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175章

作者:安静的想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雇用工作人员,制作竞选标语和招贴画,布置演讲场地,发布广播和电视广告等等各种宣传手段。

  而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在60年代两党为候选人花费的选举资金就高达上千万美元。

  现在是90年代,根据拉里最近对党内全国委员会小组的观察,明年大选两党的竞选资金很可能达到上亿美元的级别。

  这样天文数字的花费,当然不可能由候选人自己掏腰包,大部分要来自支持者的捐赠。

  直接捐给候选人的钱,被称为“硬钱”,其使用要接受严格的监管,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捐款。

  根据联邦法律规定,工会、商业公司和银行向联邦竞选捐款是被永久禁止的。

  同时个人的捐款金额也会受到严格限制,任何个人在一年中向某位候选人的捐款限额为1000美元,个人每年各项政治捐款的总限额为25000美元。

  这些规定的目的就是立法机构为了限制巨额捐款者和大企业,通过曾受惠于自己的当选者影响公共政策。

  不过既然有“硬钱”,那就有对应的“软钱”。

  “硬钱”受到严格的监管,但“软钱”却利用规则漏洞开始大肆泛滥。

  所谓“软钱”,就是这笔资金不直接作用于特定的候选人。

  既然不准我捐款给某人,那我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帮某人吆喝总可以吧。

  于是出现了政治行动委员会,它专门为特定候选人助选,但和候选人又没有直接关联。

  比如某竞选广告直截了当地说“请投某某一票”,那这笔花费就属于“硬钱”。

  但如果只是宣传某个候选人的理念,或者抨击他的对手。

  而又并没有明确劝说人们投某个候选人的票,那这笔钱就算作“软钱”。

  猜猜联邦法律对“软钱”有限制吗?答案是显然易见的,“软钱”的使用没有上限。

  阿肯色州长的政治助手史密斯说他们募捐遇到了难处,现在拉里.斯通就需要为他们寻找“软钱”。

  毫无疑问,硅谷的“软钱”都在那些科技公司的高管,或者风投机构投资人的口袋中。

  拉里.斯通的通讯录上有他们大部分人的名字,他开始按照往常的亲疏程度依次给他们打电话。

  “安迪,下周四晚上有一场政治宣讲活动,你要参加吗?”

  筹款晚会的名字太直接,所以拉里.斯通十分明智的换了个说法。

  不过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是聪明人,他知道所谓的政治演讲是什么意思。

  “主讲人是谁?”

  “阿肯色州的州长,克临顿。”拉里.斯通翻开日历,准备寻找下一场奥克兰运动家队的比赛日。

  “驴党?”安迪.格鲁夫瞬间失去了兴趣。

  “安迪,听我说,比尔主张对科技产业给予更多的支持。这对硅谷有好处,不是吗?”

  作为一个政治掮客,拉里.斯通随时能把自己代入中间人的角色。

  不过他的积极推销,并没有引来安迪.格鲁夫的热情。

  “我需要考虑一下,拉里。”

  “ok,我会再打电话给你的。”

  挂断电话,拉里又开始为自己的棒球门票而可惜。

  就和他想的一样,硅谷这里的ceo大多偏向象党,他们不信任主张增税的驴党。

  但拉里没有放弃,他又开始打电话给惠普的戴夫.巴拉姆。

  几分钟后,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巴拉姆愿意下周的筹款晚会。

  老实说这有些出乎拉里的预料,因为据他所知巴鲁姆的政治立场也偏右。

  这其中的原因并非那位阿肯色州长的魅力在起作用,而是巴拉姆在向自己的前老板看齐。

  在69年的时候,戴维.帕卡德卸任惠普的ceo职位,转而去华盛顿担任泥可松政府的国防副部长。

  这让巴拉姆意识到,同时作为科技界领袖与政治家是有可能的。

  所以他曾在多年前竞选过桑尼维尔市的议员,虽然没成功,但巴拉姆依旧对政治充满热情。

  他迫切的想找党派领导人分享他所知道的一切,他曾写过雪片般的建议书,寄给了从卡特到杜卡斯基在内的每一位驴党候选人。

  但巴拉姆从未得到过回复,这次他想当面看看这位阿肯色州长是否愿意聆听他的建议。

  好吧,拉里耸耸肩,至少他找到了一位重量级的硅谷代表。

  拉里继续在自己的通讯录上翻翻找找,甲骨文的埃克森、苹果的约翰.斯卡利、mits的轩尼诗…

  一堆电话打过去之后,拉里收获寥寥,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办公桌上的报纸。

  [比特公司ipo在即,迪恩.普莱斯将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吗?]

  拉里眼睛一亮,瞧,硅谷的新星代表来了。

  阿肯色州的州长够年轻,这位硅谷新星更年轻,他们在一起应该也会更有话题。

  一个主张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一个已经站在了科技浪潮的前沿,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组合了。

  不过拉里和迪恩的私交一般,他们甚至没有在一起喝过咖啡。

  但是在加州这么多年,拉里有无数的人脉关系。

  他认识大卫.摩根塔勒,后者曾担任过风险投资协会的煮席,他们有过愉快的交谈。

  比起直接打给迪恩,拉里觉得先打给大卫.摩根塔勒探探口风更合适。

  “大卫,现在有一个接触未来驴党统领,甚至是白房子主人的机会,你感兴趣吗?

  不,准确的说是我们的‘dred million’,对这个聚会感兴趣吗?”

第208章 突破天花板

  “他真的有爱尔兰血统吗?”迪恩拿着电话,在房间里来回徘徊。

  这未免太巧了,他对这个说法有些怀疑。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种可能性很大。”电话里传来安东尼.肯尼迪的分析。

  “他的曾祖母哈蒂.海耶斯有两个爱尔兰父母,他的曾祖父有一个爱尔兰父亲。

  他母亲的家族姓卡西迪,这是爱尔兰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尽管还没有确切的文件证实这一说法,但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爱尔兰血脉。”

  “好吧”迪恩勉强接受了这一说法,“所以我该见一见他?”

  “迪恩,80%的爱尔兰人,都是驴党的选民。

  虽然比尔还不确定能否赢得党内初选,但他既然去了硅谷,按照传统做法你应该见一见他。

  我们都是爱尔兰人,爱尔兰人坚定不移的支持自己人,我们团结一致。”

  这就是安东尼.肯尼迪给迪恩打电话的原因,有人在递话给他。

  “ok,我知道了。如果我们相谈甚欢的话,我会给他一点支持。”

  什么政治演讲?不就是筹款嘛,迪恩门清。

  “很好,等你下個月来东海岸,我带你见一见公平骑士团的人。”

  现在安东尼.肯尼迪也是比特公司隐形股东之一,作为自己人他想把迪恩拉入爱尔兰人自己的团体组织。

  挂断电话,迪恩独自一人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沉思良久。

  随着比特公司临近ipo,自己的账面财富距离落实越来越近,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慢慢靠了上来。

  这其中关于政治部分的涉及,迪恩一直慎之又慎,但很多事情由不得他不早做考虑。

  安东尼.肯尼迪的电话让他有些意外,爱尔兰人的标签虽然可以为他带来一些助力,但同样义务也随之而来。

  在上个世纪爱尔兰大饥荒发生后,有数之不清的爱尔兰人移民到了美洲。

  其中美利坚是主要目的地,大量的爱尔兰人进入了码头、船厂、钢铁厂当工人。

  而这些能为他们带来工作的场所,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

  所以爱尔兰人移民的目的地,大多集中在了美利坚的大中型城市。

  比如波士顿、纽约、费城、匹兹堡、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主要的大城市。

  尤其是在东海岸,那里有数量众多的爱尔兰裔。

  他们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慢慢成为其中的精英。

  恰巧驴党的据点和支持者都在大中型城市中,象党则集中在了乡村地区。

  所以在大城市中爱尔兰裔的政治倾向都不出意外的偏向驴党,这也是安东尼.肯尼迪希望迪恩支持克临顿的原因。

  除了因为对方身上有爱尔兰血统,契合的政治倾向也是原因之一。

  “要喝一杯吗?”穿着薄薄长裙的詹妮弗.康纳利,倚在门口摇晃着手中的红酒。

  迪恩回过神,朝她笑了笑,“当然。”

  这段时间詹妮弗.康纳利一直住在迪恩这里,因为后者需要她提醒自己在电视节目上的注意事项。

  看到她春光乍泄的身姿,迪恩决定先享受眼前的美食,再考虑劳心费神的政治

  “你出生在克利夫兰?”

  “是的,boss,不过我在西弗吉尼亚长大。”

  “噢~,那也相当不错。”迪恩满意的点点头。

  他没想到瓦伦丁推荐过来这位全球市场高级执行官,竟然和俄亥俄也颇有渊源。

  “ok,约翰,首先欢迎你加入比特公司。

  正如你所见,我们现在正准备大干一场,而伱来的正是时候!”

  “这也是我的荣幸,boss。”

  约翰.钱伯斯顺利通过了比特公司的面试,迪恩对他的某些管理主张十分青睐。

  “说说你打算在欧洲市场怎么做?”在临出发前,迪恩想和他聊聊这个话题。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