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对此李斯不敢答应,只说回去禀告大王,具体再谈。
李斯回来禀告以后,嬴政只感觉好笑,魏增还是看不清形势啊,他根本不值这个价。
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事到临头刀架脖子上了,还想要高人一等,这让韩赵如何着想?
大秦打你魏国打了那么多年,已经到了今日,魏国一直和大秦死扛,不知费了大秦多少心血,现在愿意给你留一个体面就已经很不错了,竟然还想要这么多。
那就先做过一场吧,打了才知道你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要知道,现在想卖国的可不止你一个人,若是一战而溃,到时候沦为了阶下囚,可就什么也没了。
而且还有一个嬴政不愿意的原因,那就是他还记着当年信陵君合纵诸国攻秦,导致子楚死都不安生的事,这个仇他还记着呢。
虽说已经弄死了信陵君,并且让魏安釐王死不瞑目,但是让他魏氏可以落得一个这么好的下场,这也是嬴政不愿的。
给个侯爵,让魏氏可以富贵传家已经是嬴政的底线了,若是给脸不要脸,那就做过一场再说!
代郡之地,寒风凛冽,枯黄的草木在风中瑟瑟发抖。
百姓迁徙工作一直在艰难进行,嬴政派出了雁代骑兵带着牛马帮助百姓暂时搬家,并且提供了许多粮食补贴。
即便嬴政做到了这种地步,可依旧不算特别顺利,毕竟故土难离。
而搬家这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常言道破家值万贯,百姓生活不易,是一针一线也不舍的舍弃。
再加上又是冬季,这搬家的损失和难处,不是一般的大。
幸好雁代地区百姓多是半游牧半耕种,人口也并不是很多,搬家的难度已经比中原小太多了。
在嬴政积极的舆论宣传,舆论引导下,多数百姓即便心中不舍,但是在嬴政派官府积极帮助的情况下,也是理解的。百姓看着忙碌的士兵和官府人员,虽有不舍,却也只能无奈地踏上迁徙之路。
不过即便如此,也有许多百姓完全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官府又一次的折腾。
许多人都在想:什么天命,大家伙怎么也不至于遭天谴吧?不过是秦王吓唬人的,到时候什么事也没有,又是一出感动上天,上天免除灾祸的戏码。
私下里怨念之声也是不少。
最后不得不半强制许多百姓迁徙到周边郡县,不过这也更惹得一些百姓心中生怨。
但是嬴政不在乎,现在怨气有多大,等到地震过后,感恩就会更大!
终于,秦王政十四年过去了。
这一年,秦国的后宫照旧增添了几分喜悦。端木蓉也做了母亲,诞下二十八公主嬴沂。
冬雪依旧温婉动人,好不容易又得了一个孩子,只可惜还是女儿,二十九公主嬴涪。
寒露则是得了一个儿子,三十四公子益德,也是子女双全了。
平日里低调行事的魏纤纤,又生了一位公主,也是难为她了,嬴政为其取名嬴菏。
终于,秦王政十五年在一片期待与不安中到来了。
随着秦王政十五年春季的到来,代地吸引了全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第665章 这就是天命!
即便到了现在,想要看嬴政笑话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许多人心中存着一线侥幸,倘若代地始终无灾无祸,那么秦王嬴政此前所言的一切,便都将沦为荒诞不经的笑谈。
什么天命所归?
秦王根本就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子罢了!
一月悠悠而过。
代地仿若被岁月遗忘的角落,没有人烟,静谧安宁,不见丝毫灾祸的踪影。
早就搬到周边各郡县的百姓已经开始有些骚动,他们在新的地方,望着曾经的家乡,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但是还能忍受,只是私下里的议论声渐渐多了起来。
二月亦悄然离去,代地依旧安然无恙。
许多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许多都嚷着要回去,现在回家,还来得及春耕。
但是都被各地官府劝说着强制留下,许多百姓更是心中愤恨,但也无可奈何。
即便是那些相信嬴政的百姓,现在也已经开始心生怀疑。
甚至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暗自嘲笑了。
秦王不过是演绎了一场令天下耻笑的闹剧!
例如,魏景湣王和楚幽王,乃至负刍都暗暗松了口气。
他们甚至在狂喜。
只要秦王成了笑话,那就别想再轻易吞并他们。
即便是齐王建的心都吊了起来,他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滋味。
秦王政十五年,辰月。
这本是月桂开花,桃花怒放,万物复苏的好季节。
这本该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微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大地之母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世间万物。
对于全天下任何地方来说都是,可是唯独对代地来说不是。
三月月初,地震来临了。
天虽未崩,可是大地是真的开裂了。
一场八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
乐徐以西,北至平阴,数百里的土地,在这场灾难中颤抖呻吟。高大的房屋、坚固的墙垣,在地震的肆虐下,如同脆弱的积木,大半轰然倒塌。
土地被生生撕裂出一道巨大的沟壑,东西宽度竟达一百三十步!大地之上多了一道骇人狰狞的伤口。
震感如汹涌的潮水,迅速传遍诸国。北至辽东,东至临淄,西至关中,魏至大梁,乃至楚国彭城都有了震感。
这个消息甚至不需要主动传播就已经众人皆知。
震感传达的太远了,感受到的人太多了,毕竟这场地震实在太大了。
但是嬴政依旧还是主动积极传播,他要让舆论彻底按照自己的心意传播。
这一场大地震,代地损失极其惨重,若非嬴政提前令百姓迁徙,必然死伤无数,这个时代,地震这种大灾救灾都难。
无论嬴政究竟目的是为了什么,但是现在的结果也是实打实的功德无量。
除了那些实在不信邪的,偷藏起来死活不走的人,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逃过了一大劫。
这一下,彻底震慑住了全天下所有人,曾经私下里质疑的声音,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人可以质疑秦王天命所归!再也没有任何杂音!
当一名一直以天眷圣君的君主,接二连三彻底证明了天命在身,那会发生什么?
在贵族方面,迎来了全面主动依附,贵族为保自身地位和利益,会主动向证明天命在身的嬴政靠拢,成为嬴政统治的有力支持者,为嬴政更加努力效力并维护统治秩序。
所有人都会抑制野心,收起往日的傲慢与贪婪,原本有不臣之心或野心的贵族,也会因嬴政的天命光环有所收敛,担心违背天命而遭天谴和众人反对。
在官员方面,官员会更忠诚履职,更尽忠职守,提高荣誉感,不敢有丝毫懈怠,以维护嬴政权威和国家稳定为己任,提高行政效率和治理水平。
嬴政凭借着天命在身的光环,更可以彻底强化官僚体系,能更有力地掌控官僚体系,任免奖惩官员更具权威性,促使官僚体系围绕他的意志高效运转。
对于诸子百家来说,道家、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农家,等等等等,对他们来说,这是上天给了他们效忠的天命圣君。
对于在野士人,普通士子来说,也是如此,所有士子都会更加有入仕积极性,也会更加有荣誉感和使命感。
并且他们会将嬴政视为天下共主和道德楷模,对嬴政忠心耿耿,在思想上认同嬴政的统治,在行动上积极维护嬴政权威和朝廷的统治秩序,坚决抵制任何反对嬴政的言论和行为。
至于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民心再也无忧了,他们会是嬴政狂热的拥护者,会绝对的敬畏拥戴嬴政,绝对的忠诚服从。
在他们心中,嬴政就是那高悬于天际的太阳,光芒万丈,温暖照耀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绝对忠诚地服从嬴政的统治,每一个指令,他们都如同对待神明的旨意般,毫不犹豫地执行。
并且也大大提升了所有人的凝聚力,新加入大秦的会更加积极融入大秦,为成为一个大秦人,成为秦王的子民而骄傲。
至于还没加入的,现在大军开过去,就要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了。
对于他国的百姓来说,与其听那些酒囊饭袋只知道欺压自己人货色的命令,自然不如去投靠一个真正拥有天命,心怀百姓的圣君。
而对于他国那些贵族官员来说,他们的立场永远是非常灵活的,尤其是投靠天命在身的圣君,这从法理上也是说得过去的,直接给了他们最好的台阶和借口,也让他们心里可以毫无压力的做出选择。
即便他国那些真正拥有高尚品德的正人,现在也已经绝望,他们做不出逆天行事的事情。
对于那些敌对分子,敌国分子来说,他们已经失去号召力了,只这一手,基本就将他们内部分化瓦解的差不多了,更不会有普通百姓响应他们的号召了,没人会听他们的鬼话去对抗天命。
并且在文化与信仰的凝聚和传播方面,也是大大有利,可以更有利于思想统一,也更有利于统一之后的文化发展,更有利于进行学术思想导向,让社会思想更符合嬴政的利益。
综合来说,在统治成本,统治效果,征服成本,征服效果,统一成本,统一效果,乃至于在帝国传承延续上,现在的难度都已经低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没有人会和拥有天命的人对着干。
就像现在的代地百姓,他们的心态已经彻底转变了,原本有多不解,多愤恨,现在就有多么感恩,多么崇拜。
怨怼?什么怨怼?
我们从来都没有!
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大王!
对大王也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忠诚!
感恩!
乃至于许多旧赵的官员贵族也是,毕竟地震这玩意儿可不看你身份,嬴政这是真的救了他们一命。
甚至就连后宫美人,那也都是看到嬴政就眼里冒小星星。
毕竟其他人即便和大王再怎么亲近,那也不可能亲近到一张床上去!
而她们,是可以承接大王恩泽雨露的!
那可是天子的恩泽雨露!
至于孩子们,那是真的充满了崇拜和骄傲。
身为天子的血裔,自然是值得骄傲的。
整个大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欢欣鼓舞,与有荣焉。
至于他国,那就不一样了。
齐王建确定震感就是代地传来的以后,确定了代地可怕无比的地震灾难,哪怕早就心有准备,可还是震撼无比,口舌发干,接连干了好几杯美酒,才稳住了心神。
释然一笑,再也不想其他,彻底下定了决心。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