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夏夫人在一旁看着,也是极为满意,点头认可。
子楚对嬴政真是越看越满意。自从中苍自赵国回来以后,对嬴政是赞不绝口,评价之高,匪夷所思。
听中苍讲述的嬴政种种作为,子楚很是惊异,甚至都有一些不敢置信。
若非说这些话的人是中苍,子楚又了解中苍的刚直不阿,子楚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然而自从与嬴政相逢,这孩子的为人做事,言谈举止,面貌风度,无一不令人满意。
不由得又想起这孩子出生那日,飞星划空而过,明如烈日。
也是自从有了这孩子,自己一路运势高涨,如今已贵为秦国太子。
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种想法:“这孩子莫不是真的天生神圣,降生吾家,合该做一番大事业?”
思绪到此暂且打住。
笑着对嬴政说:“好孩子,莫骄莫躁。日后有你大展宏图的机会,如今还是要好好学习。”
嬴政点了点头笑道:“孩儿明白。”
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夏夫人说:“母亲,孩儿先告退了。”
夏夫人笑着对他摆了摆手:“去吧,去吧。知道你忙,儿媳和政儿在这陪我就好。”
子楚哑然失笑,行了一礼,走出殿外。
赵姬和嬴政在这里同夏夫人一同吃了午饭,一直待到下午。
夏夫人已经年长,饭后便有一些困顿。
两人又待了一会才告退离开,夏夫人一直送着他们出了殿外。
牵着嬴政的手,依依不舍的说:“好孩子,有空闲一定多来祖母这里玩儿,祖母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呢。”
嬴政笑着连连应好,临走时,夏夫人将自己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的玉佩亲手给嬴政系在腰带上。
“这是祖母带了一辈子的,保佑了祖母一生平平安安,现在祖母送给你,也希望能保佑政儿一生平平安安。”
夏夫人的关怀备至让嬴政心头不由得为之发热:“谢谢祖母,有祖母的照顾政儿也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夏夫人笑着对赵姬二人说:“去吧去吧。有时间就来坐坐。”
赵姬和嬴政走了老远,嬴政回头一望,已然看不清人影了。
老人仍在目送着他们,嬴政转身对着夏夫人深鞠一躬,这才和赵姬离开咸阳宫城。
二人回到府中,赵姬将嬴政带到后房,屏退所有下人。
“政儿你还真说的没错,你父亲还真就找了别的女人。那十几房侍妾就不说了,没出身也没儿子。”
“可那芈钰,儿子都这么大了,算时间,他是刚回秦国就变心了。”
说到这里赵姬愤愤不平,一肚子埋怨。
说起来也怪子楚,昨日里本想要解释。
只是与赵姬久别不见,如今久别相逢,只顾得和赵姬颠龙倒凤,把这茬忘了个干干净净。
第34章 赵姬一思考,嬴政就发笑
这也怪不了子楚,如今赵姬风华正茂,国色天香,把握不住自己也能理解。
嬴政急忙安慰赵姬,笑着说:“好啦母亲,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母子二人对我们又没有任何威胁,父亲还是最宠爱你的。”
赵姬疑惑问道:“怎么会没有威胁啊?那个女人可比母亲我更年轻啊。而且这些年她日日夜夜都陪伴在你父亲身旁,那孩子也是你父亲一手带大,感情肯定比咱们更为深厚。”
“母亲和邯郸一些贵夫人打麻将的时候可早就听说了,后宫争斗凶险无比无比。就像打麻将,先赢不算赢,后赢才是赢啊。”
说到这里赵姬有些忧愁:“政儿,也怪母亲身份低微。比不得那女子出身高贵,在这朝堂之上也不能给伱提供什么助力。”
“现在你父亲对咱们心怀愧疚,也是母亲刚刚回来。等到以后他厌倦了,怕是咱们娘俩日子就不好过了。”
嬴政看赵姬分析的头头是道,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笑声越响越大。
赵姬看嬴政还笑的出声,气的不行。
上前捏住嬴政小脸儿,娇斥一声:“你还笑!咱们马上就要过苦日子了,你怎么还笑的出来?”
嬴政拨开赵姬,收敛笑意,正了正表情:
“母亲呀,王朝之事岂是如此简单。你分析的倒是都对,但是唯独没有把最重要的考虑进去,如此一来结果就是天差地别。”
“从一开始他们母子二人,对咱们母子便没有任何威胁。”
“就是因为他们出身高贵,但是高贵的不是地方,他们是楚国出身。”
赵姬更是疑惑了,问嬴政:“什么意思?出身楚国怎么了?华阳王后不就是楚国人吗?大秦朝堂之上,楚国人不是很多吗?”
嬴政点了点头:“没错,是很多。恰恰是因为很多,他们才不是咱们的威胁,因为太多了”
“母亲,你要知道,各诸侯国王室多加联姻通婚,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势力都不可能压得过主脉。可是,大秦现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自宣太后以来,秦国朝堂的楚国人实在是过强过多。”
“宣太后一个楚国贵女竟可以摄政秦国,试问这秦国到底是楚人的国,还是秦人的国。”
“先王费尽心力方才罢黜了宣太后,驱逐了四贵,重新使秦国变成了秦王秦人的国。”
“然而朝堂之上关系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终究也不可能将所有楚人全部驱逐出秦国朝堂。先王当年只是解决了楚国的领头人物,可这朝堂及后宫的楚人,还是有很多。”
“试问,父亲和祖父难道还会再让楚国人掌控秦国吗?会给他们机会吗?”
看赵姬正在思考,嬴政顿了一顿,接着说:
“秦楚世代联姻,再加上当年先太后摄政。王室贵族娶的楚国贵女更是多不胜数,如今华阳王后就是如此。试问父亲和祖父岂能不加警惕。”
赵姬打断嬴政发言,问道:“政儿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华阳夫人不依旧成为王后了吗?而且你父亲也正是因为拜了王后为母才能成为太子。”
嬴政嘿然一笑。
“感情是感情,朝堂政事是朝堂政事。”
“大王爱极了王后,但是这和抑制楚国人的势力并不冲突。”
“王后令父亲迎娶芈钰,这是明晃晃的联姻之举,增进关系。”
“父亲更名子楚,已经给王后交了投名状,但是王后还是要联姻,这件事已经足以令大王和父亲都心加警惕了,大王宠爱王后,不好不允。”
“王后内心不安,想要再加深双方关系,尚可理解。并且我估计,联姻也不只是王后的主意,所有楚系人士应该都是大力促成此事的,王后也不能无视他们的意见。”
“父亲那时刚刚成为王后义子,自然也愿意让关系更稳固。”
“但是芈钰只能是妾室,哪怕出身高贵。她每日里陪伴着父亲,但是这几年来不也依旧没有机会成为正室吗?”
“她当然成不了,父亲不允许,这也有大王的默许和支持,大王也不希望下一代的王后还是一位楚国贵女。”
“现在的华阳夫人,大王实在是爱极了她,所以立为了王后。但是下一任绝不能是,更不能让楚系势力尾大不掉。”
“大王继位前权且罢了,尤其是大王继位后,父亲成为太子,这位联姻的楚国贵女,明显是受到打压的。”
“也就是王后无子,若是有子,那么任何一个有可能做太子的王子,也都不会被允许娶一个楚国的女人为正室。”
“今日我们拜见大王。大王说的话已经很直白了,而且为什么要重赏我们母子?让父亲不要亏待了你,不要委屈了你,这不就是在支持你坐稳太子正夫人的位置吗?”
“也是提醒父亲拿捏好分寸,这就是大王和父亲的默契。”
“况且在父亲成为太子以后,和王后的关系就比较微妙了。一方面要借助王后和朝堂楚系的助力,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让他们做大。”
“王后内心是有着极大的忧虑的。而且是极为尴尬的。”
“天下间岂有不育之女为后?”
嬴政很是感叹:“大王还真是爱极了王后,甚为王后考量。让父亲成为了王后日后的依靠。”
“王后日后可倚靠的只有自己法理上的儿子,也就是父亲。”
“但是父亲毕竟不是亲生的,而且父亲的生母还好好着呢。王后有后顾之忧,这也是人之常理。”
“人是不会希望自己只有一条腿走路的。何况这条腿还很可能变成人家的。”
“王后必须倚靠另一条腿,她的亲族。”
“人生活在这世界上,身边有着种种的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与人,人是不可能完全独立的。(人本身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都是有感情的,当然是更信任自己的亲族,也希望和自己亲近的人更好。”
“有所得必有所失。你既然得到对方的支持,那么自然也需要回报给对方利益。”
“王后的楚系家族一众人等,也是有所求的。很尴尬,这一点又是和父亲的想法冲突的。”
“我想王后并不想和父亲发生冲突,父亲才是她日后根本的依靠。但是她也不能无视楚系的意见。”
“王后也希望自己的这些后辈,还有下面的人都可以安分一些。但是人往高处走,她未必控制得住。”
“就像芈钰,这个女子嫁过来,也未必就全是王后的主意。”
“而父亲目前也是需要王后及其楚系势力的大力支持,但是呢又不希望他们尾大不掉。”
“这就是对外统一,对内对立。这个平衡是不太好拿捏的。无论如何,以后也要死一大批人的。”
第35章 屁股决定脑袋
赵姬懵懂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是不太清楚,但是她知道自己儿子所说的一切,还没有不对的。
自己搞不懂,那就交给自己儿子吧(*^▽^*)。
赵姬问嬴政:“那政儿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
嬴政淡然一笑:“非常简单,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急不躁,做好分内之事。也别刻意针对芈钰,现在父亲还需要朝堂楚系的助力。”
“母亲,你的出身平凡反而是一件优势。出身平凡意味着不会有太多其他的牵扯,也就是说孩儿天然是所有人公平的效忠对象。”
“按照秦国的法制,朝堂局势,没有太多他国的牵扯,才是多数人最佳的效忠对象。”
“这一点楚系更没优势。试问,如果一个楚国贵女的孩子,和楚系几代人都有着深厚的牵扯。那么他上位的话会怎么样?他一定会重用楚国人。”
“楚国的人自然会大力支持他,但是他天然的就成了其他所有人的敌人。楚系虽强,也比不得秦人。更何况还有其余诸国的派系。”
“秦国朝堂不缺其余诸国的士人。但是他们只是游散的士人,更是寒门居多。这些人在秦国朝堂的势力庞大却分散。”
“那些寒门出身的人哪怕身居高位,根基也并不牢固。或者说毫无根基,这种人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