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想
迪恩手中的动作一顿,他抬起头确认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的toktok是免费的。
甚至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它上面没有任何一条广告。”
“这里的成本不是由我们产生的。”托马斯耸了耸肩,“它来自用户连接网络的费用。
伱知道的,boss,大多数isp运营商都是以分钟进行费用结算。
如果用户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太长,这意味着下个月他将收到一份巨额电话账单。”
迪恩眼中露出一抹恍然,随后失笑着摇摇头。
好吧,千算万算,他算漏了网费。
虽然比特把用户使用toktok的成本降到了最低,但ips运营商那里可没有。
相反,现在按小时收费的模式,使得上网从来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
免费的toktok确实很新奇,它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吸引了60多万人。
但这不代表用户会24小时停留在上面,因为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做,也要每小时支付3美元左右的高昂费用。
很显然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在线聊天值得每小时3美元的支出。
“isp那里我会想想办法,但是比特邮箱的开发不要停,我们在下个月要准时推出这项功能。”
“开发组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困难。
只不过web邮箱业务,已经有了网景,我们现在入场是不是太晚了?”
托马斯对此有些疑问,网景邮箱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千万人级别。
在网页邮箱市场,几乎没有其他人生存的空间。
不是没有其他公司模仿网景邮箱,但都没泛起什么水花。
比特公司家大业大,然而这不代表它一定就会成功。
另外,关于网景背后的大股东
托马斯犹豫着没有开口,只不过脸上意思却很明显,这不是自己跟自己打么?
迪恩笑了笑,他可不这样认为。
“托马斯,网景的业务和我们不冲突。他们可以开发免费的网页邮箱,比特当然也可以。
另外如果我在告诉你,雅虎也在开发自己的邮箱,你会怎么想?”
“什么?!”托马斯这次真的惊到了。
据他所知,网景和雅虎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另外雅虎直接和网景在邮箱领域展开竞争,难道他们就不担心,网景把探索者浏览器的主页给别人?
“托马斯,时代变了,互联网不同于传统的任何产业。”
迪恩觉得是时候改变,比特公司高管们对互联网的态度了。
第345章 淘金潮
“网景的网页邮箱业务虽然用户高达上千万,但这远不是终点。”
“可是现在整个美利坚的互联网用户也就两千万左右,网景几乎占去了一半市场。
按照it产业6:2:1:1的规律,网景的份额还会继续增长,而剩下的市场规模利润有限。”
托马斯对于迪恩执意要进入网页邮箱领域感到不解,因为它的市场规模已经被限死。
所谓的6:2:1:1定律,这是适用于it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布规律。
通常某一细分领域的老大,会独自吃下市场60%的份额。
紧随其后的老二只能拿走20%,这与老大相比几乎是断崖式的下跌。
倒是老三的10%和老二差距并不是太大,至于最后剩下的10%,则被其他小公司瓜分。
以比特公司为例,它在办公软件领域,就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
而与其业务范围相对重合的莲花,最后只能拿走20%左右。
除了这两家行业巨头,其他小公司只能分一些汤汤水水。
半导体领域的英特尔、amd等,大致也符合这样的规律。
所以根据以往的判断,托马斯认为网页邮箱市场有了网景之后,剩下的增量市场非常有限。
几百万的用户似乎不值得比特投入太多的资源,毕竟网景拥有1000万用户,却也没有获得可观的营收增长。
归根结底,这一业务是免费的,它在短期内并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
更何况听迪恩的意思,雅虎也有布局网页邮箱业务的打算,那这门生意就更不值得做了。
激烈的竞争,微薄的利润,这不足以吸引比特下场。
托马斯这样想其实也没错,但他忽略了一点。
“托马斯,你忘了一件事。”迪恩指了指桌上的电脑,“互联网正在逐渐普及。”
“boss,你的意思是…”托马斯眼中露出思索之色,“增量市场正在变大?”
“当然”迪恩摊开手奇怪道,“你以为两千万就是极限了吗?
不,美利坚拥有1.6亿人口,互联网的普及率甚至还不到四分之一。
而整个世界的人口数更是高达57亿,虽然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
但是十年之后,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一定是以亿为计算单位。
还记得网页邮箱最大的优点吗?自由、方便、随时随地。
想一想当这個市场规模达到数亿、甚至数十亿时,它还会变得那么无足轻重吗?”
迪恩描绘的互联网前景,深深震撼了托马斯。
他从未想过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会达到这种程度。
数亿用户?哪怕只是市场的10%,那也意味着数千万的规模。
这足以养活无数家同类型的公司,因为盘子足够大。
“虽然这可能还需要经过几年的发展,才会让互联网普及到大多数家庭。
但市场就在那里,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与其到时候和别人抢市场,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布局。
或许暂时我们不会从邮箱业务上获得利润,但运营它的成本已经稀释在toktok的服务器支出中。
此外,有了邮箱之后,还能增加toktok用户的忠诚度。
至于增值服务,我们可以慢慢探索,但市场优先!”
比特邮箱确实不赚钱,就和toktok一样。
然而迪恩依旧要去做,原因就像上面说的。
第一,放眼未来。第二,抢先占领市场。第三,绑定toktok,增加用户忠诚度。
其实也有第四,那就是运营邮箱的成本已经被toktok摊薄。
二者完全可以共用服务器,毕竟邮箱用户不需要一直在线,toktok边边角角的资源足够它使用了。
托马斯现在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互联网经济或许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现在的硅谷虽然也普遍看好互联网的未来,但绝对不是数十亿这种规模。
“我会盯住开发组尽快将比特邮箱移植到web平台,我们之前已经有过类似的经验。”
比特邮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当初在发布bit work这种项目管理软件时,就已经添加了邮箱功能。
只不过和aol、莲花等类似,那时的比特邮箱也只能在软件客户端上运行。
现在托马斯的任务,就是用超文本语言对它重新编写,然后在网页端重新上线。
“boss,既然比特邮箱准备开发web端,那之前和软件配套的邮箱功能是否要整合到一起。”
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当然托马斯也有点私心,他想把邮箱业务也转到消费者事业部之下。
“办公邮箱和toktok的邮箱都以@结尾,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服务器组运行,这没问题。
不仅如此二者的数据还应互通,但是软件客户端的邮箱功能继续保留。
因为它们的应用领域不同,这就和操作系统的家庭版与专业版一样。
二者并不冲突,甚至我们还可以对账号分类,例如企业邮箱会有特殊的标识。”
虽然网页邮箱更方便,但客户端的邮箱也有潜在的市场需求。
后世的微软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迪恩并不准备把这种功能彻底取消。
还是那句话,先占领市场,等用户足够多时再考虑增值服务的问题。
“ok,我已经做好了消费者事业部,在两年内没有任何盈利的准备。”
尽管托马斯现在也对互联网经济充满信心,但他也知道这需要时间。
“别灰心,托马斯,消费者事业部未来一定是比特的核心之一。”
迪恩笑着安慰了他一句,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今年将会是关键。
“对了boss,微软准备分发新系统的软件开发包了,我们收到了西雅图发来的通知。”
“新系统?”迪恩一愣。
“没错”托马斯耸耸肩,“官方称呼windows95.”
“噢~”迪恩惊讶的微微瞪大眼睛,“很好,尽快组织开发组对新系统进行适配。
微软在它身上打磨了三年时间,想必它不会让人失望。”
“小道消息,据说它比苹果当初的mac还要让人惊叹?”托马斯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盖茨的商业帝国快要成型了。”迪恩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