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韦应物苦笑一声道:“也不完全是,主要是不合拍,不是一路人,也玩不到一起去,他是典型的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卑职年少时不务正业,整天斗鸡走马,舞刀弄剑,当侍卫后也是喝酒赌博逛妓院,没个正形,直到后来落魄了才醒悟过来。”
“那韦皋你认识吗?”
韦应物笑了起来,“那是我小弟,以前对我很崇拜,莫非他也来了?”
李邺点点头,“他和韦平一起来,但他没有功名,所以他准备参加三月的科举,好像是住在西市平安客栈,你可以去看看他,鼓励他好好考试。”
“卑职明白!”
这时,李邺看见了门口的李成华,把把两份任命书交给韦应物,韦应物行一礼下去了。
李成华快步走进来行礼道:“参见殿下!”
李邺微微笑道:“翰林酒楼查清楚了?”
李成华点点头,“基本上查清了,他们是田承嗣的人,目前收集公开情报,还没有收买的人,不过按照卑职的经验,他们很快就会不满足公开情报,要开始收买我们的人了。”
“有什么规律吗?”李邺笑问道。
“其实也很简单,很多时候公开情报就像猜谜,我们派一支军队出去,对方发现了,却不知道军队去了哪里?去做什么?他们就一心想探查个究竟,那么只有买通我们的官员才能知道,所以很自然就要花钱买通官员了。”
“说得有道理,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们?”
“卑职在监视他们,在了解他们,接着是掌握和控制他们,这样,田承嗣得到的情报才是我们特地给他的,我们也不担心田承嗣会另外派一支情报斥候来。”
李邺点了点头,李成华确实很有章法,他沉吟一下道:“我在洛阳斩杀了朱滔,朱泚一定会暴跳如雷,派刺客杀我或者我的家人,所以我想要内卫派一支精锐武士去长安保护我的父母,明暗都要保护。”
“卑职明白了,这就安排,另外,殿下这边也要加强防卫。”
李成华行一礼,退下去了。
虽然还没有到新年,但长安已经来了不少准备参加科举的士子,这是齐王李邺举办科举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考试,招募天下英才。
东至江南,南至江南西道、北到河北,西到陇右,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得到了消息,据说还有伙食补助。
现在还是腊月二十,已经有不少富家子弟从天下各地赶来长安参考,当然,这个时候来,也主要是借口补习功课,来长安好好玩一玩,反正家里有钱,他们玩得起。
长安各大客栈都陆续有士子进住了,西市的平安客栈也不例外,韦皋住在二楼最西面的一间上房。
韦皋明明是长安人,为何不住到自己家里去?
原因是这次韦皋还带着两名多年的好友一起来参加科举,一个叫苏惠,长安名门苏家子弟,江夏府尹苏震的侄孙,另一个叫郭钧,郭子仪的孙子,三人是太学同窗,又是同一个宿舍,他们也和韦皋一样,都得到了泰陵挽郞的名号,算是候补官员。
房间里,三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苏惠端着酒杯道:“听说齐王的科举是有特殊录取名额,你知道吗?”
“怎么回事,说来听听!”韦皋和郭钧连忙凑上去。
“我也只是听说,齐王殿下为了笼络天子名门世家,特地拿出一部分名额,当然也是有条件的,距离录取名次不能太远,作为破格录取。”
“原来如此,那一次会不会”韦皋和郭钧眼睛都有了光。
苏惠摇摇头,“这次我不知道!”
这时,门外伙计喊道:“长安韦皋,你兄长找你!”
第1092章 转换思路
韦皋以为是韦平,连忙起身去开门,门外之人却让他一愣,他惊喜道:“大哥,是你啊!”
门外之人正是韦应物,他微微笑道:“听说你回长安了,来看看你。”
“快进来!快进来!”
韦皋连忙把大哥韦应物请进来,给两人介绍,韦应物年轻时在长安是出了名的游侠,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但也惹是生非,经常打架斗殴,在长安名门子弟中名气很大,当然是反面教材,不过在少年们心中却是崇拜的偶像。
苏惠和郭钧连忙见礼,韦应物笑了笑道:“我说你们怎么不回家住,原来是要和朋友在一起,当然,更自由一点。”
韦皋搬个凳子给大哥坐下,笑问道:“大哥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韦应物微微一笑,“我可是长安地头蛇,能有我打听不到的事情?”
苏惠好奇道:“韦大哥在哪里做事?”
“我在秘书院!”
“秘书院是什么?和朝廷秘书监一样?”郭钢好奇问道。
韦应物摇摇头,“朝廷的秘书监是掌管图文书籍,齐王府内不一样,我们是专门替齐王处理文书,草拟齐王令等等,相当于幕僚。”
“韦大哥是齐王殿下的幕僚?”三人惊喜道。
韦应物微微笑道:“齐王的幕僚只有李泌和刘晏二人,我们是幕僚从事,有二十几人,我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那也不错了,能接触到机密,韦大哥,听说科举有照顾名额,是真的吗?”
韦应物摇摇头,“特别提携名录一直就有,但条件很苛刻,不是你们出身名门就能得到。”
“那要什么条件,给我们说说!”
“三个条件,有两个是二选一,另外一个是硬条件,首先说二选一,要么是天下名门子弟,有家主的推荐信,要么贡献值很高,其次是硬条件,科举考试名次必须在三百名以内,如果进不了三百名,哪怕有清河崔氏家主的推荐信也没有用,所以家主们也要挑选优秀子弟,否则很丢脸。”
“贡献值是什么?”韦皋问道。
“贡献值就是没入仕之前,替齐王府做了哪些事?举個栗子,河北难民西迁,陇右人手不够,陇右官学的所有学生都出动了,结束后,每人记了十分贡献值,只要经常替官府做事,攒到一百分,科举考试又能进前三百名,那就能被破格录取了,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齐王特别推荐的,这种情况不多。”
三人都有点失望了,他们都没有家主的推荐信,更没有贡献值,看来特殊名额和他们无缘了。
韦应物却笑而不语,小兄弟韦皋就齐王殿下特意叮嘱自己关照的,如果没猜错的话,齐王很器重韦皋,他能得到齐王的特别推荐。
入夜,李邺和杨玉环做了恩爱之事,李邺发现今晚杨玉环有点兴致不高,以前都是全身心投入,非常主动,但今晚不是,有点懒洋洋的感觉。
“娘子有心事?”李邺搂着杨玉环问道。
“只是身体有点不太舒服!”杨玉环小声道。
“你没说实话!”
杨玉环将脸紧紧贴在李邺胸膛上,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谁欺负你了?”
杨玉环摇摇头,李邺扳过她的脸,吻了吻道:“那是怎么回事,告诉我!”
“夫君,明天太微的母亲要来,我却只能抱着孩子出去。”
杨玉环声音呜咽起来。
李邺这下明白了,这确实很让人难受,明明是自己的家,却要躲出去。
李邺搂着她笑道:“明天上午我要去咸阳视察新马车的进度,你和我一起去吧!”
“真的?”杨玉环一下子不哭了。
“这点小事,我还骗伱吗?把秋河也带上,回来我们去逛一逛汉长安城。”
杨玉环顿时破涕为笑,搂着丈夫撒娇,要他再振起雄威再战一场。
两人又奋战了半个时辰,这才让侍女进来收拾。
望着杨玉环的娇躯去了屏风后,李邺心中暗忖,确实也不是办法,玉环总不能一辈子不见熟人吧!
他脑海忽然电光石火闪过一个办法,对了,自己怎么没想到面具,给杨玉环制作一个特殊面具,在有熟人的场合可以戴着,晚上再摘下来。
当然,这个面具要做得非常精美,薄如蝉翼,戴在脸上就像没有感觉一样,最好是眉眼之间稍稍改变即可。
次日上午,李邺直接乘坐马车前往咸阳县,杨玉环和女儿秋河也跟着。
吃早饭的时候,李邺给妻子独孤新月说了这件事,独孤新月心中着实歉疚,哪有家里来人,让姐妹躲出门的道理,但又没办法,若被太微母亲认出玉环,那就麻烦大了。
想来想去,还是得立刻收拾望仙阁,至少玉环能舒服呆在家里不见客人,要比出去躲避好得多。
独孤新月当即吩咐管家婆,让她安排宫女,这两天务必把望仙阁收拾出来。
再说李邺抵达了咸阳县弩院,他抱着女儿,杨玉环带着帷帽跟在丈夫身边。
王平川在前面带路,来到广场上,只见十几辆大车停泊在广场上。
每一辆大车都体型庞大,尤其长,就像后世的大型运输货车一样,每一辆大车都是四对车轮。
“爹爹,这车好大好大啊!”李秋河拉着父亲的手,仰头小声道。
李邺把女儿抱起来,笑道:“这是专门去很遥远地方的大车,比如去安西,一路上很辛苦,要走几个月,那么我们就这座大车,里面有厨房,有睡觉的房间”
“还可以打麻将!”秋河调皮地笑嘻嘻道。
“对了,还可以在里面打麻将,所以路上就不累了。”
李邺已经想明白了,用大车昼夜行军,二十天抵达安西,完全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光大车的磨损就得不偿失。
用大车还不如骑兵昼夜行军,沿途进行补给换马,这才比较现实。
如果不图快,那就要图一个舒适,所以李邺转换了思路,用大车来打造房车,把长途跋涉当做一次长途旅游。
可以停车做饭,可以躺在睡觉,可以围在一起打麻将,十几家人一起出行,每户一辆房车,一路游山玩水,走两个月到安西,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第1093章 携美视察
李邺带着杨玉环和女儿秋河登上马车,杨玉环左右打量一下笑道:“比我们之前的马车还要大了很多,这差不多有一分地了吧!”
李邺笑着摇摇头,“一分地夸张了,半分地不到一点。”
李邺估算一下,差不多有二十个平方,做得紧凑一点,差不多就是一室一厅。
走下马车,王平川紧张问道:“殿下觉得如何?”
李邺点点头,“空间大小还可以,我没有时间检验,坚固程度和颠簸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马车比之前的大了四成,非常坚固,摇晃舒适度也有提高,唯一的缺点就是本钱比较高,铁轮铜轴枣木厢,制作一辆要几百贯钱。”
‘居然要几百贯?’李邺眉头一皱,这也太贵了,怎么普及?
王平川看出齐王殿下嫌贵,连忙解释道:“殿下,本钱可以压缩下来,比如车厢可以用普通木头,车内的奢侈地毯和壁毯去掉。
然后我把尺寸都画出来,让普通工匠去打造,因为每一根轴,每一只轮子的尺寸都非常讲究,光轮子大小和车厢重量我都反复研究,反复试验,比如舒适度是由车厢大小、重量和轮子大小进行配比,可以说是我一辈子造车的经验,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我可以把技术公开,让每个工匠都会造车,本钱就下来了,一辆车最多也就百贯左右,如果铜铁的价格再降,大车价格还会更便宜。”
李邺深知大车技术的重要性,他从洛阳回来,运载老太太灵柩也是一辆大车,但一路那个颠簸,在渑池甚至把老太太的棺木也颠翻落地,幸亏棺木用大钉钉死了,否则老太太尸首都会滚落出来,那就是大罪过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