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别这样看着我,史蒂夫,我不是你想要找的那个投资人。”
“但他们说你认识西海岸的投资人,比特公司就获得了他们的追捧。
你知道的,迪恩。东海岸没有真正的风险投资人,那些家伙太保守了。”
原来是看上了自己背后的人脉,迪恩有些了然。
“好吧,说说你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充分发挥南方贝尔的优势?”
迪恩觉得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聪明人不止他一个,联盟内的其他成员一定也会去找南方贝尔。
如果线路都率先被人租完了,那可真是起了个大早,却没吃上一口热乎的。
听到迪恩的问题,史蒂夫眼睛一亮,“400~600万美元,我有把握把aol的规模扩大3倍。”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不确定西海岸的风投会感兴趣。”
aol在东海岸,加上互联网市场还没有展露自己的潜力。
所以迪恩猜测沙丘路那里,可能对远在数千英里之外的aol没那么大的兴趣。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伱的帮忙。”史蒂夫找来aol的资料递给迪恩,“伙计,就像说服他们投资比特公司一样,也说服他们投资aol。”
“这不一样,史蒂夫。”虽然迪恩对结果不太乐观,但他还是收下了这份资料。
“加油,伙计!你也不想一直看着compuserve公司压过我们吧?你的俄亥俄老乡可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compuserve公司远在俄亥俄,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辛辛那提贝尔公司。
很显然,前者的规模远小于南方贝尔,所以我一直认为南方贝尔是我们的绝佳的机会!”
“yeah,我无比赞同这一点,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资金。”
史蒂夫本来没急着扩张aol的规模,但商用互联网交易所和南方贝尔的出现,让他改变了主意。
网络互联,这对aol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这意味着那些付费内容会被更多的用户看到。
“我会尽力而为”迪恩拍了拍手中的aol资料,就准备离开史蒂夫的办公室。
“现在就回西海岸?我可是准备好了party,东海岸的姑娘不会让你失望的。”
史蒂夫.凯斯也才30岁左右,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家公司的ceo,这让他的派队总不缺姑娘。
“派对就算了,我正和一位东海岸的姑娘约会,所以你懂的。”
迪恩现在比较挑食,尤其是在品尝过詹妮弗.康纳利之后。
“狗屎!迪恩你一点也不像一个技术天才。
那些书呆子怎么可能刚来东海岸,就会有姑娘愿意和他们约会?”
“这和是不是天才没关系”迪恩展颜一笑,随后潇洒的离开了办公室。
史蒂夫看着迪恩的背影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等他发现自己的助理琳赛那依依不舍的眼神后,才反应过来。
mother f*cker,原来脸蛋才是原因所在吗?
贝尔的交易、商用互联网交易所、aol的扩张策略,在弗吉尼亚待了只短短一周,迪恩就搞定了这些所有的事。
一笔生意结束了,但又引出了另外一笔生意,迪恩有时候都搞不清自己的身份。
他是比特公司的创始人,但现在干的活更像是风险投资人一样在各个项目中穿针引线。
本来只是想实现自己对杜安的承诺,但最后绕了一圈似乎又和对方做起了生意。
不过商用互联网交易所现在确实需要南方贝尔的助力,ibm的实力太过强大,这是私营服务商不得已的做法。
另外经过了这次的会议之后,虽然联盟算是正式成立。但距离它正真运作,这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首先大家需要确保这个组织没有潜在的法律风险,另外建立数据交互中心也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只有委托思科开发的路由器、网关设备等全部通过验证后,数据交互中心才会开始开始搭建。
但黎明的曙光已经出现,一切都不远了。
迪恩已经在弗吉尼亚停留了一周多,时间也马上进入10月份。
但他并没有急着返回西海岸,因为他准备等一等mci那里。
两家合作的ip电话子公司word link,它的合同、手续这些细节马上就要办妥。
迪恩准备顺便和mci签完合同后,再返回硅谷。
正好米兰达也在华盛顿,瞧,迪恩在哪都不会感到寂寞。
“米兰达,你的父亲马瑟先生什么时候调回华盛顿?”
连续做了多个俯卧撑,迪恩不得不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和他配合默契的米兰达,主动开始蹲伏运动。
“这很难说迪恩”米兰达有些气喘,“这取决于理事会的表决”
“弗吉尼亚这里,马瑟先生认识银行的人吗?”摆烂的迪恩,对米兰达的气喘吁吁无动于衷。
“迪恩你是不是需要帮助?”米兰达太累了,她不得不停下来稍作休息。
“其实”
滴滴滴床头的电话响了。
“come on,让我休息一会儿。”米兰达示意他接电话。
“我讨厌摩托罗拉”迪恩一边抱怨着,一边接通电话。
“boss,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首席运营官吉米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
第183章 不讲武德
“boss,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如果你不是在我关键时候打电话,那就是好消息。”
迪恩端起床头柜上的红酒微微抿了一口,醇香的口感让他心情舒畅了少许。
“呃…boss,很抱歉打扰到你…”
“好了,先说坏消息吧,我需要它来帮我冷静一下。”米兰达慵懒的姿势,让迪恩心头燥热难耐。
“坏消息是我们原本预计在《pc世界》杂志上,随刊附赠teams软件的计划落空了,微软抢了我们的生意。”
“微软?”迪恩对这個突然冒出来的家伙有些意外。
“是的,他们抢了我们的创意。”
“说的具体点,吉米。”迪恩刚刚听到了“抢”这个单词。
“微软的人窃取了我们的广告创意,就在我们和《pc世界》杂志沟通随刊磁盘广告的时候。”
比特公司率先联系了《pc世界》杂志,并且把teams软件免费试用的计划告诉了对方。
几十万份的磁盘附赠,这对《pc世界》杂志来说也是一笔丰厚的广告费。
对方非常重视这笔生意,在比特公司充足的预算下,双方差不多已经达成了口头约定。
但不知道微软从哪得知了消息,他们直接以比特公司开价的两倍,买下了《pc世界》杂志连续三期的磁盘附赠广告位。
在比特公司提出这个广告计划之前,软件行业从没有尝试过这种大规模的试用版营销手段。
它的成本都是以百万美元计算,还不确定效果如何。
细数市面上的软件公司,或许只有莲花、甲骨文、微软这几家有实力推行这样的广告计划。
但有实力和能否想到创意是两回事,他们从未想过为消费者提供试用版软件。
因为这些公司包括微软在内,所有的软件产品都是买断版。
消费者购买之后,钱货两清,有的软件公司甚至连售后都不再介入。
但比特公司的软件主推订阅制,它会持续和客户保持沟通,试用版的推行也不会影响teams软件的销量。
所以软件行业发展了几年,大家的营销手段还是沿袭了传统的做法。
不过同样在《pc世界》谈广告的微软某位经理,在偶然间听说了比特公司的计划后,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比尔.盖茨。
前者有预感,这种大规模的试用计划,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尔.盖茨认同了他的观点,并且对这种营销模式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先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再从他们身上赚取利益,微软操作系统无比契合这种营销模式。
于是比尔.盖茨没有任何犹豫,他直接下令市场营销部去和《pc世界》杂志谈判。
盖茨想在下一期杂志上,看到windows 3.0系统的试用磁盘。
财大气粗的微软挥着钞票砸开了《pc世界》的大门,并且直接签下了连续三期的合同。
“所以我们的teams软件已经完成了磁盘封装,但却没地方投放?”
迪恩大概明白了吉米口中的坏消息是什么了,七八十万张软盘,就这一部分成本比特公司就投进去了150万美元。
“是的,boss。这些磁盘总不能永远躺在仓库里,而且这花了我们一大笔钱。”
“吉米,计算机类杂志不是只有《pc世界》一本,去找《字节》、《大众电子》、《pc技术》…
总之我们要把这批磁盘送出去,而且要赶在微软前面!”
狗屎!盖茨这老小子还是那么不讲武德,一点绅士精神都没有。
“好的,boss,我亲自去联系他们。”事关两百多万美元的决定,吉米这个首席运营官也不敢做主。
比特公司不是微软,微软可以不做考虑一次性投入上千万美元去杂志上打广告。
但比特公司超过50万美元的资金动用,就需要迪恩这个ceo亲自审批。
mother f*cker,迪恩现在有点渴望比特公司尽早上市了,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不很好。
“come on,现在说说好消息吧,我需要来点刺激的!”
“好消息是我们也抢走了微软的一个赞助商名额!”吉米的声音隐隐有些得意。
“哇哦,我猜这个赞助商名额对比特公司很重要?”迪恩心里已经有了些猜测。
“没错,boss,西海岸电脑节!”吉米扬眉吐气道,“我们从微软手中抢走了西海岸电脑节的主要冠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