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27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打扮的极为雍容华丽,尽力不显一丝妖艳。

  子楚第一眼看到赵姬这番妆扮的时候,纵是刚刚亲热过,也不由得生出一抹惊艳之感,着实令其迷醉。

  压了压心头的炙热:‘不着急,今天还有正事,等晚上。’

  子楚带着赵姬母子走向了章台宫,乘着马车去的。

  咸阳宫沿袭春秋建筑风格,以高大为主,大已经说过了,到了章台宫前,在这才知道,什么是高。

  章台宫乃是秦王议政之所在,威严矗立,气势磅礴!

  非壮丽无以显君主重威,非高大无以令百姓仰望。

  几人下了马车,走到章台宫台阶前。

  建筑的时候夯土台基不知垫了多高,一眼看不到头的台阶高耸,宫殿更是极其雄伟。

  站在这台阶最下,抬头望上,是看不见章台宫宫门的。

  要走三百多阶才能走到宫门前。

  到了这里嬴政不由得心生感慨,还真就只有庆轲(荆轲)才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在这种地方刺杀秦王。

  常人到了这里面见秦王,没有两股颤颤,汗流浃背,就已经算得上胆量超群了。

  真怪不得秦武阳怕了,天下间也没有几个人从这里走上去,还不怕的。

  说实话,也真怀疑当初荆轲刺杀失败,应该是一路走来,还要爬上去这么高的台阶,累的够呛体力不支了才失败的。

  还有项羽,真是该死,这么好的宫殿也舍得一把火烧了。他对大秦的憎恨还真是难以想象。

  这台阶一步步上去,也就是在一步步靠近权力的中心。

  等走到宫门前赵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原本子楚还担心嬴政能不能坚持爬上去,也想看看这孩子毅力如何?

  见嬴政一路爬上去,连呼吸都没有急促。

  不由的心中又是暗暗称赞,极为满意。

  心中也非常得意:‘真不愧是我的儿子。真乃天生不凡之人。’

  几人到了宫门口,内官通报,宣召觐见。

  在这章台正中央坐着的自然是秦王柱。

  坐在他一旁的,是一位成熟美艳的女子,自然是华阳王后。

  三人齐齐大礼参拜:

  “拜见父王(祖父),拜见母后(祖母)”

  “都起来吧。”

  一个和煦的声音在这空荡的大殿内悠悠回荡。

  在这群臣议事的主殿,为了彰显主位的威严,大殿的建设采用了特殊的技巧。

  可以让高居上位的人声音更加洪亮威严。而这种小技巧,在宫中比比皆是。

  三人应声称是,站起身来,嬴政抬眼扫了一眼,便垂下眸来。

  秦王柱高居王座,面貌端正,颇为威严。

  只是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发福。

  而嬴政匆匆一扫,看他面色眼影发黑,不甚康健,想想自己有那么多叔伯,应是沉迷酒色所致。

  秦王柱也在打量着自己这从未见过的儿媳和孙子。

  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赵姬不是什么妖媚的女子,有些雍容气质,在赵国这么些年也没有坠了秦国王室的威严,可以做太子的正夫人。

  自己这孙儿更令人满意。算日子还不满九岁,已经六尺有余。

  身姿挺拔健壮,面容俊美,眼神坚韧。

  自进了这咸阳宫,一路走来,看起来竟也毫无畏惧,表情淡然冷静,一派大家公子风范,属实气度不凡。

  原本以为自幼在赵国为质子,生活毕竟不如国内,又没有什么名师教导,只长于一歌姬妇人之手。

  还担心这孩子难以成才,今日一见实在出乎意料。

  一举一动落落大方,气度非凡。看遍大秦王室子弟,在这个年龄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忍不住张口称赞:“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又看向子楚和赵姬夸赞道:“是个好孩子,没有埋没了他。赵姬在赵国也能把孩子教的这么好。做的好。”

  嬴政拱手一躬:“谢祖父称赞,都是母亲含辛茹苦,照顾教导的好。”

  赵姬也是一拜回道:“谢父王夸赞,此妾身分内之事。政儿是妾的亲子又是秦国的王孙,自然不能不好好教育。也是这孩子自幼聪慧懂事,时刻不忘幼时父亲的教诲,妾身也没费多少心力。”

  秦王柱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年在赵国也是委屈了你们母子,如今回来了就好。”

  “你们为了大秦在赵国为质,没有坠了大秦的威严,大秦也绝不会亏待了咱们自己的王孙。”

  “子楚,你妻子很好,孩子,也很好。如今回来了好好弥补他们,不可辜负了伱共患难的妻子。”

  子楚慌忙回道:“父王,儿臣岂是忘恩负义之人?妻儿不在的日子里,儿臣也是日日思念。”

  “赵姬本就是儿臣的正夫人。现如今他们母子二人归来,今日也请父王鉴证,给儿臣妻子入宗族名册、编纂玉牒。”

  秦王柱点了点头:“自当如此,一会儿你便去找宗正办一下吧。”

  “另,嬴政于国有功,赏五百金,食邑千户。”

  子楚闻听此话心中一惊,赏赐竟如此丰厚。犹豫了一下,也没说什么。

  领头下拜谢恩:“谢父王(祖父)恩赐。”

  秦王柱又交代:“政儿这孩子是个好孩子,不要疏忽了对他的教导,要找一些好老师好好教诲。”

  “儿臣遵命。”

  秦王柱点了点头:“好了,退下吧。他们母子刚刚回来,你也好好陪陪他们。”

  三人行礼退下,走出章台宫外。

第33章 拜见祖母

  子楚对赵姬说:“今日父王的赏赐不可谓不厚重,这是一件好事。父王中意政儿,这就是最好的信号。”

  赵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走吧,咱们去拜见一下母亲吧。”

  说到这里子楚面色有些复杂,他在心中对自己的母亲夏姬是有着极深的愧疚的。

  生于王室,有些时候,为了远大的抱负,有些事不得不做。

  赵姬自然知道,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

  夏夫人是自秦王柱年少时就跟着他了,不过一向不太受秦王柱恩宠。

  也是子楚成为太子以后,才新搬到了这距离秦王所住兰池宫比较近的一座宫殿。

  子楚带着赵姬母子二人到了夏夫人处,恭恭敬敬跪下:“拜见母亲。”

  赵姬嬴政也跟着跪下:“拜见母亲(祖母)。”

  夏夫人急步上前,满面笑意,和善温柔:“快起来,都快起来!都是一家人,何必行此大礼。”

  夏夫人亲自把他们三人一一扶起,牵着嬴政的手:

  “这就是政儿吧,已经长得这么高了。”

  夏夫人满面欣喜,发自内心:“真是一表人才,我何其有幸能有这样的孙儿啊。”

  嬴政点点头,轻声对夏夫人说:“祖母,是政儿。”

  “哎,好好好,好孩子。”

  夏夫人仔细看着嬴政连声夸赞好孩子,喜难自禁。

  让子楚和赵姬坐下,牵着嬴政坐在自己身旁。

  嬴政也观察着自己的亲祖母。

  在原本历史上,自己成为秦王以后,给予自己最多温暖的长辈就只有这位亲祖母了。

  岁月已经在自己这位祖母身上得到体现,她是跟随秦王柱最早的姬妾之一。

  如今眼角已经生出皱纹,头上也隐隐有了白发。只能自眉眼之间才能一窥年轻时的风采,想必年轻时一定是位温柔的女子。

  如今的夏夫人气度大方慈爱,只有那温柔,和年轻时一样,经久不变。

  夏夫人牵着嬴政的手不放,对着赵姬和嬴政说:“如今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回到家了呀,什么都好。只要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福气。”

  “政儿啊,以后没事多来宫中陪陪祖母。”

  嬴政连连点头。

  夏夫人又急忙安排侍女奉上茶水,糕点,诸多吃食果液。给嬴政指着哪些好吃,一直让他多吃些。

  夏夫人看着嬴政越看越高兴,这孩子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

  一家四口在一起其乐融融。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子楚对夏夫人说:

  “母亲,孩儿还有事,要给政儿入宗族名册、编纂玉牒,而且给政儿的老师也要安排一下。你们先聊着,孩儿就先过去了。”

  又嘱咐赵姬道:

  “夫人,晚会你直接带政儿回去吧,我还有些政事需要处理。你和政儿的事我都会安排好的,老师也会安排好。”

  对教导嬴政说:

  “学习知识一为勤奋,一为坚持。越早越好,不能耽搁。”

  赵姬骄傲的说:“这两点,谁也比不过政儿。在赵国他都没时间陪我,整天都在学习,以后伱就知道了。”

  子楚满意的看着嬴政,点了点头:“我听中苍说过,政儿的天赋与心性,都是天下罕见的。”

  “全仰仗中苍老师耐心教诲,孩儿年少无知,但孩儿知道,父亲和母亲,还有中苍老师,一切都是为了孩儿好,孩儿自当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