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来混口饭吃
灵魂对着林异屈身一礼,缓缓散去。
神界中心的信仰之力林异没有留在身上,而是送上神界,许是因为林异出手的缘故,新建的神界依旧是信仰之力构筑而成,但似乎与斗罗位面产生了奇妙的联系,稳定性比之先前不知超过多少。
接到林异送来的信仰之力,毁灭之神自然是道谢,林异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修罗与海神神位归他。
毁灭之神答应了,毕竟林异可以自行决定,说这一声已经是尊重。
林异将修罗神位一分为二,其中审判权柄交给贝贝,雷神神位与之很是契合,林异甚至还将晋升后的神界审判权柄交给贝贝,此刻的贝贝或许不适合称为雷神,天罚之神或许更是合适。
另一部分的杀戮权柄被林异交给季绝尘。
剑神杀伐之力冠绝一级神祇,林异不介意加强这一点,他是真的看好季绝尘。
再则,修罗神位近乎与罗刹神融为一体,审判权柄能够干净的分离出来,但杀戮权柄却是善恶混杂其中,也就唯有季绝尘的剑心能够将其控制。
像是伊莱克斯等人自然也能控制,但论契合,季绝尘无疑是最合适的。
金龙被林异送往星斗,对于这样一份大大礼,即便是银龙王也不能无视,权衡之下,魂兽一脉算是彻底归入林异治下。
林异同样信守承诺,万妖王,碧姬先后成神,十年之后,帝天同样成神,银龙王的伤势,在金龙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问题。
可对比林异的实力之后,银龙王觉得卸下责任随意行走也挺好的。
魂兽一脉出现神之后,自然是逐渐发展起来。
人类这边的强者同样不缺,晋升之后的斗罗位面资源更不缺,发展愈发迅速。
因为林异以位面之主位格,从根本上改变了魂师修炼晋升需要魂环的规则,人兽两族暂时还算和睦。
敌对也没关系,如今的斗罗位面足够大,足够人兽两族折腾,人兽两族的发展甚至比不上林异的提升速度带动的斗罗位面成长。
……
不知多少年过去,斗罗位面,高楼大厦与参天古木并存,魂兽与人类和睦相处,或有摩擦,但双方高层说开之后,也就没什么。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兽两族也出现了真正的情感。
万妖王喜欢找伊莱克斯喝喝茶,请教些问题,每每都是恭敬的持弟子礼。
碧姬则是和欧阳希成了闺蜜,一个光明,一个生命,相当和睦。
瑞兽三眼金猊正是成了所有人的心尖尖,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和霍雨浩还有王冬儿混熟了,只是总是不合时宜的在霍雨浩和王冬儿亲热的时候凑过来,引得二人嫌弃。
帝天则是放下心结,不再每每听到穆恩的名字便一阵运气,二人甚至能够平和的坐在一处喝喝茶,笑谈几句。
正义帝国的名号彻彻底底的印在大陆众生心底。
正极大帝出身的史莱克学院更是成为大陆圣地,只是学院始终遵守林异的教诲,史莱克只是学院,不插手大陆事务,内部只是一群老学究或是不喜俗世的强者,教教学院,静心修行,圣地之名倒也名副其实。
圣地之名虽然响亮,但却并未脱离俗世,每日前来之人络绎不绝,只是这些人不是为了史莱克学院,而是为了那史莱克中心处最为显眼的世界古树。
在那古树之上,有一座神像耸立。
那是一位巨人端坐尊位之上的形象,威严,却不失亲和。
巨人似是直视前方,但在下方仰望之时,却仿佛能感觉到巨人在与自己对视,那目光平静,柔和,却凛然不可侵犯。
毫无疑问,这般近乎神异的巨人像必然是出自名家手笔。
但真正让其闻名的,还是因为巨人的身份:
正极斗罗,位面之主,世界之神,林异。
(全书完)
完结感言
完结了,笔者纯新人,老实讲,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个成绩,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厚爱。
写完最后一行字的时候,没有预想中的激动,反而是平静,甚至还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为了奖励自己,笔者还去三刷了《罗小黑战记2》的电影,在这里插一句,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笔者不拉踩,单说这一部,真的是诚意满满的作品。
小黑,无限,鹿野几个主要角色很是鲜活,池年,西木子,哪吒,甲,乙,大松,队长,浩客等等这些配角也很出彩,甚至是画面不多的小角色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出场惊艳的静一长老,活泼的小绿,冰冷大叔镜云很有喜感,还有天心、大松的两个弟子、芷清和丁,甚至几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物形象。
整体故事紧凑,打斗流畅超燃,颇具内核的情况下整部电影依旧保持一贯的温馨治愈风格,其中也不乏诙谐幽默的时刻,即便没有看过前后相关内容的人看起来也没有任何观影障碍,但看过的人在看到结局彩蛋的时候会得到会心一笑的小惊喜。
总结下来就是,超级推荐去看。
不知道这么强安利会不会让人抗拒……
好像有点跑题,拉回来。
这部斗罗同人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主角大概的脉络,然后就是结局基本定下,从最开始的雄心壮志,到开写之后的头疼吃力,这一本书,让笔者明白了很多。
中间各种的情节设定和偶尔的灵光一闪着实让笔者吃尽了苦头,但总算,笔者还是完成了,而且是一百多万字的小长篇,这是笔者自己都没有预想到的长度。
内容上笔者自我感觉写完了想写的东西,绽放自己天才光芒的贝贝,释放自己剑道潜力的季绝尘,返老还童恢复伤势的穆恩,复生的伊莱克斯等等,还有被限制死的玄子,哈~
最开始的想法,就是写部轻松一点的,没有那么苦大仇深的,能够让读者老爷看的乐呵的斗罗同人,笔者尽力了,只是不可避免的会有疏漏,偶尔的割裂和拧巴笔者自己也清楚,衔接上的僵硬也是硬伤,笔力有限,经验也不丰富,让各位读者老爷见笑了。
新书有在构思,不过要稍微沉淀一下,充充电,尽量避免一些在这本书上犯过的错误。
说的不少,笔者就先不啰嗦了,总之,期待和各位读者老爷的下次相见,拜~
上一篇:港片:啥年代了,还混矮骡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