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297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参考图原图为B站UP主无骨者伊瓦尔制作,目前王翦已经撤兵观望,魏庸所处是负刍先退的地方方与,负刍没守住退到了彭城,公子悍已经退到了阳夏据守,燕赵还在对峙。)

  魏国不止将去年损失的全部收回,更是还多拿下了四座城池。

  自继位一直挨打的魏景湣王也终于算是扬眉吐气了,心中大为欢喜。

  他也很清楚,楚国绝不会轻易放弃。

  咬着牙尽起全国之兵支援前线,战况如此顺利,能够再多拿下一些是最好的,哪怕不能,也一定要守住战果!

  也就在这时候,春申君的支援终于到了。

  春申君一路上再怎么急,也是没办法,毕竟要先去领军。

  春申君深刻观察了形势,深知现在鲁地已经一片糜烂,去也没用,添油战术使不得。

  果断令大军先去彭城支援,据守城池,不许出战,暂时稳住就好,彭城战略要地绝不容有失。

  自己则是率领两万大军,急行军到了公子悍那里,先夺了公子悍军权,让他先回寿春。

  公子悍虽然不满,但是春申君是带着王令来的,他也不敢违抗,只好悻悻而归。

  春申君又令项燕带着这两万大军整合公子悍败军,勉强凑出来十万大军,攻向魏国襄陵,睢阳,逼迫魏军回军防守。

  死命项燕,不许强攻,更不能贪功,他的目的是牵制住魏军部分兵力。

  自己则是在项燕掌控大局以后,立刻又赶往彭城,也让公子负刍回寿春,由他掌管大权。

  负刍则是松了口气,赶紧把这烂摊子给了春申君,麻溜的回寿春了。

  春申君对于这两位公子的表现都极为失望,怎么,我带着王令让你们回去,就这么轻松,伱们就回去了?

  你们死活不回去,就要留下来戴罪立功,我难道还能不允许吗?

  你们贵为公子,领军大将,我难道还能把你们强行押送回去吗?

  哪怕不做主将,打一打辅助,这也算有担当有勇气,结果一个个什么也没说,这么老实就回去了。

  但是春申君现在也没工夫置气了,这形势太差了。

  齐国一直打到了曲阜,楚国再想打回去,这可不容易,阳关,城父,郕都是大城,更是险关,丢了倒是容易,拿回来要多费多少功夫啊?

  如今的楚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迷,又被围攻,哪有反攻的力气啊。

  魏国这边更不妙,魏国把去年损失的全夺回去了。

  如今士气如虹,很明显也不好对付啊。

  春申君盘算了一下现在手里的人马,连带先前的溃军,整合以后,不算项燕那边,现在还有不到十五万人。

  不过,基本没什么士气,可谓兵无战意,将无战心。

  派出去的斥候再三探查,也搞清楚了对面的情况。

  齐国现在足足二十万大军守着战果,齐国已经很满足,目前虽然没有进攻之危,但是想要收回来是不太可能了。

  并且不排除有着趁火打劫的想法。

  至于魏国,在魏景湣王拼命之下,现在也有二十多万大军。

  形势完全逆转了!

  春申君彻底麻了。

  原本只是一场欺负病患的战争,占点便宜就算了,结果竟然演变成这番模样!

  简直是血亏。

  而且春申君敏锐的察觉到了秦国的动作,秦国就是想楚魏齐三国拼个你死我活!

  若是没有秦国的突然出兵,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番模样。

  现在绝不能再给秦国机会。

  如今的形势不适合再战,最好还是暂且休战,等缓过劲儿再去抢回来。

  春申君一边稳住局面,一边急信传往寿春,建议楚考烈王停战谈和。

  而春申君的威名也果然非同一般,魏庸在得到春申君增兵十万前来支援,并且接管所有大权以后,立刻熄了再进之心,转而全面防守。

  反正承诺给他的封地都已经拿下了,没必要再平生波折。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守住,守住。

  至于齐国那边,更是已经非常满足了。

  后胜和田单在得知春申君增援的消息以后,也是立刻转为了防守。

  想法和魏国一样,守住战果!

第407章 停战

  在楚考烈王接到春申君急信的时候,气的简直不行,想冲着两个儿子撒气,这两个儿子还没回来呢。

  公子悍和公子负刍当然知道自家父王正在火头上,着急回去干嘛?那不是触自家父王的怒火吗?

  这两个人一路上慢慢悠悠,磨磨唧唧,根本不急着回去,都希望另一个人先回去,等父王的火气撒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回去。

  楚考烈王好不容易把火气暂时压了下去。

  还是要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

  如今也确实不能再打了,只能暂时停战。

  从秦国的出手就可以看得出,秦国一直在一旁虎视眈眈。

  如今三国加起来共起兵七十万余人,真要是拼个你死我活,大家都只有死路一条,为秦国做了嫁衣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浅显的道理,楚考烈王非常清楚。

  至于停战,魏齐两国会不会同意,这个根本不需要考虑,占了这么大便宜的两国肯定同意。

  楚考烈王咬着牙,同意了谈和停战,将此事全权交给了春申君负责。

  传信给春申君以后,楚考烈王更气了,简直是怒火中烧,心中又气又痛。

  两年损兵十余万啊!更是损耗物资无数,换来的是什么?

  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说大争之世,领土失失得得很寻常,但是这次损失真的太大了!即便是楚国也是伤筋动骨啊!

  都是这两个蠢货儿子!毫无大局观!

  这两个蠢儿子现在竟然还敢耍小心思,磨磨唧唧不麻溜的回来。

  楚考烈王已经下了狠心,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另外楚考烈王对秦国也极为不满,寡人又没打你,你凭什么帮人家打寡人?

  咱们也是盟友啊!

  虽然楚考烈王对于秦国为什么出手心知肚明。

  但是还是很气,派昌平君入秦质问,顺便看能不能要回点儿好处。

  这件事,秦国还是理亏的。

  攻打齐国即便不对,伱不想让楚国攻齐,也可以说一声嘛,怎么能直接动手呢?

  而且你动作这么快,明明是早就准备好了。

  哪怕不攻齐,魏国顶不住,你是不是照样会出手?

  昌平君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人都麻了。

  我?

  你让我去质问秦国?

  你让我去质问秦王?

  父王,哪怕我从小不在你膝下长大,也不怎么受宠爱,咱们感情也不深。

  可你也没有必要这么对待我吧。

  但是昌平君也没有办法,只能唉声叹气的准备去秦国。

  唉,再这么搞下去,我在秦国的关系就彻底完了,再也没可能回秦国了。

  就在魏楚齐打成一团的时候,燕赵那边也要停了。

  赵国在这耗了三四个月了,损失也不小,如今楚国那边攻齐,齐国都撤军回了,燕国的压力更小了,可以说已经没有压力了,实在没必要耗下去了。

  赵悼襄王一声长叹,无可奈何的撤兵了。

  赵悼襄王暗下狠心,这事没完,寡人就不信你燕王能永远守着!

  总有机会的!

  赵悼襄王也是心中全是郁气,一挥袖子,去了后宫,这一肚子火,要好好泄了它。

  燕王喜也终于松了口气,再耗下去他也耗不起了。

  在确定赵军撤退以后,燕王喜第一时间就回了蓟都,小半年不镇守都城,他是真怕出什么事儿啊。

  而且,起全国之兵这么耗,是真耗不起啊,燕国本身就穷,这么消耗粮草,耽搁生产,根本顶不住啊!

  在春申君收到楚考烈王同意停战谈和的消息以后,心里也是舒了口气。

  还好,大王还是清醒的,为君者不可怒而兴兵。

  不该打的时候绝对不能打,军国大事绝不能被情绪所左右。

  春申君不敢耽搁,令项燕收兵,回阳夏驻守,显示出了诚意。

  然后立刻派使者前往魏国齐国谈和停战。

  形势演变成这个样子,已经临近完全失控,仗打到现在,大家都在怕。

  在收到楚国愿意停战的消息后,魏齐两国也都是松了口气,欣然同意。

  齐国更是弹冠相庆,这是齐国几十年没有的收获了,是齐王建继位以来占得最大的便宜,损失不多,还得了九座城池,九座啊!

  其中还有雄关大城,这一下可不会动辄就被楚魏打到家门口了。

  齐王建极其庆幸与秦国的交好,更是坚定了跟着秦国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