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454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已经都有了案例。

  现在嬴政愁的同样是天高皇帝远这事。

  距离统治核心越遥远,统治力度就会越薄弱,这是必然的。

  在整体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人口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任何人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

  地头蛇这种东西是成长的很快的,中央朝廷的那条龙,如果足够强势,足够强大,这些地头蛇自然俯首称臣,但是即便如此,在和他们的利益起冲突的时候照样会阳奉阴违。

  哪怕不会直接和他们的利益起冲突,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这些也只是基本操作。

  而且现在整体的社会知识水平还是太低,四海八荒未开发的蛮荒之地更是太多,不适当放权,那什么也做不成,蛮荒之地猴年马月也开发不好。

  再加上现在正在逐渐从分封制走向中央集权,从贵族专制走向官僚专制,绝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观念完全还没有改变过来。

  那骚操作就更多了,某些地方即便是嬴政也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原则性问题,一些小的问题,即便是嬴政也只能视而不见。

  毕竟管理是需要人的。

  这个时代人就是分三六九等的,人身份不同,那么差距之大甚至比物种不同还要大。

  后天身份的改变,尤其是往更高身份改变,倒不是不可能,只能说几乎不可能,那个难度高的令人发指。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的军功爵制那么残酷苛刻,可是依旧是效果惊人,就是因为这已经是当今最先进的制度了,给原本彻底封死阶级晋升的大门,开了一个很大的空间。

  自从嬴政改进军功爵制,修缮改进秦法,开设学堂学府,增加科举制,可以说更先进了。

  但是无论多么先进,也改变不了所有人,只想做人上人,为了做人上人而努力,而拼命的这颗心。

  做人上人自然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不是真的为了刁民服务的。

  那么就必须享有一定的特权。

  如果经过努力拼搏还和刁民一样的待遇,那不是白辛苦了?

  而特权阶级的美好生活是一定有刁民在负重前行的。

  没办法,绝大多数特权阶级基本不太可能是生产者,他们是管理者。

  遗憾的是,他们中最大的那个,就是嬴政。嬴政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他会坚决的捍卫这套秩序。

  这是家天下的原罪。天下乃一人之天下,就必然导致人人都会优先维护自己的小家。

  嬴政不可能革自己的命,那就只能维系好各阶级的利益划分,掌控好各个阶级。

  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是国越大,这个锅就越大,用越大的锅烹小鲜,也就越难。

  任你厨艺再好,总有调料撒不匀的时候,总有生熟不一致的时候。

  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分锅做菜。

  以如今的情况,大秦掌控的疆域太大了,完全不可能,也不适合彻底的中央集权统治,必须适当的把边远地区暂且分封出去,给予适当的自理权。

  一条政令传下去,纵然是千里加急,也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传到,沟通的时间成本是难以计量的,这种情况下想要谈稳固统治基本不现实。

  与其养出来一群地头蛇,盘根错节,占据地方,还是把自己儿子丢过去最靠谱,肉终究是烂在自己锅里。有自己儿子这条蛟龙在那镇守着,地头蛇才不会有化龙化蛟的可能,等到人口充实,时机合适,再彻底纳入中央管辖。

  当然,关于分封嬴政也是在做开卷考试,不会把权力全给出去,会给予相对强力的制约和控制。

  只会把郡县无法掌控的过于偏远未开化的地区分出去,而且也会实施虚封实封并行制度。目前倒是不急,在天下一统后推行全新的制度再进行安排。

  但是现在问题出现了,儿子还都太小!

  根本扛不起来大任!

  以目前的统一进程来看,吞并六国后,孩子还都没长大呢!

  这也是嬴政为什么一直不急着开启吞并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是那句话,打天下容易坐江山难。

  吞并之前是死是活不关你的事儿,毕竟不是你的子民。

  可是吞并融合以后,那可就是一家人了,既然享受了权利,就要承担对应的责任。

  嬴政皱着眉头,暗叹不已,接下来还是要慢点。

  如今最大的三个儿子也不过才八岁,再怎么天纵奇才,不到十三四五,也绝对是担不了一点事的。

  幸好新的帝国一切万象更新,新的地头蛇成长起来,直到尾大不掉也需要时间,足够儿子们成长了,日后无非多杀点人罢了,正好也培养一下杀人的胆量。

  说起来最大的儿子也该和母亲分开了,既是不太方便,也是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所有公子八岁以后就要和母亲分开了,不能再同处一宫。嬴政在咸阳宫新修缮了承乾宫,给孩子们居住,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在一起,也能培养一下感情,总好过没有任何感情,以后哪怕争斗起来,能不要赶尽杀绝就好了。

  另外,这也已经是在考校能力了,三人行未必一定有我师,但是人一多必然会选择出领导者,能团结大多数的,才是真正适合承乾的那个人。

  承乾宫距离兰池宫和章台宫都不远,嬴政也会经常去看一看,这些孩子一个个都非同凡响,他当然要亲自盯着点儿。

  等到公子十二岁,就该出宫开府了,也该出宫见识一下真实的天下,而不是只有宫中这点地方。

  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终究只能成为废物。

第578章 燕喜,诛三族

  这些年下来,嬴政对于自己这几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就更难选择了。

  扶苏宽厚爱人,做事一本正经,小小年纪便是非常老成,自幼天资聪颖,和兄弟和睦相处。

  他自幼被芈云按照王室教育教导,一直被灌输未来承接嬴政重担的想法,所以最是循规蹈矩,极为自律,几乎从不犯错。

  自幼听着芈云讲述嬴政的光辉事迹,看着嬴政的伟大功业,视嬴政如视神,对嬴政的崇拜在众多孩子里面,也是排在最前面的。

  缺点是有时候太一本正经了些,不够灵活巧变,而且也太过仁善,缺乏掀桌子的勇气和卓越的眼光。

  这也怪嬴政伪装的太好了,仁德圣君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信,扶苏事事向着嬴政学习,现在过于仁善了。但是嬴政仁善下隐藏的狠辣威严,这孩子身处深宫,根本见识不到。

  这嬴政也不能说什么,现在孩子小小年纪,总不能教自家孩子不学好吧?!

  要知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小时候必须先打好底子,长大一些才能教鬼魅手段,若不然直接就废了。

  只能等孩子再大一些,让他再好好学学帝范。

  还有就是子笃,这孩子面容极其俊美,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有孩子无出其右,让人看见就喜欢。

  这孩子貌似文武成绩普通,不突出也不落后,但是实际上暗地里最是刻苦,看着总是容易慢上一拍,但是实际上有着最难得的品格,那就是踏实。

  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

  这世上最难的就是坚持和踏实。

  所有品德中,坚韧永远是最难做到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二字,说起来简单,坚持做下去,难如上青天。

  真能坚持下去,上青天也并不难。

  这孩子含蓄内敛,少言寡语,小小年纪,已是深知上善若水,和光同尘之道。

  纵然成为了嫡子,仍旧一切如常,不骄不躁,竟然在众多公子中依旧维持着好人缘,甚至让人察觉不到他的威胁。

  与之相比,扶苏就差了一点,他被芈云寄予了厚望,在嬴馨被立后,子笃成为嫡子以后,扶苏接着好几天心绪不宁。

  他本性纯善,倒不至于怨恨子笃,但是他自己的心也是控制不住的乱了。

  终究是还小。

  至于天明,这孩子聪明机智,天资非凡,活泼开朗而不浮躁,豁达大度而不迂腐。重情重义,更是有着超脱常人的勇气和担当,有着大智慧,也不缺小聪明。

  这孩子哪哪都好,唯独性格太跳脱了些,而且也是有些好强,不够沉稳持重。

  在孩子里面,他是最受欢迎的哥哥。

  嗯,还有点贪吃。

  至于四子豫德,姜芷的儿子。

  这孩子谨小慎微,一丝不苟,做事最是严肃认真,刻苦程度丝毫不比子笃差,而且自觉性极强。

  人说笨鸟先飞,可是这孩子是极其聪颖的,依旧是着急先飞。

  平日里除了自己刻苦,更是团结兄弟姐妹,平日里善解人意,平易近人,而且最是大方,哪怕是母亲出身卑微的兄弟姐妹,也是体贴关怀,没事就给予资助。

  要知道,嬴政孩子这么多,但是每个孩子的待遇还是差距极大的,公子公主自然有相同的规章制度,但是母亲可就不一样了。

  那母亲家底殷实的,和在宫中苦巴巴的,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说所有孩子锦衣玉食不缺,可是要想有些额外的,那还是要看自己母亲了。

  对此扶苏虽然也大方,芈云也不介意他作为大哥花钱去收买人心,但是扶苏太正经,他一直有意树立大哥威信,主动承担起教导的责任,导致他和弟弟妹妹们的关系还真不如和豫德更亲近。

  毕竟豫德不管你拿钱干嘛使,也不在乎你学好不学好,缺钱了跟哥说,哥能帮就帮。

  豫德这孩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露头了,争太子的心思人尽皆知。

  偏偏子笃根本好像毫无所察似的,每天跟豫德玩的也很开心。

  嗯,他跟所有人玩的都很开心。

  明明是最大的威胁,在一群孩子里,竟然没人拿他当威胁。

  甚至后宫许多美人都不拿子笃当回事,都以为他是个绣花枕头,除了好看,啥用没有。

  豫德暗地里视为对手的只有大哥扶苏和三哥天明,至于二哥,额,二哥一副不聪明的样子,实在不是威胁。父王天生神圣,龙章凤姿,英明神武,绝对看不上这样的绣花枕头!

  至于和大姐姐的儿子,八公子大有,这孩子完全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天性纯善,宽厚仁慈,不争不抢,关爱团结兄弟姐妹,妥妥的老好人,兄弟姐妹闹矛盾都是他去拉架,极有长者之风。

  至于紫女的儿子,九公子云需,真不愧是紫女的儿子,那叫一个圆滑,谁也不得罪,除了埋头学习,那就是和兄弟姐妹们打好关系,亲切随和,善于拉拢人心,融入团队。

  想着自己这些儿子,嬴政就忍不住头痛,优秀的儿子太多也不是好事,注定会兄弟相残。

  对此嬴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希望别死就好。

  这才几个,等再过十年,其他孩子也都长大,即便是不死人,也要头破血流。

  争一争也好,养蛊杀出的才是真正的人才,万里江山也只有放在真正的狠角色手里才能守得住。

  为了江山的传承,哪怕是死几个儿子也不算什么。

  不得不说,孩子多了就不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