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48章

作者:高月

  觉华岛只有一座渔村和三座寺院,其中最大的寺院叫觉华寺,岛屿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

  人员和粮草物资卸下,两百艘大船又调头南下,前往拒马河运送第二批物资和军队。

  渔阳县是一座中县,当然不能和幽州城相比,三万大军进驻县城,基本上就把县城挤得满满当当,原本的县民只得被迫离开家园,逃往幽州。

  事实上,朱泚并不希望县民逃往幽州,毕竟幽州已经是唐军地盘了,但他也没有办法,县民不腾出地方,军队根本在县城内住不下,他不想把军队放在城外。

  而且高句丽军队的军纪败坏,进城后奸淫抢掠,无恶不作,把县民都吓跑了。

  原本两万县民,在短短的十天内逃掉了一半,包括很多深受荼毒的百姓,渔阳县城的百姓基本上都是高句丽人了,汉人全跑光了。

  这些事情在朱泚看来都是小事了,他不关心,丢给了王守澄,并告诉王守澄,不要用这些小事来烦自己。

  朱泚关心的是大事,他的大事只有两件事,西面幽州的唐军和辽东的契丹军。

  他害怕唐军东进,但他又渴望契丹军西进。

  城头上,身材肥胖的朱泚正注视着幽州方向,他不知道回纥大军进入飞狐陉的事情,他一直以为回纥军从居庸关撤退了。

  这时,王守澄匆匆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主公,刚刚得到消息,一支三万人的唐军已经进入蓟州,目前驻扎在三河县,主将好像是来瑱,目前没有再继续东进的迹象。”

  三河县距离渔阳县约百里,这个距离不近也不远,如果是骑兵的话,一天就能杀到渔阳县,但如果是步兵,至少要走两天,这个距离也足以保证他们能迅速撤退。

  朱泚眉头一皱,“他们不进不退,是什么意思?”

  “卑职估计他们是在观望形势,尤其是契丹军,唐军不可能不防。”

  “他们怎么知道渔阳有契丹军?”

  王守澄苦笑一声道:“启禀主公,那么多百姓逃去了幽州,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朱泚半晌哼了一声,“那契丹军那边有消息吗?有没有增兵平州?”

  王守澄摇摇头,“平州那边目前还是两万高句丽军队,没有契丹军南下的消息,卑职估计契丹也在观望”

  “观望个卵子!”

  朱泚突然发怒道:“老子若是被灭了,他们还想要个屁的幽州!”

  王守澄心中苦笑,二十万唐军啊!契丹不观望才怪。

  心中虽然不看好契丹,但表面上还要安慰朱泚。

  王守澄笑道:“主公放心,契丹大军一定会南下,我们这里还有他们的一万军队呢!他们不可能不要了。”

  朱泚想想也对,心中稍微舒服了一点,没有刚才那么焦虑了。

  他想想又问道:“祖佑那边有消息吗?”

  祖佑就是朱泚的二号幕僚王祖佑,目前在平州和高句丽人谈判,朱泚希望平州的两万高句丽军队赶紧来渔阳县,集中五万大军,他多少就放心一点了。

  不过高句丽并没有一口回绝,他们提出了谈判,实际上就要价问题,如果朱泚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也可以考虑来渔阳。

  王守澄摇摇头,“卑职不太看好这次谈判,毕竟二十万高句丽人集中在平州,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家属来渔阳,说白了,他们既想要好处,但又不肯承担责任!”

  “什么意思?”

  “主公,他们意思就是,他们在平州替我们分忧了,需要我们支援他们财物,但他们又不可能放弃平州来蓟州!”

  朱泚大怒,“他娘的,这不就是又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吗?”

  “主公说得一点没错,这就是他们的本性,贪婪,愚蠢,卑职认为,平州高句丽军队迟早会死在贪字上。”

  朱泚骂了一句,“我早就知道这帮混蛋靠不住!”

第1262章 陷入绝境

  回纥大军进驻了飞狐县,发现自己中了计,登利可汗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率领大军暂时呆在飞狐陉,然后派骑哨去东西两个出口打探消息,又派得力士兵去周围寻找第三出路。

  登利可汗心里有数,那个汉人向导是被人救走了,那么飞狐陉内一定还有其他秘密通道。

  他心中也由此存了一线希望。

  登利可汗最头大的是粮食,其次是士兵的战斗力,他们很可能是要突围出去,那么所有的财物都不能携带了。

  登利可汗派人去打猎,去捕鱼,去寻找可以当食物的草木果子,连死去的一百多匹战马也保留下来当食物了。

  其次,登利可汗下令,将所有的财物都集中起来存放,不准士兵再携带了,逃命的时候这些都是累赘。

  登利可汗现在也明白了,他之所以中计,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财物使他们失去了作战意志,如果他们一无所有,当唐军北上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杀下去迎战。

  也幸亏他们沿途抢了八千头健骡,从幽州出来用来背负粮食,使他们手中多少还有十几天的粮食,否则他们现在就要断粮了。

  这天上午,登利可汗坐在县衙大堂喝一碗奶茶,这是将领们食物之一,战马中有千余匹母马,能分泌乳汁,用马乳和缴获的茶饼一起煮食。

  这时,老将骨咄进来道:“可汗,有西面出口的消息了。”

  “快说,怎么样?”

  “和我们预料的不错,唐军在西面出口处布下了重兵。”

  登利可汗一颗心沉入深渊,原本的一丝侥幸被砸得粉碎,就在昨天晚上,他已经得到消息,回去的路也被唐军封死了。

  这下可怎么办?

  骨咄沉声道:“可汗,没有办法了,卑职请兵两万去西面突围!”

  登利可汗还是有点犹豫,骨咄顿时急了,“可汗,去拼命还有希望,呆住这里消磨意志,最后还是会饿死,卑职不怕死,原用性命为大军开辟出一条生路。”

  登利可汗忽然想到,如果两万人都战死,那他们留下的两万匹战马便可以当做食物了。

  也好,消耗一些士兵不是坏事。

  想到这,他点点头道:“你可率领仆固部和同罗部的军队去作战!”

  当然要先死别的部落,回纥部落留在最后。

  骨咄叹了一口气道:“可汗,应该回纥和铁勒各出兵一半,否则其他部落会闹事的。”

  登利可汗半晌道:“也可以,不过我希望回来的军队都是回纥军,骨咄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吗?”

  骨咄点点头,“卑职明白!”

  下午时分,右杀大将军骨咄率领两万大军向西面的飞狐陉出口浩浩荡荡杀去。

  幽州,李邺接见了被军队护送回来王宝福,李邺对他赞赏有加,他虽然外形不佳,又矮又胖,但他胆识过人,凭一己之力将九万回纥大军送入绝境。

  王宝福只是一个小小的情报司九品官,能被摄政王亲自接见,他当然十分激动。

  “感谢殿下厚爱,卑职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李邺笑了笑问道:“你比较了解情报,你认为回纥军能够坚持多久?”

  “卑职准备写一份详细报告,明天交给殿下!”

  “不妨,你现在简单说说。”

  “大概半个月、一個月甚至更长时间。”

  “何意见得?”

  “回禀殿下,回纥从拒马河杀过来,一路抢不少财物还有女人,据卑职目睹,大概有五六千头健壮骡子,女人大概有七八百人,后来在幽州发现了财物,他们就把路上抢的不值钱的东西全部去丢弃,抢掠女人在卑职的强烈要求下也都放了,卑职还给了她们一些粮食和财物,让她们向南逃命,然后回纥人用健壮骡子背负粮食,战马用来驮负财物。

  所以卑职认为,如果他们不杀牲畜,携带的粮食能坚持半个月,如果杀牲畜为粮,比如骡子,那就能坚持一个月,但如果他们拼命冲击突围,士兵必然会大量阵亡,这样一方面会减少粮食消耗,另一方面这些阵亡士兵的战马又能用来当粮食,坚持是时间会更长,具体卑职好好想一想。”

  李邺点点头,“你看得很透彻,写完报告后,你休息两天,然后出任蓟县县令。”

  “啊!”

  王宝福着实惊呆了,蓟县地位相当于畿县,正六品,自己等于是官升三级,他顿时激动万分,跪地叩谢,“感谢殿下任命,卑职一定忠君爱民,清廉为官,以报答殿下的信任!”

  李邺微微笑道:“你是一个敢于担当、爱民如子的好官,我相信你的仕途绝不会止于县令!”

  十年后,长安新上任的京兆尹,正是改名为王昌的王宝福,他爱民日子,赢得了长安百姓的爱戴,二十年后,年近六十的王昌出任左相门下侍中,连续七年出任相国,封燕国公,最后病逝于任上,谥号为慈,视民如子曰慈。

  紧靠的觉华岛的辽西走廊上,一万唐军从两百艘上下来,另外一百艘大船卸下了大量粮食物资。

  这一带比较窄,宽度约三十里左右,但能走骑兵和大车的地方只有两里,唐军就沿着这两里修建了一座板式军营,用木头和泥土夯制两丈高的营墙。

  并在大营前方三十里处的高山上修建了一座烽燧,随时监控官道的契丹军,给军营提供预警。

  唐军驻营的附近并没有村庄,最近的一座村庄也在三十里外,周围荒无人烟。

  不过这一万唐军并不孤立,在距离军营十里的觉华岛上还有一座军营,也驻扎一万军队,并储存了大量物资,一旦走廊上的战局吃紧,岛上的军队将随时出击。

  唐军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老将王思礼,他再三向李邺请求,李邺感其诚意,便任命他为辽西走廊主将,率领两万大军负责拦截契丹大军南下。

  这天上午,王思礼得到急报,烽燧有黑烟燃起,他连忙走出大帐,向北方的烽燧望去,只见北方山上燃起了细细一条黑烟。

  一股烽烟意味着一千人以下的军队来袭,这应该是敌军的探哨。

  王思礼当即令道:“李鱼将军!”

  “卑职在!”

  一名虎贲中郎将上前行礼。

  “伱率领三千弟兄去看看,若是小股探哨,可伏击他们,若敌军败退,切记不要追赶,我担心后面还会有大队敌军。”

  “卑职遵令!”

  虎贲中郎将李鱼率领三千精锐士兵赶往军营北面。

第1263章 两个弱点

  一支百人契丹骑兵正疾速南下,他们确实是探哨,契丹虽然比较谨慎幽州的二十万唐军,并不代表他不窥视幽州,契丹之前为了控制平州高句丽人,不惜刺杀了平州刺史宇文怀德,他们并不知道宇文怀德就是李淮。

  在震慑了高句丽人后,契丹随即派了一万军队进驻平州,以低调的方式,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契丹虽然没有继续增兵,但不等于他们不关注幽州局势,两天前他们接到平州情报机构的飞鹰传书,唐军出现了异动,契丹着实担心辽西走廊的情况,便派出一支探哨骑兵南下,查看辽西走廊的情况。

  这支百人骑兵的首领叫耶律答,他们正沿着官道疾奔,远处是雄伟的燕山山脉,近处是大片树林和起伏的低矮丘陵,他们不断从一座座丘陵山谷中穿过。

  这时,有士兵忽然指西面高山上喊道:“百夫长,快看!”

  耶律答扭头望去,所有人都吓一跳,七八里外的一座高山上升起一股狼烟。

  他们都是职业探子,立刻意识到是什么回事了,“不好,这是烽燧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