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随着探索者2.0渐渐扩散,这样的赞誉正从四面八方而来。
当然也不是没有批评的声音,比如那些习惯了浏览器免费的用户。
他们对网景功能更全面的专业版浏览器,却收费的这一举措十分不满。
不过这些杂音,克拉克笑笑后就置之不理。
因为马赛克也开始收费了,就在探索者2.0上线的第二周。
拿到授权的spyglass公司,被网景如此成功的商业热潮所吸引。
以市场保有量来说,马赛克也有两三百万用户。
这完全可以支撑他们进行商业化操作,于是照葫芦画瓢。
spyglass公司也宣布普通用户免费,商业用户需要授权的政策。
他们的商业化是否成功不说,但注定硅谷这里才是互联网浪潮的中心。
越来越多的商业性网站正在被建立,这其中的佼佼者当然非雅虎莫属
“300万美元,迪恩,雅虎还没有盈利!”瓦伦丁据理力争。
“在单日点击量400万的前提下,这些根本不是问题。”迪恩也一遍遍的强调着这个数据。
“大卫和杰瑞他们已经在接触广告商,雅虎很快就会迎来第一笔营收。
想想现在它有多流行,600万美元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瓦伦丁苦恼的搓了搓脸,声音带着些许无奈,“但这依然太疯狂了!”
现在的互联网潮流,不仅让杜尔有些迷乱,瓦伦丁更是摸不着头脑。
什么时候初创企业仅凭借用户和点击量,就敢把自己的估值抬到几千万美元了?
这些数字是很漂亮,但它们没有为公司创造一分钱的利润。
在瓦伦丁看来,创业公司没有利润,那简直和犯罪没什么区别。
不过雅虎现在的火热程度,也让瓦伦丁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
或许互联网确实不能用传统的商业模式来推断,就像报纸上说的。
这是一次技术革命,所谓革命,必然是以颠覆为开端。
在又一次和身边的莫里茨对了下眼神后,瓦伦丁终于下定决心。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毫无根据、最不可理喻的投资!”
“你会为今天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的,瓦伦丁~”迪恩笑着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大卫和杨致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喜。
能让红杉资本捏着鼻子认下这样的投资,或许只有他了。
果然,商业谈判交给迪恩,准没错。
他硬生生把雅虎的估值从500万美元,抬到了现在的3000万美元。
如果换作大卫,估计没说两句,他就会早早投降。
杨致远又太年轻,他没有任何相关经验。
所以由迪恩出面,接触红衫资本最为合适。
现在大家已经在某些条件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红衫资本入局了。
莫里茨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虽然是谈判对手,但他同意迪恩的观点。
雅虎一定会是互联网的又一個风口,而且是能给红杉资本带来大满贯的那种。
“文件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做好,但现在的雅虎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ceo。”
瓦伦丁虽然同意了3000万美元的估值,不过他对雅虎现在的管理团队却颇有微词。
迪恩看了一眼大卫和杨致远,两人都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
这算是某种让步,风投拿出了真金白银,那么他必须确保自己的钱被花在了公司运营上。
而且作为创始人,这些年轻人一般都缺乏管理经验。
一个经验丰富的ceo,可以快速的让雅虎步入正轨。
“人选的事,就交给你了,瓦伦丁。”既然红衫主动揽过了这件事,那迪恩也乐的清闲。
“我感觉你现在比我,更像风险投资人~”瓦伦丁依旧有些不满的发了两句牢骚。
如果没有迪恩,雅虎几乎是红衫资本的囊中之物。
“瓦伦丁,相信我。不用半年你就会无比庆幸,今天的这次投资。”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别说迪恩,就连普通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可不是什么都没做,看看探索者2.0的主页就知道了。
还有比特公司的服务器名单中,也有雅虎的名字。”
“对了,说到浏览器,网景的融资谈妥了吗?
如果杜尔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可以代劳。”
丝毫不顾及有外人在场,瓦伦丁直接现场挖起了墙角。
“杜尔知道的话,会找你麻烦的。”迪恩笑着摆了摆手,“还是先把我们的雅虎照顾好吧。”
“迈克尔会跟进雅虎的发展,他擅长这一行。”
要不是因为迪恩的存在,或许瓦伦丁这次也不会出山。
因为原本就是莫里茨先发现了它,按照风投内部的规则,后续的雅虎也应该是由他跟进。
“ok,我没意见。”迪恩认识莫里茨,他们在这几年间见过很多次。
传媒业出身的他,或许能给雅虎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生意已经谈完,迪恩并没有在这里多留。
网景那里也有很多事,比如刚刚说的融资问题。
距离探索者2.0发布已经快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网景还没来得及统计这段时间订单。
杜尔已经先按耐不住,要求重新就融资问题谈判了。
事实胜于雄辩,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他,网景正在引领革命。
只是迪恩没想到,新版浏览器的上线,最先让红衫坐不住了。
因为随着浏览器的传播,雅虎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前者只是工具,但后者却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于是就有了刚刚的一幕,红衫资本融资600万美元拿走了雅虎20%的股份。
不过因为共同设立了15%的人才期权池,所以稀释后红衫现在持有雅虎17%的股份。
大卫、杨致远、迪恩经过新一轮稀释后,各自保留了22.6%的股份。
这不会是雅虎的最后一次融资,因为它的经营模式注定了这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是先让它走上正轨,莫里茨脑中有很多想法。
为了打造雅虎的势头,他想将杨致远定位为硅谷的代言人。
这有点像乔布斯再造,尽管交谈后杨致远拒绝了这种比较,但莫里茨没打算放弃。
如果想要从千千万万的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他们需要一个富有魅力的创始人人设。
乔布斯当初的形象经营非常成功,莫里茨认为杨致远是个不错的人选。
硅谷的亚洲移民正在逐渐增多,他们已经在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这时候如果把杨致远推出来,打造成新型创业方式的传道者,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间进入十月中旬,硅谷这里到处都在酝酿商机。
网景带起的热潮正让更多的人蠢蠢欲动,他们都是某家it行业公司的工程师。
他们很早之前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同时也是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
在普通人眼中神秘无比的互联网,对他们而言却没有秘密。
探索者浏览器的流行,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技术,可以轻轻松松在网络上构建自己的网站。
浪潮正在逐渐壮大,也吸引着越来愈多的人投入其中。
当然,现在最牵动硅谷风投的还是网景公司的融资。
不仅仅凯鹏华盈,梅菲尔德和恩颐投资这些,也正在想方设法加入到这场交易中。
格伦.米勒听到了消息,他迫切的需要洗去身上“最短视投资人”的标签。
第335章 越过沼泽
梅菲尔德曾经是比特公司的投资方之一,按照今天的市值计算。
如果他们保留那5%的股份,那么即使经过两轮稀释后,它现在依旧能估值高达7亿多美元。
但可惜在三轮融资之前,梅菲尔德跳车了。
因为那时候比特公司,正在和贝尔以及at&t打诉讼官司。
格伦.米勒悲观的认为,比特这样的初创企业无法对抗,在电信业拥有垄断地位的at&t。
于是他将自己基金拥有的那些股份,都溢价卖给了凯鹏华盈。
而这一次交易,也让格伦.米勒和梅菲尔德彻底沦为硅谷风投圈的笑柄。
他们为了几百万美元的收益,结果放弃了几亿美元的利润。
现在硅谷这里新入行的风投,都会被老人教导。
当一家有潜力的初创企业遇到困难时,不要急着收回自己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