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刘季悄悄看向宫门一侧的御史,培训宫廷礼仪的时候教过,不能有失仪行为。
旁边的御史盯着呢,失仪会被毫不留情的记下来。
直等到寅时四刻,随着钟鼓楼钟鸣九响,宫门大开,伴随着官职,众人有序进入,刘季今日被嬴政召见,有幸跟着田光一起进入。
进宫后,所有人都被检查一遍,为的是防止有人混进来。
至于刘季这个新面孔,更是被认认真真检查了一遍才允许入内。
原本入宫觐见没有这么复杂,规矩也没有这么严苛,这是在嬴政继位后,在嬴政的指导下,让儒家重新制定了完善全新的规矩。
为的就是进一步加大臣民对王权的敬畏。
用繁杂仪式和严苛规矩构建的肃穆氛围,是有效增加王权威严的手段。
儒家太喜欢这个工作了!
嬴政交给他们的这个工作,他们做起来最喜欢、最卖力了,最终成果比嬴政预期的还好。
儒家太讲究了,那是各个方面,所有细节,全都给管控的严严实实。
君臣的身份差距,越来越大了。
当然,嬴政对此很满意就是了。
实际上这一套的效果非常惊人,世人多是畏威不畏德,王权本身就需要威严来捍卫。
规矩更为繁杂严苛以后,反而让很多他国官员和士子赞叹,这才是大国气象!
刘季跟着田光进宫,他的脊背绷得紧紧的,目不斜视,根本不敢乱看,只是闷着头前进,走的都感觉累了,这才跟着田光停下了步伐。
第683章 双龙会(上)
停下脚步以后,刘季抬头看向眼前,瞳孔地震,睁大了双眼,隔着星月辉煌,还有那一连串的灯火,刘季看向眼前章台宫的台阶,一眼看不到顶,也望不到边。
明月洒下清冷的余辉,为大地披上一层银纱,映照着眼前那宏伟的台阶。
刘季震惊过后,又低下了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的心中,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心中闪过一丝迷茫:这样的台阶,我要走多少年可以入殿?
寅时七刻,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晨曦在天边隐隐露头。
三声清脆响亮的鞭响自台阶上方传来,群臣开始攀登一眼望不到的台阶,刘季在田光身后,一步一步稳稳地往上攀爬。
每一级的台阶他都踩的那么的稳稳当当,每一级台阶他都数在了心里。
‘三百六十五级台阶,合周天之数。’刘季在心中默默念着。
‘对,入了这殿内,就不再是凡人了。’
刘季面容肃穆,心中沉甸甸的,似承载着千斤巨石,可又有一种莫名的豪迈在心底悄然滋生。
他偷偷抬眸,目光如炬,热情似火,看向那巍峨耸立的建章殿,宫殿在夜色与灯火的交织下,更显庄严肃穆,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峨神山。
接着,他又将目光投向那些身着朱紫官服的高官,他们的官服上金丝银线绣制的祥云瑞兽栩栩如生,威武庄严。
尤其是最前面为首的那两位,周身散发着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刘季连长时间偷看都不敢,只是用眼角余光匆匆一扫而过,随即又握紧了拳头,心中暗暗发誓:
‘大丈夫当如是!’
然后就被内侍带到了章法殿殿外,等候着散朝后的召见。
此刻的他,还没有资格参加朝会。
刘季在章法殿一侧专门等候召见的偏殿内,静静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偏殿内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朝会的隐隐声浪。
他太向往了。
他也真庆幸自己滴水未进,怪不得有这规矩,否则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怕是要失仪了。
至于不满,不满肯定是没有的,等的越久越是紧张,也便越是期待,心里也就越是恭谨。
等到朝会结束,嬴政回了章法殿又处理了一些要紧的政务,这才宣召刘季。
此时已经是临近午时了。
等到内侍来宣召刘季,刘季急忙又整理了一下衣冠,正了正精神,深吸一口气,这才小步快走,紧紧跟上内侍的脚步。
此时,田光已经在章法殿殿内等候了。
刘季小心翼翼地进了殿内,脚步轻缓,趋步向前,而后双膝跪地,行稽首大礼,整个身体趴伏在地上,声音洪亮而恭敬地高声道:“臣刘季,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他的礼仪一丝不苟。
嬴政正专注于手中的朱批,听到声音,龙躯顿了一瞬,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目光如电,看向刘季,轻声道:“平身。”
“谢大王。”刘季声音微微颤抖,缓缓起身,身体微微前倾,躬身候着,目光低垂,不敢直视嬴政。
嬴政微微抬眸,令道:“抬起头来。”
刘季闻言,缓缓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紧张,瞳孔不自觉地紧了紧,眼眸又迅速垂下。
臣下不可直视君上。
嬴政看向田光,嘴角微微上扬,笑赞道:“田卿举荐的贤才果然器宇不凡啊。哈哈。”
田光站在一旁,面带微笑,神色谦逊,拱手道:“大王谬赞,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能得大王赏识,实乃臣与贤才之幸,一切皆仰仗大王英明。”
嬴政呵呵笑道:“刘卿,你是哪里人士?”
刘季闻言,急忙拱手一礼,姿态恭敬,回道:“回大王,臣籍贯为楚地泗水一线沛丰邑中阳里之人,入咸阳前于魏地外黄县定居。”
嬴政点了点头,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楚地唯家世是举,如今又战乱不休,不是善地,来我大秦也好,自有贤才大展宏图的机会。”
刘季朗声回道:“大王明鉴!楚地局势动荡,贵族腐败专制,难有出路。大秦在大王治下,广纳贤才,新政利民,百姓安居乐业,实乃太平之国。小民一心向往,愿为大王伟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嬴政笑道:“我大秦唯才是举,来了大秦,自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百业农为首,民以食为天,故而农业从无小事。你要担任的乃是重任,寡人且考考你。”
“若朝廷推广新的灌溉技术,以提高农田水源灌溉。你该如何宣传推广,又如何监察各地农官是否有效推广,以及百姓对新灌溉技术的接受和应用情况?”
刘季心头一紧,知道这是考校来了,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
刘季抿了抿唇,不紧不慢回道:“回大王,臣会先要求各地农官组织集中宣讲,同时邀请水利工匠现场演示新灌溉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发放给农户,先让百姓了解新技术的好处。同时设立技术咨询点,随时解答疑问。”
“监察时,定期检查农官组织推广活动的记录,走访农户,询问他们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另外,实地查看农田,倾听农户之意见。统计采用新灌溉技术的农田比例,若发现推广不力的农官,立即责令整改,保证新技术能尽快惠及农民。”
“具体臣会先与农官一同深入田间,了解农民在使用新技术时遇到的难题,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建立考核机制,将新技术推广成效纳入农官政绩考核,对推广效果好的农官予以表彰,对敷衍了事的进行问责,以此确保新技术全面覆盖。”
“督促农官定期汇报推广进度,实地查看农田中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组织农户交流分享经验,鼓励他们反馈使用心得,对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农户给予奖励,以点带面促进推广。”
嬴政满意地轻轻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了几个农事的问题,刘季都回答得条理清晰,有条不紊,而且也没有太过紧张无措。
虽然大多是依照所学知识照本宣科,只是偶尔掺杂一点自己的见解,但也足够全面了,在这个年纪,第一次面见嬴政,还能把问题回答得如此稳健,已经是难得的心性。
至于具体实施,就要看他的执行力了,对于这个,刘季应该不缺。
即便是嬴政都心中暗赞,这能力和心性都是一等一的好。
田光在一旁也是放下了心,对刘季越来越满意。
处理事务的能力,是可以学的。但是到了这个年纪,想要再养好心性,那可就不容易了。
心性好,遇事不慌,这才能托付大事。做大事,最重要的就是遇事不慌,能控制情绪。
胆量这东西,想要练出来是没那么容易的。
而且刘季能力也不差,所有问题也都是回答的有条不紊,虽然并没有太多自己的见解,太多亮点,但是这就已经算得上非常不错了,他才学了多长时间?
现在能够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没什么遗漏,已经算得上天纵奇才了。
嬴政考校了几个问题以后也不再多问,温声赞道:“卿果然英才也。”
“农监尉一职交给卿,寡人可以放心了。”
“以卿之才,这只是一个开始,好好做事,前途不可限量,先好好历练一番,寡人以后还有更重的担子要交给卿呐。”
刘季心中有如汹涌的波涛激荡,心中激动几乎难以抑制,立马大礼拜倒,额头重重地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臣!多谢大王恩典!臣一定尽心竭力,为大王,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政笑道:“寡人不要卿死而后已,寡人要的是所有人一同去建设这太平盛世!一同安享这太平天下!”
刘季心中的激动更甚,再次重重叩首:“大王圣德!万岁!”
嬴政笑道:“卿远道而来,想必在咸阳还没有住处。”
“桑若愚,挑一座院子给刘卿,再给刘卿支百金。”嬴政微微偏头吩咐桑若愚。
桑若愚恭敬应是。
嬴政对刘季说道:“刘卿,在咸阳为官,难免开销大一些,且收下这些吧。”
刘季心中激动无比,感恩至极,叩首道:“臣万谢大王恩赐。”
嬴政笑道:“卿不必多礼,起身回话。”
“谢大王。”刘季起身,依旧恭敬地恭候着。
嬴政接着说道:“对了,卿家中亲人可都还好?”
刘季恭敬回道:“蒙大王关怀,臣家中父母兄长一切都好。”
嬴政笑道:“楚地战乱不休,不是善地,卿家里人久待楚地也不安全。若无大事在身,伺机把父母家人也都接来咸阳吧,一家人团聚,能侍奉父母膝下,这也是为人子女的职责。”
“多谢大王挂怀,臣不日便请父母来咸阳赡养。”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今日暂且如此,两位卿家且退下吧。”
田光起身,和刘季一同行礼告退。
第684章 双龙会(下)
刘季跨出殿门,日光倾洒而下,晃得他眼前微微发白,一时竟有些恍惚,只觉自己仿若置身于一场缥缈的梦境之中。
回想起这几日的经历,好似一阵迅猛的狂风,推着他一路向前,顺遂得不可思议。
初来咸阳,便幸运地成为农家弟子,且一步到位,跻身核心之列,成为农家核心弟子。
而此刻,承蒙农家好大哥举荐,摇身一变,成了大秦的官员。
那再小的官也是官儿啊,而且这也不是最小的官,这是咸阳的农监尉!
这般天翻地覆的转变,让刘季的心脏剧烈跳动,似要冲破胸膛。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