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64章

作者:想吃就吃牛肉

  见嬴政回来了,一旁离舞急忙上前给嬴政解下衣袍,嬴政走进浴池坐在水里闭目养神,离舞也跟着脱去衣物进去帮嬴政擦洗,惊鲵跪在浴池边,在嬴政身后轻轻为嬴政按摩着,舒缓疲劳,离舞看着疲惫的嬴政心中满是疼惜,手上动作也刻意更轻柔了。

  在嬴政身边待了也有些时日,惊鲵和离舞也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这段时间更是彻底被嬴政折服。

  只要别做错事蠢事,在日常嬴政是一个很宽容的人,对下人也很温和,尤其是对自己这几个贴身人更是温柔,平常也不忌讳一些调笑的话语,并且很是幽默。

  而嬴政的能力更是令她们倾佩,靠谱的强者总是那么容易吸引人,女人都是慕强的。

  就在离舞呆呆地看着嬴政侧脸的时候,嬴政睁开双眼,调侃道:“离舞怎么也学会偷懒了,像你再这么偷懒,寡人今天怕是天亮了还没能躺下。”

  离舞抿了抿唇:“大王,奴婢知错了,只是奴婢见大王辛劳,刚才见大王闭目养神,实在怕打扰了大王。”

  嬴政捏了捏离舞小脸:“那还不快点,寡人最近也确实有些累了。”

  离舞连忙点头,手上也加快动作,嬴政刚沐浴完毕,惊鲵刚为嬴政穿上睡袍,内侍匆忙来报,晋阳传来八百里急递,晋阳反了!

  嬴政一瞬间面似寒冰,毫无感情的下了命令:“召三位相国与王蒙两位将军章台议政。”

  “还有,让延瑾过来,先去侧殿候着。”

  嬴政的表情令惊鲵心中震恐,这是她从未见过的恐怖,即便前些时日嬴政伤心至极,也未曾如此冰冷,冰冷的仿佛没有任何感情,在这冷漠的表情下,惊鲵可以感受到,嬴政藏着冲天的愤怒和杀意。

  惊鲵猜得没错,现在的嬴政确实心中充满了杀意与愤怒,刚刚继位,还在守丧,哪怕是其余诸国都未曾派兵攻打秦国,可是早已经拿下的晋阳竟然敢这个时间反叛,到底是觉得现在时机最优,还是有别的阴谋?

  是不是有人想要借此机会生事?

  这种侮辱和政治信号令嬴政极为愤怒。

  大半夜几位重臣也还没休息,这段时间嬴政繁忙无休,他们自然也是事务繁多,也不曾比嬴政轻松。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求追读求票票啊,最近都没了

第99章 赵国朝堂

  几位重臣突闻如此消息,面容沉重,一个个匆匆赶往章台宫中,嬴政早已端坐高位,也不说话,众臣一个个看着嬴政的脸色也不由得心中悚惧,一个个行礼后坐下,也不敢发言,直到众人到齐。

  嬴政开口道:“诸卿,晋阳反叛投赵,何以教寡人?”

  吕不韦皱着眉:“大王,晋阳今日胆敢反叛定是觉得大秦刚刚遭遇危机一时无力反击,但是确实选的时间对大秦来说是颇为不利的,如今联军刚刚散去,大王又是刚刚继位,如今又是农忙,臣觉得最好还是先缓一缓,这只是一件小事,待朝中安稳了,再夺回不难。”

  蔡泽犹豫了一下,也是劝谏道:“大王勿怒,这不过是一时反叛,乃是司空见惯之事,待朝局安稳后再平叛不迟,小小晋阳对大秦来说不过是手到擒来。”

  嬴政表情没有变动,一言不发。

  中苍站起身来,高声道:“大王,臣以为此风不可涨,要立即出兵平叛,并且要以雷霆之势在赵军增援前收回晋阳。”

  “大王乃是天眷之主,今初初继位,晋阳竟敢此时反叛,这岂止是普通反叛,分明是蔑视大王,蔑视大秦,此事绝不可轻饶,定要以雷霆之势扫灭一切叛党。”

  蒙骜王龁两位悄悄对视一眼,齐齐站出:“臣愿为大王扫平叛贼。”

  嬴政微微一笑:“大秦历代新君继位从未有过如此大辱,今晋阳竟敢如此羞辱寡人,先前大秦只是一时失利,竟然已经有人敢做出如此之事,今日若是再忍气吞声,难免会有更多人效仿。”

  言尽于此,吕不韦也不再劝,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大王所言甚是,是臣考虑不周,既如此可以断然出兵,既然打就彻底打下去那些逆贼异心。”

  嬴政点点头,看向蒙骜王龁:“小小一晋阳岂用大秦两位上将出马,蒙卿一人足矣。”

  对着蒙骜说道:“蒙卿可愿出战?”

  蒙骜拜下:“臣求之不得,定为大王彻底扫平乱臣。”

  嬴政点点头:“好,蒙骜听令,寡人令你率领三万大军扫灭叛党,在新年前收回晋阳,能否做到?”

  蒙骜断然道:“臣定不辱使命!”

  “好,那寡人就在咸阳为蒙卿备好庆功宴。”

  又看向吕不韦:“一应军需粮草就麻烦相国操劳了。”

  吕不韦拱手一拜:“臣分内之事,一定尽力。”

  “另预防赵国横生枝节,调王翦于赵国边境施压,阻止赵军支援。”

  “再派出使臣前往赵国,言说两国之好,外加恐吓赵王,若是胆敢接收晋阳直接开战。”

  “另外,吕相,蔡卿,派出罗网高手沿途保护好蒙卿,并且调用罗网和铁血盟细作为蒙卿传递最新消息。”

  最后嬴政看向蒙骜:“蒙卿,寡人曾闻主辱臣死,卿可愿为寡人洗刷此屈辱?”

  蒙骜听闻此话,心中一惊,大礼拜下:“臣定扫尽一切叛党,让世人知道大王威严不可侵犯,大秦不可侵犯!”

  几人离去后,嬴政秘密命令延瑾一定查清此次晋阳反叛内因,以及所有叛逆之人,延瑾领命匆匆而去,这是他升官后第一件大事,必须干得漂亮。

  战争开始了,在蒙骜三万大军猛攻之下,不过几日晋阳便岌岌可危,在晋阳苦苦支撑等待援军的时刻,赵国朝堂正在吵成一片。

  秦国使臣来赵请求和盟,说着愿结两家之好,但是王翦却陈兵五万在两国边界虎视眈眈,言里言外又威胁恐吓赵国,若是敢接收晋阳,必然导致当年上党之事重演。

  赵孝成王如今已经老了,近两年身体和精力都不行了,重臣平阳君、平原君和蔺相如这些年相继去世,虞卿也困于大梁,除了老将廉颇、李牧,朝中真没几个靠得住的了。

  可是也是不巧,廉颇此时在燕赵边境主持与燕国交换城池的事宜,这两家因为前番攻秦之事暂且和好了,廉颇一时脱不开身,而李牧更是久居雁门防备匈奴轻易脱不开身,朝中大将只有武襄君乐乘。

  赵孝成王看着台下众臣纷纷吵吵,绝大数人畏惧大秦,前段时间好不容易占点便宜,现在还是见好就收吧,真逼急了大秦,对赵国绝对不利。

  再者说了,魏国经信陵君合纵伐秦一事声威大震,如今魏国也不可不防,若是与秦冒然开战,很有可能使魏国渔翁得利。

  使臣也说了,秦国新君大怒,视为奇耻大辱,那秦国新君毕竟是个年轻人,真要是上头了要跟赵国血拼,赵国可没信陵君守着,现在平原君也没了,实在不智,即便武襄君乐乘,也是闭口不言。

  赵孝成王面沉似水,心中一片悲凉。

  赵国,并没有选择,只有坏与更坏。

  而这个选择,终究还是要自己做决定,到底是战是和。

  在赵孝成王思考的时候,还有人怀抱着其他的心思。

  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会。

  这个人就是赵国建信君,如今的赵国相国。

  建信君年已三十,但是他修为颇高,一眼望去依旧极为年轻,他身材颀长,皮肤白皙,面如冠玉,极为英俊秀气。

  建信君是赵孝成王男宠,近几年赵孝成王身体越发衰老,建信君深知自己荣辱皆是大王赐予,若是大王不在了,自己的下场肯定堪忧,幸好的是,建信君和赵孝成王的儿子赵偃关系也很好,和他父亲一样好的那种好。

  但是很遗憾的是,如今的赵国太子是春平候,是赵偃的哥哥,同时春平候也是相国,而自己和春平候的关系,实在是不太好,春平候日后若是成为了大王,自己的下场肯定也不会太好。

  秦国派来使臣和盟,这就是建信君的机会。

  在所有大臣吵闹的时候,只有建信君一直在观察着赵孝成王的脸色,看着赵孝成王的脸色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该出口了,建信君对着大臣厉声呵斥:“够了,一群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只可惜建信君威望不大,声音更是优美动人,一连喊了好几声都没安静下来,还是赵孝成王咳嗽几声才都安静下来。

  建信君起身对着赵孝成王一拜。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作者君努力码字中,从每日两更改为每日三更,更新时间改为凌晨两更和午时一更,感谢支持,求追读,别养书啊

第100章 收回晋阳,杀

  建信君说道:“王上,依臣之见,晋阳不过小事,最重要的还是和盟,秦国新王继位,天下风传其天命眷顾,仁义爱人,想必不是什么好战之人,初一继位便派使臣和盟便是证明,如今强攻晋阳只是暴怒之举,况且也确实是晋阳反叛在先,初一继位便反叛,如此奇耻大辱,也怪不得秦王暴怒。”

  “前段时日联军虽然胜了秦国,但是秦国并未损伤元气,终究还是秦强赵弱,如今秦国新君愿意成和平之意,赵国若是一意孤行,于赵国社稷不利啊。”

  “况且秦国新君曾在赵国为质,大王一向以礼相待,不曾亏欠,更是派兵礼送秦王回国,这份情谊,以秦王仁义之名,想必也会感怀于心。”

  “王上,咱们还是和秦国盟约和平为好,秦王善意我等辜负,传出去对赵国名声也是不好,有损王上圣明啊。”

  建信君说完,台下一群人附和,倒不是给建信君面子,主要是确实不敢打。

  赵孝成王静静看着建信君说完,轻轻一笑:“相国所言有理,那就盟约吧。”

  建信君心中一喜,接着说道:“王上圣明!”

  “臣以为为表诚意,还是应如以往,两国交换质子,只有如此方可保两国长久太平,昔年赵国对待秦王不薄,现在咱们的质子在秦国,肯定也不会受到苛待,否则秦王脸面名声就要丢尽了。”

  赵孝成王沉吟不语,良久说道:“和盟之事寡人同意了,由相国去和秦国使臣谈吧,尽快拿出个章程,至于质子之事,容寡人再考虑一二。”

  建信君称是,心中已经有了七分把握,当场没有拒绝的意思,就意味着可以同意。

  只要同意,以秦国的地位,只能是太子去。

  找公子偃联合多找一些臣子,私底下再去吹吹风,此事可成!

  秦国虎狼之国,去了还能不能回来,就是另一码事了,即便在秦国没事,大王身体越发衰败,若是哪天不测,太子不在国内,天长路远,公子赵偃早就坐上王位了,再回来也晚了。

  很多道理赵孝成王不是不懂,只是有时候不得不为。

  所有道理都是虚的,秦强赵弱才是真的,自己最近身体越发不好,若是真起大战,指挥都指挥不了,朝中又没有什么靠得住的重臣,两个儿子又是明争暗斗,真打起来了,怕是就真的不妙了。

  真羡慕异人啊,有这么好一个儿子,也有一群人才辅佐,这么快就平定了慌乱。

  赵国啊赵国,寡人的赵国,当年就该杀了异人一家!

  果然,一切如建信君所料,在建信君串联努力之下。赵孝成王还是同意了太子春平侯为质入秦,而且秦国无需派质子入赵,秦国使臣非常理直气壮,我家大王尚未婚配,没有子嗣可以入赵,若是其他公族反而辱没了太子身份,还不如不派,即便如此,赵孝成王也同意了。

  至于晋阳,在秦赵盟约尚未签订的时候,已经被打下来了,毕竟,没有援军,赵国边军在没有王令的情况下不敢妄动,即便有了王令,也未必敢妄动,动了也未必能帮上晋阳,王翦的五万大军还在那里虎视眈眈盯着呢。

  晋阳

  蒙骜这次是下了狠手,前番攻魏不利,先王未曾罚处,并且托孤新王,此番新王暴怒,严令拿下晋阳,正是戴罪立功外加体现忠诚的好机会。

  再加上大王给的大力支持,蒙骜自然要拿出浑身解数打出漂亮的一仗,新王的初战若是再丢了面子,那自己就别回去了,直接战死就是自己最好的下场。

  蒙骜接令当天家都没回,带着虎符直接领兵向晋阳进发,日夜兼程,到了晋阳略加修整便直接强攻。

  在蒙骜的猛攻之下,外无援兵,加上晋阳内部不合,一个月不到已经被拿下。

  每次想起那天晚上嬴政的表情,蒙骜心中都不自觉发寒,新王绝不是外界盛传的宽厚仁义之人,或许是,但是绝不是只有仁义,新王的威严与狠辣也是惊人的。

  在蒙骜的命令下,此番晋阳所有反叛之人全部斩首,几个为首的人早已战死,其三族蒙骜原本想要押解进咸阳,想了想还是没有送往咸阳,直接在晋阳全部格杀,仅一众逆党领头人物及其家属,便一举杀了一千五百余人。

  咸阳

  嬴政早已是冷静下来,结合玄羽卫和罗网的情报,再三确定后,晋阳反叛一事确实没有什么阴谋,只是单纯的失了智,觉得大秦被五国联军已经打的不敢出关,这才想要反叛回归赵国。

  而这令嬴政内心更为愤怒,混账东西,寡人刚刚继位就敢这样打寡人的脸,不灭了你们,寡人还怎么震服朝野?

  在嬴政连环政治招数之下,赵王果不出意料,同意和秦国签订了合约,这也让嬴政心中暗出一口气,毕竟现在还真不是大战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蒙骜拿下晋阳的消息也传了进来,并且已经非常懂事的把脏活都干完了。

  所有叛党全家都没了,蒙骜的消消乐玩得不错,这种事若是送到咸阳令嬴政下令,就太不体面了。

  在经过商议后重新往晋阳派了官员和驻守军队,召蒙骜班师回朝。

  在蒙骜接到回朝旨意的时候,旨意中满是嘉奖,蒙骜就知道自己做对了。

  一个自诩仁义,动辄天下苍生为怀的大王,肯定是不想做脏活的,身为臣子,作为一个武将,杀点人是正常的,无可指摘,反正武勋只要有大王支持,什么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