李邺的猜测,不过这个魏纪中倒是一个可用之人,有他在田承嗣身边,自己可以随时掌握田承嗣的动静。

  给李宝臣这样的枭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切切实实的威胁,他才会权衡利弊,才会意识到撤退是明智的选择。

  “卑职告退!”

  魏纪中走出行军帐,凉风一吹,他心中忽然有点愧疚,毕竟田承嗣待他不薄,他似乎不该这样背叛主公。

  李邺向魏丰竖起大拇指,笑问道:“这个魏纪中和先生熟悉吗?”

  李邺满意地点点头,忽然问道:“皇长孙李适,是田承嗣派人刺杀的吧?”

  李宝臣也撤军了,向正北方向撤军,前往洺州,李宝臣只能向洺州撤军,正东是魏州,田承嗣的老巢,他不可能去,东北方向是贝州,也是田承嗣的地盘。

  他只能先到洺州,然后再撤退到邢州,从邢州回自己的地盘,北面是他的地盘赵州,东北方向是他刚得手的冀州。

  李邺点点头,“没有什么好说的,带兵撤出相卫四州,怎么来就怎么回去,然后向朝廷上书请罪,给朝廷一个面子,这件事就算了结,告诉田承嗣和李宝臣,回去后好好善待百姓,说不定将来我会看在这一点的份上,给他们留几個子孙。”

  算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做了,就狠到底吧!

  “多谢殿下成全!”魏丰感激地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邺眯起眼睛冷冷道:“我之所以没有赶尽杀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纵兵抢掠,没有奸淫烧杀,这是我的大忌,请先生回去转告田使君和李宝臣,如果撤军时纵兵抢掠,那我一定会追杀到底,将他们所有军队斩尽杀绝!”

  现在战事不顺,他急于撤回魏州,以后再夺相卫,殿下完全不用担心田承嗣,倒是李宝臣恐怕不甘心放弃邢州和洺州,殿下要关注李宝臣。”

  李邺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不是我想给你就能给你!”

  第二天晚上,李邺便得到消息,田承嗣已经率领大军离开了安阳县,疾速向东行军,应该就是魏纪中所说,田承嗣担心李正已趁机出兵棣州,又担心朱滔出兵沧州,而偏偏他现在的老巢空虚,只有五千人。

  既然得不到相州和卫州,他便果断撤军了。

  魏丰点点头,“他和卑职是同族,清河魏氏也是贝州有名的大族之一,不过他是读书人,卑职是牢头,我们从来就尿不到一壶去,也基本互不理睬,殿下,此人是田承嗣的心腹幕僚,深得田承嗣的信任,如果能拉拢他,就等于在田承嗣身边放一根眼线。”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df

  齐王的强势和霸道让魏纪中双股不由一阵战栗,他这次前来,其实也是有私心,原本以为很强势的田承嗣,居然如此惧怕齐王。

  魏纪中明白齐王的意思,不是看他说什么,是看他做什么。

  他沉声道:“回禀殿下,田承嗣原计划是速战速决,他很担心李正已会出兵棣州,也担心朱滔会夺回沧州,所以他在怂恿李宝臣夺取莫州,其实是把朱滔的祸水先引到李宝臣那边,他要做渔翁,等鹤蚌相争,他来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