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97章

作者:高月

  一群群南诏士兵不断被追上来的大象撞倒踩死,一时间,死伤不计其数。

  后面唐军分工明确,三千弓骑兵跟随大象身后,用爆裂箭催动大象发狂逃命,不给它们平静的机会,大象都十分敏感,唐军的爆裂箭让它们彻底发狂,不知踩死了多少士兵,它们不顾一切地向十里外南诏军主力冲去。

  后面的三万多唐军骑兵和步兵则在后面杀戮南诏军,不接受投降,直接一矛刺杀,不管死活,继续向前冲。

  十里外,异牟寻脸色变得惨白,只见三万战象向自己滚滚冲来,后面尘土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唐军向这边杀来。

  大军将阮少丰急道:“可让大军向两边闪开,给象群让路!”

  异牟寻醒悟,大喊:“队伍闪开!”

  这时,三万象群已经冲到一里外了,十几万南诏士兵吓得腿都软了,根本就不管方向,互相推攘,争先恐后奔跑,十二个大方阵乱成一团。

  象群冲进了来不及逃跑的人群,无数士兵被撞翻倒地。

  而这时,十万南诏军队忽然迎来雨点般的投掷手雷,一万只投掷手雷在人群中爆炸了。

  四面八方剧烈爆炸,成为压倒南诏士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未见过火器的南诏士兵吓得魂飞魄散,南诏信奉风雷水火土五神,所有士兵都以为是雷神在帮助唐军作战,十万南诏大军彻底军心崩溃,尖叫声、惨叫声、哀鸣声,南诏士兵恐惧大喊大叫,不计其数的士兵转身疯狂逃命。

  嘉兴元年,五月二十日,四万唐军在姚城县以西和二十万南诏军决战,四万唐军凭借强大的火器战胜了敌军。

  二十万南诏军大败。

第1342章 南诏大战(下)

  南诏王阁逻凤担心万分,他毕竟是六十岁的老人,他懂得小国和大国的区别,郑回不止给他说过一次,大国输十次都没有关系,还可以卷土重来,但小国失败一次就意味着灭国。

  “王上,大事不好!”

  侍卫将领阿岐朵飞奔进大殿,阁逻凤脸色大变,急问道:“出了什么事?”

  “王孙兵败,我们二十万大军全败了!”

  阁逻凤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被几名侍卫扶住坐下,片刻,阁逻凤颤声问道:“王孙现在是什么情况?”

  “听完王孙在召集败兵,还要和唐军再决死战!”

  “什么?”

  阁逻凤大惊,急声道:“立刻去把他叫回来!”

  话音刚落,几名清平官都急匆匆赶来了。

  清平官尹仇宽上前道:“王上,情况不妙,我孙子尹安平逃回来了,他说唐军有雷神相助,用不断引天雷攻击我们,导致三万头战象全部倒戈,把南诏军全部冲垮,大军将蒙成进被乱象踩踏而死,王孙情况不明!”

  阁逻凤脸色愈加难看,回头问清平官郑回道:“唐军真的能沟通神明?”

  郑回摇摇头,“王上,不是什么雷神,而是一种雷火武器,关陇军早就有了,现在只是更厉害而已,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从前的大唐,李邺从一个地方诸侯起家,现在成为大唐天下之主,赢得了大唐所有人拥戴,必然是有他过人之处,所以微臣再三劝说,要心怀敬畏,不要与大国为敌,就是害怕遭到唐朝的清算,我们杀了太多的唐军战俘和汉人了!”

  大殿一片寂静,每个人都不吭声了。

  侍卫将领阿岐朵再次飞奔进大殿,急声禀报道:“启禀王上,王孙收整了三万败兵,又带着拱卫都城的三万精锐,前去迎战唐军了!”

  阁逻凤浑身发抖,忽然一口血喷出,真的晕厥过去了。

  “王上!王上!”

  阁逻凤老姜弥辣,他知道如果如果手上有几万军队,那至少还有机会向唐朝求和,谈判也不会输得太惨,如果军队彻底没有了,那连求和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彻底任人宰割。

  这下全完了。

  异牟寻已经完全陷入一种悲壮殉难的情绪之中,二十万大军溃败彻底击穿了他的底线,尤其他亲眼目睹兄弟凑罗栋被唐军一支箭炸得四分五裂后。

  长久以来隐藏在他骨子里的贵族荣耀感被激发了,这是一种宁可玉碎、不要瓦全的极端情绪,其实也是他下不来台的表现。

  异牟寻属于年轻统治者,他和阁逻凤这样的老年统治者不一样,阁逻凤懂得政治,了解大唐,他知道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他只要利用好吐蕃,对大唐表现出足够的谦卑,并把当年两次南诏战争的根源推给吐蕃。

  唐朝就会理解,当年两次南征惨败,实际上是和吐蕃争夺南诏失败。

  那么大唐就不会灭亡南诏,而会联合南诏来对付吐蕃,南诏就能在大唐和吐蕃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异牟寻太年轻了,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也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他就会认为兵败就意味着灭国。

  这样的年轻统治者往往就容易走极端,简单说,就是要和唐军拼命,大家同归于尽。

  异牟寻召集了三万败军,但这点军队不够,他又带上了拱卫都城的三万军队,一共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唐军迎战而去。

  唐军大败二十万南诏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得南诏军鬼哭狼嚎,尸横遍地,这一战连通战象踩死和唐军杀死,南诏军阵亡十余万人,南部各个部落的军队也死伤惨重,剩下的残军仓皇南逃。

  李晟严格贯彻的天子李邺的指示,消灭南诏和吐蕃的有生力量,不接受战俘,士兵一律杀死,这是对付小国最有效的手段,所有小国最大的软肋都是人口不足,一旦大量青壮人口消失,至少三五十年内都恢复不了元气。

  尤其是部落制联盟小国,失去了大量青壮人口,那就直接分崩离析了。

  距离羊苴咩城还有三十里,李晟得到斥候消息,前方十里外出现一支约六万人的南诏军。

  这个消息让李晟一怔,他当即命令大军集结,准备作战。

  目前除了五架投石机没有跟来,其他大军都在。

  唐军开始迅速整队,他命令虎贲郎将杨兆年率一万骑兵绕到敌军身后,一但南诏军出现动摇,便可前后夹击。

  唐军抓紧时间原地休息,恢复体力。

  半個时辰后,六万南诏军出现了。

  他们驻军成两个大方阵,守卫都城的精兵在前列,而收集的败兵站在后面。

  唐军没有停留,而是列队向南诏军走去,两千长矛军排在最前面,在他们身后隐藏着五千重弩军。

  在后面还是长矛士兵,实际上,五千重弩手就隐藏在一万长矛士兵之中。

  对方列阵而待,杀气腾腾,最前面是六千弓兵,半蹲着,举弓向前,准备迎战唐军的冲击。

  唐军的士兵开始奔跑起来,高声呐喊着,南诏大将高喝道:“弓箭手准备!”

  六千弓箭手刷地举起弓箭,准备给唐军一记迎头痛击。

  虽然唐军不是用骑兵来冲锋,但对于弓箭手意义是一样,只要进入杀伤范围,他们便会毫不犹豫放箭。

  事实上,异牟寻并不知道箭雷的存在,唐军在对付战象时,他在十里外坐镇,根本不知道战象怎么会反戈?

  两军相距四百步时,唐军中号角声吹响,“呜——呜——”

  数万奔跑的唐军齐刷刷停住了脚步,显示出他们高超的训练水平。

  五千重弩军士兵一起举弩向后方军阵发射箭雷。

  大黄弩的射程是七百步到一千步,唐军箭雷的射程达五百步,这就是李晟兵法诡异之处,用军队冲击来迷惑对方,却是给重弩士兵创造了机会。

  两千五百枚冒着青烟的箭雷腾空而起,密集地射进弓箭手阵列中,一片猛烈的爆炸了。

  弓箭手措手不及,被炸得血肉横飞,尸横遍地,伤亡四千余人,剩下的弓弩手吓得魂飞魄散,掉头便逃。

  唐军重弩士兵迅速上弦,安装箭雷,与此同时,已经意识到危险的主将异牟寻大喊道:“全军冲击!”

  他已经意识到,对方的武器太恐惧,再给对方两三次出击的机会,自己就会彻底军心崩溃了。

  南诏大军开始奔跑起来,李晟冷冷下令道:“箭雷继续射击,投掷手雷准备!”

  旗手变换的命令,一万长矛士兵每人配备两枚投掷手雷,原本是用来打巷战的,现在已经顾不上巷战了。

  他们之前已经用掉一枚,现在每人身上还有一枚投掷手雷,当南诏军杀至三十步时,才开始密集投掷。

  又是两千五百枚箭雷腾空而起,射进了人群之中,在人群中爆炸了,无数士兵倒下,其中一颗箭雷在异牟寻身边爆炸,数十枚铁片迸射进他体内。

  异牟寻一声惨叫,连人带马摔倒,亲兵紧急抢救。

  紧接着又是两千五百枚箭雷在人群中爆炸,南诏军士兵一片大乱,所有士兵都惊恐万分,掉头便逃,无数士兵大喊大叫,“雷神来了!雷神来了!”

  就在这时,南诏后面也出现了一阵大乱,一万唐军骑兵从后面杀来了。

  李晟原本还想再射两轮箭雷,现在看来用不着了,他厉声喝令道:“骑兵出击!”

  后面的一万唐军骑兵也出击了,两万唐军骑兵前后夹击,南诏军大败,在旷野里四下奔逃,唐军骑兵奋起追赶,无情斩杀四处逃跑的南诏士兵。

  就算跪地投降也没有用,依旧被唐军骑兵一刀劈死,或者被随即杀来的步兵一矛刺穿胸膛。

  两次大战,二十三万南诏大军全面被歼灭,南诏王孙异牟寻也因为重伤不治,死在乱军之中。

第1343章 案板鱼肉

  六万大军再度全军覆灭的消息将南诏朝廷最后一线希望彻底抹杀。

  朝廷哀声四起,满朝官员都沉默了。

  郑回痛心疾首道:“微臣再三劝说,小国不可辱大国,大国九败尚可恢复,小国一败就要灭国,可满朝文武都不听,都以为南诏能取代唐朝,现在大祸临头,南诏要被灭国啊!”

  阁逻凤流泪道:“我已知错,奈何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郑回叹口气道:“微臣再去和唐军谈谈吧!尽最大的可能挽救南诏。”

  阁逻凤起身行礼,“一切拜托先生了!”

  郑回乘坐一辆马车赶往城外,这时,满城百姓都在大逃亡,扶老携幼逃往乡下和山区,本来城外挤满了百姓,此时基本上都跑光了。

  郑回费劲周折才挤出城门,马车一路向动而去,在距离城池二十里处,郑回遇到了正在清扫战场的唐军。

  有士兵带着郑回去见李晟,正在行军帐门口遇到李晟,郑回连忙上前行礼。

  李晟笑道:“久闻先生大名,先生这是代表南诏王而来?”

  “正是!”

  “请进帐再谈吧!”

  两人进帐分宾主落座,有士兵进来上了茶。

  李晟笑了笑道:“天子不准我对先生无礼,所以先生不用担心,郑家的财产人身安全,唐军会保护!”

  郑回恳求道:“将军能否放过南诏王和百姓?”

  李晟淡淡道:“唐军不会伤害普通百姓,这是一贯原则,这点先生不用担心,至于南诏王和满朝文武,就不能我能决定了,必须由大唐天子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那南诏还会存在吗?”

  “这也不是我能决定,在天子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之前,南诏朝廷必须停止一切朝务,由唐军占领南诏,一旦天子做出决定,我会严格执行天子的每一条旨意。”

  郑回叹了口气,“将军能否给我们一个建议!”

  李晟沉吟片刻道:“我的建议只有两个字,诚意,拿出诚意来,天子或许会从大局考虑,让南诏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