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208章

作者:指尖灵

  李宗贵笑着说道:“你不晓得,我阿公天天一碰面,就跟我提你,都快成紧箍咒了。”

  陈安也是笑笑:“那就跟着师傅好好学撒,总是门手艺。”

  过上些年禁猎了,但采药这门道却是一直都有,凭此讨生活,也能过得安稳。

  李豆花显得很高兴,冲着陈安说道:“这龟儿就没有你灵性,学东西笨得很!”

  “慢慢来撒!”

  陈安之所以学得快,背后所作的努力可不少。

  “走,进屋!”

  李豆花推开院门,领头进了小院,边走边问:“你娃儿有一段时间没来看我了,是有啥子事?”

  “师傅,我是那种非要有事才会来看你的人蛮?这还不是你今年到处乱窜,来了也见不到人的嘛!你如果天天在家,我肯定经常过来撒!”

  “不要跟我扯,我还不晓得你娃儿…有事说事!”

  陈安见状,笑呵呵地说道:“我是前天打了两只狼回来,弄了些肉干,专门送来给你尝尝,还有就是这天气快要下雪了,我带了点火锅底料过来,冬天吃火锅安逸撒。”

  李豆花停下脚步,转头看着陈安,伸手揭开陈安抱着的小瓦盆,从里面拿了根肉干嚼着:“弄得不错,吃着很香,火锅底料也是好东西,你那小媳妇一家子,也是本事人。”

  陈安笑笑,趁机说道:“还真的有个事情要请你帮忙…”

  “我就说…”李豆花伸手指了指陈安:“你娃儿肯定有事…”

  随后,他又看向宏山说道:“我是真没有太多精力带徒弟了,你自己也学得差不多,宏娃子要是想学,你自己教他就行了。”

  见宏山提着酒水和茶叶之类的东西,他还以为宏山是托陈安领着来拜师的。

  “师傅,不是这个事情,是想请你往檬子公社蓼叶涧那边去一趟,我这兄弟伙在那边看中了一个妹儿,你在那边有熟人,想请你帮忙说媒!”陈安直接说明来意。

  李豆花有些诧异地看着宏山,笑了起来:“你娃儿窜得远哦!”

  宏山憨厚地笑笑:“是狗娃子领我去看的!”

  “是这样嗦…看中的是哪家的娃儿?”李豆花再问。

  “钟广生家,就是蓼叶涧村子最北边,有棵银杏树在旁边那家。”陈安帮着说了位置。

  李豆花想了想,点头道:“那行嘛,你说个时间,我跟你往那边去一趟,正好,我跟他们村里的老队长认识,就帮你引个线。”

  事情被痛快答应下来,宏山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两人随着李豆花进屋,将东西都放在桌上放着。

  随即就被李豆花支使着拢火烧水,然后帮着李宗贵打理带回来的野物。

  这是一只体长一米左右,肩高半米的小动物,眼睛长得很怪,眼眶下有突出的沟槽,在额头部位有黑褐色的冠状丛毛,里面隐藏着一堆短而薄的小角。

  它的毛很粗,像是一根根刺,呈现出蓬松的模样。

  腹面呈现白色,耳端、耳基和吻侧有白色的毛。

  宏山没见过这小东西,好奇地问道:“狗娃子,这是啥子东西?麂子蛮?”

  这小动物,也有着一对獠牙。

  “它叫黑麂,学名叫毛冠鹿。”

  陈安简单解释:“这小东西到了深山里面容易见到,夏秋季节喜欢在高山上,到了秋末和冬季,则是喜欢到低矮的山沟向阳的地方避寒,有的时候也经常到地里面偷吃苞谷、豆子之类的庄稼。

  经常一对在一起活动。

  就是太胆小了,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跑,跑起来速度又快,连狗都追不上。平时也就不容易见到。”

  “狗都追不上?”

  宏山有些诧异:“那该啷个捕捉嘞?”

  “其实也不是很难,它们的生活习性跟麂子差不多,经常用绳套取套麂子的时候,就会套到它们,而且,它们还有个特点,在逃跑的时候,尾巴是翘起来的,就像个投降的旗子一片白,很是显眼,用猎枪也容易瞄准,小心靠近些就能打到。

  皮毛没得人收,但是肉很好吃,不比麂子差!”

  在这年头,黑麂在山里数量其实不少,正因为上山打猎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绳套、铁夹,再到后面电网之类的用上,它们就遭殃了。

  陈安感觉好像没几年时间,就真的很难见到。

  李宗贵扛回来的这一只,就是被绳套给套中的,看脖子上的勒痕,陈安一看就知道用的是吊套。

  到后来,村里还有宣传队来过,说是已经成为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敢乱动,真的很刑。

  打这玩意儿,只是为单纯的吃肉。

  当然了,带回来以后,通常也是开水烫毛,带皮的黑麂,黄焖或是炖煮出来,是非常香且有嚼劲的好肉。

  李豆花拖了竹椅出来坐着,卷了旱烟,抽的叭叭叭的,饶有兴趣地看着三个年轻人凑在一起有说有讲,倒也乐意见到这样的情景。

  用盆子接着,烧开的开水稍稍加了些冷水,浇在黑麂的皮毛上,肉眼可见皮层鼓胀开来,毛孔也舒张开来,那些毛轻易就拔下来。

  三人动手,不到半小时时间,就已经将毛冠鹿的毛全部去掉,又送到屋里火塘上,借着柴火火焰将表层烧了一遍,然后刮洗出来。

  这类食草类的小动物,除了肺没有要,留着喂巴豆,其它的肠肚都被仔细打理出来,都是好东西。

  李豆花给两人一人留了一条后腿,让他们带回去吃,至于其它的肉,一部分准备腊起来,肠肚之类的则是一锅煮了,三人在这里好好陪着李豆花喝了顿酒。

  一直玩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宏山跟李豆花说了过上三天,动身去蓼叶涧的事情后,才各自提了黑麂腿肉回家。

  陈安回到盘龙湾,进家门的时候,看到冯丽荣在院子里端着个簸箕摆弄着什么,凑近一看,发现她在用针线。

  是在用棉布给还未出生的孩子缝小衣服。

  只是,那针脚歪歪扭扭,实在说不过去。

  陈安拿起来一看就忍不住取笑道:“有人想当妈咯!”

  冯丽荣见状,握着拳头就锤了陈安好几下:“我让你笑…我本来就没有怎么学过,有啥子好笑的嘛…”

  “算了,还是留着给老妈来弄,我看你是真不适合弄这个,到时候还要拆!”

  陈安将东西放下:“或者等有时间到县城去一趟,弄台缝纫机回来,你再好好学一学。”

  桃源公社太小,供销社里没有缝纫机之类的东西,想买,还得到县城。

  冯丽荣却是有些气馁:“我真是笨死了!”

  陈安将她搂到怀里,揉了揉脑袋:“慢慢学,不急!”

  冯丽荣也听劝,将东西送回屋里。

  接下来,两人上山弄些喂寒号鸟的松柏,敲盆唤来放出去的猪崽喂食,将一窝小鸡关进大的圈房,到菜地里浇了水,又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

  一天的时间,悄然而过。

  只是到了夜晚,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竟然在晚上的时候,撒了点小雨,紧跟着哗啦啦的碎米雪就下了起来。

  只是一晚上的时间,第二天,整个世界变成了黑白两色。

  冬笋是挖不了,但还有春笋,陈安倒也无所谓。

  而且,撵山的最佳时机,来了!

第252章 能打狼的人

  冷!

  突兀的天气变化,陈安有些不太适应。

  早上起来,站在楼上推开窗子一看,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到处银装素裹,一阵寒风卷进屋内,让他身不由己地打了个冷颤。

  看着天空的彤云,陈安估摸着这雪还会下,是难得偷懒的好时候,他回到卧室,将起床的冯丽荣重新拉回床上,趁着被褥里的热度还在,准备睡个回笼觉。

  刚下的雪蓬松,足有二十公分,这个时候上山,雪层下陷得厉害,行走有些吃力,尤其是猎狗,奔行起来困难。

  再继续冷上两天,雪层被冻坚实些,才方便在林间穿行。

  而且,被冷上两天,不少动物行动也会变得迟缓,更好捕猎。

  他还指望着这個冬季,能找到那么两三头黑娃子,让自己也能多少赚上一笔。

  陈子谦蹲在门边,点上一锅旱烟,吧嗒吧嗒地抽着。耿玉莲则是站在门边朝外面张望。

  一袋旱烟抽完,他站起身来:“昨天出去跑江湖的人,完全都回来了,队上的公粮已经交完,干脆就今天把粮食给分了…。”

  “是该分了,不少人家家里面,到这个时候也没有啥子余粮,早就盼着了!”

  耿玉莲也认同这一点,顿了一下,她接着问到:“家里面能分到的粮食,真的按照幺儿说的那样,全都留给老大?”

  “老幺我是不担心,有能耐赚钱,家里米面攒了不少,还有那些蕨粉、葛粉也有不少,估计他也不在乎。主要还是老大那边,只有两个人的工分,家里还有两个孙儿…”

  “你意思就按照幺儿说的分,我们的也全都分给老大?我啷个觉得不太合适,幺儿的媳妇大方,心里敞亮,但不代表说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你说我们一直跟着幺儿吃,跟着幺儿住…我们一直看着的,小两口也辛苦。”

  陈子谦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说道:“就看老大会不会做人了,幺儿对他那么照顾,房子帮他盖好,分家的时候钱全部留给他,平时有好吃好喝的,也没少往他那里送,现在还帮着找了工作。

  帮了他那么多忙,如果还那么不会做人,也注定成不了啥子气候,他要是这点分寸都没有,也就不要怪我们改年偏着幺儿这边!”

  他打算把决定权交给陈平。

  吃的不担心,但家里的牲口总是需要粮食的,这东西可不好弄,全都依靠粮票和钱购买,太费劲了。

  老两口其实心里面还是希望陈平两口子能把事情想明白些,将粮食分出一些来给陈安。

  两口子匆匆出了家门,顺道叫上陈平、瞿冬萍,一起赶往大村子。

  敲响皂角树上挂着的铁钟,人手被召集起来,叫上几个管事的在公房里商量分粮的事情。

  通常情况,分粮的时候,由队长牵头领着会计及队委会成员,先到大田进行粮食总产量评估,然后,队委会开会,做出分配方案。

  根据公社下达的公粮任务,从总产量中减去公粮数量,在留足种子、提留公积粮(也有的地方叫战备粮或是公益救济粮,粮食不够吃的人家来借粮的时候,就是往里面拿出来的)的前提下,进行计算分配。

  公粮都已经交了,这些事情当然是已经做过的。

  一般情况下,根据队委会的分配方案决议,会拿出口粮的十分之三左右的样子,作为奖勤罚懒,剩下的十分之七,作为社员的口粮平均分配。

  至于说不能挣工分的老人和孩子,能分到多少口粮,这要看生产队粮食的收获情况而定,也是有基本口粮的。

  不管怎么样,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换句话说,陈平一家四口人,云梅云兰两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小家伙,也能分到一部分粮食。

  事情很快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一家家算着工分,将分到的粮食往各自家里搬。

上一篇:星际大亨

下一篇:返回列表