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另外,朝廷地方都在倡导行万里路,读万里书,朝廷可曾考虑过贫寒士子的家境承受?
陛下常常说,寒门子弟当自强,但朝廷设计制度,又几时为寒门子弟考虑过?
臣胡言乱语,实在是所见所闻所虑太多,不吐不快,望陛下赎罪!”
韦应物的这本奏折让李邺深深触动了,让他不得不开始反思,实际上这不是韦应物第一个提出来,他父亲李岱当年也批评过他,乱改科举,贻害无穷。
自从当年河陇科举开始改革后,这两年科举改革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开元天宝还有不少寒门子弟考中进士,但自从他科举改革后便越来越少,这两年基本上没有了。
原本只考书本内容,对寒门子弟和权贵子弟都是公平的,现在加重了对策题后,不光对寒门子弟不公,甚至对富家子弟也不公,只对世家宦官子弟有利。
这是李邺所犯下的一个巨大的认知性错误,他想当然的以为天下士子都应该了解国家大事,事实上,在信息闭塞的大唐,只有最接近权力的人才能了解到一点点国家大事,绝大部分人都一无所知,甚至连地方官都不知道。
还有游学风开始兴起,原本也是李邺鼓励的,让学生出去走走,见见世面,不要做书呆子,但他却忽略了游学费用的负担问题,官府再补贴食宿也不可能不花钱,最基本的车船开支就不少,出去一个月,最少最少也要花三四贯钱,这对贫寒家庭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又不能完全由地方官府负担,不现实。
所以很多改革看似公平,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不公平,很多从前想当然的决策,为后面藏下了巨大的隐患,恶果开始显现了。
这时,宫女在门口禀报,“陛下,韦相国和张相国来了!”
这两人来得正好,李邺连忙道:“快快请进!”
很快,韦见素和张立一起走进来,一起躬身施礼,“参见陛下!”
李邺歉意道:“这么冷的天,还让两位跑来华清宫来!”
“回禀陛下,偶然来一次也无妨!”
一般李邺和朝廷重臣都是书信往来,但两人亲自跑来,必然是有重要之事。
李邺请二人坐下,又让宫女上了热茶,两人喝了热茶,身体舒服了很多。
韦见素开口道:“这次我们二人过来,是为废奴之事而来。”
李邺点点头,自己要求年底前各级官员必须完成废奴,可以说这是一个死命令,没有半点含糊,李邺也知道官员们口是心非,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但有的事情他非做不可,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求废奴,但基本上都没有成功,做得最好的是宋朝,可一但经历了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奴隶制度又开始泛滥。
“两位是不是想求情,再宽延半年时间?”
“陛下,朝野上下确实反响比较厉害,奴隶毕竟是财产,说废除就废除,损失又无从补偿,微臣建议是不是稍微给一点补偿,大家也有积极性去做,另外年底在时间上确实有点压力了,尤其陛下的株连措施,让官员们普遍不满。”
李邺点点头,“株连确实不妥,可以取消,朕也知道年底时间很紧,但就算到了明年六月,大家一定还是没有任何行动,又在喊时间紧了,期限永远向后拖延,如果不处罚一批官员,永远震慑不了他们,至于补偿,现在给了补偿,那么以前老实废奴的官员怎么办?
朕从前年就开始禁止奴隶买卖了,他们手中的奴隶都至少给他们劳作了两年以上,买奴隶的本钱早就赚回来了,朝廷的财政虽然宽裕,也不能随意挥霍,朕不会给一文钱补偿。”
张立无奈,只得道:”很多官员反应,家仆虽为奴隶,但已经相处多年,情同家人.”
“等一等!”
李邺一摆手打断了张立的话,不满道:“张相国,说这些话的人简直就是无耻之徒,什么叫情同家人,这些官员会把自己的家人卖作奴隶吗?他们在享受奴隶的伺候,还喊情同家人,一边做婊子,一边立牌坊,谁敢这么说,朕第一个就把他们革掉。”
韦见素和张立不敢吭声了,李邺也觉得自己语气太严厉,便缓和一下语气道:“朕废奴并不是让他们把奴隶赶出家门,而且要把无偿占用改为雇佣,要给工钱,让奴隶也能成家,也能养育后代。”
停一下,李邺又道:“历朝历代的天子都在喊废奴,他们和朕一样,看到的都是一个问题,人口问题,大唐经历内乱,本来就男丁不足,现在又有大量的外族女人,男人真的没有了吗?也不完全是,大量青壮汉人男子成了奴隶,如果把这些青壮男子释放出来,至少多出一两百万人口,如果他们能娶妻生子,延绵后代,大唐的人口就慢慢上来了。
朕为什么要严禁官员蓄奴,因为官员自己没有了奴隶,他们就不会允许民间有奴隶,这是人性,当权者得不到的东西,普通的百姓也休想得到。
两位相国要回去多宣传,明年初会有一次由内卫主导大清查,朕不希望有任何一个官员被查到继续保留奴隶。”
韦见素和张立都有点惭愧,一起点头道:“微臣明白,微臣会立刻回去安排政事堂讨论陛下的废奴要求,然后进行宣传。”
李邺笑了笑又道:“朕正好要派人去请你们过来,你们就来了,很巧。”
“陛下有重要事情吗?”
李邺点点头,“关于科举,朕认为有必须一些改革了,主要是进士科的第三大题,对策,朕过于偏向于现实问题,这对很多士子不公,今年一个江南士子都没有考中进士科,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很严重,政事堂也一并讨论吧!第三题该怎么改,既要务实,又不能脱离书本。”
第1438章 历史机遇
一辆宽大的马车离开华清宫,在飘雪中返回长安城。
马车内,韦见素和张立各盖一床毯子相对而坐。
韦见素叹口气道:“我们真错了,以为天子是为了维护君权,其实.真是为了废奴,增加人口,哎!”
张立沉默片刻道:“韦相国,我刚才忽然想通了,其实我们应该支持天子,这是一个难得历史机遇。”
“此话怎么说?”
“韦相国想想看,前朝的皇族权贵们都干得差不多了,关陇贵族也大部分去了海外,而新的权贵还没有形成,现在废奴是阻力最小之时,加上天子的权威,还真能把这个千年顽疾解决了。
如果现在不解决,等数十年后太子登基,那时候新权贵形成了,那时再想废奴基本上就不可能了,现在只要把废奴深入人心,以后的权贵也自然是雇佣为主,也不会想到购买奴隶。”
韦见素点点头,“你说得很对,现在这个机会不掌握住,以后就不可能再有了,回去后政事堂发个通告,要求年底之前所有官员必须废奴,至少不再株连,我觉得已经是今天很好的结果。”
“天子说的科举之事,韦相国怎么看?”张立又问道。
韦见素哈哈一笑,“这个问题早就怨声载道了,天子终于承认自己有点脱离实际了。”
“那该怎么改呢?”
韦见素微微笑道:“办法肯定有,回去好好协商一下。”
马车在风雪中加快速度,向长安城驶去。
张镐匆匆回到府中,立刻让管家把次子张仲玉找来,张镐是知道自家的情况,他府中有十几名奴仆,去年把奴仆的孩子都转为平民籍,但奴仆还没有转籍,这个不难,把他们直接转为平民籍,再继续用他们就是了,就是每个月要给工钱,但张镐也能承受。
但张镐难处在庄园上,他有一座占地五十顷庄园,位于陇州。
他的庄园没有佃户,只有五十名奴隶给他种田,这五十名奴隶每年只需消耗庄园收获的一成,剩下的九成都归张家,可如果是佃农呢?
佃农要拿走五成,张家一下子就少了四成,傻子都知道,尽量用奴隶合算得多。
所以张镐也知道废奴能拖就拖,但现在他拖不下去了,上午韦见素和张立去见了天子,带回来明确的消息,天子态度强硬,除了在株连上妥协外,其他都依旧按照之前的旨意来办,年底之前所有官员家中的奴隶必须转为平民籍,否则将革职为民,永不录用。
当然,张镐也支持废奴,认可张立的解释,现在是废奴的历史机遇,现在不废,以后就很难再革除这个千年顽疾了。
不多时,次子张仲云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道:“孩儿参见父亲!”
张镐缓缓道:“天子废奴决心已下,不要再抱侥幸想法了,赶紧把府上的奴隶都改为平民籍,签雇佣协议,给他们工钱。”
“父亲,十几个人,工钱不低啊!”
“难道他们是白吃你的饭吗?”张镐怒道。
“孩儿遵命!”
张仲云刚要走,张镐喝道:“回来!”
“父亲还有什么吩咐?”张仲云连忙又回来。
“陇州庄园内,还有五十名奴隶,你忘了吗?”
张仲云大惊失色,“庄园奴隶还要转籍吗?”
“废话!难道他们不是奴隶。”
“可是他们转为平民,那就只能签佃户协议,现在行情,佃租至少要分五成,否则没有人肯种田,我们损失太大了。”
“损失大也要做,我身为堂堂的辅相,我不带头,让其他百官怎么看,给我改了,而且年底之前必须完成!”
张仲云无奈,只得答应退了下去。
次日一早,张仲云着手将府内的十四名奴隶转为平民籍,核销了卖身契,去县衙变更了奴籍。
这个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张府,管家跑来问道:“二公子,那陇州庄园的奴隶要不要变更?”
张仲云满脸为难道:“我不太想变更,但据说年底前必须废奴,哎!难办啊!”
管家揣摩主人心思,小心翼翼道:“要不公子先观望观望?这种法令基本上都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会不了了之,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再废奴也来得及,到时我们把废奴的时间改为十二月三十日,不就行了吗?”
“有道理!”
张仲云本来就不想废除庄园的奴隶,他觉得那里比较偏远,根本查不到,父亲有点小题大做了,现在管家一番话说到他心坎上了,他可以先观望,如果明年一月份,长安这边查得很严,他再废奴也来得及,如果查得不严,或者就像管家说的,就一阵风,他就不用废奴,否则亏大了。
张仲云便欺骗了父亲,说已经全部废奴,张镐相信儿子,便不再多问了。
李邺登基以后,没有过问家族的事情,但李岱没有忘。
他首先给几个兄长平反,去除了他们的罪名,同时追授爵位。
兄长的家人都从岭南返回,他把整个家族都纳为皇族,给了侯爵、伯爵等爵位,给了他们府宅和土地,又赏了不少钱财,家家户户都变得富足起来。
李邺当然不会阻止父亲,他很痛快给了房宅、土地和钱财,也批准了爵位。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可不是鸡犬,是自己的族人,李邺以自己的皇帝身份,授予他们皇族,再正常不过了。
以前对他有恩的人他也没有忘记,比如裴旻,他现在是龙武卫大将军,掌管三万禁军侍卫。
高力士的儿子冯劝农,出任光禄寺少卿,还有驸马程昌胤,他现在是左监门王大将军,还有从前对他们不错的邻居,裴三娘每家都赏了五百贯钱。
下午时分,在李林甫的平康坊旧祠堂内,旧宅由李林甫的嫡长孙李渝继承,李渝现任淮南观察使兼扬州刺史,不在府上,但祠堂是公用的。
新平县公李崤召集所有族人宣布重要事宜,李崤现在是第二任族长。
数十名族人济济一堂,所有人的名字都进了宗正寺,但他们另成一系。
李崤高声道:“召集大家来是传达太上皇的重要命令,我知道不少人家之前都买了奴婢,现在废奴令开始抓紧了,所以到年底之前,你们将府上所有的奴婢都转为平民,可以签订契约,继续雇佣,但要给工钱。”
下面顿时嚷成一团,“我们都花钱买的,要废奴就得给补偿!”
李崤冷冷道:“不会给任何补偿,不废奴也可以,到明年一月份,也就是下个月,不废奴的人将革除爵位,收回房宅和土地,家族也将停止月钱,你们自己衡量吧!愿意保留几个奴婢,还是想要爵位和房宅、财产,相信你们自己心里都有数。”
“族长,是动真格的吗?”
李崤点点头,“我不是吓唬你们,不肯废奴就是不给天子面子,挑战皇帝权威,哪怕是大将军也要革职,现在大明宫和兴庆宫已经没有一个奴隶,所有官员都在废奴,你们不要和自己的富贵过不去。”
第1439章 围炉午话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的前一天,朝廷已经休假了,从今年开始到正月初四放假休息,初五正式开朝。
李邺知道大家祭祖之苦,把新年大朝改为正月初五举行,取消了新年大宴,以发福利的方式,给官员们发了数万只羊。
一般家庭都是除夕夜寅时祭祖,全靠第二天睡一觉补回精神。
但官员却无法入睡,等着天亮开新年大朝,所以新年大朝时,官员们个个精神萎靡,哈欠连天。
紧接着还要举行新年大宴,官员们能不喝得酩酊大醉吗?几杯酒就倒了,对身体健康是一次巨大的摧残。
这个微调虽然很小,但意义重大,打破了很多大家已不堪重负的陈规。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