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劝一劝魏王不要不识天数,逆天而行,若冥顽不灵,悔之晚矣。”
“若是愿意投降,寡人定厚待之,如此魏王可保富贵,魏国臣民亦可免遭战火伤害。”
“六合一统一事尽量要快,百姓们都期待着天下太平,上天也期待着天下重归安宁。”
“寡人给他半年的时间考虑,明年三月,春耕后”
“灭魏!”嬴政的声音陡然提高,语气中满是坚决。
嬴政这一句话声音并不大,但是语气中的坚决,每个人都可以听的清清楚楚。
嬴政这话一说,立刻大家伙就来劲了,赈灾这事,又苦又累,功劳又少。
打仗就不一样了,那功劳可是大大的,大家可都等着军功封侯呢。
哪怕是中下层军官和士卒,也都天天盼望着打仗,阶级跃迁就靠拿人头了。
有一说一,对现在朝堂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出兵攻魏,要不要理由都无所谓,反正所有人都知道,嬴政是必然要一统天下的。
但是现在有理由,还是上天的指示这种天命,那可就更好了,名正言顺,顺天济民!
张唐第一个跳出来高呼:“大王圣明!当今天下,百姓久经战乱,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周室无德,上天不佑,失了天命,致使天下纷乱,因真命天子未曾降世,使诸国为一己之私利而纷争。”
“诸国王室诸多无德,岂可为社稷主?今真命天子已然降世,圣君在朝,大王自有天命相助。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命不可违,大王怜悯苍生疾苦,博施济众,救民水火,此天道圣德也!”
“魏主昏庸,致使民生凋敝,天怒人怨,百姓生活暗无天日,正待我大秦天兵解救。陛下心怀天下,仁德广布,攻魏乃顺应天命之举,当拯救万民于倒悬。”
“魏地百姓久盼明主,我军若能挥师东进,以仁义之师伐无道之魏,必能一呼百应。臣愿率王道之师,冲锋在前,以大王之名,应大王之命,随大王行一统天下之大业!”
“老臣不才,然而上有大王洪福庇护,下有大秦锐士英勇奋进,定能一战令魏地重归太平,使百姓沐浴圣恩!恳请大王恩准臣出征,臣绝不负大王期许!”
杨端和也不甘示弱,迅速跳了出来争抢出征机会:“大王,杀鸡焉用牛刀?张大人贵为阁臣,辅佐大王左右,治理天下大事,攻魏不过小事,哪里用得着张大人出马?”
“臣恳请陛下允臣挂帅出征,率大军踏平魏国,将魏地纳入大秦版图,完成一统天下之千秋伟业。臣愿肝脑涂地,为陛下前驱。臣只需十万大军,定能灭魏!”
然后蒙武,李信,章邯都跳了出来请战,现在可不是谦让的时候,当今天下可就只剩下魏国,齐国,楚国了。
齐国那样,估计是没多少出手的机会的。
能得军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再不抢,以后怕是就没机会了。
天下一统之前攒不到封侯的军功,等天下一统,四海太平,再想封侯怕是不可能有机会了。
嬴政看着下面殿内熟悉的争相请战的情景,内心毫无波澜,转移了一下目光,看了一下王翦。
这个深知保身之道的老狐狸,现在是眼观鼻,鼻观心,低着头低调的不行,生怕有人注意到他。
王家现在已经是位极人臣,家族昌盛,王翦虽然是个武将,却也深知月满则亏。反正他的侯爵已经确定捞到手了,攻魏一事又不是非他不可,又何必和这些年轻人争抢?
而且,以后会有机会的。
嬴政心里摇了摇头,也没管这老狐狸,这样也挺好。
眼看着下边儿都要打起来了,嬴政轻轻咳了两声,下面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嬴政笑道:“寡人有众卿忠臣良将,皆是有着为国为民之心,争相请战,吾心甚慰啊。”
他微微顿了顿,眼神中满是欣慰:“不过只是区区灭魏罢了,又何劳寡人之肱骨出手?”
“张爱卿,杨爱卿,这件小事用不到你们,日后还有立功的机会,寡人身边也是须臾离不开二位啊。”
嬴政呵呵笑道:“也该给年轻人历练的机会,这次攻魏,便以蒙武为主将,盖聂、李信为副将。”
既然嬴政已经拍板儿,张唐和杨端和虽然还是有些可惜,其余中生代没选上的也是心有不甘,但也都是恭敬领命退回。
只是看着蒙武他们三人那难以掩饰的喜色,这群人心中都是充满了羡慕与些许的嫉妒。
“多自赵地招募兵卒,此番赵地有灾,便给赵地百姓多一些立功的机会,也好灾后重建。”
嬴政又补充了一句:“雁代地区多招一些。”
众臣连忙又是高呼大王仁德。
此时延瑾出列禀报:“大王,臣有奏。”
“说。”
“今上天有谴,自非空穴来风,大王仁德无双,爱民如子,然而赵地也属实有阴谋不轨之人,原赵国官员,也有许多心怀怨怼之人。”
“大王之宽仁,应赐予无辜之民,这些确有谋逆行为之逆贼,亦是不可不罚。”
中苍出列附议道:“大王,延瑾指挥使所言甚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秦自有章法,非严格依法而为无以治民。”
“大王有着天子圣德,然而大王之恩德,总有恶贼不以为然,世间也多的是畏威不畏德之小人。”
“《尚书》有云:除恶务尽,树德务滋。若施仁于恶徒,实乃残于善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大王,为了百姓安宁,不受蒙蔽伤害,清除祸患之根源势在必行。”
嬴政一声轻叹,略显无奈:“寡人明白,若不严肃处理,日后再惹出祸害,惹得上天天谴,受苦的还是无辜百姓。”
“既然如此,大秦自有章法,按照大秦的章法处理吧。”
“也给赵地百姓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鼓励赵地百姓举报揭发那些阴谋反逆之人,有功可赏。纵是一时被蒙蔽之人,幡然醒悟,积极立功,也可减罪。冥顽不灵者,罪加一等,严肃处理。”
最后,嬴政又特意强调了一句:“注意,不许扩大化处理,那些只是发一些牢骚的普通百姓教育教育即可,真正有实际反叛行为的,再按大秦律法处理。”
中苍恭敬地回道:“大王圣明!”
延瑾也神色庄重地回道:“大王圣明,臣遵旨。臣一定查明经过,绝不会连累无辜,也一定不会放过逆贼!”
三个人一唱一和,就准备开始清洗一波了,尤其是借助明年年初的天灾,还有如今嬴政的这一番作为,哪怕是大开杀戒,除了被处理的人,所有百姓都会拍手叫好。
第662章 收心
主要还是针对贵族,官员,大族等,普通百姓扯不进去这些事儿,除非是那些蠢到不行的蠢货,那种蠢货还是趁早杀了好。
嬴政也是受够一些给脸不要脸的人了,寡人都对你们这么好了,还不乖乖臣服,努力为大秦做贡献,老是搞一些小动作,发牢骚,认不清形势。
给脸不要脸,这次全给处理掉!
严打!杀鸡儆猴!罪不该死的也得死。
不狠狠杀上一批,就不知道寡人宝剑锋利了。
扮猪吃老虎这种事,不能一直扮,否则就成猪了。权威需要经常展示,才能震慑宵小。
仁德这东西是跟老百姓说的,你们这些官员,贵族,大家大族,还真信了?
平常你们一个个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可也没见你们遵守啊。
对于嬴馨之前的做法,嬴政还是很满意,王后总算有王后的样子了,关键时刻能与自己同心同德,还是知道跟谁一条心的。
也解除了咸阳所有赵人贵族官员的监管,不过,紧接着,犯事的该抓还是抓,该杀还是杀。
接下来的清洗嬴政的态度也很明确,寡人只是处理那些该死的货色,打击给脸不要脸的蠢货,并没有特别针对赵地百姓的想法,更没想废后,别打着趁这个机会废后的想法。
赵地百姓,那也是寡人的子民!
这也让嬴馨的心彻底放下去了。
终于,又过了一难。
但是该有的请罪还是有的,并不是大王不追究,自己就可以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了。
在嬴政朝会后,就拉着赵悼倡后一起去请罪了,在得到嬴政明确的宽宥以后,这事才算过去。
然后当天晚上初雪就不走了。
她只是个小妇人,这几天实在是吓得不行,特别需要大王的雨露天恩。不真切感受到天子恩露,她是真的踏实不了。
至于芈云,下朝就来找嬴政了,她昨天一夜没睡好,梦太乱了,早上醒来又换了里衣和被褥。
她现在想嬴政实在是想的厉害。
不过嬴政考虑到影响,当天晚上还是去的嬴馨那里,以安王后和赵系之心,次日才又去的芈云那里。
芈云为此心中更恨了。
王后!王后!王后!就是这一步,差这一步,就是差的没边了!这一步之差,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至于去魏国出使的人选,嬴政选定了李斯,这点小事给他做,还是手到擒来的。
至于危险是不会有的,魏景湣王哪怕是真疯了,想要杀大秦使臣,满朝上下也会死死的拦住他。
开玩笑,你不想活了,大家还想活呢!
即便是王室都会拦着他,开玩笑,这么羞辱秦王,那下场看看隔壁燕国吧。
哪怕是投了,总也不失富家翁。哪怕硬拼,即便败了,最多不过是贬为庶民。再多,也不过是死一个领头的,可是全家是没事儿的。
可你要是羞辱秦王,那可就不一样了,全家都要迎来灭顶之灾。
李斯准备一下就在嬴政的命令下,以比较慢的速度前往大梁。
咸阳这几天发生的事,还没传出去呢,这风需要再吹一吹。
不过不会很慢,因为这风真的很大。
既是因为这几天发生的事很大,也是因为有着嬴政不遗余力的宣传和良性的引导。
当神迹发生在千万人面前,会不会相信呢?
答案是会。
即便是坚决不信天命鬼神这一说的,也会半信半疑。
毕竟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
可是秦王得天眷的证明已经不止三次了。
嬴政第一次说玄鸟托梦,赵地遭天谴,有大灾,还有很多人不信,觉得嬴政是有什么谋划?
可是就在祭天之后,就有神龙俯首!
这就很难让人不信了。
龙这种上古神兽,不世之祥瑞,即便是出现,也是常人给龙俯首跪拜。
可是,竟然,那么大的一条龙,竟然温顺的给秦王俯首称臣!
而且这事情就发生在千万人的眼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是绝对做不了假的。
这一幕,如同烙印般刻在千万人的心中,实在让人无法不信。
传说昔年伏羲圣皇治理天下时,教化民众,推行德政,使得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便有上天派来神龙降临到伏羲圣皇面前,协助伏羲治世。这条神龙也是十分温顺,俯首伏羲,伏羲便登上龙背,驾驭着神龙在天空中巡游天下。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