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田承嗣和李宝臣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幽州,甚至朱泚也得到了二十余万唐军布置在拒马河一线的消息,更重要是,李邺也在拒马河。
登利可汗并不在意田承嗣和李宝臣的死活,他感兴趣的是李邺也在拒马河,这个消息让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次日下午,他便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和朱泚的三万大军一同南下。
而易州就成为了他们的后勤重地。
拒马河也是宋朝军队和契丹大军交战的主战场,不过宋朝的拒马河不宽,加上契丹人经营幽州,技术先进,打造了各种渡河的先进技术,所以拒马河屡屡被契丹军攻破,战争往往在宋朝一侧展开。
而唐朝气候温暖,降雨丰富,各个河流的水量都远超后世,拒马河也一样,要比宋朝乃至后世更宽阔,而且水量更大,想直接踏马渡过拒马河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搭建浮桥的方式。
拒马河平均宽达三十丈,水最深处达三丈,一般也有一两丈深,整条河西窄东宽,同样西面水流湍急,东面水流平缓。
所以大军一般都会选择中部渡河,水流不急,比较平缓,河面也不是太宽,两岸都很平坦,非常适合骑兵渡河。
李邺大军的防范重点也是在拒马河的中段。
第1253章 根本目标
按照李邺的思路,他并不急于和回纥军决战,绝不是大军直接杀过拒马河,和回纥军一较生死,而是防御反击,逐渐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等把回纥军拖疲拖垮后,再强势出击,一举击溃回纥军。
上午时分,三百艘五千石的车船从漳水入海口缓缓驶入,这些大船便是东海岛过来的船队,横穿渤海,抵达漳水入海口。
拒马河的东段,因为漳水和璐水注入,所以叫做漳水,而不叫拒马河,中段和西段才叫拒马河,到了后世,这一段漳水又改名为海河。
三百艘五千石航行在宽阔的水面上,与此同时,一千多艘千石战船正沿着永定渠北上,也即将进入漳水。
利用强大的水上力量来拦截敌军主力,是关陇军一贯战术,当年在汉水上曾大放异彩。
原本准备在淮河和长江使用这个战术,却没有机会用上,最后却在拒马河上用上了。
李邺的临时元帅府设在莫州的莫县,距离拒马河约一百里左右,二十余万大军的总帐也设在这里。
中军大帐的沙盘前,李邺召集郭子仪等十几名高级将领商议作战之策。
李邺用木杆指拒马河缓缓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尽可能多地消灭回纥士兵,从肉体上消灭他们,所以要用小刀子割肉的办法,一点点地把敌军消灭,今天三百,明天五百,使他们人数在不断减少,却又感觉不到疼痛。”
停一下,李邺看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为了实现歼灭敌军的目标,我们要实行诱兵之计,怎么个诱兵法,简单说要做到三点:
第一,要示弱,不能吓着敌军,所以我们的火器停止使用,对方使用火油,我们也使用火油,对等使用。
第二,要适当小败,让敌人适当尝到获胜的甜头,当然是以尽量减少伤亡的失败。”
第三,敌人铺设的浮桥我们尽量不要全部催毁,留给敌军继续铺设进攻。
总之一句话,要把回纥军拖在幽州,尽最大能力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以上就是我说得诱兵之法的三大原则,大家畅所欲言,都各自补充一下吧!”
众人都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李邺见郭子仪沉思不语,便笑问道:“老将军有什么想法?”
郭子仪接过木杆缓缓笑道:“回纥大军说到底是为掳掠而来,抢掠财物和人口,我估计他们最后绝望的时候,会把幽州抢了,但殿下会允许他们把掠夺的财物和人口带走吗?”
李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老将军的意思是说居庸关?”
郭子仪用木杆指向居庸关,又指指飞狐陉,缓缓道:“等大战打到后期,我们出奇兵夺取居庸关,敌军就只能走飞狐陉撤退,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把敌军堵在飞狐陉内,那他们就只能全军覆灭了。”
李邺点点头,目光投向张云,“张云将军!”
张云立刻出列,“卑职在!”
“你长期为斥候首领,这个任务你最适合,我给你一万军队,你从井陉回去,飞狐陉的天罗地网就由你来部署,另外,我给高秀岩写一封信,让高秀岩配合你,他可以出兵夺取居庸关。”
张云立刻躬身答应,“卑职遵令!”
这一次,李邺充分调动了各個大将积极性,把大军分为六军,郭子仪、来瑱、马璘、马燧、荔非元礼各率一军,分别部署在五个比较容易渡河的点上,然后席万里率三万骑兵为总接应,哪边出现危机,他就负责接应哪边?
然后李邺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坐镇莫县,一点拒马河被敌军突破,回纥大军杀出来,那就由他负责迎战了。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点问题,那就是兵力过于分散,一旦敌军主力渡河,就会集中兵力将五个防御点一个个吞掉。
这个后果李邺也想到了,他用的补丁方案就是利用战船优势,及时切断敌军的大军过河。
清晨,李邺和一众将领出现在拒马河南岸,注视着滔滔的河水,李邺沉声对众人道:“幽州之战是我们大唐国内战争的终点,同时也是我们对外战争的起点,北方游牧骑兵的压力,始终是我们中原王朝头上的一把剑,从匈奴、鲜卑、突厥到回纥,将来还会有,我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等他们来攻,等他们来杀,我希望最好由我们这一代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学习汉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但我们又要超过汉朝,每一次征战都要获得大量财富,而不是消耗财富,最后导致民困国穷,所以我希望大家好好培养接班人,让我们大唐人才辈出,让我们的年轻晚辈们也能代替我们驰骋疆场,将大唐的旗帜插向更遥远的西方。”
每个大将心中热血沸腾,目光望着远处,内心充满了期待。
两天后,回纥和范阳联军杀到了拒马河,他们当然也得到情报,二十万唐军部署在拒马河南岸,河面上还有唐军的战船。
对于联军,首先是选点,然后以最快速度架设浮桥,以最快速度冲过拒马河,不能在拒马河和唐军长期对峙。
选点是范阳军的事情,他们对拒马河很熟悉,朱泚当然也知道在中部渡河,水不急、河不宽,是最适合之处。
搭建浮桥也是范阳军的事情,朱泚早有准备,他携带了大量的皮筏子,把双层皮筏子连接起来,上面铺上木板,便是最好的临时浮桥,他们军队过河都是这样搭建临时浮桥。
数千军队开始在拒马河上搭建浮桥,这里正好是来瑱的防御范围,来瑱当即下令在对岸部署三千弓弩手,准备用火箭袭击搭建浮桥的敌军。
浮桥搭建十分快速,也颇有章法,士兵每隔三十步在水中打下一个木桩子,让浮桥有所依靠。
三更时分,宽达三丈的浮桥距离南岸只有一百五十步了。
来瑱下令放箭,三千弩手举弩向河中发射,箭如雨点般落下,工匠掉头便跑,羊皮囊纷纷被箭矢射穿进水,中间还夹杂着数百支火箭,浮桥开始燃烧起来。
北岸,朱泚看得很清楚,他眉皱成一团,对方箭矢犀利,还真不好办。
这时,副将豆卢青献计道:“大将军,我们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边在假装铺设浮桥,然后派人从另一侧做个简易浮桥,杀过去几千人干掉他们的弩手,我们就能抓住机会迅速搭桥。”
朱泚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
与此同时,来瑱也派人赶去五十里外向席元庆求援,来瑱这边只有一万五千人,他担心自己的兵力拦不住对方过河。
第1254章 桥头初战
入夜,在距离第一座浮桥的东面,数百名正在岸上扎一座临时浮桥,就是将皮筏子一艘艘串起来,扎的结结实实,待长度和河道宽度差不多了,然后竖着放入水中,北岸这一头固定,浮桥就会顺着水流横过来,另一头便会搭住南岸。
这是搭建浮桥最快也是最便捷的方式,浮桥上趴满了一百多名士兵,他们牢牢抓住浮桥上的绳子。
浮桥放入水中后,迅速被水流冲得横过来,中部也变得弯曲了,最顶端是两名水性极好的士兵,他们拉着绳子跳下水,向对岸游去,很快便游上岸,奋力拉拽绳子,将绳子绑在不远处的两棵大树上。
浮桥被水流冲成了弧形,数十名士兵急忙将两根木桩打入河底,托住浮桥,不至于被水流冲断。
与此同时,两千名长矛军士兵跳上浮桥,疾速向对岸奔去,浮桥宽只有八尺,不到一丈,前后左右都起伏不定,不适合战马渡河,但步兵可以。
不到半个时辰,两千步兵迅速奔到了对岸,并没有唐军拦截。
朱泚见渡河顺利,他顿时改变了方案,命令再渡河八千士兵,同时加宽加固浮桥,方便骑兵渡河。
朱泚原打算派两千士兵去攻击唐军弩手,现在没必要了,大军直接渡河,一万军队在南岸保护浮桥不受破坏。
千名工匠投入到加宽加固浮桥的进程中来,他们首先打桩,每隔三十步就要打一根木桩,牢牢托住浮桥,然后再加宽加固。
当然,几个步骤是同时进行,一边加固,一边铺宽,同时士兵也在浮桥上疾速奔行。
来瑱早已经接到了禀报,他留五千士兵守住被摧毁一半的浮桥,他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士兵赶往三十里外新搭建的浮桥处。
一更时分,来瑱率领一万五千人杀到了敌军渡河处,忽然一阵乱箭从两边射来,唐军措手不及,被射倒上百人。
来瑱大怒,催动战马向埋伏处杀去,他挥刀劈砍掉数十支箭矢,挥大刀杀进了人群之中,只见寒光闪闪,大刀翻飞,人头滚滚,四肢断裂,一口气杀掉了数十人。
后面唐军士兵一拥而上,将伏击他们的一千弓弩手包围,弓弩手拾起地上长矛和唐军激战。
对方安排一千人伏击唐军,就是为了给三里外的范阳军集结争取时间。
此时,范阳军集结人数已达五千人,后面的士兵还在源源不断奔跑渡河,不断增援南岸的军队。
来瑱也看破了对方的意图,他留五千人继续围歼敌军,他则率一万军向渡河处疾速赶来。
五千范阳军士兵呐喊一声,迎战上去,两支军队在河边激战在一起。
很快,歼灭了敌军四千多唐军士兵赶来了,加入了战斗。
范阳军士兵拼死保护正在安装的浮桥,三千人组成一个半圆和唐军死战,桥上源源不断有军队补充而来。
两万回纥骑兵也跃跃欲试,也开始准备过桥。
一万范阳军已经全部过了桥,他们训练有素,作战凶猛,和唐军杀得难解难分。
浮桥已经加固拓宽完成,回纥士兵开始牵马过桥,迅速很快,不多时,第一批五百回纥骑兵已经过了河,开始投入战斗,形势开始对唐军不利。
随着源源不断的骑兵加入,很快骑兵人数达到两千人,战场上渐渐出现逆转了,唐军开始节节败退。
就在这关键时刻,远处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席万里率领两万支援骑兵杀来了。
来瑱望着远处的战旗,激动大喊:“我们的援军来了,兄弟们,把战鼓给我敲响!”
“咚!咚!咚!”唐军战鼓声敲响,顿时士气大振,唐军开始反攻。
但回纥骑兵也增加到了四千人,他们也毫不畏惧,大声喝喊,杀上去和唐军骑兵激战。
从实力上看,回纥联军不如唐军,被击败是迟早之事,但问题是,回纥联军的战术很明显,他们就是在争取时间,让他们的军队尽快渡河。
回纥骑兵渡河明显加快了速度,骑兵不再下马,利用他们娴熟的马术控制战马在浮桥上奔跑。
很快,骑兵又增加了两千人,投入了战场,浮桥上的骑兵还在源源不断奔过浮桥。
就在这时,河面上出现了一艘五千石的唐军战船,轮桨翻滚,战船加快了速度,向浮桥撞击而来。
范阳军士兵纷纷射箭,但没有用,巨大船头轰然撞上了浮桥,只听“咔嚓!”一声巨响,浮桥被拦腰撞成了两段,两侧的百名骑兵纷纷落水。
尽管南岸的回纥骑兵增加到七千人,但他们依旧不是两万唐军骑兵的对手,这时,大将马燧也率领两万军队赶来。
他们切断了回纥骑兵向东逃跑的退路,唐军越战越勇,联军越战越软,很多士兵想投降,但机会没有了。
这一战一直激战到三更时分,随着最后数百名骑兵被歼灭,战斗终于结束了,一万范阳军全部阵亡,七千回纥骑兵也全部被歼灭,唐军没有留战俘,伤兵也全部斩杀。
但这一战唐军也付出三千人阵亡的代价,受伤者更达四千余人。
第一次强渡拒马河虽然失败,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代价,但回纥登利可汗也看到了希望。
他认为之所以渡河失败,是因为只铺设了一条浮桥的缘故,如果一开始就铺设三条浮桥,那么至少有五六万人能杀过去,他们肯定就能突破拒马河了。
但唐军的战船却让人苦恼,他们在河中没有任何对手,浮桥被它们随意撞击,如何干掉唐军的战船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
这天下午,有士兵来报,唐军战船起火,这让登利可汗精神大振,连忙赶去河边。
只见半截浮桥不远处,河面一艘大船燃起了熊熊烈火,船上的唐军士兵纷纷跳水,向不远处一艘小船游去。
“怎么回事?”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