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47章

作者:高月

  大街上行人不多,显得比较冷清,毕竟之前是一座空城,现在也才回来三成左右。

  这时,前面微微一阵骚乱,李邺探头望去,似乎是一群老人拦住了去路。

  “前面怎么回事?”李邺问道。

  很快有亲兵来报,“启禀殿下,是一群老人求助。”

  “带他们上来!”

  不多时,一群老人被带上来,纷纷跪在李邺面前,亲兵们警惕盯着每一个老人。

  “我便是摄政王李邺,各位老丈有什么述求?”

  一名为首老者道:“启禀摄政王,我们回城后发现家里的存粮和财物都没有了,应该是被回纥人搜走,现在我们想买粮食也买不到,很多人家都开始断粮了,这两天大家都在城外挖野菜,小麦要一个月会才能成熟,恳请王爷救救我们!”

  李邺一皱问道:“唐军之前有三千军队入城,他们没有赈粥吗?”

  “有赈粥,但粥少人多,根本不够!”

  李邺点点头,“我知道了,今天就会大规模赈粥,大家不用担心,而且也会用低价卖粮食,家庭富裕的可以直接买粮。”

  众人感激万分,纷纷磕头,李邺让亲兵扶起他们,又好言安抚,劝大家回去等候。

  下午时分,唐军的赈粥大棚由两个扩增到二十个,又拿出缴获的两万石小麦,以每斗四十文的价格出售,每人限购一斗。

  这两天人心惶惶的粮食断绝问题迅速得到了缓解。

  随着唐军控制幽州,幽州大量逃亡百姓开始全面返回家里,城内店铺纷纷开业,大街小巷也开始热闹起来。

第1260章 秘密营救

  次日上午,李邺听取了云州副都督张光晟的禀报,“卑职按照殿下的安排,率领一万军队在居庸关布下埋伏,但回纥人非常狡猾,派数百名游哨骑兵进峡谷查看,被他们发现了埋伏。”

  在居庸关峡谷内埋伏痛击敌军是李邺的决定,利用居庸关南北关隘的特点设下埋伏,就算不能全歼敌军,也能重创敌军,不过被敌军看破也在李邺的可接受范围内,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回纥逼进飞狐陉内,那里才是全歼回纥的最终战场。

  李邺摆手笑道:“被敌军看破也不是什么失败,你的任务是扼断居庸关,不让敌军从居庸关逃走,被敌人发现也是一种震慑,从这一点来说,你的任务也圆满完成。”

  “卑职很惭愧,埋伏还不到位!”

  李邺笑了笑道:“我指名让你率兵夺取居庸关,是另有用意,你回头把军队交给郭副帅,然后穿上文官服,出任幽州刺史。”

  “啊!”

  张光晟没有准备,一下子愣住了。

  李邺又笑着解释道:“按理,刺史的任命权在政事堂,政事堂任命各州刺史,我任命各道采访使或者安抚使,但幽州比较特殊,和朝廷分割太久,从安禄山开始,朝廷就管不到幽州了,而且幽州胡人太多,不好管,我反复考虑,觉得你最合适,你在云州多年,擅长处理胡汉矛盾,所以我决定让你出任幽州刺史,政事堂也同意了。”

  张光晟也反应过来,连忙表态道:“卑职一定竭心尽力,为殿下,为朝廷治理好幽州。”

  李邺点点头,“朝廷的正式任命会晚一点,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幽州刺史了。”

  目前幽州是军管,李邺命令司马赵真带张光晟下去交权,又交给他五百士兵协助治安。

  这时,有士兵来报,“郭副帅求见!”

  李邺点点头笑道:“请他进来!”

  拒马河一战,李邺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姜是老的辣,郭子仪沿着敌军浮桥挖了两条深沟,简直是神来之笔,几万回纥人和范阳军就是被两条深沟坑死掉了。

  片刻,郭子仪匆匆走进来,抱拳行礼,“参见殿下!”

  “老将军请坐!”

  李邺请郭子仪坐下,又笑问道:“有什么最新消息吗?”

  郭子仪点点头,“回禀殿下,有两个最新消息,第一个消息是易州传来,回纥大军昨天下午已经进入飞狐陉了,雷万春率一万五千士兵也进入飞狐陉,切断了回纥军的退路,张云率两万军队在西面堵死回纥大军。”

  李邺点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走不了居庸关,回纥大军只能走飞狐陉。

  “然后呢?”

  “第二条消息是关于朱泚,他现在在蓟州,以渔阳县为根基,从对方内部传来消息,他现在手下有三万人!”

  李邺眉头一皱,“怎么可能有三万军,他带五千人从拒马河逃走,加上幽州撤过去了五千人,他手中应该只有一万军队才对,另外两万人哪来的?”

  “有一万人是高句丽人的军队,由王思义统领,另外一万人,卑职怀疑是契丹联军。“

  李邺沉思片刻,“伱说得有道理,但最后一战,我们势在必得!”

  郭子仪道:“蓟州一战让卑职去吧!”

  李邺笑问道:“有方案吗?”

  郭子仪点点头,“要战蓟州,就必须先取平州,堵住契丹人南下的辽西通道,同时陈兵威胁蓟州,使其不敢救平州,平定平州后,三路夹攻蓟州,朱泚根本无路可逃。”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军事上不难,麻烦的是二十几万高句丽人,老将军有什么建议?”

  郭子仪沉吟片刻道:“卑职认为,还是要先切断辽西通道,然后收拾朱泚和高句丽人,没有契丹人的介入,就不会那么麻烦。”

  李邺沉吟一下道:“如果把契丹军诱入,再一举歼灭呢?”

  “殿下,不能在自己家里开战场,而且有了契丹军的支持,歼灭朱泚和高句丽军队的难度也会大很多。”

  李邺微微笑道:“看来你是需要战船吧!”

  “殿下明鉴,卑职确实需要从海路出兵,切断辽西通道!”

  李邺点点头,“我给你十万大军,再支援你火油和火器,剩下的战场就交给你来清理了!”

  “卑职一定不辜负殿下重托!”

  李邺又缓缓道:“朱泚和高句丽人的军队,不留战俘,契丹人更是!”

  “卑职遵令!”

  回纥九万大军进入飞狐陉后,不敢放慢速度,继续加速行军,三更时分,九万大军终于疲惫不堪,战马也走不动了,登利可汗只得下令原地休息。

  士兵们纷纷卸下战马的负重,都是铜钱、布匹和其他财富,尽管士兵们都很心疼战马,但他们来中原就是为了掠夺这些财物,怎么可能丢弃。

  在一片忙碌中,王宝福在人群中缓缓穿过,查看四周的情况,两名回纥士兵紧紧跟随他,回纥人当然要防止他逃跑。

  但王宝福很清楚,今晚是他最后逃跑的机会,一旦明天回纥大军到了飞狐县就会发现上当,那时他就发现没有机会了。

  王宝福确实对飞狐陉很熟悉,目前回纥大军休息的地方叫山羊洞,这里有很多大裂缝,有的宽达两丈,有的深达数里,但都是死路。

  王宝福走得很慢,但他的目光都盯着山崖上,这时,他忽然发现一处山崖上有火光闪了一下。

  他心中狂喜,这是救援他的人传信号了。

  他很快来到火光山崖下,指着前面的裂缝对两名监视士兵道:“我去里面方便一下,你们在外面等着!”

  两名士兵面无表情,王宝福也知道没用,假装解裤带向裂缝里走去。

  裂缝内黑漆漆一片,王宝福举着火把向里面走去,但只走到二十几步,两名士兵忽然抓他肩膀,不准再向里面走了。

  就在这时,两支弩箭‘嗖!’正中两名士兵咽喉,两名士兵捂住咽喉却喊不出声,栽倒在地。

  旁边山崖上扔下一条软梯,王宝福连忙把火把扔在地上,用脚踩熄灭,伸手攀着软梯,脚也踩上去,被上面的人慢慢拉了上去。

第1261章 发现中计

  天刚亮,回纥大军继续出发,王宝福的失踪并没有被发现,回纥人也压根没把他放在心上,只是需要他的时候会把他找来问一问。

  走了一个上午,中午时分,回纥大军抵达了飞狐县,这是飞狐道内唯一的一座县城,这里地势开阔,森林茂密,一条小河通往远方。

  一直在狭窄的山道上行走,忽然来到了开阔地带,所有人都为之精神一振。

  登利可汗用马鞭一指远方县城,下令道:“探子去县城内看看!”

  一名百夫长带着数十名游哨骑兵向县城奔去。

  登利可汗打量一下周围环境,他看见小河流向北方,他心中有点疑惑,难道北方还有路吗?

  他当即回头令道:“去把汉人向导给我找来!”

  亲兵掉头去了,不多时回来禀报:“启禀可汗,没找到向导!”

  登利可汗眉头一皱道:“怎么回事?人到哪里去了?”

  一名将领道:“昨晚好像见他向后军去了。”

  “有人跟着他吗?”

  “有!两名弟兄紧紧盯着他。”

  登利可汗稍稍放心,那个矮胖子手无缚鸡之力,只要有士兵盯着他就行。

  “去后军把他找来,我有话问他。”

  几名亲兵向后军奔去,九万回纥大军队伍长达十几里,若人在后军,那得好一会儿才能过来。

  登利可汗的注意力又投向了远处的县城。

  这时,他发现城门已经开启,几名骑兵从城门奔出来,正向这边疾奔而来。

  登利可汗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县城太沉寂了,就像死了一样的感觉,难道.

  不多时,骑兵奔至近前,高声禀报道:“启禀可汗,县城是一座空城,没有一个人!”

  登利可汗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县城内竟然是空城?

  旁边一名万夫长道:“或许县城内百姓听说我们到来,都吓得跑掉了,就像幽州城一样。”

  “哼!你以为幽州城的人是自己跑掉的吗?”

  登利可汗心中焦虑万分,回头喝道:“那个汉人向导怎么还不来?”

  这时,亲兵们从后面跑来,紧张禀报道:“我们发现了两名监视向导士兵的尸体,被箭矢射穿了咽喉!”

  这個消息让登利俨如迎头一棒,他忽然明白了,让他们进飞狐陉是唐军之计,他们中计了。

  渤海海面上,一队由两百艘五千石大船组成的船队正缓缓向一座海岛靠拢,这座海岛叫做觉华岛,也就是今天的葫芦岛。

  这里一直是辽东走廊的战略之地,占据这座不大的小岛,就等于在辽东有了根基之地,而且契丹人很难进行攻击。

  同时唐军可以随时封锁辽西走廊,李邺很赞赏郭子仪提出的,封锁辽西走廊的方案,但郭子仪并不熟悉辽西走廊,所以李邺给他指出了葫芦岛这个关键节点。

  两百艘大船陆续靠岸,一队队士兵从船上奔下来,同时搬下来大量物资。

  他们是第一批军队,共一万人,他们的任务不是封锁辽西走廊,而是先在觉华岛建一座大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