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今年年初秦王已然出兵,虽然因为魏楚两国增援暂且罢手,但是也狠狠教训了魏楚两国,如今入秋又起兵来攻,已经足见其坚决之心。要知道,自秦王继位以来,还从未如此好战,如此主动攻战。”
郭开这话说的赵悼倡后更为心愁,还不待开口说话,郭开已然起身大礼拜倒。
郭开已经泪流满面,悲泣高呼道:“臣受先王托孤重任,然而此时此刻陷大赵,陷太后、大王于此险地,致使大赵风雨飘摇,臣罪该万死!”
郭开突然的这一番作为吓得本就六神无主的赵悼倡后现在是手足无措,急忙做出让郭开起身的手势,急忙道:“郭卿哪里话,快快起来,起来说话,哀家知道这怪不得郭卿,秦国势大,为之奈何呀?”
郭开根本不起来,继续啜泣出声:“臣对不起先王,对不起太后,对不起大王啊。”
“然而,臣纵然罪该万死,臣有一言也不得不说。”
“以如今之势相看,秦国已然强绝诸国,秦王鲸吞天下之心,世人皆知。如今秦强赵弱,秦王誓要吞并大赵,臣虽万分不愿,却也不得不承认大赵这一次确实是危在旦夕,纵然誓死顽抗,也决计难以度过此番险境。”
“为大赵计,臣希望太后和大王率领全体臣民誓死顽抗,求取一线生机。”
“然而为人臣子计,臣、臣、呜呜”
郭开已经泣不成声,姚贾也在一旁小声啜泣。
赵悼倡后早已经是泪流满面,小声哭泣,唯有一旁的赵王迁还有些迷茫。
赵悼倡后听到誓死顽抗这四个字,就已经把这个选择抛之脑后,她完全不想死,更何况还有她的儿子呢。
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这是自己和先王唯一的独子啊,他才十几岁,怎么可以现在就死啊?
郭开伏地嚎哭,姚贾擦着泪扑倒在地,悲泣道:“太后、大王,臣本魏国卑鄙出身,蒙先王不弃,一跃擢升臣为大赵客卿,身居高位,得享荣华富贵,为之光宗耀祖,此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
“食君之禄,解君之忧,臣不得不言。如今之局势危在旦夕,大赵之情形势如累卵,世人皆知,秦王一向最重信诺,言出必行,一言九鼎。”
“臣为人臣,不可不为主君考量,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秦王言若是顽抗,必灭其族,亡其祀,那么秦王必然会如此做。”
“大王年少,乃先王嫡传血脉,大王乃是大赵赵氏嫡传,岂可绝了祖宗祭祀啊。”
“如果赵国同韩国一样,愿意内附秦国,那么秦王承诺的封侯之事,万邑富贵,也必然会实现,韩国与韩王都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太后,庄子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今事不可为,不可飞蛾扑火啊,先王血裔岂可断绝?先王香火祭祀,岂可绝之啊!”
“譬如韩国,国虽失,然而祖宗祭祀不绝,家族富贵永享,这也是正决之福德啊。”
说罢这话,姚贾大声哭泣。
哭喊的郭开也说道:“太后,如今城内上下人心惶惶,无论臣民,皆是人心浮动。纵是吾等想要誓死顽抗,只怕有人早就和秦国有所勾连。若有贼子里通外敌,内外联动,到那时又置太后与大王于何地啊?”
“秦使之威胁不可不闻啊,秦王一向言出必践,主动内附与落败求降结果必然截然相反。秦王鲸吞天下,席卷八荒之心已然丝毫不掩饰。韩国为内附之鉴,得享荣华,安保富贵。我大赵若为顽抗之鉴,后果只怕是不堪设想。”
姚贾一旁大声哭喊:“太后、大王,臣万死,求太后忍辱负重,为先王,为赵氏留下香火吧。”
郭开也哭个不停。
赵悼倡后被两人这一套连招吓得六神无主,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跟着一起大声哭泣,连带着周边内侍宫女也一同伏地痛泣。赵王迁被这场景吓得发慌,被情景感染,也跟着大哭出声,和赵悼倡后一起抱头痛哭。
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没多久,整个宫中都哭了起来。
至于春平君那边,他正在积极顽抗,指挥防御,他终究是乱世的公子,不是什么彻底的草包,有他亲临城楼指挥,鼓舞士气,还是有用的。
只可惜,硬实力差太远了。
王翦跟蒙武为了给李戬壮势,不惜代价强攻了整整一日,虽然一天不可能攻破邯郸城,但是也给赵军造成极大损失,给赵军吓破了胆。
秦军兵坚甲全,人多势众,士气高昂,攻城器械犀利。不说常规的攻城器械,只是威力惊人的攻城器械,攻城机关兽就出动了足足三十多架。
一整天打下来,双方伤亡打了个一比三,三是赵军。
即便赵军是守城方,并且守的还是国都邯郸,但是依旧被打出了这么骇人的战损比。
没办法,差距太大了,人数,士气,装备等等等等,全部差距太大了,更何况王翦和蒙武也是不惜代价拼尽了全力,不计损失四面围攻,就是为了给李戬把势头做足。
这一天,赵军就损伤了六千余人,秦军的强大和疯狂彻底吓破了赵军的胆子,士气已经低沉到了极限。
等到天黑,春平君才迈着沉痛疲惫的步伐进了宫,即便是他,现在也已经没有了任何能够长时间守住邯郸的信心。
现在也不得不承认,邯郸城破,危在旦夕。
等他入了宫,就发现殿内众人一个个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眼眶通红,一看就知道才痛哭过。
等到春平君诉说了今日的战况,早就感觉泪水已经流尽的赵悼倡后还是又忍不住流泪。
现在这个倾国绝色的熟美妇人,整个人都有了一种破碎的美感,就像被暴雨冲刷过的芙蓉。赵悼倡后抽泣问道:“春平君,秦军如此凶猛,邯郸还能守住多久?”
“还能守到秦军退去吗?”
第534章 赵国,降
赵悼倡后问出了致命的关键问题。
春平君沉默良久,沙哑着嗓音说道:“以秦军如此攻势,怕是一个月,不、也许最多还能坚守二十天。”这已经是春平君尽可能多说了。
赵悼倡后哭的更凶了,问道:“二十天,秦军会退吗?”
春平君沉默不言,眼眶已然悄悄红了。
赵悼倡后又哭了一会,说道:“哀家明白了,事已至此,哀家必须有个决断了。”
“哀家总不能任由先王血脉断绝,更不能任由赵氏祖宗祭祀断绝,让列祖列宗少了血食供奉。”
“诸君也都知道了,秦王赐予嬴馨那丫头玄鸟六凤冠,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纵是投秦,有着嬴馨在,赵氏可存,不减殊荣。”
春平君听闻这话,就已经明白了赵悼倡后想做什么,他想阻止,可是又无法开口。
怎么说?
让她孤儿寡母选择誓死顽抗,然后赵国公室被灭?
赵国虽亡,可是赵国赵氏可存,家族富贵不断,祖宗祭祀不绝。
这两个选择,并不难选择。
但凡还有一线希望,也可以搏上一搏。
可是目前来看,真的是一线希望也没有,秦军太强了,根本挡不住。真要誓死顽抗,彻底激怒秦军,城破之日,就是大赵公室亡族之时。
春平君也不想死。
可是心好痛啊。
春平君瘫软在地,伏地大哭,重拳捶地,泣不成声。
这位一向颇有威仪的赵国公子此时毫无形象可言。
他在秦国为质子不曾崩溃,在得知自己弟弟继位时不曾崩溃,回到赵国郁郁不得志,只能沉迷酒色也不曾崩溃,即便是今日亲临城头,面对如狼似虎的大秦锐士,顶着如同暴雨落下的箭矢也不曾后退一步。
可现在他已经彻底崩溃,再也无法顾忌一丝一毫形象,涕泪俱下,哀嚎之声闻者心痛。
‘父王,父王啊!列祖列宗啊,列祖列宗啊!大赵亡了,大赵要亡了啊,祖宗基业,亡于今朝。’
‘弟弟啊,弟弟啊,你死的太早了,为什么你看不到今天,为什么要我看着这一天啊!’
春平君痛哭难止,涕泪满面,伏在地上身体蜷缩抽搐,他心痛如绞。
他既是畏惧死亡,又是痛恨自己的怯懦,心中更是有着无尽的悲伤与痛苦。
赵王迁尚且年幼,还理解不了这痛彻心扉的痛,可是他不同。
这是他的国啊,先祖历尽千辛万苦创下的偌大家业,到了今天都没了。
又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
春平君痛哭难止,哀嚎不已,几乎要昏厥过去。
原本一旁默不作声的郭开等人,也是跟着痛哭出声,一时之间,宫中又是哭声震天。
到了次日,一大早赵悼倡后就去派人请了李戬入宫,丝毫没有耽搁。
李戬只是见到前来请自己的内侍,就知道事情成了。
毕竟这仅有的两个选择很好选择,不是吗?
他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誓死顽抗的孤儿寡母。
等入了王宫,眼见一片愁云惨雾,心里更是确定。
等见了赵悼倡后,就知道她肯定一夜没睡,不只是她,昨天的几个人没一个睡的。
一个个面色愁苦,憔悴萎靡。尤其是春平君,不过一夜,两鬓已经骤然多出白发。
李戬微笑行礼,依旧是在礼节上无懈可击。
“外臣拜见太后,太后金安,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
赵悼倡后强自撑起一个微笑,沙哑着嗓音说道:“贵使平身,快快请坐。”一旁已有内侍急忙去奉上座椅。
她昨天早就已经把嗓子哭哑了。
李戬微笑道:“多谢太后。不知一夜过去,太后思虑的如何?”
赵悼倡后勉强笑道:“哀家昨日与诸位卿家商议了一番,为了两国黎庶,为了天下苍生免受战乱之苦,我大赵愿意和平内附大秦。”
李戬起身躬身一拜:“太后圣明,大王圣明,为了两国苍生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外臣拜服。”
“请太后和大王即刻召集文武群臣宣告此事,并且昭告天下。令守军打开城门,放下武器兵甲,再发诏令给建信君和武襄君,请他们也不要再负隅顽抗。”
“须知每耽搁一刻,就会多白白伤亡许多将士。”
“另外请太后稍后令赵国诸位臣子备好玺印兵符、户籍档案、财政明细、地理文籍,府库钥匙积极配合大秦,只要诸位配合,大秦绝不会亏待诸位。”
赵悼倡后轻轻点头。
李戬接着说道:“请太后令人于南门城头两侧立起八面白旗,这是外臣同王将军的约定,若是午时还未看到这旗帜,还会接着攻城。”
赵悼倡后俏脸一白,急忙安排人去做。
李戬说道:“太后,今日召集群臣商定,明日便可放开城门,若是明日午时之前还不能放开城门,王将军还会继续攻城。时间紧急,请太后抓紧时间。”
春平君闭上双眼,心胸一阵闷痛,秦国准备的太好了,一点机会也不给。
赵悼倡后勉强笑了笑:“哀家晓得,已经通知了群臣,请秦使稍安勿躁,暂且在宫中等待,哀家和大王先去交代。”
李戬行了一礼:“多谢太后,太后与大王深明大义,仁德爱民之举想必臣民都会理解。”
赵悼倡后带着赵王迁召开了最后一次大朝会,召集了所有能来的文武臣子。
先由春平君说明了一下昨日的战况,也将如今赵国面临的情况都说了一遍,事实上也根本不用说,有资格参与朝会的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现在的情况的。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