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当楚考烈王召见他,他贿赂内侍,了解到自家父王是想和秦国缓解关系,重新交好,立刻便是来了精神。
整理好面貌,匆匆进宫。
楚考烈王看着自己这个自幼就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已经足足近三十年了,心中也是有些愧疚,当然,只有一点点。
看着对自己恭恭敬敬,却是没有太多亲近之意的儿子,心中也是有些哀叹。
这段时间忙于迁都之事,自昌平君回来以后也没有太多亲近。
摆了摆手让昌平君近前,握住昌平君的手,温声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这段时间,父王忙于迁都,不曾好好看看你。”
“好啊,也是长成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了。”
昌平君忍不住眼眶一红,自幼从未感受过父亲的关怀,如今骤然被如此温声细语,也是心中激荡。
“父王、父王,儿臣知道父王的不易,儿臣也很想念父王和家里。”
楚考烈王拍了拍昌平君肩膀安慰。
“先前忙于迁都,你的兄弟们也各有忙事,一家人都不能团圆,如今总算有了些条理,寡人也派人去召他们了,今日就好好聚一聚。”
昌平君喜道:“父王,儿臣也是日思夜想团聚场景,很是思念兄长。”
楚考烈王笑道:“好,先坐下吧,父王也有些事想向你了解一二。”
“父王请说,儿臣一定知无不言。”
楚考烈王沉声道:“你也说过秦国强盛,秦王强势,如今的秦国到底有多强?你给为父透个底。”
昌平君面色沉重:“父王,如今的秦国,已经不可为敌。”
“秦国朝堂多百家高人,当世大贤,吏治清明,贵族上进。”
“军中多的是虎狼之将,百姓闻战则喜,并且多是忠君爱国,怯于私斗勇于公战。”
“秦国律法虽严苛,却公平,更是赏罚有度,清楚分明。”
“整个秦国上下一心,团结一力,如此万众一心之国,实在不可为敌。”
说着,昌平君面露犹疑之色,犹豫难言。
楚考烈王点头示意他放心说。
昌平君缓缓道: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秦王实乃不世出之雄主贤君。”
楚考烈王沉默一二,缓缓道:“天眷之事莫不是确有其事?”
昌平君点了点头:“要不然没法解释秦王的能力。”
“更何况,是与不是也不重要了,真与不真,现实都是一样的。”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依你所见,是不能与秦国为敌了?”
昌平君眉头微皱,回道:“父王,秦国本就是强国,又遇见如此雄君,实乃如虎添翼,与其为敌,实为不智。”
“况且与秦国为敌,也不过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徒为三晋做了嫁衣裳。”
“还不如暂时与秦国交好,借秦国之力攻取三晋与齐国,只有吞并魏齐,才能真正有与秦国相抗之力,父王三思啊。”
“吞并魏齐以后,哪怕还不能战胜秦国,也可与秦国平分天下!”
感谢
@fxs白菜
打赏支持
第355章 立后的考量
楚考烈王笑着点了点头:“说的不错。”
紧接着轻叹一声:“秦国乃大楚最终之大敌,这一点为父知道,为父也知道,六国绝难齐心,也只能先壮大自身方可对抗秦国。”
“为父去年本想合诸国之力,打下秦国之气焰,只可惜呀,诸国皆是心怀鬼胎,如同虫豸,合纵如此盛大之事,竟如一场闹剧。”
“你今天说的也正是为父心中所想。”
“为父也想与秦国缓和关系,与其捐释前嫌,你久在秦国,可有什么看法?”
昌平君心中暗喜,回道:“父王英明!”
“合纵之事确实是好的,父王也是为之努力。”
“奈何六国皆碌碌之辈,实不足与之共图大事。”
“秦楚两国世代姻亲,去年不过一时误会,只要好好解释,拿出诚意,自然可以冰释前嫌。”
“毕竟妹妹和堂妹都在秦王后宫极受恩宠,秦王长公子都流着咱们大楚王室的血。”
“另有华阳姑母在,华阳姑母虽然已经不太主事,但是对秦王的影响是极大的,秦王一向也是恭敬相待。”
“只要咱们大楚拿出和好的诚意,两国尽释前嫌,重修盟好绝无问题。”
楚考烈王问道:“以秦王的性情,背盟之事岂能如此容易结果?”
昌平君回道:“秦王只是太重信义规矩,太重威严。”
“然而秦王亦是重礼重情,重恩重义,亦不乏贤明仁德。”
“以两国之旧情,开战之苍生涂炭相劝,只要拿出诚意,全了秦王颜面,两国自可重归旧好。”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既然你觉得可以,那你就说说,要怎么样才算是拿出诚意?”
楚考烈王这一下子可是问住了昌平君,总不能直接说割地赔款吧?
但是两国交战,打不过想要停战,拿出的诚意,除了土地城池还能有什么?
昌平君犹犹豫豫,难以开口。
楚考烈王也是心知肚明,让他割地,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行了,不急,你且慢慢想着,再看看如今的局势吧。”
昌平君犹豫道:“父王,不若儿臣出使秦国,借口合盟攻魏,试探一下秦王的心思如何?”
楚考烈王眼中一亮,这倒也是个法子,先试探一下秦王的想法,哪怕是漫天要价,总也可以就地还钱嘛。
楚考烈王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叹息一声:“只是委屈你了,回家还没几天又要千里奔波。”
昌平君笑道:“儿臣是父王的儿子,是大楚的公子,为了家国,怎么都是应该的,对秦国儿臣也熟悉,没什么辛苦可言。”
楚考烈王满意笑道:“好,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在家里再好好休息几日,然后再出发吧,也好好陪陪你母亲,咱们一家也好好聚一聚。”
昌平君恭谨回道:“是,儿臣也想多陪伴父王与母亲,儿臣在秦国也只恨不能在父王与母亲膝下尽孝。”
楚考烈王动情道:“好,好孩子,以后多的是机会。”
稍后的家宴上面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绝。
楚考烈王一家人真是好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至于魏国这边,在秦国联合燕国狠狠打了赵国一顿以后,魏景湣王就睡不着觉了。
他虽然不太聪明,能力也不怎么强。
但是倒也没有傻到了极点,对于接下来魏国可能会迎接到的命运,面对的情况,他心里也是清楚的。
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根本不需要考虑,只可能是魏国。
新仇旧恨,无论从哪一方面秦国都不会放过魏国的。
最可怕的是不只是秦国,还有楚国和齐国。
只要有人来打魏国,就一定会有人趁火打劫。
以目前国力大损的魏国,是绝对挡不住围攻的。
首先赵国是靠不住了,根本不用想,赵国现在没有进攻之能,但是,想指望赵国的救援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国是没有这个能力了,即便有这个能力他也不可能来支援。
魏景湣王当机立断,往楚国和齐国派出使臣,想要结盟谈和,共御秦国。
只可惜他的这个算盘,打的实在不怎么样。
齐国还好,齐王建最多趁火打劫,让他主动出手是不可能的,他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本事。
并且他这番操作还有些弄巧成拙。
作为一向被魏国欺负的人,如今你魏国竟然来找寡人谈和,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趁火打劫的机会到了!
至于楚国,楚国着急扩张弥补自身,绝对也是不理会魏国的。
对于昌平君的话楚考烈王也是认同的,既然强秦是打不过了,那就先努力吞并魏齐,与秦国双分天下,也不失为最佳之策。
反正不管怎么看,今年这顿打,魏国肯定是跑不掉了。
嬴政一边在厉兵秣马,准备磨刀霍霍向魏国,一边也想挑动楚齐一同出手。
即便是仇恨这种东西,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的。
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更是会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一定要经常让他们打起来,让他们每一天都沉浸在仇恨当中,这样才无法真正联合起来。
哪怕因为利益而暂时在一起,也是必然貌合神离勾心斗角,难成大患。
有一个道理嬴政很清楚,放火的人虽然可恨,但是趁火打劫的人更可恨。
而且还能再消耗三国的力量,怎么算都不亏。
齐国可是秦国的好朋友,嗯,君臣都是。
好朋友的关系,是要经常维护的。
王敖已经带着两千金去了齐国。
另外还带着去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又不知道怎么到了铁血盟的拍卖场,也不知道怎么被尉缭拍下来的七星龙渊宝剑。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