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12章

作者:高月

  所以一旦丹灞水道开通,将有比从前多十几倍的物资进入长安,长安也将空前繁荣,襄阳也会取代扬州成为天下最大的水运中转枢纽和商业中心。

  丹灞水道一直是隋唐统治者的梦想,它看起来难度不大,只有长约数里的一座山头,但实际上还是要开山辟谷,在唐朝人力工具时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唐中宗时期,相国崔湜招募民工数万人,耗时两年,终于开辟出一条水道,但只用了不到半年,便因为山洪暴发,山体崩塌而堵塞了。

  后来到唐德宗贞元七年,商州刺史李西华在崔湜开凿的基础上,增广商山道,又吸取了崔湜的教训,别开偏道,以避开山洪,成功地开凿了一条水道。

  这次李邺下令开凿的丹灞水道就是走李向华的路线,不走直线,而是迂回婉转,虽然水道变长,但水势更平稳,河道更宽,能走三千石货船,加上用炸药开山,胜过人力千百倍。

  朝廷招募了三万民夫,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一条连接丹水和灞水的峡谷水道便形成了。

  现在是九月下旬,水道已经基本上开凿完成,还要几个月时间来最后完善,主要是加固河堤,观察两岸大石崩落情况,加上冬天结冰,所以要到明年开春后,才能正式通行航船。

  李邺站着船头,望着东岸上艰难行走的数十名纤夫,对工部侍郎元载道:“以后这条运河可以通车船,这样就不需要拉纤了,纤夫可以改行为踩踏劳力,一样能挣钱养家!”

  元载之前因为依附阉党而被朝廷清算,将他贬为辰州麻阳县尉,但李邺比较欣赏元载能干,便否决了朝廷将他贬黜的提案,任命他为工部侍郎,

  元载上任的第一个大工程,就是重新疏通丹灞水道,有强大的炸药开路,加上元载调度有方,丹灞水道进展非常快。

  元载也认为车船会更加便利,他;连忙躬身道:“殿下所言极是,卑职一定照办!”

  李邺点点头又道:“另外,朝廷在百年前就提出,疏浚嘉陵江,嘉陵江连接汉水和西汉水,向西可以去陇右成州,向东可以经过褒水进入长安,一旦把这条水路打通,巴蜀的货物就能通过水路进入关中。”

  “回禀殿下,疏浚嘉陵江和褒水已经列为工部明年要开工的大事,已经有官员去沿途考察,卑职也看过记载,无法通航的原因就是河中巨石太多,阻塞航道,靠人力一点点把巨石凿碎,实在太难,不过用炸雷就容易多了,一雷皆碎,如果炸雷和钱粮供应充足,卑职保证两年内打通嘉陵江经汉水和褒水到关中的水道。”

  李邺点点头,“考察完成后,制作方案提交政事堂讨论,还有,派官员去福建路考察闽江上游航道疏浚,我答应了福建道的官员们,替他们开辟水道。”

  “卑职遵令!“

  丹灞水道其实只有十几里,船只进入灞水后,就不需要纤夫了,一路向长安驶去。

  船舱内,沈珍珠脸色稍显苍白,正抱着杯子小口喝药,她和李邺呆在一起三个月了,经过高频率的同房,在江夏时出现了怀孕征兆,随即被襄阳名医确诊为喜脉,她再次怀孕了。

  沈珍珠喜出望外,为了保胎,她听从医师的建议,不再和李邺同房,不过这也是唐朝的生育健康习俗,女人怀孕至分娩后数月都不能同房。

  李邺走进船舱,盘腿而坐笑道:“你在长安的府宅已经空关一年多,不如住进齐王宫吧!金花落以前也是你的府宅,你住那边正合适。”

  沈珍珠摇摇头,“我已经想好了,我和阿璃先住在长安的沈宅内,如果阿璃进了齐王宫,再考虑我吧!”

  “长安的沈宅在哪里?”

  “在宣阳坊,占地约五亩,有管家看宅,我父亲已经打过招呼了。”

  李邺知道她其实是担心王妃,便点点头,“也行,你们先去沈宅,然后我来给王妃说。”

  “多谢殿下考虑周全。”

  李邺又注视她道:“我们把话说清楚,一旦我登基,你必须搬进皇宫,接受我的册封,我不想自己的孩子最后成为私生子。”

  沈珍珠轻轻点头,“我答应你!”

第1199章 返回京城

  李邺终于回京了,这一次从出征到巡视流求,李邺走了整整四个月,抵达长安,已是九月的最后一天。

  一家人团圆,其乐融融,李邺又给家人分发礼物,都是各种名贵的贝壳和海珠,不管妻妾和孩子,都有礼物,甚至木大娘也有一套贝叶金刚经,狮子国的特产。

  一时间,全家皆大欢喜。

  吃罢晚饭,李邺回到自己久别的书房,已经到深秋,天气非常凉快,他们便不住在望仙阁,搬回了沉香亭。

  书房内,妻子独孤新月向李邺汇报了这几个月发生的大事,主要就是河北的藩镇之乱。

  李邺点点头,“这件事我在襄阳已经听说了,不是什么大事,但你处理得很好,郭子仪值得信赖,他转为防御使,统领中原防御,是神来之笔。”

  独孤新月松了口气道:“我一直很担心让郭子仪出任防御使妥不妥,因为他不是关陇军出身,又是朝廷旧军队,他掌握了军权,会不会让关陇军将领不服,他会不会率领大军杀回长安,扶持他看重的皇子登基?说实话,我一直在担心这件事。”

  李邺笑着摇摇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虽然他手下的十万大军不是关陇军,但关陇军可是有五十万大军,而且他的家族都在关中,几个儿子都在长安,更重要是,郭子仪很善于审时度势,他绝不会做和朝廷对抗的蠢事,更不会辜负我对他的信任。”

  独孤新月把兵符和大印交给丈夫,拍拍手笑道:“这下我可不管了。”

  当晚,李邺睡在妻子的房内,夫妻琴瑟和鸣,尽享鱼水之欢。

  次日上午,李邺去了大明宫,离开几个月,事情很多,他需要先拜见张太后,这是礼仪,表示他回来了。

  这一次,张太后没有作怪,坐在竹帘后,简单和李邺说了几句,便回宫去了。

  李邺随即来到中书省,召开相国议事,听取相国们的汇报。

  灭了阉党,朝廷获得大量财富,加上灭了王仲昇和李希烈,朝廷又进帐一千五百万贯的战争之财。

  朝政从未像今天这样财政充裕,相国们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舒心,有了强大的财力后盾,每個相国都挺直了腰板,他们对藩镇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了,都希望尽快剿灭藩镇,统一天下。

  李邺微微笑道:“河北道发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对方没有攻打卫州,说明事态并不严重,安排十万大军在滑州防御很有必要,但也不要乱了阵脚,还是按照预定方案实施,我们的第一步是灭田神玉,彻底收复河东道。”

  “殿下是打算明年开春攻打太原吗?”张立问道。

  李邺摇摇头,“就是今年冬天,我希望太原的官员和我们一起庆贺新年。”

  今天十月初一了,那就是三个月之内收复河东道,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裴遵庆问道:“殿下可有安排?”

  李邺微微笑道:“黄河结冰之日,就是我们夺取太原之时!”

  李邺回到自己官房,韦应物和杜佑抱来十几份甲级贴红奏折,当然不止这么一点,大部分都由王妃代为处理了。

  李邺想到一事,笑问道:“张伯仪来过吗?”

  “来过几次了,听说殿下不在,他又回去了,他好像一直住在迎宾馆。”

  李邺点点头,对杜佑道:“派人去找他来见我!”

  “卑职这就去!”

  杜佑行一礼,匆匆去了。

  韦应物正要退下,李邺摆摆手叫住他,笑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

  “回禀殿下,卑职今年三十二岁了。”

  “你在我身边做了三年了吧!”

  “三年多了!”

  李邺沉吟一下道:“总在我身边,出息不大,不如去地方历练几年吧!如何,有兴趣吗?”

  韦应物大喜,这一天他盼望太久了,他连忙躬身道:“感谢殿下栽培!”

  李邺记得韦应物长期出任苏州刺史,所有被称呼为韦苏州,这一世倒是可以成全他这个美誉。

  “正好苏州长史空缺,我会向政事堂推荐你,好好做出点政绩,下一任就能出任刺史了。”

  “感谢殿下知遇之恩!”

  苏州属于上州,上州长史是五品官,韦应物感激就在这里,殿下让他跨上了最关键一个台阶。

  李邺笑着点点头,“去忙吧!”

  韦应物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邺这才开始批阅奏折。

  不多时,杜佑在门口道:“殿下,张伯仪来了!”

  “请他到参谋房稍候,我马上就来!”

  李邺收拾一下,便起身去隔壁的参谋房。

  张伯仪这几个月很难熬,他卸任了颍亳节度使,他就没有职务了,只有一个定远将军的散官,另外还有侍御史头衔。

  他本来应该另任他职,但他是节度使解职,必须由监国任命,连政事堂也不好插手,这几个月他不时跑来打听监国殿下的消息,如坐针毡。

  今天监国终于召见他,让他激动不已。

  走廊上,张伯仪连忙起身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歉然道:“我去了泉州巡视,把你耽误了几个月,实在不好意思!”

  张伯仪连忙道:“哪里!哪里!卑职也是在休息。”

  李邺走进参谋房,来到沙盘前,沙盘是岭南道,李邺让韦应物事先摆出来。

  “我看过张将军档案,你少年时在交州生活了十年,是吧!”

  “回禀殿下,家父长期出任安南都护,卑职儿时就跟随父亲在交州度过。”

  李邺点点头,“我考虑让你继承父业,出任安南都护,有兴趣吗?”

  张伯仪大喜,安南都护是从三品,他这是连升两级,他连忙躬身道:“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邺微微笑道:“不光要效忠于我,更要效忠大唐,为大唐帝国开疆辟土。”

  “殿下教诲,卑职铭记于心!”

  李邺沉吟一下又道:“安南都护府北部是山区,是百越人生活之地,和汉人一直和睦相处,南面交州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人口稠密,这里才是安南都护府的宝藏地盘,我不说你应该也很清楚。

  但现在安南都护府并不安全,屡遭昆仑、阇婆等地的海盗侵袭,他们抢掠财物,掠夺人口贩卖为奴,如果只考虑陆地防御,那真是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打击海盗。

  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修建海港码头,然后我会派水军南下,驻扎在海港中,由他们直接在海上歼灭海盗的船只。”

  李邺所说的昆仑,其实就是印度南部的黑人,唐朝把黑人叫做昆仑人,做奴隶就叫昆仑奴,做海盗就叫昆仑盗,阇婆是苏门答腊岛的国度,那边也是海盗极多,抢劫商船,因为交州富裕,便成了这些海盗抢掠的对象。

  张伯仪躬身,“谨记殿下的安排,卑职上任就着手实施。”

  当天下午,李邺颁发监国令,封张伯仪为云麾将军,校检兵部侍郎,带御史中丞头衔,出任安南都护,要求三日内出发上任。

第1200章 李家规矩

  王妃独孤新月平添了一桩心事,昨晚丈夫没有隐瞒她,把沈珍珠和沈璃之事告诉了她。

  沈璃之事独孤新月很支持,丈夫确实需要和江南士族联姻,巩固江南士族对皇权的认可,沈家之女就是最合适的。

  但沈珍珠却让独孤新月头大,沈珍珠可是前太子妃,虽然她是寡妇,按照最新的法令,她完全可以再嫁,但嫁给自己丈夫做妾算什么?

  作为王妃,独孤新月完全可以不同意沈珍珠进门,关键是她怀孕了,怀上了丈夫的孩子,这下就不好办了。

  独孤新月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时,门开了,杨玉环走进来道:“大姐找我?”

  “有件烦心的事情,你帮我参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