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扎伊尔是向导的名字,他的名字叫石敬塘,一个充满了历史臭味的名字,偏偏让他沾上了。
扎伊尔把手放在心上,笑眯眯行礼道:“回禀李将军,这里就是万祖峡,是千泉山最长的峡谷,再向前走一百里左右就进入矿山山谷了。”
“这里连通前面的千泉峡谷吗?”
扎伊尔点点头:“完全贯通,它和千泉峡谷形成一个很大的‘十’字,汉字中的十。”
千泉峡谷是南北向大峡谷,重要的战略要道,虽然长度不如万祖峡,但重要性远远超过的万祖峡。
“我们回去就不用原路返回,直接走千泉峡谷就可以了。”
扎伊尔笑道:“走千泉峡谷到拔汗那比较近,到石国就远了,但对李将军是一回事。”
“那些人在做什么?”
李成华马鞭一指前方,只有河边搭了几顶帐篷,数十人在河中摸索着什么,看样子都是附近的牧民。
“他们是在淘金吗?”
“应该不是吧!河里从未听说有金砂。”
扎伊尔催马上前去询问,不多时回来道:“有人在这一带河里捡到几十枚金币,消息传来了,附近的人都来寻找。”
“有收获吗?”
“很少,只找到十几枚!”
他展开手掌,手掌上出现一枚粟特金币,“这就是他们找到的,我用十枚银币和他们换来。”
李成华仔细打量这枚还残留着冷水低温的金币。
她已经猜到了这枚金币的来历,应该是运送金币的队伍发生了意外,一袋金币不慎坠入河中,袋子破裂,士兵捞起来后,还是有少量金币遗留在河中。
但金币的存在让她心中忽然亮堂起来,这些天旅途的辛劳也在这一刻一扫而空。
三天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圣女的矿山,是在一座小的山谷内,一路都是废弃的冶炼场,大大小小有二十几处,可见当年采矿的规模很大。
走到山谷尽头,前方是一座巨大的山体,山体陡峭笔直,在半山腰上,有一块重达十几万斤的巨石。
山体上,有一条开凿出来的通道,可容一头骆驼通过,通道一直延伸到巨石前,意味着巨石背后一定是大门。
“那块大石背后就是矿洞大门!”扎伊尔指着大门道。
“你进过矿洞吗?”李成华问道。
扎伊尔摇摇头,“我当年来的时候还在开采金矿,有重兵把守,下面原本有十几顶大帐,我直接进了大帐内。”
李成华此时已经不需要向导了,她带着十几人上了山腰,来到巨石前,巨石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山崖上。
看周围的情况,应该没有人来过。
有两个办法可以移开巨石,一个是用绳子拉拽,几百人在远处一起拉拽绳子,或许能把巨石拉下山崖。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炸药,对唐军而言,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
李成华当即下令安装铁火雷。
好在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带来了数十颗铁火雷和两名火器兵。
两名火器兵经验丰富,很快在巨石上找到一条巨大裂缝,最宽处足有半尺,他们找到两枚扁平状的铁火雷,火绳向外,沿着裂缝塞进了尽量把两枚铁火雷塞得很深。
随即一挥手,所有人都纷纷远离,一名士兵用长棍火把点燃了裂缝中的两根火绳,立刻向山道上奔去,奔出数十步,整个人趴在山道的斜坡上,用盾牌挡住头部。
“轰!轰!”
两颗四十斤的铁火雷几乎是同时爆炸,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小山一般的巨石炸成了两半,从半山腰上翻滚下来。
‘轰!'一声闷响,大地颤抖,尘土飞扬。
过了好一会儿,硝烟和尘土散尽,众人再次走进山谷,只见山腰上巨石没有了,只剩下一丈高,八尺宽的半圆铁门。
铁门推不开,但上面有一个钥匙孔,李成华向钥匙孔内灌了一点油,将金山灵的项链挂坠慢慢插进去,李成华拿得项链时就猜到它是把钥匙,因为它不是纯金,而铜镀金。
金山灵怎么可能挂一只铜制的项链,只有一个解释,它是把钥匙。
三剑铜环果然插进了钥匙孔后,轻轻一拧,‘咔!’一声响,里面传来一连串的机关响声。
再奋力推动铁门,铁门沿着铁轨缓缓被推开了。
这是一个无数根粗铁条组成的机关,两根粗铁棍就像门闩一样,从里面顶住了厚厚的铁门,用钥匙打开机关,两条铁棍就会被铁链拉回去,门闩就消失了。
如果没有钥匙,打开厚铁门的难度远远超过门口的巨石。
让里面的气流流出片刻,李成华带着数十名士兵点火把走进去了。
虽然是废弃的矿洞,但依然能看到石壁上闪闪发光的金矿石残存,含金量相当高,绝对是超高品位的金矿。
走进数十步,眼前霍然开朗,所有人都惊叹一声,眼前出现一个宫殿般的大厅,眼前全是堆积如山的羊皮袋子。
这些袋子只放了两年,都很新很结实,打开一个袋子,里面全是金光闪闪的金币,有粟特金币,有大食金币,还有大秦国金币。
李成华欣喜若狂,这将是大唐最大的财富,被她找到了。
第1411章 收复咸海
李成华带了三千头骆驼,骆驼上全是干粮、饮水和袋子。
一千士兵都骑马,李成华将干粮和饮水都转移到战马上来。
让三千头骆驼托运金币,正好一头骆驼驮五袋金币。
整整忙碌了两天,这支庞大的探金队伍终于启程了,直接向碎叶城而去。
矿洞内的金币彻底消失了,几百年后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矿洞坍塌,这座藏金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在李成华找到圣女会藏金洞的同一时刻,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抵达了位于药杀河三角洲的咸海县。
咸海县总人口四万八千人,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粟特人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来自西方各国,大食人、波斯人、可萨人、大秦人、犹太人,甚至还有来自地中海的商人,另外还有一些来自高加索山脉的民族,从人种上区别,基本上都是白种人。
但不管县民来自哪里,它们都在十几年前一度成为了大唐子民。
这座曾经是大唐最西面的县城,此时已被安博尔家族势力所控制。
安博尔做了二十年的康国宰相,一直掌控着康国的经济财政大权,康哥国王康斯坦丁早就想收拾他,但安博尔在军中人脉很深,让康斯坦丁投鼠忌器。
这次唐军到来,康斯坦丁便借用唐军的力量控制住撒马尔罕,果断下手清洗了安博尔安插在军中的十三名心腹将领。
随着十三名军中将领被解职,安博尔意识到不妙,连夜离开撒马尔罕,逃往他的封地阿拉尔城,也就是咸海县。
他的家族都在阿拉尔城,包括他的一堆儿子、侄子和几个兄弟,还有他的十几位妻子。
安博尔家族养了一千军队,严密控制着阿拉尔城的数万百姓,也残酷地盘剥他们。
唐军的三千军队,由一千河西军和两千安西军组成,主将叫刘太和,张掖人,他当年便是咸海县的一名校尉,参加过夺取咸海县的战役,现在他已升为虎贲郎将。
再一次率军前来夺回咸海县。
望着这座熟悉的三角形县城,刘太和百感交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又再一次来到这座大唐最遥远的县城前。
他将出任第一任咸海都督,率三千军驻扎咸海县五年。
三千骑兵兵临城下,城头上守军乱成一团,拼命敲响警钟。
“当!当!当!”
刘太和心中充满了鄙视,这大钟还是他们当年留下来的,还有城门,十几年了,都没有更换过。
刘太和望着破旧的城门,当年就很陈旧了,现在不仅是陈旧,更是破旧,大门上布满了裂缝。
“传我的命令,两百骑兵上前,用爆裂箭炸开城门!”
立刻有两百名骑兵奔了上去,一起张弓搭箭,一名校尉大喊一声,“射击!”
两百支爆裂箭同时射出,密集地击中了城门,‘嘭!嘭!嘭!’响起一片爆炸声,硝烟弥漫。
城上士兵纷纷吓得蹲下,抱着脑袋,密集的爆炸声让他们恐惧万分。
待硝烟散去,奔来就破旧不堪的大门几乎荡然无存,满地的碎木,两扇大门只剩下靠边的一点残存。
刘太和战刀一挥,“杀进城去!”
三千骑兵齐声呐喊,挥舞着长矛战刀向城内杀去。
就如同夺取城池的一样的容易,唐军占领咸海城也易如反掌,一千士兵纷纷跪地投降,这一次唐军没有屠杀他们,接受了士兵投降。
随即一千士兵包围了安府,很快,安博尔带领整个家族出来投降。
唐军却没有留情,将他们家族的男子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家族财富全部没收。
刚开始,满城百姓都害怕万分,躲在家中不敢出来,随着大唐的赤龙旗在城头升起,满城百姓终于认出了这支军队,当年曾经统治这座城池两年的大唐军队,唯一免除他们的赋税的军队,给所有百姓都留下深刻记忆。
如今,这支军队又回来了,顿时满城欢腾,人们激动万分,纷纷从家里出来,载歌载舞、敲锣打鼓欢迎大唐军队的归来。
城内当即成立了都督府和县衙,都督府不管政务、只管防卫,县衙负责管理政务,由安西都督府贸易署参军郑文庆出任县令。
郑文庆是京兆咸阳人,在太学学了四年粟特语,太学毕业后,被朝廷分配到安西都督府贸易署任参军,负责安西都督府和西方各国贸易。
郑文庆又升一级,当上大唐最西面县城的县令。
郑文庆当县令的第一天,就命令十几名粟特人衙役在全县各地贴满了‘大唐皇帝陛下给城内子民的一封信。’
信是用汉文和粟特文所写,内容不多,全县百姓也只记住最后一句。
‘全城无论百姓或者商人,免赋税五年!’
满城百姓再度欢腾。
这是一招鲜,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只要使出这一招,人心全部归附,无一例外。
老百姓们都很单纯,也很现实,说大道理没用,给出实在的利益才是真理。
长安。
这几天整个朝廷都很热闹,唐军西征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长安,满城百姓欢腾起来,敲锣打鼓欢庆唐军重新控制河中,毕竟这是大唐强盛的标志,哪个大唐百姓不希望自己的王朝重新强盛?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朝廷官员的欢欣鼓舞却是因为大唐吞并了拔汗那,控制了石国。
这两国一个产金,一个产银,控制了这两国,就意味着大唐的金银产量将极大增加。
丹凤酒楼的品雪院内,右相韦见素、左相张立以及户部尚书萧华正相聚吃午饭,他们今天上午讨论财政货币,一直讨论到中午,便一起过来吃饭。
当然是AA制,各吃各的,最后各自记帐,不过他们是相国,有每天三十贯的午餐补贴,额度都是三十贯,只要不超过三十贯,都可以记住公务开支。
他们一般都是吃十几贯的定餐,然后要喝十贯的茶,他们喝的茶不是茶贵,而是水贵,每天清晨从终南山取来的山泉水。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