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540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大义不占,忠诚不占,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为自己一家家族私利而对抗大秦,这.

  这实在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

  秦王毕竟还是有天命啊。

  不能跟秦王作对。

  接下来欢宴继续,气氛甚至越发热闹亢奋,当然,主要是秦国这边的气氛,文武群臣皆是大喜,兵不血刃就可以收下齐国,这也确实是大好事一件。

  万万想不到就在今年,魏国齐国都已经通通被大秦收入囊中。

  当今天下已经只剩下秦楚两国。

  秦国已经如此强盛,而楚国还在内乱不休。

  天下大局已定,六合一统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能够辅佐大王一统天下,平定神州,北牧草原,南平百越,西纳诸国,可以开创如此盛世,必然留名青史万代也!

  又岂能不喜啊!

  至于齐国众人这边,齐王建在嬴政右手边,两人笑脸交谈不断,可谓是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后胜也是止不住的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身边不时有心腹,还有那及时转变立场的官员和后胜拉关系,被众人簇拥着。

  但是也有那少数真心忠君爱国的大臣,现在是面色愁苦,味同嚼蜡,饮酒如水,心中有着无尽的悲凉。

  自田氏被周安王封为诸侯,至今日已经八代一百五十余年,可是,今日便没了。

  齐国,彻底亡了。

  当然,更多食之无味的大臣,都是齐地的大贵族,平日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那比齐王还要厉害,可以说是为所欲为。

  可是这好日子,马上就要没有了。

  在齐国可以跺一跺脚就震三震的大贵族,在秦国又算得了什么?

  在齐国可以和大王掰一掰手腕,可是如今整个齐国都成了秦地,这要是想着和秦王扳一扳手腕。

  那不是找死吗?

  全族都要被杀啊!

  秦王仁德没有错,前提是要绝对忠诚。

  秦王有的可不是妇人之仁。

  所有人都没有忘,秦王是什么时候继位的。

  更没有忘,继位之初觉得有机会,想要反叛归赵的晋阳,那些造反的人又是什么下场?

  整个晋阳但凡有些身份的人几乎都被杀空了。

  仁德不等于怯懦。

  君王之仁,更不是妇人之仁。

  远的不说,只说近的,赵地天谴一事,后续诛杀阴谋反秦之人,也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人了,更不知道流放了多少人,可以说是杀的人头滚滚。

  可是这一切,都是悄无声息。

  这可没见秦王手软啊!

  秦王的剑利的很呐!手也稳的很呐!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些大贵族实在是高兴不起来,美食入口味同嚼蜡,美酒入喉,饮之无味。

  今日宴席更是震惊了一同参宴的众公子公主,就在一场宴会上,一个万乘之国,就这么被他们父王收入囊中,六合一统就在眼前。

  扶苏和天明豫德看着他们父王,眼中异彩连连,这一刻他们对父王的崇拜达到了巅峰。

  子笃那孩子憨厚的笑着,和兄弟们坐一起毫不起眼。

  嬴仪嬴华嬴静她们看着自家父王,眼中都要冒小星星了,眼神中全是倾慕与崇拜。

  宴席结束后,嬴政当晚依旧在长安宫留宿,并且赏赐了几位美人和孩子众多珍宝。

  次日正式举办了大朝会,正式宣布了齐国入秦之事。

  接下来就该交接齐国诸般事宜了,不得不说,齐王建准备的是真齐全,在他和后胜的积极配合下,整个齐国都是透明的。

  他毕竟当了齐国三十多年的王,而后胜更是那么多年的相国,很多问题他们解决不了,但是不代表他们不知道。

  尤其是那些惹出来问题的人,他们有解决不了的,那更是清清楚楚,现在更是非常主动的将一切都清清楚楚的和吕不韦交待了。

  外部的强敌被秦国灭了值得庆贺,内部的这些蛀虫如果被秦国灭了

  那就更值得庆贺了!

  能宰了这群王八蛋,怎么想都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在魏国被灭的消息刚刚传遍天下,齐国内附大秦的消息就又传遍天下,掀起了惊涛骇浪。

  尤其是齐地群臣百姓,更是震惊,自家大王去朝秦,怎么这一去,整个齐国都成了人家秦国的了?

  不过百姓还好,震惊过后还挺欣喜,成为秦人,可就不怕被人欺负了,更不用整日里提心吊胆被秦国收下了。

  以秦王的为人,一般也不会苛待百姓,秦国如此强盛,能够融入大秦,对于各个方面也是一件好事。

  别的不说,起码做生意都更顺利了吧?现在整个大秦,万里河山的市场都开放了,只要不被区别对待,怎么都会更好。

  只有大贵族大地主,以及垄断大商人高兴不起来了。

  隔壁大秦可是有官营的,现在自家垄断的这些行业,许多可都要成为大秦专营的了。

  虽然按照大秦的规矩,这些也都是赎买,但是那价格.

  盐铁铜酒等这些暴利的行业,这要是没了,可怎么办啊?

  还有土地,大秦的土地制度,到下一代,根本就保不住了。

  许多人忧心忡忡,但是反抗肯定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的。

  现在自家大王都已经投了,要名义没名义,要实力没实力,如果反抗大秦肯定乐开了花。

  到那时抄家灭族,可比怀柔安顿大家省太多了。

  对于普通百姓和小有资产,基层官员和小贵族,他们的处理比较简单,在大秦的体制中他们是可以受益的。

  对于大贵族,嬴政还是以怀柔为主。

  而且齐国商业氛围浓郁,数百年来一直如此,也不好直接一杆子打翻,商业也是有着其积极性的。

  大秦的官营也是需要有人去做的,部分可以继续交给他们去做,依旧可保富贵不失。

  商人虽然卑贱,但是王商就不同了。

  和平拿下齐国,终究是可以省太多事情,配合的富贵不失,有的是岗位给他们,不用立刻大刀阔斧的改变。

  不配合的更好,求死得死,抄家灭族流放,既是杀鸡儆猴,又可以解决掉不安定因素,还能再发一笔横财,更有利于统治。

第677章 秦王来了,前途就有啦!

  中苍如今在魏国主持工作,齐国这边,最合适人选还是吕不韦了。

  嬴政令吕不韦带领官员,率领五万精锐,连同齐国官员奔赴齐地,主持齐地入秦的具体事宜。

  齐王建和后胜肯定也是要回去一趟的,一则证明不是强迫留下他们,逼迫投降,彰显大秦的仁义之举;二是有他们的配合,可以更稳定,更顺利的接收齐国。

  整个齐国被划为了东海郡、齐郡、琅琊郡、胶东郡、济北郡五个郡。

  为了表达对齐地士子的看重,伏念也被从西域调了回来,到胶东郡为郡丞。

  李斯也是跟着吕不韦一同奔赴齐地,会在琅琊郡为郡丞。

  并且征辟小圣贤庄的荀子和端木敬德为咸阳学宫大学士,以上卿礼遇。

  也不用急着入咸阳,暂为吕不韦麾下长史,暂留齐地辅佐吕不韦治理齐地。

  嬴政给的信号非常明确,以前齐地士子没有晋身之机,现在就有了。

  秦王来了,前途就有啦!

  仕途光明前景便在眼前!

  荀子在接到嬴政亲笔手书的征辟令后,即便已是迟暮之年,头发早已经全白了,可依旧是控制不住的激动。

  他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儿也不过是个县令,而如今,却能一跃进入帝国中枢,成为大秦相邦的长史参谋,如此巨大的机遇,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儒家之人,一生所求,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早就修了一辈子身,齐了一辈子家了,教了一辈子书,门生弟子满天下,但是

  就是没有施展抱负,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啊!

  可是现在有了,这梦寐以求的机遇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

  现在就可以辅佐君主治国理政,而现在大秦的理政方略和荀子的理念也有颇多契合之处。

  当今天下必将一统的形势荀子岂能看不出?

  面对着这前所未有的庞大国度,面对着天下苍生太平安宁的未来,还有嬴政这位天命圣君。

  荀子看着手中秦王亲笔手书的这份征辟令,荀子实在拒绝不了。

  至于端木敬德,他在接到征辟令的时候,即便多年养气,涵养深厚,可仍险些失态。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习就是为了做官!

  要不然那么辛苦的学习干吗?

  端木敬德在接旨以后,他强自镇定,嘱咐弟子们继续潜心学习,强作镇定回了书房,险些被门槛绊倒。

  将征辟令拿在手中,反复端详,看了又看,良久小心翼翼地将其收起。

  端木敬德五十有余,正是做官的好时候,尤其是做大官!

  有着端木蓉这一层关系,再加上他弟子伏念,以及和念端的交情,一旦入仕,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他等待这份征辟令,已然等了太久太久了,只是他毕竟是要脸的人,也不好意思给女儿送信,让女儿举荐,同样也是为女儿的处境周全考虑。

  而以端木蓉的性情与智慧,父亲未曾开口,她自然也不会主动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