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176章

作者:安静的想

  “建立我们的欧洲总部,尤其是售后服务部,它必须排在第一位。”

  “理由呢?”

  “商业公司不能和客户脱离联系,售后服务一直是我们比特公司的名片之一。”

  “good,我们想到一块了。”迪恩十分重视比特公司在售后服务上的投入。

  尤其是teams软件采用了年费订阅制,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比特公司怎么吸引客户继续为自己的软件掏钱。

  除了研发,售后是比特公司的第二大支出,它甚至成为了产品销售的一部分。

  “针对欧洲市场,关于产品开发你有什么建议吗?”

  约翰.钱伯斯将是全球市场的执行者,迪恩对他寄予厚望。

  略作考虑,约翰.钱伯斯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的建议是倾听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比如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地化,客户需求的小功能,teams软件都应该及时跟进。”

  这是约翰.钱伯斯在ibm和王安电脑积累下来的经验,一切都应该以客户为导向。

  ibm因为没有重视消费者的意见,慢慢放弃了个人计算机市场。

  结果现在pc兼容机的规模,已经快要超越大型机市场。

  ibm几乎拱手把这块肥肉,让给了众多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

  要知道在80年代初,ibm的pc兼容机可是比苹果电脑还要受欢迎。

  其二就是王安电脑,钱伯斯曾在那里担任美洲区的执行总裁。

  但随着王安退休,其子上任,它也慢慢脱离了客户。

  于是没过几年,钱伯斯就不得不亲自裁退4000多名员工。

  这些教训都在告诉钱伯斯,忽略客户的需求,公司的存在与否几乎都已经注定。

  “约翰,我很欣赏你的管理主张,所以放手去做吧。

  如果比特公司不能为你解决后顾之忧,那比特也不能称之为国际公司了。”

  既然打算开拓全球市场,比特公司也正准备上市,那迪恩也做好了放权的准备。

  尤其是海外市场的高管,他们应该具有足够的自主权。

  迪恩相信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

  “我下周就飞往英伦,今年我会在那里度过自己大部分的办公生活。”

  “很好,不过在那之前,我先带你了解一下公司以后的发展战略。”

  迪恩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想让比特公司走到更长远。

  “约翰你知道,现在比特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哪些吗?”

  办公室里,迪恩把一份关于公司的内部介绍递给了约翰.钱伯斯。

  “即时通信软件teams、正处于起步阶段的ip电话业务。

  还有数字音频开发技术,它第一个应用的产品是3com的3+sound系列声卡。”

  看得出来,钱伯斯做了很多功课,他对比特公司了解的很彻底。

  “如果要给这三项业务排序,你认为谁的潜力最大?”

  迪恩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它们做了整理,并给出了未来的预期。

  但在那之前,他想听听钱伯斯的看法。

  后者似乎很意外迪恩会这么问,考虑了一会儿后,钱伯斯脸色犹豫。

  “约翰,我更愿意听到真实的评价,这有利于比特公司在未来走的更长远。”

  得到了迪恩的鼓励,钱伯斯终于放开来畅所欲言。

  “如果只考虑当前,当然teams软件的市场最大。

  因为企业用户有这样的需求,并且比特公司也正好拥有相对成熟的产品。

  但如果把目光放在未来,比如十年,或者二十年后。

  我更看好后两者,因为它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ip电话受限于基础设施,现在只能在局部地区展开业务。

  但如果当互联网人人都触手可及的时候,它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至于数字音频技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多媒体技术。

  如果网络主干线的传输速度够快,它们终将会取代今天文字信息的地位。

  但前提是实现网络自由化,老实说我不确定联邦政府对互联网的态度。

  所以这仅仅是我的猜测,它们不一定如我想的那样,也有可能完全相反。”

  “非常棒!”迪恩差点为钱伯斯鼓掌喝彩。

  这是他见过的硅谷人群中,唯一对互联网抱有极大期待的行业高管。

  “那teams呢,它的未来前景如何?”迪恩迫不及待想听到关于它的评价。

  “我不确定。”钱伯斯耸耸肩,“我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更具革命性的通信技术诞生。

  但不管如何,办公软件领域会有它的一席之地。

  不过因为面对企业用户的原因,它的市场规模可能会有天花板限制。”

  “约翰,难得你说了一句实话。不过在比特公司ipo关键时期,这些话不能在公开场合说。”

  迪恩笑着和他开了句玩笑,现在大家都在鼓吹比特公司的创意,唱衰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保证,boss!”钱伯斯也拿了比特公司的期权,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好了,现在我就和你讲讲,teams如何突破天花板的限制?”

  这个问题迪恩考虑良久,现在他终于有了模糊的方向。

  “突破teams软件的天花板?”钱伯斯对这个话题很兴趣,同时也很兴奋。

  或许这位明星创始人,又要拿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了。

  钱伯斯对此充满期待,这也是他离开腐朽的王安公司的原因,他渴望耀眼的新点子。

  “想要突破teams的天花板限制很简单,那就是开发它的衍生市场。

  或许更准确一点的说,是开发办公领域的生态市场。”

  单单只一个即时通信的teams,这当然不能让比特公司和甲骨文或者微软比肩。

  迪恩还需要画更大的饼,忽悠更多的人。

第209章 护城河

  比特公司的会议室,迪恩再次召开了面向决策层的董事会议。

  这里坐着的要么是比特公司的大股东,要么是真正的高层。

  那些充数的董事会成员,并不在邀请之列,因为这事关公司的核心机密。

  当然这次会议也顺便正式任命约翰.钱伯斯,为欧洲市场的高级执行官。

  而这场会议的真正内容,则是迪恩打算明确比特公司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

  这对大家来说很重要,就像之前说的,比特公司如果想获得更成功的ipo,迪恩也需要抛出更多的概念。

  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必须要有自己宏大的发展战略。

  这个计划或者概念,甭管它能不能实现。但一定要够唬人,否则怎么把股价炒上去?

  当然迪恩也并不仅仅是画大饼,他确实对比特公司有更高的期望。

  不过在正式开始话题之前,迪恩决定先把这个它抛给约翰.钱伯斯。

  “约翰,现在大家都把teams定位为办公领域的即时通信软件对吗?”

  “yes,它在即时消息和文件传输方面的表现很优秀。”

  对于这一点,会议室里众多的董事都骄傲的点头赞同。

  teams某些优秀的功能设计,已经名声在外,他们这些不懂技术的董事都有所耳闻。

  根据市场的反馈,越是规模庞大的公司,对teams软件的使用需求越旺盛。

  它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以前那种面对面、电话对电话的单向联系。

  现在变成了在同一个平台上建立联系,这无疑让工作上的沟通更具高效性、便捷性。

  “这么说也没错”迪恩毫不意外的点点头,“不过我更愿意把teams看成一款协同软件。”

  “协同软件?”约翰.钱伯斯第一次听到这個概念,瓦伦丁和杜尔等人也面面相觑。

  “是的,让我们把范围放大,不要只局限在即时通信软件上。”

  迪恩示意安娜把那份商业计划发下去,“这是我编写的关于比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我称之为《远景计划》。”

  薄薄的一份白皮书,大概只有十几页。

  众人拿在手里好奇的翻来翻去,他们丝毫没意识到这份计划是多么的超前。

  迪恩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整理完它们,这份白皮书可能承载了互联网技术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路线。

  “协同办公,这就是我对比特公司的定位。”除了白皮书,迪恩甚至还拿出了草图。

  “所谓协同软件,即多人同时在线,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软件工具。

  如果按照产品类别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五类:文档协作类、远程会议类、项目管理类、即时通讯类、微型数据库类。”

  “mother f*cker,我听懂你说的每一个单词。但把它们放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像个白痴。”

  瓦伦丁被这一大堆的名字搞的晕头转向,直觉告诉他,它们都不好惹。

  “ok,让我们具体的来说一说。”迪恩笑着开始切入协同软件,将会在工作中得到怎样的应用。

上一篇: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