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芈云轻轻摇头,坚定说道:“姑母,云儿明白的,云儿怎么会想着和大王作对?”
华阳太后轻叹一声,再次顺了顺芈云的秀发:“以后也改一改你的性子,太桀骜了不好。”
芈云静静点头,乖巧柔顺。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切记切记,太子之争,不许做任何下作手段!”
“你可以让扶苏去接触前朝,可以让扶苏领导楚人,可以让扶苏去争,但是记住,不许用直接害人的下作手段,尤其是你!”华阳太后的语气斩钉截铁,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芈云咬了咬唇,嫣红的嘴唇被她咬出一道浅浅的痕迹,一双美目,眼神犹豫不决,显然心中很是纠结。
华阳太后见状,情知一旦涉及到孩子,这丫头就执拗上了。
她不禁怒其不争,严厉地训斥道:“鬼魅手段瞒不过大王!做多错多,全是蠢事!”
“记住,你如果想要扶苏有希望争一争,那就记住,你自己不许亲自下手用下作手段!”
“否则绝对是有害无益,一定要记住。”
芈云小声道:“可是,姑母,扶苏是大王的长子啊,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他,若是有人想要害他,该如何是好?”
华阳太后严厉道:“那自有大王做主,防人之心不可无,任由对方出招,只要接住,挑明了让大王处理就好。”
“扶苏是大王的长子,每一个男人对自己的长子都有着最大的期待。”
“大王是天命圣君,智勇无双,手段超绝。”
“他的儿子也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要不然大王怎么会看得上?一点鬼魅手段都接不住,大王怎么会看得上?”
“记住,大秦自有章法,让扶苏凡事占理,敢于做事,敢于担责,秉承堂皇大义,只有如此,扶苏才真正有机会。”
芈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姑母的教诲,云儿记下了。”
“姑母放心,云儿也从没有用过鬼魅手段,那些手段,云儿也不屑使用。”
华阳太后皱了皱眉,接着说道:“哀家担心的不是现在,是以后,几位公子越来越大,你可别心急,免得做出操之过急,慌不择路的事情。”
“记住,不要在意什么嫡庶之分,大王更在乎的是他的儿子哪一个能承担起这万里江山,与之相比,嫡庶不值一提。”
“如今大王最大的几位公子都已经十岁了,可是还未曾立下太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芈云点头认可:“这倒也是,大王何等圣明神武,断然不会以嫡庶为重。”
“子笃那憨厚呆直的模样,怎么可能担得起大王这万里江山?”
“天下一统后,太阳所能照耀到的地方,都是大王的土地,不能继承大王英明神武的人,大王绝不会将江山托付给他。”
华阳太后皱了皱眉,说道:“不要小瞧子笃那孩子,我总觉得子笃不是什么憨直的孩子,那孩子虽然看起来不够聪明,可是也从没有犯过错。”
“而且,一向是谦逊有爱,沉稳内敛,他也一向学习刻苦,从不懈怠。”
芈云撇了撇嘴,不屑说道:“姑母多虑了,那孩子虽然有些努力,可是成绩一直不上不下,每次考试,永远是中流,从不曾进步,和扶苏比起来差远了。”
“努力是努力,但是天赋不行,就是不行。”
芈云又小声蛐蛐道:“姑母,那孩子母亲就天赋一般,不够聪明,这孩子不聪明也正常。”
“那孩子和他母亲一样,也就是一副好皮囊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若非大王为了安定赵地,怎么也轮不到那女人做王后!”
“那女人一向喜爱武事,有大王帮助,一直受宠,修炼了那么久,在大王妃嫔里面,前二十都排不进去。”
说到此处,芈云不屑一笑,那笑容里带着满满的轻蔑:“姑母,非是云儿夸大,云儿一只手就能捏死她。”
华阳太后无奈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你修为是高,天赋是好,可是在这宫中,靠的是脑子,不是修为。”
“记住,凡事不可大意,谨慎谦虚最重要,小心驶得万年船。”华阳太后苦口婆心劝告着,芈云只能点头。
虽然在心里,她是一直看不上嬴馨。
华阳太后轻叹一声,最后说道:“哀家今日,已经把所有人情都在大王那里用上了,你们以后好自为之吧。”
“无论什么事,终究还是只能靠你们自己,姑母只希望,你能记住姑母今日的话就好。”
芈云认真点头,再次紧紧抱住华阳太后,眼眶微红,真心道:“姑母对云儿的好,云儿都知道的,姑母的教诲,云儿一定铭记于心。”
华阳太后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好,一定要记住,凡事三思而行,与人为善,不可存有害人之心,那些蠢人蠢事,自有大王做主。”
“嗯!”芈云郑重点头。
华阳太后不再讨论这些,微微一笑缓解气氛:“行了,别想太多了,时候也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姑母.”芈云看着华阳太后,眼神还有着低沉担心。
华阳太后笑着摇了摇头,捏了捏芈云俏脸:“行啦,姑母这里更不需要你担心,回去吧,只是姑母的预感,也许是年纪大了胡思乱想,实际不会有什么事。”
“行了,赶紧回去吧,你还要好好准备迎接大王呢。”
芈云缓缓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不舍,行了一礼后,满心牵挂的离开。
第687章 再归秦
在昌平君接到华阳太后的回信以后,昌平君是又不甘又欣喜。
不甘的是,折腾了那么多年,回去还是一样,这不白耽误时间了吗?
欣喜的是,还有机会回去,并且回去还是一样。
心中虽五味杂陈,但欢喜终究还是占了上风,毕竟当前棘手的问题已然解决,能够平安落地,这便已是万幸。
在楚国继续这般毫无希望地折腾下去,王位也绝无可能落到自己头上。
昌平君回来,这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泛起层层涟漪,有人欢喜有人愁。
昌文君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和阳泉君一起做了这么多年楚系外朝的领头羊,让他甘心情愿放弃权力,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虽然当领头羊的时候也要依靠芈云和华阳太后,还要和阳泉君共享,但毕竟是以他为首。
至于阳泉君,他年纪不小了,但是身体还行,华阳太后让他告老辞职,他也是满心的不情愿。
但是阳泉君有一点大优点,听劝。
他知道自己远远没有姐姐聪慧明智,既然姐姐坚决要求,那就听话。
反正在咸阳安享富贵也没什么不好,凭借姐姐遗泽,怎么也不会有人胆敢找他的事。
昌平君这一回来,也是对楚系势力的一次大洗牌了。
终究不同了,昌文君不会轻易放弃权力的。
原本亲密无间的盟友,注定明争暗斗了。
嬴政也给昌平君足够的面子,同样也有谋划。
楚幽王终于得到了几年来唯一的一个好消息。
秦国派了使臣,承认楚幽王的身份地位,并且给予了负刍严厉的口头批判,给予了除一切帮助以外的口头帮助。
并且为了以示两国友好,愿请昌平君入秦为官,为大秦亚相。
至于昌平君现在占据的这七座城池,依旧为楚幽王名下统率,只不过划分为昌平君的封地。
毕竟昌平君在大秦没有封地食邑了,在楚国的封地,现在是负刍说了算。
嬴政又不想白白把现在的七座城池还给楚幽王,也就来了这么一招。
楚幽王虽然有些许不甘,但是还是配合嬴政了。
反正昌平君那七座城池原本就在昌平君的管理之下,甚至名义上都不归自己统帅,只是名义上归属楚国。
现在起码也算更进一步了,而且得到了秦国的认可,这也是一件好事,能够暂时和秦国交好,也能缓过劲专心谋划负刍。
而且若是同意,昌平君也必须名义上回归自己为臣,那么负刍的谣言就再也没有意义了。
原本昌平君一直是隔山观虎斗,现在入秦为官,算是主动退出了王位争夺,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是一场除了负刍高兴不起来,其他所有人都可以满意的交易。
楚国正式进入了两兄弟兄友弟恭的阶段。
而且目前不会有人插手其中。
嬴政忙着消化魏国齐国,短期内没有意向攻伐楚国。
大秦和楚国,暂时签订了和平友好的合约。
秦使带着楚幽王的旨意去见了昌平君,昌平君虽然明知道可以入秦,但是以现在这种名义入秦为官,却是最体面的方式。
心中对嬴政也多了一分感激,大王不愧是大王啊,从来为了手下人着想。
昌平君接旨以后,立刻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跟着秦使一同回咸阳,他早就准备好一切了。
昌平君在又看到咸阳以后,心中感慨万千,眼神更是无比复杂。
终于,又回来了。
这座城更加庞大了,也更加繁华了。
同样,也彻彻底底成为了整个天下的权力中心。
在这座城有一席之地,就意味着在天下也有一席之地。
昌平君刚在馆舍落脚,安顿好妻女以后,丝毫没敢耽搁,沐浴更衣,就立刻入宫觐见嬴政。
看着这座熟悉的宫城,昌平君心中是按耐不住的激动,离开是容易,可是回来是真不容易啊。
昌平君非常清楚,若非姑母十几年来第一次求情,自己怕是够呛能这么体面的回来。
又一次回到章台宫,一步一步的爬上至高的权力阶梯,又一次看到建章殿的牌匾。
跟随内侍走到熟悉的章法殿等候召见,昌平君的脚步下意识的变得小心,变得局促而轻柔。
就连高大的身躯,都不由得弓起了身子。
嬴政接见了昌平君,昌平君趋步入殿,还没看到嬴政,就已经大礼拜倒,叩头的声音清晰无比,响亮的声音有一丝颤抖:“臣,熊启,拜见大王,大王万福金安!大王万岁!”
熟悉的温和语音响起。
“呵呵,熊卿,快快平身。”
“来人呐,赐座。”
昌平君叩首高声道:“谢大王。”
昌平君小心翼翼坐下,垂眸不敢直视,此时的心里是真的有些紧张。
嬴政和熙笑道:“熊卿,近来身体可好啊?家里可都还好?”
上一篇:斗罗:系统早来万年,我虐爆唐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