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嬴政除了对几位较长的孩子,以及母族势力较大,还有就是比较宠爱的几位美人的孩子比较看重,对其他的也实在感情不深。
一则是因为孩子太多。
二则是因为相处时间少。
感情这种东西终究还是要依靠时间的相处,血脉只是一个纽带。
至于女儿们,年岁大了再和母亲在一起也不好,终究还是都有一些隐私空间比较好,也需要培育一下自主能力。
公主的住所永福宫正在修建,等到她们十二岁再搬过去,小姑娘在一起也能玩的更开心。
反正想母亲了也能随时回去和母亲陪伴。
公子和公主的教育前期都一样,只是侧重点略有差异,在十二岁以后,也就彻底分开教育了。
女孩子明事理,晓世事,再把侧重点放在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持家教育就够了,总不能真的按照帝王教育一起教,这可不是好事。
反正女儿十五六岁以后也要嫁出去了,联姻这种事永远是相互的。
男子娶女子是联姻,那女子嫁给男子当然也是。
子女够多,构建稳固的统治集团都可以更轻松。
统治集团的构建,那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嘛。
每当嬴政想到这里,还真是舍不得,最大的三个女儿都快十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嫁人了,这三个宝贝女儿都是他的心头肉,想想要便宜了别人家臭小子,还真是不舍的很。
对于这三个宝贝女儿,嬴政决定对她们的婚姻放松一些,让她们找自己喜欢的人,反正也不差这三个女儿的联姻,女儿幸福最重要。
等女儿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天下差不多也要一统了,那时候整个咸阳将会成为全天下所有高官贵胄青年才俊的聚集之处,不怕找不到合适的。
就在嬴政想着这些事的时候,燕王喜一行人也终于被押进咸阳了。
这次,燕王喜可就非常不体面了。
嬴政已经废黜了他的王位,他已经不再是王,一路上是被关押在囚车里面带过来的。
整个燕国未出五服的所有王室全部被押送进了咸阳,然而除了燕王喜和燕丹的三族人员,其他的都还好,起码比燕王喜好,不至于被装进囚车。
原本将渠需要留在蓟都配合蔡泽安顿燕地,但是在强烈恳求下,蔡泽也同意了将渠一同跟着赶赴咸阳。
将渠终究还是想要为燕王喜求一条生路,哪怕是贬为庶民,只要不死,他也算是对得起燕氏了。
将渠不顾身体老迈,一路数千里奔波,到达咸阳以后,四处求情,儒家,墨家,阴阳家,农家,这些和燕国有交情的,都是求了一遍,请他们美言几句。
但是没有一个人应承此事。
这是肯定的,别的事还好说,但是在这件事情上谁敢求情啊?
关系再好也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求情啊,别说求情了,现在撇开关系都来不及呢。
嬴政并没有宽恕燕王喜,甚至见都没见燕王喜,将渠的求见也没见。
直接下令,分别诛燕王喜燕丹三族,女眷全部充入宫中为奴,八岁以下男童全部贬为奴仆暂且养在奴舍。
未被诛杀的燕国王室,以燕王喜来计算,未出五服之人全部贬为平民,流放巴蜀。
此次攻燕少数主动投降立功,尚在五服之内,不在三族以内的,免去爵位,迁居咸阳,仍许保留家私家属,家属只限父母妻儿。
嬴政对燕国王室毫不留情的处置再一次证明了,即便是仁德圣君,依旧有着雷霆手段。
天子的威严不容亵渎!
千万不要给脸不要脸!
即便是王,只要逆了天子,照杀不误!
第579章 燕国的句号
嬴政给予燕王喜及王室被处死之人最后一点宽容,那就是把处死方式改为了绞刑。
给所有人留了一个全尸,并且找了个地方给葬了,没给剁成肉酱,也没给曝尸荒野,真是仁德圣君啊。
另外,嬴政也确实把燕丹的头和燕王喜埋一块了,两人面面相对,相距不过一尺。
父子哪有隔夜仇呢?葬在一起让他们在阴间解释清楚,全了父子情谊多好。
寡人真是太善了!
唯一遗憾的是,燕丹的妻儿还没抓到。
但是嬴政并不着急,等到天下一统,她们又能藏到哪里去?嬴政只是下了海捕文书,全天下通缉燕丹妻儿。凡是提供线索的赏金一百,活捉的,赏金两千,抓死的,赏金一千。
要知道,抓到以后,如果男孩未满八岁,那还能留下一条命。如果一直在外边儿飘着,等抓到已经八岁以上了,那可就是死路一条!
在燕王喜三族被杀以后,将渠,这个燕国为臣四十余年的老臣,最后主导燕国投降的老臣,泪流不止。
安葬燕王喜以后,他回了燕国,在燕昭王的陵寝前伏剑自杀。
国有义士,国之幸也;不为所用,民之哀也。
将渠为八百年的燕国,彻底覆灭的燕氏,划上了最后体面收尾的句号。
大国亡国,若无忠臣义士为之相殉,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君子不幸侍奉小人之君,非君子之过也。
嬴政下令,令蔡泽厚葬将渠,忠臣为国殉忠,这没什么好说的。
彼之英雄吾之大患,但是君子死了,那就是共同的道德楷模了。
至于刺客荆轲和秦舞阳,也是分别诛三族。
实际上荆轲已经没有可杀的家人了,他只有一妻两妾,孩子更是只有一个遗腹子。
也是全部充入宫中为奴。
不能说是遗腹子了,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是个女儿,是在被押送的途中生产的。
薄霜,这个坚韧顽强的燕地女人,她美如夏花,却如同野草一般坚强,近一年经受了无数的打击和磨难,可是她都坚持下来了。
在被燕王喜拿下以后,就被严厉看管,即便是燕人也唾弃她,唾弃她的丈夫做不仁不信之事,将整个燕国带入了深渊。
也有少数人同情她,他的丈夫毕竟是为报知遇之恩,行大智大勇之事,而她只是一件礼物。
也幸好还有燕丹的一些属下关照,燕王喜也想拿她送给嬴政做泄愤的礼物,也并没有刻意虐待,毕竟一个死人是没有价值的。
在被移交给秦军以后,即便她是临产的孕妇,依旧被投入牢车之中,享受和燕王喜同等待遇。
这一路上两千多里,风雨颠簸受尽了苦楚,可是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她并不畏惧死亡,只是她腹中还有她丈夫唯一的骨血。
她了解过秦法,妇孺是可以活下来的。
为了孩子,活下去。
可是无论她多么坚强,也无法对抗残酷的现实,在颠簸中,早产了。
幸好这些年嬴政一直宣扬仁德,上行下效,秦人冷酷的作风也改了许多,而且也没人想她这样的重犯死在路上。
押送的校尉请了医师为她接生,救下了她们母女的性命,她为这个早产一个月的女儿取名,早月。
姜早月。
虽然不是男孩,但是女孩也好,终究是丈夫的血脉,若真是男孩,怕也是逃不过被阉割为奴。
早产的孩子虚弱无比,而她这一路受尽苦楚,就连母乳也没有,她只能指尖血喂养,只是她虚弱至极,能有多少鲜血够喂孩子的?
还是领兵的校尉心生怜悯,令医师小心照料,给孩子准备了白粥,也给她的饭食增加了一些肉羹,允许高渐离和妊峰也照顾孩子。
他们二人竭尽全力用内力温养,这才勉强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并且两人情知有死无生,最后也将全部功力都传给了这个孩子,散于这孩子周身穴道经脉,有着这浑厚至极的功力温养,这孩子才能不受早产影响,真正的茁壮成长。
到了咸阳以后,一行人直接被投入大狱,在不见天日的大狱中艰苦求生,幸好孩子还和她在一起。
等到重见天日的时候,薄霜松了一口气,秦法没有错,她也没有赌错,秦王不会心胸狭隘到为难妇孺,虽然需要入宫为奴,但是没关系。
薄霜深吸一口气,看着怀中破烂襁褓中的婴儿,襁褓虽然破烂,却是已经尽可能的整洁干净。
出生不久的孩子多数时间都在沉睡。然而这孩子即便处于如此境地,依旧是面色红润,白白胖胖,成长的极好。
固然有高渐离妊峰修为的缘故,可是也离不开这个可怜的母亲全心的照料。
她的母亲如今已经面容憔悴,清瘦非常,原本倾国倾城的面容,现在已经是颜衰色弱,形容枯槁。
她如今不过二九年华。
缺衣少食,九死一生生下孩子,用自己的血喂养孩子,打起全部精神照料孩子,她实在已经虚弱到了极点。再不改善生活,好好进补,怕是活不长久了,即便是好好滋补,至少也要短缺了十几年寿命。
薄霜垂首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露出一个凄美的笑。
没关系的,在宫中为奴总也可以活下去。
活下去,把孩子养大,把夫君的孩子养大,要告诉她,无论对错,她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为主君尽忠,为报知遇之恩不顾生死,做的是常人绝无勇气去做的事,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要活下去,活着就会有希望。
阳光洒在了她的肩头,洒在了孩子的小脸上,孩子睡得正香。
至于高渐离和妊峰,这两个原本参与其中,又被替换的人选,他们并没有实际参与,却是知情之人。
嬴政并没有杀了他们,这样的人杀了未免浪费了,全部举族流放到了河西走廊。那地方现在缺人缺的厉害,多少人也不嫌多。
两人原本都彻底绝望了,都觉得必死无疑。
高渐离还好,毕竟只是孤身一人,可是妊峰一大家子上百口人,原本怎么都觉得死定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没被杀,只是被流放,虽然远了点,但是能留一条性命,就已经是得天之幸了。
两人原本就对燕丹送走自己妻儿,而不通知荆轲的遗孀薄霜而心怀不满,已经与他恩断义绝。
两人不介意不通知他们两人,也不介意放弃他们两人和家族,毕竟他们并没有参与大事,并且人多眼杂,燕丹能力有限无法安置可以理解。
但是燕丹送走自己家眷,就连荆轲的妻子和遗腹子都彻底放弃,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现在眼看着嬴政的宽容,两人甚至都觉得是自己错了。
燕丹不值得效忠,燕王也不值得效忠,而秦王是真的仁德。
这两个人都是讲道理的人,自然明白,像这样刺王杀架之事,但凡参与其中的人全杀了,也都是情理之中,合情合理,任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何况两人本就位卑人微,燕王都杀了,他们两家就更不算什么了。
可是即便如此,秦王也都没有大开杀戒,对于刺客的处置也都是颇为克制,诛三族都是严格按照新的秦法来的,要知道,原则上来说,这种事诛九族也不过分。
两人相对无言,再一次心中感叹,荆轲对燕丹的效忠不值。
无论如何,燕国的事已经彻底终结了。
前进的步伐该停一停了。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